1、高三语文名校重点班总复习讲解高考语文总复习讲解(5)第二部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一)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考点聚焦】 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中都明确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考查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能力,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量为4题,赋分每题3分,共12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文章的内容范围很广,既可能会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当代最新的高科技知识,也可能涉及到政治、社会、历史、地理、文学、美学等学科的知识。但其阅读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完成阅读理解的
2、任务。【高考示例】示例一:自然科学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26题。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了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
3、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23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4、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24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B美国的那种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2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26对文中所
5、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B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C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D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选自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第23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对“转基因作物”一词的理解,即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原文第一句说:“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
6、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可见构成“转基因”的基本信息是“产生额外特性”和“移植”。A项把“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改为“因环境影响”,显然不当。B项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没有归纳和概括。C项虽指出了“移植”,却把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变成“杂交作物”。只有D项信息完备,说明正确。第24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对“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承上句“但同时
7、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其中“环境”一词应指的是生态环境。A项中“雾剂”不是“污染环境”而是“影响生态环境”,故不当。B项中“无法对付害虫”而原文中为“更难对付的害虫”,故错误理解。D项中“保护”一词含有主动意味,这里显然不当。只有C项与原文意思一致。第25题:答案为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中有“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的表述,而原文第二段中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的提法,故“所有品种”数量判断错误。C项中“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不应是“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在原文第三段中有“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一句,其中“尤其”
8、一词说明“最大危险”主要来自“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D项中“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一句判断错误,原文第二段中有“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有表述,证明增产是研究试验的主要目的。只有B项与原文意思一致。第26题:答案为C。C项“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中“已经”一词不当,原文第三段“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中的“一旦”表示假设,而并非“已经”,故理解不准确。A项与原文第一段中“在1983年” 意思相一致。B项与原文第三段中“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 意思相一致。D项与原文第四段
9、中“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意思相一致。示例二:社会科学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 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长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 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
10、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年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 “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达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如果听任印度农民吸食当地盛产的鸦片,财政上当然不无小
11、补,但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于是偷运“福寿膏”逐渐成为英属印度的支柱产业。尽管这位黑斯廷斯在1785年遭受弹劾,但他的鸦片走私政策却留给东印度公司滚滚不断的财源,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靠中国的银两来维持的。 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将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用权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
12、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17.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A 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B 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C 鸦片贸易应语重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 18.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B. 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东印度农民。C. 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D. 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19. 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
13、销售鸦片,最终将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B. 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C. 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D.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20.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B .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C. 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D. 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 (选自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第17题: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
14、观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B项所说“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从文中第一段“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的看,这句话原书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其余三项均为原书观点。第18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符合文意”应指符合本文作者的观点和看法。A项中“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是指英国的观点,而非作者观点。在原文第四段有“直到二十世纪仍有英国史学家对黑斯廷斯当年的远见大加赞赏”一句中,“远见”是加引号的,表示否定。B项中“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
15、公司把鸦片”,属理解错误,“以邻为壑的政策”不是指把“鸦片销售给东印度农民”,而是“销往中国”,原文第四段中分析销售给东印度农民将会使英国公司受到损失,“在他的坚持下,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C项中黑斯廷斯遭受弹劾的原因不是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是在原文第五段中指出的“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D项原文意思一致。原文第三段有“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一句。第19题:答案为C。本题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理解的意思与原文恰恰相反,“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并
16、非“最终将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而是原文第四段中指出的“东印度公司的利益最终将受到损害,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B项中“东印度公司被看作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原因并非向中国偷运鸦片,而是原文第五段指出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将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D项中“东印度公司一度岌岌可危并非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是在原文第四段中提出的因“经营不善”。只有C项与原文意思一致。原文第三段中有“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一句。第26题:答案为A。本题考查对文章
17、观点的分析评判。A项与原文意思恰恰相反,原文第五段中运用了一个反问句“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表示对“马戛尔尼”不知情的强烈否定。意思相一致。其余B、C、D项与原文意思相一致。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聚焦】这一考点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属于B级层级。它是在识记基础上的高一级能力层级,要求考生能对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做到能够领会,并能作出简单的解释和准确的判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1关于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方面,考生主要容易只注意到词语的词典义,
18、忽略了词语的语境义。2关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方面,考生主要容易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理解句子的表层含意,而忽视了句子在文中内容和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在复习时,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并注意以下几点:1 掌握词语语境义有关知识;2 形成迅速领会词语所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能力;3 辨别词语在句中及文中的作用;4 培养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正确理解句意的能力;5 掌握分析内涵丰富、语意深刻句子的方法;6 辨别重要句子在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高考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沙 尘 暴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
19、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沙被吹移到附近就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
20、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
21、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歌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7 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
22、是 A .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现象。B . 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C . 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有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D. 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8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B 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C 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D. 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
23、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9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D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
24、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D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选自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解析第7题:答案为A 。本题考查对“沙尘暴”概念的理解。解答本题,只要掌握初中的关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就显得非常轻松。下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出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本质的特性,A项正是从沙尘暴的成因、构成要素和形态等方面全面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性,也非常符合下定义的标准形式。其余三项均为未能揭示或部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性。第8题:答案为B。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题干中“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只谈的是“沙尘”对全球生态平衡起作用,而B项却将
25、“沙尘暴”变成对全球生态平衡起作用,把两个不同概念混为一谈了。其余三项均从不同角度谈出对原句的理解。第9题:答案为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中“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一句是说明的“沙尘暴”形成的原因,而并非题干所说的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理解错误。其余三项均为说明了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 第10题:答案为C。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提到沙尘暴给有些国家带来好处,然而其形成过程并非人类所能驾驭,且灾害性的影响非常之大,故不能推断出“必将被人类所利用”的结论。B项中列出“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的前提,两者是相抵消,抑或也未表明两者的数量,因此,“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没有必然的联系,推断根据不足。D项原文中“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 是文学语言,且作者引用是从生态平衡意义上阐说的,并只是说“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因此,就不能推断出“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也不符合唯物主义观点。只有C项推断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