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版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君子之风课件 儒家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细分成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又归并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大类。“圣人”难做到,“小人”遭唾弃,“众人”虽是主体,而最受推崇的是“君子”。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君子?小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政治地位高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小人”本来是就人的政治地位来说的。上
2、层阶级的人称为“君子”;下层阶级的人称为“小人”。在对人的反思中,孔丘认为,人的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君子之风(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追求正道于:引出对象志于道依依据游于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经君子守则一: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熟谙六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2.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种儒家经书。第一、要立志,要立定远大的志向。志立在什么地方呢?必须立足在求“道”上,即修已治人之道。第二:讲述修己的问题,他要求学生“据于德,依于仁”,完
3、善自我。德是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准则。而人的一切行为准则的德目中,仁又是主要的,它统摄各种道德所以必须依于仁,只有达到仁的境界,个人的修养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三,论述治人之道,即游于六艺之中,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本领,将来为治人作好充分的准备。当然修已与治人的修养应该是同步进行的。所以这四者,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本章讲述君子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
4、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7.6)孔子培养学生,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你觉得孔子的这一做法对当前教育有怎样的启示?成为君子的途径倡导素质教育探究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成为真正的君子,请同学们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谈谈感想、启示或希望。“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儒家提倡的君子道德修养是主要内容,与我们现代提倡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类似。儒家要求君子有理想(志于道),有道德(据于德),有爱心(依于仁),有文化(游于艺)。请问“有爱心”和“有纪律”,你跟喜欢哪个?(1518)
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宾前;以为,把作为;质,根本。宾前;以,按照;之,代“义”宾前;以,用;出,谈论宾前;以,凭借;成,成全“孙”通“逊”以:1、把;2、按照;3、用;4、凭借、依靠。信:1.信可乐也 2.言必信,行必果.3.低眉信手续续弹 4.欲信大义于天下.5.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潍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6.信如君不君,臣不臣.君子体质先须存义。义而后礼,礼而后逊,逊而后信,有次序焉。”君子行为的义、礼、逊、信四条原则:本章内容:(15.18)君子完备周到的品行。一、本质意义上要有义,也就是探求义理,属于君子的内
6、心修养。二、礼,行动要求循礼而行。三、逊,即是谦逊,出言吐语谦逊恭谨。四、信,办事守信,取信于人。君子守则二:知礼诚信,态度谦逊、重义轻利。(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白,通晓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在今天,还有不少商人、企业家昧着良心、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只要能赚大钱,什么都可以去做,而且做得理直气壮。于是,
7、黑砖窑里奴役孩子、把工厂废水大量倾倒到湖里河里、桶装水里装自来水、用废纸充作包子馅儿就统统都成了必然。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山西假酒案令举国震惊,给虎年新春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年月日,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吕梁分院对这一惨案的罪魁祸首提起公诉。检查机关指控王青华、武保全、王瑞等九名被告明知甲醇对人体有害,为牟取非法利益,竟将其兑成白酒出售,致余人中毒,其中人死亡,人双目失明,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老师:解释一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学生:吃我爸药厂的假药就需要这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主张见利思义,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
8、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韩非子则认为君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对于义与利的关系,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觉得市场经济时代应树立怎样的义利观?讨论: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
9、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都走向了两个极端。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君子之风(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相当于“而”,因而;损害连词,表目的,来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生命。君子法则三:杀身成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追求。生命诚可贵,但为了仁,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以献出宝贵的生命。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下,孔了赞许他为仁人。比干苦谏纣王,被剖心而死,孔子也赞许他为仁人。管仲有大功于天下,虽不曾死,孔子仍赞许他为仁人
10、。孔子这种思想影响十分深远。中国有多少英雄儿女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杀身成仁,表现了中华民族浩然正气。(15.9)君子有求仁的牺牲精神。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文天祥临刑时衣带诏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你认为生命与仁义哪个更重要?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仁”。当然我们也不能看轻生命,在两难的时候,要尽自己所能地想
11、办法,既要能保全仁义,也要能保全生命。儒家是热爱生命的,提倡心胸要开阔,意志要坚定,不能因一时遭受挫折就放弃生命。在生命与仁义不可兼得时,儒家提倡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也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我来说说!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死去,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读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纪 念碑。然而,有谁能考证出奠基于其间的儒教精神及其潜移默化 的道德影响呢?这应该是
12、一个思想史的课题。当然,杀身以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我 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应作拘泥的理解。至于说“成仁”不一定非要“杀身”,“杀身”也未必尽是“成仁”。苏 武 牧 羊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 嗣 同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11月30日,28岁的驻金华某部机要参谋、中尉孟祥斌奋不顾身跃入冰冷江水,救起了轻生女子,自己却没有能够上岸来,留下刚刚探亲团聚的妻子和三岁的幼女。君子不可为之事49 1715(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得患失无所不至鄙
13、夫 事君 患得之 既得之 苟患失之 庸俗浅薄的人侍奉担心已经如果未得到时,担心不能得到;既得到时,又担心失去。形容一昧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后多含贬义。君子守则四:不可患得患失。鄙:1.越国以鄙远。边邑。此为“把当作边邑”。2.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3.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谦词。谦称自己。成语:(1)患得患失形容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 的厉害。(2)无所不至A.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B.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评析 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
14、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17.15)本章孔子认为鄙夫患得患失,寡廉鲜耻,谄媚奉承,无所不至,对之表示了极大的蔑视。朱熹说:“鄙夫,庸恶陋劣之称。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论语集注卷九)清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说:“志于道德,圣贤之徒也。志于功名,豪杰之士也。志于富贵,即鄙夫也。圣贤非不事功名也,可为则为,不可为则不为,不害于道德也。豪杰非恶富贵也,视功名为重,则富贵为轻也。鄙夫则富贵而外,他无所志,故其得失之患至于如此也。”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地位。总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东
15、西罢了。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 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悠哉悠哉,保持平静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有人认为“患得之”是生怕得到的意思,你觉得有没有道理?一是比较得到之后
16、的收获和付出,认为不值得。二是对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吴起身处群雄争霸的战国初期,出生于常受强邻欺凌的弱邦卫国,家境又由富庶走向败落,这一存在环境造就他求强争功却又狭偏易狂的心理。他自幼聪颖好学,成年为出仕而送礼活动耗尽家财,结果一官未得反受同乡讥笑。吴起由此狂怒,竟杀非议自己的三十邻人后逃往鲁国,临行声言不做卿相不还家。此后,他求学于儒家大师曾子,又因母丧不归,被注重孝道的老师逐出。求官若渴的吴起便横心在乱世走从军之途,悉心攻读兵法,并在齐军来攻伐时谒见鲁君献策请缨。他因岳父家是齐国名门且有恩于己,不受鲁国信任,便不顾亲情道义斩下妻子首级,换来鲁君封他为将统军抗齐,不过由此也留
17、下千古骂名。(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耻:以为耻辱恶:坏,不好。足:值得要义:有志于道不怕穷(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哉,回也!一瓢饮 陋巷 人不堪其忧 不改其乐 主谓倒装动作名,水狭窄能忍受;那种代词,他的要义:颜回安贫乐道箪瓢陋巷 4、孔子为什么称赞他有道德?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追求正道,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追求生活享受,只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颜渊档案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家语记曰:“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
18、后儒曾评价说:“颜子没而圣学亡。”足见颜渊对儒学的重大影响。“好学”的精神 安贫乐道 “不违仁”孔子语录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则无。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余!”孔子君子的楷模(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饭,名作动使弯曲;名意动,把当作枕头代词,那乐在其中(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子路不对 女奚不曰 状语后置回答通“汝”;为什么君子守则五:安贫乐道,勤奋
19、好学。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此章乃孔子之自述。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钱穆论语新解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先生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月来不知道肉味。他说:“我想不到音乐之美有到如此境界的。”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先生说:“富若可以求,就是执鞭贱职,吾亦愿为。如不可求,还是从吾所好吧!”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
20、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境界。7.19章此章乃孔子之自述。孔子生平,惟自言好学,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学有未得,愤而忘食。学有所得,乐以忘忧。学无止境,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惟日不足,而不知年岁之已往,斯诚一片化境
21、。钱穆论语新解 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过眼烟云;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安贫乐道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涵陶渊明刘禹锡 体验思考快乐的本源在哪里?精神家园的固守物欲狂欢横扫中国城市一代人陷入过度精神贫困当“过度”成为横扫中国大小城市的最强势力,从东部到西部,从有产到无产;当所有的“过度”行径,最终都能够归结为一类:即全民性的物欲狂欢。一代人便身不由己地陷入过度的精神贫困,过度炫耀,过度疲劳,过度焦虑.“我赚钱啦赚钱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我左手买个诺基亚,右手买个摩托罗拉;我移动联通小灵
22、通,一天换一个电话号码;我坐完奔驰开宝马,没事洗桑拿吃龙虾”。“人人都是长尾松。”自由撰稿人良子介绍,这是松鼠的一种,它喜欢囤积远远超过基本需求的粮食。担心食物会缺乏,长尾松拼命工作,忙个不停。一旦被关入笼子,缺乏足够食物的长尾松,很快就会死去,它们不是死于饥饿,而是死于心理上的巨大威胁和压力。令她惊讶的是,有人相亲,见一次面就可以结婚,因为重要的只是现实条件的衡量,弄清双方的家底。有家族企业最好,有房有车是起码的,房子至少要120平米以上,很多人甚至要别墅。如果男方买不起,由女方提供,男方就必须入赘。结婚成了秀场。更多的朋友在不断相亲,频繁更换经济条件更好的对象。“暮成雪”最近担任过三次伴娘
23、,有两次是豪华的宝马车队,酒席一摆就是100桌。新人轮桌敬酒,还没有敬完,人就散光了。君子之风孔子君子的楷模安贫乐道勤奋好学可敬可爱(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无能 没有能力夫子自道也宾语前置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
24、、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仁者不忧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智者不惑 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勇者不惧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智、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25、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乐水喜好知者动活跃仁者静沉静朱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能显其智慧,山的沉稳能显其敦厚。然而海水的灵动却不改始终如一的一色蔚蓝,山虽然是沉稳的却有它的敦厚。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04江苏高考作文)(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26、,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毅 形作动,胸襟开阔/意志坚强仁以为己任 以仁为己任不亦乎 不是吗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长,比喻责任重大。死而后已:到死后方才停息。谓尽献一切力量。君子: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何以文为文犹质也 虎豹之鞟表反问的固定句式犹如去毛的皮,即革驷不及舌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饰。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即表里一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先生说:“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未免粗野)。文采胜过了朴质,则像庙里的祝官(未免虚浮)。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一君子。”君子:文质兼美,表里如一。你如何看待文与质的关系?君子之风 课堂小结君子是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品质追求。他并不以某个人的言行为唯一准则。事实上,只要我们着眼于当下,在品德与才能方面,全面而科学地要求自己、设计自己、发展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人。那么,“我”就已经是一个“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