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点一、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3)资本条件: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4)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5)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2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3主要发明创造(1)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引发了一系列发明创造。(2)动力技术: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3)交通运输业:
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181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4影响(1)经济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步伐加快。(4)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
3、市场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5)环境:环境污染,人类生存有了新的威胁。特别提醒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2)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工业革命的影响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1背景(1)政治条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2)市场条件: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3)物质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
4、提供了充足的资金。(4)科技条件: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这些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2成就(1)电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相关发明: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人类的生活。(4)
5、钢铁工业: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3影响(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3)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4)生产关系: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中,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5)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主要途径: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特点:世界贸易额大幅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结果:以欧美资本主
6、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特别提醒交通运输业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部门交通运输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动力的更新换代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重难点1.比较两次工业革命2.要语背诵(1)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包括: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2)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3)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
7、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4)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5)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发明与使用为显著特征。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新发明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迅速广泛应用,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
8、思维辨析(1)新航路的开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凯伊的飞梭。()(3)“工场”和“工厂”在组织形式上是一样的。()(4)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唯一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两国垄断程度最高,因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答案(1)(2)(3)(4)(5)(6)2选择:19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的国家是()A荷兰 B中国C英国 D美国答案C3选择:关于世界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它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C它使世界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D它对亚非拉
9、国家有害无利答案D4思考: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请问二者指的是什么?试答:提示:“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殖民扩张、拓展市场。考法综述本考点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常考不衰。在备考中以下问题必须重点掌握:(1)明确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极有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出现。(2)工业革命的影响仍是命题的焦点,必须重点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成就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3)大国崛起(如英国、美国)等仍旧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命题法1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典例1研读下表,该表反映出()年份发明者职业发明成就1705纽可门锻工活塞式
10、蒸汽机1733凯伊钟表匠飞梭1765哈格里夫斯织工珍妮机1769阿克莱特钟表匠水力纺纱机A科学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B工业革命是从冶金业开始的C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改革D蒸汽机发明促使工厂制建立解析从材料中看这些发明者都是工匠,看不出科学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故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属于棉纺织业,故排除B项;以上发明者都是手工工场中的工人或匠人,故可以说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改革,故选C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答案C【解题法】解决大事年表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以本题为例,解决大事年表类问题,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大事之间的历史联系。如工厂制的建立主要是与蒸汽机有关,
11、而不是水力纺纱机。(2)弄清大事的意义。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而不是纽可门蒸汽机的发明。(3)只看大事间的区别,而不注意大事间的共性。这类试题多为表格,那么就要比较表格中年份、发明者、职业、发明成就之间的共性。例如,从时间上看,以上大事发生在工业革命开始前后,说明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逐步展开;从职业上看,都是工匠或工人,故不可能是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命题法2考查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典例2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
12、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王章辉工业化历程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
13、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
14、“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进行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得出提供原料,据“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得出提供了市场,据“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得出提供了资本,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的角度思考。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便成为雇佣工人”“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
15、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进行归纳。第(4)问,“横向联系”可以根据前三问进行解答;“纵向联系”从推进现代化发展进程的角度思考。答案(1)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分配。因素:议会立法。(2)作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表现: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4)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解题法】解决圈地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关于圈地运动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经济上,圈地运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
16、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总之,圈地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当然,对农民的剥削和掠夺也是不容忽视的。命题法3考查自由主义典例3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英国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是指()A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C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
17、整。A是法国的创新,排除;B是英国的创新,故B项正确;C项是荷兰的创新;罗斯福新政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故D项不正确。答案B【解题法】解决自由主义问题的一般思路自由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学说,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包括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同时转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本题考查的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方面。命题法4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典例4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
18、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B同时发生在几个欧美国家C兴起于重工业D电力的广泛使用解析注意题干时间为“1870年以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几个国家同时进行,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B、D两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发展重工业和化工业为主,但“兴起于重工业”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多是富有经验的工人和技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故本题选A。答案A【解题法】解决第二次工业革
19、命特点问题的一般思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同工业革命相比较而得出的。可以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国、工业部门、科学和技术是否真正结合等角度来比较。1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由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属于资本主义调整发展时期,A项错误;表格信息并没有反映世界各国的工业发
20、展状况,不能说明差距的扩大或缩小,C项错误;经济结构反映的是不同经济类型间的比例状况,表格中并无此方面的信息,D项错误。2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这一信息反映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拜金主义盛行,说明作者认识到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D项与此相符。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与作者的意图
21、不符;追求金钱,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C项表述错误。3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充足的地区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末”,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成为当时的主要动力,故答案选D。4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
22、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题干时间“19世纪初”和材料情景可知,英国的纺车和手织机被闲置起来,其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使新式纺织机器出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题干没有反映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故B项错误。纺织业的发展反映的是轻工业的变化,不能说明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后,家庭手工业仍存在了很长时间,故D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
23、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题目中关键的信息包括“大工业”“交通工具”“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依赖于整个世界”,以上信息可以解读为:工业革命使手工生产发展为机器大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工具的改变;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即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选B项。A、C、D三项都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个侧面,故排除。6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
24、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铁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进入到城市中。A、B、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错误;C项与题干的意思一致,故正确。7陈乐民在欧洲文明的进程中说:“重商主义不是一个现成的理论,它毋宁是经验主义的产物。这是民族国家,或还没有建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实体,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不能不采取的政策到十八世纪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开始冲击民族界限,贸易自由主义逐渐取代重商主义。”据材料可知,在近代的欧洲()
25、A重商主义在本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君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一致C各国的民族界限在工业革命后逐渐消失D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重商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于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A项错误;重商主义时期封建君主与新兴资产阶级在追逐财富上暂时一致,在根本利益上并不一致,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重商主义盛行于资本主义兴起初期,需要王权保护,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主张自由主义,以实现商品资本的自由流动,从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8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
26、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 BC 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说法正确。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9世界博览会上的展品是一个国家发出的名片,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状况。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展品(见下表)。两国代表性展品的差异说明了()国家代表性展品美国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
27、器,景泰器等A.中国已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B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不同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D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答案B解析表格中列出的展品,美国主要是工业产品,中国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反映了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的不同,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多国展开,故C项表述不准确;政治制度和材料中反映的展品信息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10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欧美先进国家“遍地开花”。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经济发展缓慢B美、德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
28、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因为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成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原因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一大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因此本题选D项。11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快速提高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图中曲线趋势来
29、看,17001800年基本保持平衡,故A项不正确;图片反映的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并没有与世界比较,故C项不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逐渐落后,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故D项不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末,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18世纪,故B项正确。12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阅读材料,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30、的历史原因。答案英语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解析首先概括总原因,即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阐述具体原因。13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亨利福
31、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
32、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杜君立历史的细节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答案(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2)普及
33、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3)略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使得流水线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产生。第二小问可从劳动生产率、产量及推动垄断组织产生等角度分析。第(2)问,注意材料关键信息“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其说明汽车普及前人口向城市集中,汽车普及后人口开始向城郊转移。第(3)问,注意题目要求,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撰写小论文,不能有过于偏激的言论。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与教育事业。
34、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
35、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答案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解析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回答即可。15海军强国是近代以来众多国家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548年,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而将传统的戒斋节(天主教节日,规定不食肉和鱼)修改为可以吃鱼
36、不准吃肉。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英国工业革命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19世纪20年代后,机器制造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钢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1830年产铁67.8万吨,1850年速增至270万吨,为法国产量的六倍。煤到1850年已为5000万吨,比法国多11倍。与此同时,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输网。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不到半个世纪,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因而成为世界霸主。张天、时春荣英国工业革命与海军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食鱼日”得以确立的原因。英国“食鱼日”的推行反映了
37、英国政府的哪一强烈愿望?(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3)英国海军强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1)原因:政府大力推行;发展渔业,培养水手和海军人才;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传统习俗。愿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2)机器制造部门的产生,推动英国造船业的发展;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造船材料和动力燃料;全球交通运输网的建立,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便利条件。(3)英国占据了大量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总结得出,注意不要遗漏知识点。第(2)
38、问依据材料二可总结为“机器制造部门的产生”“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全球运输网的建立”。第(3)问要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即要有世界眼光。16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弗兰克
39、白银资本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
40、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答案(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
41、易的利益。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海外殖民活动(扩张、掠夺)。(2)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和劳动力。(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解放了思想;经典力学等科技的进步。(4)史观:全球史观。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分析;第二小问,联系亚洲所遭受过的屈辱回答。第(2)问,从材料二“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分析。第(3)问,根据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科技发明、对外关系
42、等方面回答。第(4)问,第一小问,材料一是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系阐述的,材料二是从英国在殖民地地区进行掠夺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因此属于全球史观。第二小问,根据全球史观整体性的特点回答。易错题:不能全面认识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错解A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全面理解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正解D解析A、B两项不符合史实,西班牙并没有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C项也不符合史实;黄金大量流入西班牙,导致物价上涨,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衰落,所以答案是D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