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9686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综合检测1(岳麓版选修2).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检测(一)(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17、18世纪欧洲君主改革的总体评价,正确的有()。改革削弱了各国的专制统治改革削弱了大贵族和教会的势力改革各国大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改革促进了各国文化、经济的发展A B C D解析17、18世纪欧洲君主改革都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所以的说法不正确。答案B2中世纪的基督教之所以要从神学的角度肯定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原因是()。A王权大于教权 B教权制约着王权C为现存的政治秩序辩护 D君主专权的倾向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宗教神学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用神学可以为封

2、建统治辩护。答案C3阿奎那、詹姆士一世和马基雅弗利都主张()。A君权神授 B否定君权神授C君主专制 D反对教权对王权的约束解析A项符合詹姆士一世;B项符合马基雅弗利;D项不符合阿奎那;结合所学可知,C项是三者的共性。答案C4霍布斯关于国家学说方面的主张有()。国家是人造的国家是神造的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建立极端的君主专制国家A B C D解析霍布斯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他主张君权至上,但并不鼓吹极端的君主专制。答案C5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

3、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这说明洛克认为()。A政府要制定法律保护人权B政府要依法行使权力C自由和法律密不可分D法律的地位要高于自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洛克认为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答案C6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A社会契约论 B三权分立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解析从材料“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

4、福的自由”可以了解到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契约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指出社会契约论主要是讲政府与人民之间建立的一种无形契约,人民选举政府,政府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从而形成了社会,反映人民与政府的关系。B、C、D与材料无直接关联。答案A7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解析光荣革命后国王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君权神授转为议会赋予,因此B项正确。答案B

5、8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解析注意该国政治制度是在“渐进”中发展的,渐进的制度创新说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答案A9在英国一系列议会改革中,受益对象的先后顺序是()。工业资产阶级农业工人妇女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A B C D解析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1867年的议会改革,使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

6、884年的议会改革,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918年议会通过法案,给予妇女选举权。答案B10下图是一幅讽喻美国独立初期时局的漫画。它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黑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B邦联政府无权管制州际贸易C美国独立初期国防力量软弱D邦联体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解析A项是美国独立后长期存在的问题,与题干中“美国独立初期时局”的限制条件不符;B、C两项是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具体问题,都是由于邦联体制的弊端所导致的。答案D11“法国大革命掀翻暴君御座,一个令他们翘首盼望的民主共和国已经来临。但刀光剑影、鲜血喷洒、社会动荡、草菅人命的现状使他们深感惊竦”,上述材料反映了法国共和制长期不能确立的原因是(

7、)。A共和国期间,政局难以稳定B共和制造成了自由和民主的沦丧C君主制更能维护政局的稳定D法国的共和制缺乏经济基础解析法国共和国时期,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政局难以稳定。君主制可以稳定政局,但是又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这是法国政权更迭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材料体现的是共和制造成的政局动荡。答案A12英国革命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因为()。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C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D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解析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分析。当时因形势动荡,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C13下列关于美国民主宪政的说法,不正

8、确的是()。A杰斐逊主张新闻言论自由B杰斐逊促使国会废除了进口奴隶的贸易C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平民总统D杰克逊第二届任期结束时,美国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解析杰克逊第二届任期结束时,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扩大到40%,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白人男子的普选权。答案D141862年2月美国总统林肯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够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这表明林肯的出发点是()。A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奴隶制B维护

9、美国的统一C向南方奴隶主妥协D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解析依据信息“拯救联邦”,结合美国内战双方矛盾发展的分裂趋势分析,林肯的出发点是维护美国的统一。答案B15下列属于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巴黎公社A B C D解析欧洲早期工人运动主要指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而巴黎公社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答案B1619世纪3040年代,欧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主要是指无产阶级()。A接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时期D开始独立地提出经济和政治要求答案

10、D17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在请愿书中写道:“女王陛下每天收入和个人用款164镑17先令10便士,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每天的收入则不到4便士。”这说明()。A宪章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工人的经济状况B工人阶级提出了社会经济的要求C工人阶级要求废除君主制度D当时英王生活腐化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巨大的贫富悬殊,工人阶级要求改善经济状态,但这在宪章运动中是次要的目的。答案B18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这种称呼的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B由中国为中心向西方为中心转化C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

11、方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转向和解解析“夷”是相对于“华夏”而言,古代是对汉族以外周边民族的贱称,明清以来,“夷”也用于称呼西方国家的白种人。不再称西方人为“夷”,反映了对西方认识的深入。答案A19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洋务派主张“采西学,制洋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的主张()。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都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都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先进,反对学习外国任何制度方面的东西都具有抵抗外国侵略的目的A B C D解析地主阶级抵抗派只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未提及学习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西学过程中,洋务派还主张学习办学、地理、赋税、军备、

12、律例、通商等“西政”,排除。答案A2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解析读懂材料,分析材料强调的“变科举”“变官制”,即要求变革教育与政治制度。答案D21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解析由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戊戌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可排除A、B两项。改良运动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因未改变社会制度,故其作用是有限的。答案D22时

13、下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依然是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特别强调的是()。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的自治权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D建立福利社会解析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平均地权,其具体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所以答案为C项。答案C23陈舜玉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唐县“豆选”(老百姓用投豆子的办法进行民主选举,豆子多者当选)的第一任女县长。这一史实不能说明的问题

14、是()。A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豆选”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边区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D物质条件艰苦,工作方式因陋就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能力,切入点是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注意“否定式”,依据材料“第一任女县长”“豆选”分析A、C、D都与材料信息相符合。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是“三三制”的实施。答案B2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解析新中国成立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未全部完

15、成,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也未彻底清除,故A、B两项不符合题意,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1954年,所以此题应选C项。答案C25综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进程,我们可以体会到()。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人和公民权利的斗争历程不同国情决定了各国人民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同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始终是少数政治家的历史使命A BC D解析民主政治是一场由政治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发动、参与的进步运动,不仅仅是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活动,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4分,共50分)26

16、阅读下列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请回答:(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2)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3)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分)答案(1)外邦人、妇女和奴隶等。(2)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原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

17、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3)少数人的民主思想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会带来繁荣。1843年全国请愿书材料二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各国追求共同目标的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个共同目标是在于保护、发展

18、和完全解放工人阶级。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兴起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6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国际组织的成立?这个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呈现出什么新特点?(2分)(3)19世纪晚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在组织上、斗争方式上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4分)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时间,根据材料的内容判断,这是英国的宪章运动,后两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明白这个协会主要是工人团体的协会,协会要进行工人的联络和合作,协会要保护、发展和解放工人阶级,这是第一国际的主要目标。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联合的趋势出现。第(3)问根据题目的限制,在19世

19、纪晚期,国际工人运动在组织上,斗争方式上的特点。在组织上主要是工人阶级政党建立,斗争方式多种多样。答案(1)事件:英国宪章运动。原因:1832年的英国议会选举改革赋予了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意义:在宪章运动中,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2)国际组织:第一国际。特点:出现了国际联合的趋势。(3)组织上: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斗争方式上: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展开合法斗争。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个普通的诚实的人也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坏蛋有价值得多;国王是英国政体中压倒一切的部分,这一点是不必明说的。在英国,一个国王

20、所能做的事情,往往不外乎是挑起战争和卖官鬻爵;直率地说,这使国家陷于贫穷和制造纷争如果美国的独立不能伴随一场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完成脱离英国而独立这一点来看,真是太渺小了。摘自1776年潘恩常识材料二这个“国家”没有国家元首,没有政府首脑,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政府,这就难以巩固和发展独立战争的成果举凡制宪程序、建国方案、代表名额、议会形式和权力分配以及公民权利,都按照民主原则和先定程序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投票,共经过了569次投票表决才最终制定出来。二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没有修改过一个字,而所有违宪的或者有违宪嫌疑的行为都受到了惩罚或付出了代价。摘自易中天费城风云材料三1911年12月3

2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制定,决定实行总统制。1911年12月18日,列强策划的南北议和开始。1911年12月29日,回国不久的孙文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5日,孙中山被迫同意,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即行解职,举袁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逼迫下,清帝退位。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2月14日,孙中山提出辞职。1912年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决定实行责任内阁制。(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美人民斗争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划线部分的理解。(4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

22、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4分)(3)美国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两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起的作用差异极大。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比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注意结合北美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既是一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次旨在确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划线处否定了君主在美国存在的可能性,强调了国王存在的弊端,从这一角度分析理解即可;第(2)问本问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回答即可;第(3)问可从思想、政治革命成功与否、经济发展是否充分、法律制定过程等几方面进行比较说明。答案(1)目标: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反

23、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理解:打消了北美人民对英国国王的幻想,激发人民斗志;但此时英国王权受法律和议会限制,这种君主立宪制是英国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邦联制下的美国内忧外困。中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决定实行总统制;南北议和达成协议,袁世凯代替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3)原因:美国:启蒙思想长期宣传,独立宣言发表;中国:封建思想浓厚,民主思想和宪政意识欠缺。美国:独立战争成功,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国:宪法制定时经过了充分的民主协商,并得到坚决维护;中国:仓促而制,“因人而立”,是政治斗争的工具。美国:资

24、本主义经济发展充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不能独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软弱。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

25、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4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6分)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