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明史记载: “(明太祖)革中书省, 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 而其官不备, 其人亦无所表现, 治理无闻, 何关政本, 视前代宰执, 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 而无实权B.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 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 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解析: 选A. 殿阁大学士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不是中央法定机构, 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 2. (2012浙江余姚模拟)某地洪水为患, 消息上报朝廷后, 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 勿使水患继续扩大; 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 运往灾区
2、, 赈济灾民. 幕僚根据皇帝之意, 写成诏书, 经皇帝确认无误后, 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 这种制度最可能出现在()A. 秦汉B. 隋唐C. 宋元 D. 明清解析: 选D. 从材料信息可看出, 当时六部直属皇帝管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这应该是在明朝废丞相之后. 故答案为D. 3. (2012安徽合肥月考)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2.接折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3.见面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8.交折将原奏折
3、交内奏事处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A.宰相分工明确, 行政效率提高B. 政府机构臃肿, 国家积贫积弱C. 档案管理周密, 文化日渐繁荣 D. 专制皇权强化, 阻碍社会发展解析: 选D. 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 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职责仅为“跪受笔录, 上承下达”, 无专断、决策等权力,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材料正反映了军机处的职能. 4. (2012甘肃陇东中学高一测试)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A. 军机大臣完
4、全听命于皇帝,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处理军国大事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 完全被视为走卒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 替皇帝处理政事D. 军机处的设置,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解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 军机大臣虽位极人臣之首, 却只能完全听命于皇帝,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处理军国大事, 所能做的只不过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的工作而已. 5. 阅读材料: 据史料记载,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三件事的, 共计有3291件事,
5、 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请回答: (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 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解析: 本题以废除丞相后, 皇帝掌握军政大权的史实为主题, 考查依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问应明确奏章由送往中央部门到送往皇宫的变化. (2)问应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3)问应明确皇帝亲自审阅奏章, 说明皇权的加强. 答案: (1)中央: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地方: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2)殿阁大学士.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一、选择题1. (2012湛江市第二中学
6、测试)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 作为其侍从顾问; 康熙帝设南书房, 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 从中可以看出()A. 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 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C. 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D. 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解析: 选D. 明太祖为加强皇权而废丞相、权分六部, 后因事务繁多而设殿阁大学士, 但无决策权; 康熙帝设南书房是因为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太大, 威胁皇权. 因而D项符合二人的初衷. 2. 下列现象, 哪一项发生于明代()A. 相秉社稷之重, 总百僚之任B. 置使以总国计, 应四方贡赋之入, 朝廷不预, 一归三司C. 内阁职参机务, 今止票拟, 而裁决归近司D. 威命
7、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解析: 选C. A项反映的是百官之长的丞相制度, 明朝已废除丞相. B反映的是北宋的三司使, C反映的是明朝内阁, D反映的是清朝军机处. 3. (2012湛江市第三中学测试)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A. 废除了宰相制度B. 设置了军机处C. 扩大了六部权限D. 推行了行省制解析: 选A. 明太祖废丞相, 所有军国大事均由他一人裁决. 军机处是清朝设置的, 排除B项; 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 排除D项; C项叙述不正确. 4. 服饰是
8、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面三幅图片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 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 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 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 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 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解析: 选C. A、B两项所述内容未能涵盖帽式名称提供的信息; 帽式的统一并不能完全代表服饰的统一, 故D项阐述错误, 且其未能说明帽式统一的实质问题. 因此, A、B、D三项都是错误的. 5. (2012安徽省凤阳月考)康熙帝时期, 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解析: 选B. 康熙帝时期, 清朝中央机构主要是议政处、内阁、南书房, 形成三足鼎
9、立的局面. 6. 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 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B. 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军务和其他政务C. 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D. 办事效率较高, 但决策封闭的特征更明显解析: 选D. 清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设立军机处, 选亲近大臣协办军务. A项康熙年间错误; B项军机处最初职能只是处理军务, 后来才逐步扩展到其他政务; C项中军机处人员一般为皇帝信任的重臣. 7. 李斯为秦始皇时期的丞相, 而和珅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军机大臣. 下面有关二人权力的表述, 正确的是()A. 李斯为当时的百官之首,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可以与御史大夫、诸卿朝议军政大
10、事, 报皇帝裁决; 和珅经常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由皇帝裁决的军国大事, 并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 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B. 李斯所任的丞相之下有诸卿, 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而和珅所在的军机处下辖内阁、六部C. 李斯可以参与国家军机大事, 但和珅根本不可能参与国家军机大事的讨论D. 无论是李斯还是和珅, 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皇帝对军国大事的裁决解析: 选A. 秦朝确立君主专制制度, 丞相为百官之首,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传达旨意, 因此A表述符合史实. 秦朝丞相之下有诸
11、卿, 但清朝的内阁和六部都是独立机构, 与军机处无隶属关系, 所以B是错误的; 不论是丞相还是军机大臣都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只是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因此C项中和珅不可能参与军机大事的讨论的表述是错误的; 丞相、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都不能直接影响更不能决定皇帝的裁决, 因此D项也不正确. 8. 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 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 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 相权的日益削弱C. 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 中央机构的精简解析: 选A. 明朝在废除宰相制度的基础上设置内阁, B项不符合史实; C、D两项不符合题意.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置内阁和清朝设置军机处是君主
12、专制加强的典型事例, 应注意理解把握. 随着这些措施的实行,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二、非选择题9.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 中央机构有所变化.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军机处名不师古, 而丝纶出纳, 职居密勿. 军国大计, 罔不总榄,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1)据材料1, 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 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3)从材料1到材料2的变化, 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4)据
13、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试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弊端.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原因、评价及其影响. 第(1)问实际是问明朝废丞相的时间及原因, 关键是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废除丞相一职; 第(2)问考查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对其职能和实质的认识, 必须把握住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完全为皇帝服务, 要先判断再表明理由; 第(3)问考查中央机构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认识; 第(4)问需要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回答, 要注意题中所限制的四个方面. 答案: (1)明太祖时期. 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清朝雍正帝时期. 提高了行政效率,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加强,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不同意. 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 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4)政治上, 皇帝独断专行, 官吏贪污腐化, 造成政治腐败. 经济上,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文化上, 实行文化专制, 不利于思想的解放和科技进步. 对外关系上, 实行闭关政策, 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