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讲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2.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是“投降卖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史学界开始承认李鸿章对于近代社会转型
2、的推动作用。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极“左”思潮的影响 B改革开放的影响C儒学复兴的影响 D计划经济的影响3.1983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其根本目的是()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4.下表所列内容是与中国某省份相关的一些历史信息。据此推断该省份是()A四川 B安徽C江苏 D山西5.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
3、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D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6.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B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7.报刊对社会生活反映最及时。下列词汇是某一年份报纸杂志出现频率最高的:专业户、放开、奖金、厂长负责制、乡镇企业、裁军。这最有可能是()A1958年 B1978
4、年C1984年 D1992年8.1984年,邓小平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这反映了当时()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重大转移B改革的市场取向已渐趋明朗C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D传统观念开始受到强烈震撼9.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了“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和“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这反映了()A计划经济
5、向市场经济转变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10.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箭头”比喻上海浦东地区。把上海浦东比喻为“箭头”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B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体现C上海开放时间早、经济基础好、整体实力强D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11.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
6、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中“转换阶段”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初步建立市场经济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启动城市经济改革A BC D 12.十年间,中国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9.8%,并且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体系,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的程度,基本上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导致以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后,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压力和挑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2
7、01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编制材料二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求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大中城市构成经济活动的重心摘编自经济纵横2013年第1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新问题材料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
8、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选取图表中AB、BC、DE中任意一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城市(镇)化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发展”的策略。第8讲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C。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公报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后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可由“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体现,不符合题意;题干述及“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反映当时领
9、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认识,但并没有说明明确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C项符合题意,D项排除。2B。20世纪80年代后,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上已拨乱发正,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A项,B项正确。3B。1980年后为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把人民公社改革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先人民公社体制相应发生变化,B项正确;A项不是根本目的,错误;改革是为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项错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是在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4B。“1978年自发开始改革
10、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可知是四川、安徽,C、D项不正确;而“抗战时期新四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在四川、安徽中,只有安徽符合,同时安徽的“徽商”也是明清时的重要商帮,B项正确。5C。抓住材料信息“分田到户搞包干”,18位农民分田到户搞包干的做法,实际上是否定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C项为正确答案;A项观点错误,小岗村的做法不违背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项说法错误,分田到户搞包干,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排除;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D项。6C。题目关键词是“企业”及“下海经商”,以及时间“1984年”,这是中国城
11、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开始的年份,C项正确;而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是三大改造时期,A项错误;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是在农村推行的,而材料显然是城市的,B项错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D项错误。7C。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兴起专业户和乡镇企业。专业户把专业化商品生产与家庭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兴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20世纪80年代兴起,C正确。A、B、D的时间与之不相符,排除。8B。注意题干信息“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实现党的工作重心重大转移,A项错误;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C项错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观念已经开始受到强烈震撼,D项错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B项正确。9A。“投机倒把”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现象,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7年取消了“投机倒把罪”,2009年删除“投机倒把”和“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说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A项正确;B、C、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错误。10B。之所以把上海浦东比喻为“满弓待发之箭”的“箭头”,是因为上海浦东的开
13、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一个标志,会对其他地区的改革开放起到一个巨大的辐射作用,B项正确;上海浦东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是其被称之为“箭头”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A项错误;上海开放时间早、经济基础好、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都是上海能在改革开放中占得先机的原因,但不是浦东被称之为“箭头”的原因,因为它们没有强调浦东开放的巨大辐射作用,C、D项错误。11D。材料中“过去的10年”为1999年以后。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答案为D项。12D。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史实。世贸组织(WTO)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降低各会员国关税与
14、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中国在加入之后履行了以上义务,于是出现题干所述事实,选择D项正确;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A项不正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21世纪初,与关税等信息无关,B项不正确;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1991年,C项不正确。13(1)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速度较慢,水平较低,曲折发展;80年代以后,速度加快,水平提高,持续发展。原因:(任选一段回答)AB段:“一五”计划的执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左”倾错误的发展,“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BC段: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DE段:改革开放的政策,乡镇企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的转型。(2)方向:模式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形态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推进主体。策略:关注城市化的质量,完善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制定科学的产业促进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要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要推动城镇化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