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州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高一 历史命题:胡囡娟 审题:徐丰来一、选择题(51分,共34题,每题1.5分)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属于具有“合法性”的是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晋文公征收鱼盐之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A B C D【答案】A考点:分封制。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在这种制度下, 诸侯在封地内享有大权,如征税、征兵等。诸侯定期朝觐,听从周王的调遣。而 项齐侯 称王显然违背了这一制度,不具
2、有“合法性”。排除该项故应选A。2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初统治者将地方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在中央,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
3、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甲说、乙说符合宋代史实;丙说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丁是清朝设立的军机处。故选A。3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答案】B考点:元朝行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可知,是元朝的行省地图,大都周围地区属于中书省直辖地,所以归中书省管辖,所以B正确。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B考点:明朝
4、内阁制度。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根本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所以A是错误的;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故C错误;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章奏,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错误;B表述符合事实,比较准确。5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答案】C考
5、点:辛丑条约。结合材料中信息“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故此题应选C项。6美国人马士对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战事的评价为:“从那一天起,海上的优势就一直被日本占去了。”此战事发生的地点是右图中的7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起诉日本法西斯战犯的其中一项罪行为“违反人道罪”。法庭采信的事实依据可能是A日本“征服满蒙”的武装侵华方针 B违反国际公法研制并使用化
6、学武器C扶植傀儡政权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 D利用谍报人员窃取中国的军事机密【答案】B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题目要求的是“违反人道罪”,所以日本违反国际公法研制并使用化学武器对人民造成的伤害是不人道的,所以答案选B。8“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答案】B考点:抗日战争。民国二十七年,即 1938 年,当时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
7、场坚持抵抗。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发生于 1926 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于 1942 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 1937 年。9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迫使清帝退位,结束君主专制政体的主要动因B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建立的标志C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我国首部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根本法【答案】D考点:辛亥革命。根据所学,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
8、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本题中A项说法中清宣统帝退位1912年2月,临时约法在3月颁布,两者无因果关系;B项指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项指1905年三民主义的提出,本题选D项。10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革命虽有几次成功,但均是军事奋斗的成功,革命事业并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党之本身不巩固的缘故。故本次改组,即把本党团结起来,使力量加大,使革命容易成功,以迎合全国国民的心理。”这一演说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
9、A1905年 B1911年 C1917年 D1924年【答案】D考点:国民大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均是军事奋斗的成功,革命事业并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党之本身不巩固的缘故。故本次改组,即把本党团结起来”可知其指的是国民党的改组,是在国民党一大召开之前,据此分析可知最有可能的时间是1924年,故选D11“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 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伟大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肩上。” 这首流唱于20世纪前期某一时期的
10、著名军歌主要是指哪支军队A工农红军 B新四军 C八路军 D解放军【答案】C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这段歌词中的“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可知是八路军抗日战争,所以C项符合史实;A、B、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项。12右图所示的歌曲选段最早应该传唱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考点:土地革命。抓住歌曲中的关键信息“红军”(19271937 年),抗日战争 时期,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红军”的称号不再使用。13. 1947年的某一天,毛泽东在发给刘伯承、邓小平的一封电报中
11、指示:“要放手消灭敌人,歼敌越多,对山东粉碎敌人重点攻势,乃至尔后 均极为有利。”电文中“ ”处应为A渡江战役 B解放南京 C挺进大别山 D解放徐州【答案】C考点:解放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革命野战军越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中共战略反攻的序幕,答案选C,A B D三项与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军事指挥史实不符。14. 1949年召开的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答案】B考点:新中国政治建设。为了筹建新中国
1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该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故选B。15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答案】A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
13、选举权;根据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建立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所以答案选A。16观察右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 西藏是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 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A B C D【答案】C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图表可以看出,西藏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多个民族;依据所学知识,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的团结,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故排除,选C。17“谁敢反对毛
14、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中国出现了严重混乱 B 红卫兵运动导致打砸横行 C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文革使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答案】D考点:文化大革命。注意题干信息“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因此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ABC三项都是表面现象。18.“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C
15、1994年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D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讲话【答案】A考点:祖国统一大业。注意题干提及的时间”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因此可判断出材料信息应出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CD都与时间不符,因此选A。192013年10月,印度总理辛格在访华期问说:“中印握手,全世界都会关注。”60年前,中印握手而产生的外交成果是 A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求同存异”方针的产生 D“万隆精神”的产生【答案】B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材料,60年前的中印握手是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结合所学知
16、识, 1955年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出现了万隆精神;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从中可以推断的结论是A中美第一次打开了交往的大门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建交促成中日建交【答案】C考点:新中国的外交。解答本题最重要的是根据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判断出这是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这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故选C。21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17、,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C古希腊的一部分人包括雅典公民 D古希腊各城邦实行民主制度【答案】D考点:古希腊制度。AB 项正确,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希腊实行的是民主制度,二者属于不同的文明;C 项错误,材料中的一部分希腊人是自由的, 指的是希腊的公民,成年男性公民,而不是全体居民;D 项正确,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22伯里克利 (约公元前495年一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
18、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答案】D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解读题干:“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可以看出古代雅典有遵循法律的特点;而“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说明法律至上的原则在雅典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结合选项,可知,只有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表述错误或
19、与题干无关。23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出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A苏格拉底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里克利【答案】D考点: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给公职人员发放津贴,使“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 事管理之外”,故选 D。 24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一一就是没有正义。”题中“大写的法”指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答案】A考点:罗马法。解题关键是结合所学有关罗马法的
20、知识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中“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表明这个“大写的法”在人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是永恒的、绝对的,也就是“自然法”。在西塞罗看来,自然法就是正义的标准,A符合题意。万民法、公民法、十二铜表法都只是适合于局部区域的法律,并不是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它们是自然法在局部区域的表现,B、C、D不符合题意。25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议会有权倒阁 议会制约王权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A B C D【答案】考点:权利法案。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
21、题干中“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的信息可知,王权受到议会制约,故正确;从题干中“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的信息可知,国王仍保有一定权力,故正确;材料谈的是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没有涉及内阁,故错误;议会拥有绝对权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因此答案为B项。26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称赞的体制是 A邦联制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 D三权分立【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依据所学可知,根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的联邦制政府享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
22、主动性。这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邦联制是松散的,地方权力相对太大,故排除A;地方享有一定的自主权,故排除C。三权分立强调的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制约和平衡,故D不合题意。所以应选B。27纳粹党是德国的法西斯政党,“纳粹”是德语“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个单词缩写的音译。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从而掌握了政权。这反映了当时的德国A议会长期被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操纵 B政府和民众不得不屈服于法西斯的高压C阶级矛盾尖锐和民族仇恨情绪强烈 D国会选举在法西斯的独裁统治下形同虚设【答案】C考点:德国法西斯上台。从材料“纳粹”是德语“民族的”和“社会主
23、义的”两个单词缩写的音译”对纳粹的含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是很尖锐,民众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平等和民族的完全独立自决,故选C。28下列事件对法西斯势力恶性膨胀及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重要的影响,按其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A B C D【答案】A考点:二战前后的重大事件。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在1938年9月;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在192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是在1938年9月,但是是在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之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在1939年8月。故选A。291940年12月底,罗斯福
24、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害怕危机”, “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工厂”。随后不久,美国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德 国苏台德区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答案】B考点: 根据题干材料“1940 年”“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可知,美国准备从军事上为遭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提供援助,为此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因此答案选 B。奥地利30.右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答案】B考点:慕尼黑阴谋。结合地图可以明确获知的信息是奥地利和
25、德国版图都为同一色彩范围之内,所以B项最和题意;而地图并无显示日本相关内容,三国轴心最终形成一说并无依据;地图上苏台德地区不在德国版图范围之内,故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从地图上也看不出德国即将进攻波兰的信息。3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虎”式坦克是一种性能很好的武器装备,德军对其寄予厚望。使这一“厚望”破灭,并使德军从此一蹶不振的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阿拉曼战役【答案】C考点:库尔斯克战役。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国投入了当时的新式的作战兵器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但是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库尔斯克战役被认为是二战的最后一场转折性质的战役,德国完全
26、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故选C。3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后花费6年时间完成的巨作。书中收录了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战结束期间的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以及200多幅珍贵史料图片等等。以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的说法正确的是是研究丘吉尔的第一手资料; 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丘吉尔亲历战争写的回忆录,有权威性,所以可以完全采用;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A B C D【答案】C考点:史学研究:史料。不能因为丘吉尔的身份而就能确定史料的正确性,故有误,排除该项,该项C。 331946年3月,丘吉尔访问美国时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
27、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 这个演说A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 B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差异C说明美英共同主导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D最终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支持【答案】D考点:铁幕演说。这是丘吉尔在美国演讲时的演说内容,由于英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无力领导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势力,因此主张美国领导资本主义世界,遏制苏联,最终美国发动了冷战,故选D。34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经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
28、背景是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 B马歇尔计划使西欧普遍走出困境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 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答案】A考点:题干反映了当时美苏两个国家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大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二、非选择题(35题8分,36题14分,37题 12分,38题15分,共49分。) 35(8分)以下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中,有四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慧眼识别,并予以修正。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西周时候,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实行了王位世袭制,将子弟功臣分封到各地,建
29、立诸侯国;为了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实行了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的宗法制。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封建帝王,他在全国推行了郡国并行制,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使国家走向“大一统”;他在中央设置了“三公”,其中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为了加强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且对今天仍产生影响。【答案】错误所在正确内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御史大夫丞相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完全可依据教材直接进行回答,需要仔细寻找,阅读材料,找到相关信息。此类
30、型的试题在高考中不常出现。3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1)依据材料一,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2分) 各举一例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4分)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
31、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是如何防止滥用权力的。(4分)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是如何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6分)【答案】(1)模式:宰相相互牵制、监督;(或者集体宰相制)(1分) 在正式体制外设
32、非正式机构。(1分)史实说明:模式一: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分)模式二: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学生回答“中外朝制度”亦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2分)(各举一例即可)(2)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实施轮流执政、抽签选举等参政方式;实施陶片放逐法。(4分,答出2点即可。)(3)总统只握有最高行政权;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实行三权分立,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6分,答出3点即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体制,雅典民主制;美国政体。(1)
33、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来回答,所以直接从材料一寻找相关有效信息即可回答,从材料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答案自然得出了。说明:要求结合史实来回答,所以就需要将必修一所学的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中央分权辅政的史实根据上一问的两种模式分类回答。(2)材料中出现了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这些机构,克里斯提尼时期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保障民主制度,防止权力的滥用。然后回答这些机构所体现出的民主制度的特点。(3)美国通过 1787 年宪法确立 的共和政体限制了美国总统的权力,主要内容有选举制;任期制;总统权力受到国会、最高法院的制约。37(12分)阅读下列材
34、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4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
35、革命的政治意义。(4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4分) 【答案】(1)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4分,答到4点即可)(2)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4分)(3)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为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4分)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线索。(1)材料一其实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近代历史,所以从这一角度反侵略斗争会成为作者关注的对象并作出较高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一时
36、期的反侵略斗争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2)材料二阐述了近代化史观的内涵,可以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自由化等角度一分为二的评价辛亥革命;(3)综合革命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全面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响,注意结合教材中的现有内容来回答即可。3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材料二 正当
37、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的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
38、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对国人报告说,他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2)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7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4分)【答案】(1)行动: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2分)变化: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2分)(2)政策:绥靖政策。(2分)原因: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9、(3分)后果: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分)(3)启示: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重演。(4分)考点:二战。(1)由材料一“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感到十分忧惧作为一种试探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等关键信息可知希特勒的行动和心理变化等相关信息,即行动: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变化: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影响: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2)材料讲的是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面对德国侵略捷克的态度,这与英法的绥靖政策有关。考查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实际考查的是当时国内和国际的背景,即英法等国当时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这样做的后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3)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