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溪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语文学科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命题人:试题研究中心李玥璇、高一备课组 审题人:试题研究中心邓元兵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
2、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北京冬奥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
3、从酝酿、申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书写了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孙晶岩坚持“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她创作中国冬奥的初衷和记录冬奥筹备历程的重点,是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有活力、有实力的中国形象,是希望能真实记录冰雪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正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文学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从这部中国冬奥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4、”理念的躬身实践。孙晶岩说:“报告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一定要用脚板子跑出来,要讲究文学性,刻画主人公的精气神,弘扬真善美。”为创作这部作品,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5点就起床赶往建设工地采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间,与张家口赛区的建设者们一起感受壮观的雪场造雪;坐着绿皮火车,穿过漫长一夜去冰雪基地采访,见到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运动员的精神感动落泪。她寒来暑往、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跟踪场馆建设进展,前往黑龙江、吉林等冰雪运动强省探寻中国冰雪运动的拼搏之路目力所及,心之所系,是与冬奥相关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孙晶岩坚持一种“心心相印的采访”,在面对采访对象
5、和写作时,她试图“进入心灵、走入审美”,相信“只有笔端常带感情,才能写出动人的文字”。也许正是这样的创作信念和行动,使她的作品扎实深刻、朴实动人。“雪里已知春信至。”一场盛大的冰雪赛事折射着中国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冬奥以文学的真诚与情意,为北京冬奥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摘编自孔令燕书评雪里已知春信至)材料二:记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心情如何?李剑叶:很激动也很荣幸,能举着自己设计的奥运火炬传递奥运圣火,内心无比荣耀。记者:作为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观设计师,奥运火炬在您心中代表着什么?李剑叶:奥运火炬最原始的含义是传递光明、希望与和平。每次奥运火炬的设计,大家都会特别关注,
6、因为它代表着这届奥运会的举办国家和城市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展现的形象。记者:经历过整个设计过程后,是一种什么感受?如果用一个词去形容设计过程的话,你会如何形容?李剑叶:这是挺难的一个问题,因为设计过程有太多大大小小的故事和插曲,整个设计过程很难,但是我更多想到的是“浪漫”这个词。记者:浪漫?为什么?李剑叶:当时我们决定做火炬设计的时候,第一个闪现在脑海中的画面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开场,一面红旗慢慢飘扬入画,有一种中国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孕育着一种力量。它还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一种自我突破的意境。记者:这是否如同谈了一场“浪漫的恋爱”?李剑叶:是的,恋爱可能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样子,从一开始可能
7、不认识,然后慢慢去熟悉它,跟它产生一些互动和交流。同时也会有比较困难的时候,比如说奥组委对我们的方案不满意,这个过程也非常痛苦,感觉要分手,马上会失恋了。记者: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当得知您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时,您的心情又是如何?李剑叶:当时整个设计团队在开总结会,在会上我接到一个消息说“花卷出锅了”,当时就有点潸然泪下的感觉,但是因为设计团队成员都在,所以我强忍住了,其实眼泪已经溢出眼眶了。记者:这是否如同经过恋爱过程后,在求婚时听到“我愿意”一样的感受?李剑叶:对,但是我觉得当时只是求婚成功,证还没领。整个设计团队兴奋之后,立刻投入新的工作中,就是要将我们的设计稿做成实物。无论
8、怎样,与奥运火炬从“相识”到“求婚”成功总是一件令整个团队都高兴的事。记者:最终的“飞扬”火炬和此前第一稿有很大区别,“飞扬”火炬设计成中空是什么样的灵感激发的?李剑叶:第一稿提交之后,奥组委并不满意,随后我们陷入了创意困境,中途甚至想过把糖葫芦作为符号元素设计到火炬中去。这个过程比较痛苦,很多时候是在不断围绕一个圆心画圈,你有感觉就是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你很难直接走到圆心。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会议室桌上绿植的一片干枯树叶掉下来,给了我们灵感。那片树叶呈现出一种螺旋中空的形态。我们观察到这片叶子的旋转是有加速度的,这种生命力让人找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连接,就是人生不止直线
9、,而是曲线前进,且有快有慢,这也激发了我们的灵感。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四个字“道法自然”,自然能够给你不一样且新鲜的启发和灵感。记者:在设计2022年冬奥火炬的时候,如何打破大家固有的奥运烙印去寻求更多的创新?李剑叶:设计火炬本身是一个命题作文,这个命题作文在人类历史上被反复重写。奥运火炬的关注度很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出新,但又不能怪,因此设计过程确实有难度。2008年的火炬通过卷轴体现造纸术,同时又用了“祥云”元素,某种程度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回顾。我们在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飞扬”火炬的时候,通过“祥云”图案渐变到“雪花”图案的设计,再把环保、绿色等元素放到里面,充实未来感,所以我想它是一个承上
10、启下的设计。记者:如果分别用一个词语去形容“祥云”火炬和“飞扬”火炬,您会用哪两个词语去形容它?李剑叶:祥云火炬应该用“平和”来形容,而飞扬火炬是“激情”。记者:您觉得“飞扬”火炬代表什么?李剑叶:_。 (摘编自中新网记者对李剑叶的专访)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孙晶岩创作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主要是为了真实呈现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B. “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使孙晶岩的作品都具有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C.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既源于中国国力的发展壮大,更源于国际冰雪运动在全球的蓬勃发展。D. 方
11、向对但很难直接走到圆心,意味着火炬设计运用中国元素是确定的,但哪种元素才能呈现完美却充满未知。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纪实文学是一种能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既讲求真实性,也要有文学性。B. 秉持与采访对象情感契合的理念,孙晶岩走进了冬奥建设者和运动员们的内心,创作出了富有人民性的优秀作品。C. 李剑叶所说与奥运火炬从“相识”到“求婚”成功的过程,是指从参与研发到设计方案最终被确定的过程。D. 干枯树叶旋转所带来的加速度,客观显现出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特定关系,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3. 材料二中,针对记者最后的提问,下
12、列可能不属于李剑叶回答内容的一项是( )(3分)A. “飞扬”火炬一方面代表着一个中国设计,另一方面是中国和世界的一次对话。B. “飞扬”火炬传递了中国人面向未来的态度和激情,对于未来美好的一些想象。C. “飞扬”火炬拥有“轻、固、美”的特点,展现出了科学、艺术、文化、体育的融合。D. “飞扬”火炬展示了一个特别有活力的国家和一群特别有活力的人的情怀愿景。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这则书评的写作思路。(4分)5. 材料二中新网记者是如何做到在访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孩儿面梁晓声那天晚上,我在友
13、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问归还什么?青年犹豫不语。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青年说:“为了归还,十
14、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二十二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五十多岁的劳改分子。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三十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青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
15、在两只前掌上打盹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一天,他伐木时,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经伐断的树,被另一棵树半空“扯”住。他碰上了两棵断树被同一棵树半空“扯”住的险情。他打准了第三棵的倒势,开动了电锯。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疾,好猛。他刚听一声大喊:“闪开!”一抬头看时,两棵断树被刮得脱了依持,凌空向他压顶砸下来
16、。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迅速的反应,就被人推出一丈多远,跌倒在雪窝里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压着的是伐木队长半月后,他离开了大森林。谁也不晓得他将被弄到哪里去,等待他的是凶是吉。他没有忘记向伐木队长的妻子告别。他对她说:“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我处于这般田地,无法报答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无力周济你们母子。只有这块古砚,是传家之宝,姑且收下吧。有机会变卖掉。可维持三年五载的衣食。”他双手捧砚,挚诚相赠。她感激涕零,却坚拒不受。最后,他叹息一声,说:“就算我将它寄托于你们吧。若是哪一天,我的处境略有转变,就让孩子带这块砚去找我。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友人及其妻听至这里,不禁四目涕视,我看
17、得出,他们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友人嗫嚅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我刚才告诉过你的,他已经去世了”青年说:“我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将来一定要寻找到这块砚的主人。当年讲好是寄托于我们的,我们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归原主。我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只是为了归还这块砚。除此没有别的目的。”友人夫妇,顿时肃然。青年又说:“允许我再看一眼老先生么?”友人愧曰:“当然当然。”于是青年第二次至遗像前,三鞠躬后,拱手作别。友人问:“你可知此砚现在值多少钱?”青年回答:“三年前曾有人出两万元高价求买。虽家境贫寒,但毕竟是信托之物,不欲换钱。”友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块安徽歙县出品的古砚。曾是宫廷
18、之物,归于我家祖上,已传七八代之久。抚之如柔肤,叩之似金声。素享“孩儿面”之美誉。苏东坡曾赞“孩儿面”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可不是区区两万元就能买卖之物啊!”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领悟,转身取一信相赠,言内有五千元,聊谢归还诚意青年坚拒不受。友人说:“请稍候。我为你写一条幅,可愿收下?”青年微笑,说这是很高兴收下的。于是友人铺展纸幅,便用那“孩儿面”细细研墨。研罢,悬笔在手,似一时不知该写什么,侧目求援视我我沉吟有顷,想出四句话:世人皆图币,君子古心来,孩儿面依旧,朴拙放异彩!友人随声落笔,果然龙飞蛇舞,墨迹不凡!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砚情!好一块“孩儿面”!好一位品性古朴未染的青年!6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年来京归还古砚,将古砚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藏布袋里,足见青年的小心谨慎和对古砚的无比珍视。B当听到父亲要将青年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友人与妻“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微妙的想法”是指友人夫妻因平白多了一个兄弟而暗自喜悦。C汪铭老先生当年冒险从熊口下抱出孩子,足见他的大智大勇。后来伐树遇到危险,伐木队长为了救他牺牲了自己的性命。D小说结尾青年拒收五千元,友人只好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是因为要表达对青年归砚的感谢和对青年美好品质的赞许之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孩儿面”是小说的线索,不仅使故
20、事情节得以集中、紧凑地展开,也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古砚情,有利于主题的表达。B小说结尾友人的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我”的心中暗思,都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具有余韵悠长的效果。C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使作品呈现出华丽的语言风格。D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8“青年”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青年归还古砚是小说的主体情节,但小说为什么要花近一半的篇幅,写青年讲述往事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
22、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23、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禨(j):事神求福的习俗。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抟黍(tun sh):捏成的饭团。儿子:指小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B.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C.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D.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
24、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名甚恶,意思是地名很不好,“恶”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恶”字含义相同。B.去郑,意思是离开郑国,“去”,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去”含义不同。C.再拜,意思是再拜一次,“再”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再”字含义相同。D.每食,意思是每次进食,“食”与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食”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
25、意,请求君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B伍员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曾到过许国,许公不用语言而用唾的方向为伍员指路,伍员心领神会。C江上打渔老人不肯接受伍子胥酬赠的千金之剑,司城子罕不肯接受宋国野人献上的出土宝玉,都是因为他们“所宝者异也”。D. 除了历史事实,本文还以生活实例等为论据,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4分)(2)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4分)14文章中伍员要在吃饭前祭祀江上老人的
26、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释】至德三年(758)春,刘长卿因事被贬为南巴尉,身处异乡适逢第二年新年,有感而发作下此诗。居人下:指遭贬。长沙傅:指西汉贾谊曾为大臣嫉妒,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是作者借以自喻。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整首诗抒情多于写景,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情感哀切深至,感人至深。B. 首联是说新年已至,思乡之心,更加迫切。
27、“切”“独”二字奠定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C. 颔联中诗人将自己与春作对比,春天已经先归来了而自己还未还乡,感叹春归人前。D. 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天畔荒山水乡的风光,“同”“共”二字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凄苦情状。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6分)(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3)短歌行中写
28、诗人想象与贤才久别重逢交心宴饮时的场面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有太多“名场面”让人 。人们还记得,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下首次在太空中吃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年夜饭的记录。还有,三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生动开启两次“天宫课堂”,中国空间站首次举办天宫画展。无论新春
29、写春联还是元宵弹古筝,都让三名航天员在太空拥有别样的体验,也让身处地球家园的我们 、倍感新鲜。中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迈上新台阶,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星空浩瀚无垠,探索 。我国今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我国航天事业怎样才能迎来新的荣光?精心准备,确保发射万无一失;精心组织,确保发射圆满成功;精心实施,确保发射百下百全。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
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国风舞蹈”发轫于视频平台,早期的表演者大多并非专业舞者。随着这类短视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一些年轻的舞蹈演员纷纷开通个人账号,上传作品,成为创作国风舞蹈作品的有生力量。碧柳依依,翠裙飘飘;罗衣从风,衣袂翩翩。舞者用翩跹身姿演绎的汉风唐韵,像一幅幅瑰丽绚烂的织锦。这些作品艺术水准高、艺术感染力强,为观众带来良好审美体验。国风舞蹈与互联网关系密切。互联网不仅推动国风舞蹈传播, 。与传统舞蹈不同,国风舞蹈创作者注重拍摄手法和短视频特效的应
31、用,大量运用影视剧创作手法。国风舞蹈蓬勃发展,专业舞者与舞蹈爱好者相互学习,后者向前者学习专业技法和审美旨趣,前者汲取后者生动的表现手法和灵活的传播方式, ,共同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创新。2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B.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C.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D.班里有很多同学都非常勤奋刻苦,像张三、李四等同学都是这样。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每空2分,6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
32、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此,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认知、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玉溪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语文学科试卷(教师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
33、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
34、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北京冬奥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书写了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孙晶岩坚持“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她创
35、作中国冬奥的初衷和记录冬奥筹备历程的重点,是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有活力、有实力的中国形象,是希望能真实记录冰雪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正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文学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从这部中国冬奥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理念的躬身实践。孙晶岩说:“报告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一定要用脚板子跑出来,要讲究文学性,刻画主人公的精气神,弘扬真善美。”为创作这部作品,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5点就起床赶往建设工地采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间,与张家口赛区的建设者
36、们一起感受壮观的雪场造雪;坐着绿皮火车,穿过漫长一夜去冰雪基地采访,见到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运动员的精神感动落泪。她寒来暑往、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跟踪场馆建设进展,前往黑龙江、吉林等冰雪运动强省探寻中国冰雪运动的拼搏之路目力所及,心之所系,是与冬奥相关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孙晶岩坚持一种“心心相印的采访”,在面对采访对象和写作时,她试图“进入心灵、走入审美”,相信“只有笔端常带感情,才能写出动人的文字”。也许正是这样的创作信念和行动,使她的作品扎实深刻、朴实动人。“雪里已知春信至。”一场盛大的冰雪赛事折射着中国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冬奥以文学的真诚与情
37、意,为北京冬奥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摘编自孔令燕书评雪里已知春信至)材料二:记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心情如何?李剑叶:很激动也很荣幸,能举着自己设计的奥运火炬传递奥运圣火,内心无比荣耀。记者:作为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观设计师,奥运火炬在您心中代表着什么?李剑叶:奥运火炬最原始的含义是传递光明、希望与和平。每次奥运火炬的设计,大家都会特别关注,因为它代表着这届奥运会的举办国家和城市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展现的形象。记者:经历过整个设计过程后,是一种什么感受?如果用一个词去形容设计过程的话,你会如何形容?李剑叶:这是挺难的一个问题,因为设计过程有太多大大小小的故事和插曲,整个设计过
38、程很难,但是我更多想到的是“浪漫”这个词。记者:浪漫?为什么?李剑叶:当时我们决定做火炬设计的时候,第一个闪现在脑海中的画面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开场,一面红旗慢慢飘扬入画,有一种中国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孕育着一种力量。它还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一种自我突破的意境。记者:这是否如同谈了一场“浪漫的恋爱”?李剑叶:是的,恋爱可能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个样子,从一开始可能不认识,然后慢慢去熟悉它,跟它产生一些互动和交流。同时也会有比较困难的时候,比如说奥组委对我们的方案不满意,这个过程也非常痛苦,感觉要分手,马上会失恋了。记者: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当得知您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时,您的心情又
39、是如何?李剑叶:当时整个设计团队在开总结会,在会上我接到一个消息说“花卷出锅了”,当时就有点潸然泪下的感觉,但是因为设计团队成员都在,所以我强忍住了,其实眼泪已经溢出眼眶了。记者:这是否如同经过恋爱过程后,在求婚时听到“我愿意”一样的感受?李剑叶:对,但是我觉得当时只是求婚成功,证还没领。整个设计团队兴奋之后,立刻投入新的工作中,就是要将我们的设计稿做成实物。无论怎样,与奥运火炬从“相识”到“求婚”成功总是一件令整个团队都高兴的事。记者:最终的“飞扬”火炬和此前第一稿有很大区别,“飞扬”火炬设计成中空是什么样的灵感激发的?李剑叶:第一稿提交之后,奥组委并不满意,随后我们陷入了创意困境,中途甚至
40、想过把糖葫芦作为符号元素设计到火炬中去。这个过程比较痛苦,很多时候是在不断围绕一个圆心画圈,你有感觉就是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你很难直接走到圆心。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会议室桌上绿植的一片干枯树叶掉下来,给了我们灵感。那片树叶呈现出一种螺旋中空的形态。我们观察到这片叶子的旋转是有加速度的,这种生命力让人找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连接,就是人生不止直线,而是曲线前进,且有快有慢,这也激发了我们的灵感。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四个字“道法自然”,自然能够给你不一样且新鲜的启发和灵感。记者:在设计2022年冬奥火炬的时候,如何打破大家固有的奥运烙印去寻求更多的创新?李剑叶:设计火炬本身是一个命
41、题作文,这个命题作文在人类历史上被反复重写。奥运火炬的关注度很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出新,但又不能怪,因此设计过程确实有难度。2008年的火炬通过卷轴体现造纸术,同时又用了“祥云”元素,某种程度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回顾。我们在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飞扬”火炬的时候,通过“祥云”图案渐变到“雪花”图案的设计,再把环保、绿色等元素放到里面,充实未来感,所以我想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设计。记者:如果分别用一个词语去形容“祥云”火炬和“飞扬”火炬,您会用哪两个词语去形容它?李剑叶:祥云火炬应该用“平和”来形容,而飞扬火炬是“激情”。记者:您觉得“飞扬”火炬代表什么?李剑叶:_。 (摘编自中新网记者对李剑叶的专
42、访)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孙晶岩创作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主要是为了真实呈现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B. “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使孙晶岩的作品都具有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C.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既源于中国国力的发展壮大,更源于国际冰雪运动在全球的蓬勃发展。D. 方向对但很难直接走到圆心,意味着火炬设计运用中国元素是确定的,但哪种元素才能呈现完美却充满未知。【解析】答案:D (A项,这是作品的意义,作家创作的目的是“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B项,使孙晶岩的作品都具有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
43、及时性和前瞻性的是作者的家国情怀,而非“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C项,“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原文是并列关系,并未表达出递进关系。)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纪实文学是一种能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既讲求真实性,也要有文学性。B. 秉持与采访对象情感契合的理念,孙晶岩走进了冬奥建设者和运动员们的内心,创作出了富有人民性的优秀作品。C. 李剑叶所说与奥运火炬从“相识”到“求婚”成功的过程,是指从参与研发到设计方案最终被确定的过程。D. 干枯树叶旋转所带来的加
44、速度,客观显现出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特定关系,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解析】答案:D (原文“我们观察到这片叶子的旋转是有加速度的,这种生命力让人找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连接,就是人生不止直线,而是曲线前进,且有快有慢,这也激发了我们的灵感。”这是主观感悟而非客观显现)3. 材料二中,针对记者最后的提问,下列可能不属于李剑叶回答内容的一项是( )(3分)A. “飞扬”火炬一方面代表着一个中国设计,另一方面是中国和世界的一次对话。B. “飞扬”火炬传递了中国人面向未来的态度和激情,对于未来美好的一些想象。C. “飞扬”火炬拥有“轻、固、美”的特点,展现出了科学、艺术、文化、体育的融合。
45、D. “飞扬”火炬展示了一个特别有活力的国家和一群特别有活力的人的情怀愿景。【解析】答案:C(由提问关键词“代表”可得,回答应为“飞扬”火炬的精神内涵,“特点”不包含在内)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这则书评的写作思路。(4分)【解析】答:先交代作者、书名和出版信息(出版社和出版时间)。接着介绍作品内容。再介绍创作理念,分享阅读感受。最后指明作品价值。5. 材料二中新网记者是如何做到在访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解析】答:有比较充分的采访准备。前两个问题围绕李剑叶火炬手和设计师的身份展开。重视对方的观点,善于引导。李剑叶回答想到的是“浪漫”时,能及时追问。围绕大众
46、最关切的问题,重点突出。紧扣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外观的设计过程、设计特点和设计感受展开。能适时补充提问方向,逻辑清晰。在问到“经历过整个设计过程后,是一种什么感受?”后,及时跟进,让被采访者用“一个词”去形容设计过程,不枝不蔓。(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孩儿面梁晓声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有分量的书法家。正聊着,忽闻敲门声,声称要找“汪铭老先生”,归还一样东西。友人妻开了门,让进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看其衣着气质,山里人无疑。友人问青年从何处来?答曰从大兴安岭林区来。问归还什么?青年犹豫不语
47、。于是友人将青年引入另一房间,指墙上其父遗像说:“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儿子。而且他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青年沉吟半晌,默默从肩上取下布袋,放于桌上。又默默从袋中取出布包,一层、两层、三层,展开三层包裹,现出一块砚来,光润莹洁,精湛浑朴。好一块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宝!友人不禁“呀”了一声,急问:“此砚是怎么落在你手中的?”青年说:“为了归还,十几年间我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寻找它的主人寻找得好苦!今总算寻找到了,我也从此了却一桩心事不过我现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来!”赶紧让于沙发,待为嘉宾。青年饮了几口,讲出下面一段事:二十二年前,大兴安岭某农场的一个伐木队里,来了一个人,一个神色沉郁、五十多岁
48、的劳改分子。当天,伐木队长向自己手下的三十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书却挺多,不卑不亢,满脸正气,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们谁也不许为难他。”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伐木队长的判断不错。一头熊,闯入伐木人家属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归还古砚的青年。熊,就卧在孩子身旁,将嘴巴伏在两只前掌上打盹几个小伙子,攥着利斧,要闯入屋里;有人从窗口偷偷伸进去猎枪他们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拦住了。他说:“熊在这种时候,一般不伤人。最稳妥的办法,是有人进屋里去,将孩子抱出来”他以他所主张的方式救出了那个孩子他在伐木工们的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伐木队长公然和
49、他交上了朋友,毫无避讳地和他称兄道弟,还经常请他到家里去喝酒一天,他伐木时,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经伐断的树,被另一棵树半空“扯”住。他碰上了两棵断树被同一棵树半空“扯”住的险情。他打准了第三棵的倒势,开动了电锯。森林里突然刮起一股风。那风起得好疾,好猛。他刚听一声大喊:“闪开!”一抬头看时,两棵断树被刮得脱了依持,凌空向他压顶砸下来。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迅速的反应,就被人推出一丈多远,跌倒在雪窝里参天大树轰然倒下,压着的是伐木队长半月后,他离开了大森林。谁也不晓得他将被弄到哪里去,等待他的是凶是吉。他没有忘记向伐木队长的妻子告别。他对她说:“你们母子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我处于这般田地,无法报
50、答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无力周济你们母子。只有这块古砚,是传家之宝,姑且收下吧。有机会变卖掉。可维持三年五载的衣食。”他双手捧砚,挚诚相赠。她感激涕零,却坚拒不受。最后,他叹息一声,说:“就算我将它寄托于你们吧。若是哪一天,我的处境略有转变,就让孩子带这块砚去找我。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友人及其妻听至这里,不禁四目涕视,我看得出,他们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友人嗫嚅地说:“可是,可是我父亲我刚才告诉过你的,他已经去世了”青年说:“我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我将来一定要寻找到这块砚的主人。当年讲好是寄托于我们的,我们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归原主。我千里迢迢又来到北京,只
51、是为了归还这块砚。除此没有别的目的。”友人夫妇,顿时肃然。青年又说:“允许我再看一眼老先生么?”友人愧曰:“当然当然。”于是青年第二次至遗像前,三鞠躬后,拱手作别。友人问:“你可知此砚现在值多少钱?”青年回答:“三年前曾有人出两万元高价求买。虽家境贫寒,但毕竟是信托之物,不欲换钱。”友人感慨地说:“这是一块安徽歙县出品的古砚。曾是宫廷之物,归于我家祖上,已传七八代之久。抚之如柔肤,叩之似金声。素享“孩儿面”之美誉。苏东坡曾赞“孩儿面”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可不是区区两万元就能买卖之物啊!”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领悟,转身取一信相赠,言内有五千元,聊谢归还诚意青年坚拒不受。友人说:“请稍候。我为你
52、写一条幅,可愿收下?”青年微笑,说这是很高兴收下的。于是友人铺展纸幅,便用那“孩儿面”细细研墨。研罢,悬笔在手,似一时不知该写什么,侧目求援视我我沉吟有顷,想出四句话:世人皆图币,君子古心来,孩儿面依旧,朴拙放异彩!友人随声落笔,果然龙飞蛇舞,墨迹不凡!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砚情!好一块“孩儿面”!好一位品性古朴未染的青年!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年来京归还古砚,将古砚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藏布袋里,足见青年的小心谨慎和对古砚的无比珍视。B当听到父亲要将青年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友人与妻“内心里都活动着些微妙的想法”,“微妙的想法”是指友人夫妻因平白
53、多了一个兄弟而暗自喜悦。C汪铭老先生当年冒险从熊口下抱出孩子,足见他的大智大勇。后来伐树遇到危险,伐木队长为了救他牺牲了自己的性命。D小说结尾青年拒收五千元,友人只好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是因为要表达对青年归砚的感谢和对青年美好品质的赞许之情。【解析】答案:B (“暗自喜悦”错,当听到父亲要将青年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时,友人与妻对视,嗫嚅而言,是害怕青年此来会成为自己的负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孩儿面”是小说的线索,不仅使故事情节得以集中、紧凑地展开,也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古砚情,有利于主题的表达。B小说结尾友人的展纸挥毫,题字相赠,“我”的心中暗思,都深
54、化了作品的主题,具有余韵悠长的效果。C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使作品呈现出华丽的语言风格。D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解析】答案:C (“华丽”错误,小说的语言风格是质朴而非华丽。)8“青年”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解析】答:谨守信用。仅为当年的一句托词,青年千里迢迢归还古砚孩儿面。古朴淡泊。别人出高价求购孩儿面,青年不为所动:一无所求,友人以钱酬谢,他也拒不接受。坚持执著。为了归还古砚,青年十几年间专程到北京四五次。心存感恩。只因汪铭当年从熊口救过自己,
55、青年临走还不忘向老先生遗像鞠躬作别。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9青年归还古砚是小说的主体情节,但小说为什么要花近一半的篇幅,写青年讲述往事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解析】答:从故事情节看,这段往事是对古砚来历的必要交待,这才有了小说归还古砚的故事,使故事情节曲折有致,富有波澜。从人物塑造看,插叙内容表现出上一辈人的勇敢、智慧、朴实、牺牲、友爱的精神品格,丰富了人物形象。从思想主旨看,这段古砚情,蕴含着作者对苦难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朴实友爱精神的赞美之情,丰富了小说内涵,突出了小说人情美的主题。(每点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
56、言文,完成1014题。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
57、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
58、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禨(j):事神求福的习俗。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抟黍(tun sh):捏成的饭团。儿子:指小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B.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C.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D.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
59、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解析】答案:C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耕”为状语,其后不应断开;“子罕不受野人请曰”,“野人”不是“受”之宾语,其前应断开。)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名甚恶,意思是地名很不好,“恶”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恶”字含义相同。B.去郑,意思是离开郑国,“去”,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去”含义不同。C.再拜,意思是再拜一次,“再”与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再”字含义相同。D.每食,意思是每次进食,“食”与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
60、食”字含义不同。【解析】答案:C(再拜意思是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再”意思是两次;“再而衰”的“再”,意思是第二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意,请求君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B伍员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曾到过许国,许公不用语言而用唾的方向为伍员指路,伍员心领神会。C江上打渔老人不肯接受伍子胥酬赠的千金之剑,司城子罕不肯接受宋国野人献上的出土宝玉,都是因为他们“所宝者异也”。D. 除了历史事实,本文还以生活实例等为论据,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
61、明“其所取弥粗”。【解析】答案:D(“用小孩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显然与原文意思相悖。文中“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是用来证明“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4分)(3)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4分)【解析】(1)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恶”1分,“所以”1分,判断句式1分,句子大意1分。)(2)他们的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就越粗陋。(“知”1分,“
62、弥”1分,所字结构1分,句子大意1分。)14文章中伍员要在吃饭前祭祀江上老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解析】答:对江上老人帮助自己行为的感激,对老人拒绝高官厚禄诱惑精神的赞美,再寻老人不得的思念之情。【参考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是因为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好听。楚人畏惧鬼魅,而越人迷信神灵。因此,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
63、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
64、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此江上丈人伪言也,因揣知必伍员,故作此言以拒之耳)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宋国的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得
65、到了一块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这个乡下人的宝贝,希望相国赏我个脸,收下它吧。”子罕说:“您把玉当成宝,我把不接受它作为宝。”所以宋国有德行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认为的宝与众不同啊。”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就越粗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66、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注释】至德三年(758)春,刘长卿因事被贬为南巴尉,身处异乡适逢第二年新年,有感而发作下此诗。居人下:指遭贬。长沙傅:指西汉贾谊曾为大臣嫉妒,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是作者借以自喻。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整首诗抒情多于写景,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情感哀切深至,感人至深。B. 首联是说新年已至,思乡之心,更加迫切。“切”“独”二字奠定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C. 颔联中诗人将自己与春作对比,春天已经先归来了而自己还未还乡,感叹春归人前。D. 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天畔荒山
67、水乡的风光,“同”“共”二字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凄苦情状。【解析】答案:D (“颈联从听觉角度”分析欠妥,“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二句视听结合,描绘天畔荒山水乡节序风光。故选D。)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新岁怀乡的心切。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乡心新岁切”与“春归在客先”两句,将作者的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漂泊在外的悲苦。“天畔独潸然”的“独”字写出了诗人流落天畔,孤苦无依,潸然泪下的情状;颈联两句即景生情,写诗人在荒僻的南巴只能旦暮与岭猿相为伴,与江柳共风烟,流露出天畔流落而孤苦悲愁的心绪。横遭贬谪的愤懑。“老至居人下”一句满含
68、年老失意的辛酸,尾联又以曾因大臣嫉妒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自比,迁谪的悲愤跃然纸上。前途未卜的忧思。诗歌最后一句说道:不知自己还要在这贬谪之地滞留几年?一句便道尽了诗人对贬谪生活的不满、对仕途的担忧。(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解析】“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春归在客先”,连春天也脚步匆匆走在我这个游子的前头,表达了作者在新年之际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和自己漂泊的悲苦之情。“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做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谪居异乡,只能同无情的动物为伍,只能与无感的植物结伴,岭猿声哀
69、,江柳意迷,纵有万般心事,又何处得说?自身遭遇的凄苦,前途未卜的迷惘,全在景中。“老至居人下”,年老了反而被贬谪他处居于人下,联系诗下的注释“刘长卿因事被贬为南巴尉,身处异乡适逢第二年新年,有感而发作下此诗”,作者在单纯的思乡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感的厚度,满含年老失时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愤。“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我已和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同遭遇,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能还乡?诗人借用贾谊的典故,洛阳才子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脱颖初露,而为权贵宿老谗毁,疏放为长沙太傅,而诗人自忤权门,担心滞此难返,不免生出“从今又几年”的忧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70、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6分)(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3)短歌行中写诗人想象与贤才久别重逢交心宴饮时的场面的句子是是: , 。【解析】(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
71、区域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有太多“名场面”让人 。人们还记得,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下首次在太空中吃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年夜饭的记录。还有,三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生动开启两次“天宫课堂”,中国空间站首次举办天宫画展。无论新春写春联还是元宵弹古筝,都让三名航天员在太空拥有别样的体验,也让身处地球家园的我们 、倍感新鲜。中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迈上新台阶,彰显了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星空浩瀚无垠,探索 。我国今年
72、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我国航天事业怎样才能迎来新的荣光?精心准备,确保发射万无一失;精心组织,确保发射圆满成功;精心实施,确保发射百下百全。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解析】记忆犹新 大开眼界 永无止境(每空1分,意思对的酌情给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解析】三名宇航员创下记录(1分),(他们)首次在太空中吃年夜饭(1分),年夜饭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1分),这一记录是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
73、下的。(1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解析】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怎样才能”的问题并进行回答。一问一答,引起读者的思考;顿生波澜,避免平铺直叙。(2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三个“精心”、三个“确保”形成排比,突出了我国航天事业迎来新荣光的具体做法;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使句子富有气势。(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国风舞蹈”发轫于视频平台,早期的表演者大多并非专业舞者。随着这类短视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一些年轻的舞蹈演员纷纷开通个人账号,上传作品,成为创作国风
74、舞蹈作品的有生力量。碧柳依依,翠裙飘飘;罗衣从风,衣袂翩翩。舞者用翩跹身姿演绎的汉风唐韵,像一幅幅瑰丽绚烂的织锦。这些作品艺术水准高、艺术感染力强,为观众带来良好审美体验。国风舞蹈与互联网关系密切。互联网不仅推动国风舞蹈传播, 。与传统舞蹈不同,国风舞蹈创作者注重拍摄手法和短视频特效的应用,大量运用影视剧创作手法。国风舞蹈蓬勃发展,专业舞者与舞蹈爱好者相互学习,后者向前者学习专业技法和审美旨趣,前者汲取后者生动的表现手法和灵活的传播方式, ,共同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创新。2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B.先生说,时
75、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C.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D.班里有很多同学都非常勤奋刻苦,像张三、李四等同学都是这样。【解析】答案:B (画线句“像一幅幅瑰丽绚烂的织锦”中的“像”表示比喻,把“舞者用翩跹身姿演绎的汉风唐韵”比喻为“一幅幅瑰丽绚烂的织锦”。A.“像”表示作比较;B.“像”表示比喻,把“时间”比喻为“海绵里的水”;C.“像”表示推测;D.“像”表示举例。故选B)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每空2分,6分)【解析】答:专业人士也参与其中 还深刻影响创作 二者形成合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
76、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对此,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认知、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参考】只要围绕“青年与国家”“青春与奋斗”“青年与未来”“青年与担当”“青年与梦想”等展开论述,均在立意范围;也可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展开;但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