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 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选择题1下图为1919年的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马关条约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B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合法的C外争国权失利引发了五四运动D弱国无外交,中国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能力。根据时政漫画时间“1919年”、图中文字信息“山东”和日本人把脚伸向山东可知,漫画反映的是中国自身权益无法收回的情景,故选D项。答案:D2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B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2、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D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解析:材料核心信息:国民党放弃了五四运动的领导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形势需要新政治力量领导和推进民主革命,例如无产阶级和中共的出现,故答案为D项;国民党是“无力参与”而非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A项排除;近代中国国民党始终是资产阶级政党,B项排除;上海“三罢”斗争说明五四运动得到社会认同,C项排除。答案:D3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
3、国民党合作解析:中共“二大”确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与目标,符合中国的实际,故选C项。答案:C4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其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召开 B广州国民政府成立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北伐战争达到高潮解析: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故选C项。答案:C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双方都需要对方,但也厌恶对方。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指()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完成民主革命的
4、任务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要求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虽然是无产阶级政党,但是面对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在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所以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是国民党的追求,不是共产党的追求;B选项错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共产党的追求,不是国民党的追求;D选项错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国民党的追求,不是共产党的追求。答案:C6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
5、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答案:B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A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B存在严重的
6、右倾错误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对敌我力量对比进行了全面分析解析:根据材料中“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强调把力量收缩到农村中去,有利于探索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提供条件,故答案为A项。B项,“右倾错误”与材料中“全面进攻”不符,排除;C项,共产国际主张“城市中心论”而不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D项,当时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正确的全面分析敌我力量对比,排除。答案:A8下图是中共中央某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连环画,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站起来,手里拿着那份毛边纸的铅笔记录稿,义正词严地分析
7、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并指出李德是瞎指挥”。下列各项符合这次会议的是()A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B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C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D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解析:这次会议指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方针、路线、政策,中国共产党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故选A项。答案:A9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B井冈山
8、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 D红军长征解析:红军长征的胜利体现了战略转移,和“伟大传奇”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0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C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打响D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解析:根据时间“1947年”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答案:A111947年,一则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_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
9、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这段话中横线处的内容是()A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依据材料中“1947年”、“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它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正确。A选项错误,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仍然是防御作战,不是战略进攻;C选项错误,辽沈战役的时间是1948年9月12日到11月2日,与材料时间不符,也不是我国革命战争历史上的第一次战略进攻;D选项错误,渡江战役的时间是1949年4月20日到6月2日,与材料时间不符,也不是我国革命战
10、争历史上的第一次战略进攻。答案:B12某位战士回忆道:一进入沈阳,同志们都松了一口气,满以为这一回总该让我们好好休整一段,等着明年开春再让我们消消停停地进关。谁知11月18日,刚刚休息不到半个月的光景,就收到了一份中央军委的电报:一两天内完成出发准备,21、22日至少8个军以最快速度前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不使敌人逃跑。据此推测,这支部队将要参加()A千里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应该是沈阳地区的解放军进入关内,而且时间是11月份,要进入到唐山和塘沽地区,这应该是要参加平津战役,故D项正确;千里跃进大别山是1947年,主攻方向是大别山地区,故A项错误;
11、辽沈战役与长春和沈阳有关,故B项错误;淮海战争是以徐州为中心,故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3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2)诗中“黄
12、洋界上炮声隆”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3)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4)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解析:本题以诗歌为题切入,考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诗歌所指的历史内容,要充分注意每一首诗歌的出处,从而判定时间和内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答。答案:(1)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解决: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台湾得以回归祖国。(2)新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
13、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此前道路:夺取“中心城市”。说明:道路选择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3)原因: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结果: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4)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结果: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梁斌创作的红旗谱,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下文摘录的是该书主人公、共产党员严运涛的一封家书。父亲,母亲:敬禀者,儿自远离膝下,即来南方参加革命军。在军队上过了半年,又到军官学校学习。学校是官费,连纸笔服装都发给,现下,刚从学校毕业,上级叫我当了见习连长,父亲!你们会
14、为我高兴吧!从此以后,我要站在革命最前线,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政客,驱除土豪劣绅!南方不比北方,到处是欢欣鼓舞,到处看得出群众革命的热情,劳动人民直起腰来了。你们等着吧,革命军到了咱们家乡,一切封建势力,一切土豪恶霸们都可以打倒!离家时,没有告诉老人家们,请原谅!我工作很忙,不多写了,问奶奶,忠大伯好!此祝阖家均吉儿运涛谨上1926年7月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这封家书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解析:本题属于小论文形式的考试题,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
15、理即可。首先选准情节,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依据材料“严运涛以革命军见习连长的身份,奔赴革命前线,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政客。”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国民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来分析归纳。答案:示例:情节:严运涛以革命军见习连长的身份,奔赴革命前线,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政客。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概述和评价: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兴起。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