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学习目标1、理解海一气之间水、热交换过程。2、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所起的作用。3、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要点1.重点:“海一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难点:“海一气”的相互作用及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学习过程一、海一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 和 交换,其中的水、 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2.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 。大气中约 %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因此,海洋是 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3.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 ,并以降水
2、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 交换。4.海一气间在进行水分交换的同时,也实现了 的交换。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 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 表层。海洋再通过 、 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5.大气主要通过 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例如,南北赤道暖流是信风吹拂所形成的。6.海一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 ,维持地球上 和 的平衡。7.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 。增温的海水通过 、对流等方式加热近海面大气,并通过长波辐射的形式将 传递给大气。8.海水的蒸发使海水失去 ,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 时,将
3、它从海洋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是海一气热量输送的 。9.海水蒸发变为 ,进入大气。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 。大部分的降水直接落回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 ,大气较稳定,气流 ;西部海水温度 ,气流 。2.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 ,这种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 、 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4.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 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 气流,气候由原来的 变为 ,引发洪涝灾害。同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 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 转变为 ,带来旱灾
4、或森林大火。5.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 的现象。6.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 ,同样会引起 。达标检测1.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使太平洋东岸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B.向高层大气输送大量热量C.扰乱了常规海温与气温,使气候反常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2.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和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东北信风带B.沃克环流的改变C.季风的影响 D.全球变暖3.“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在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会产生( )A.水灾B.旱灾C.火灾D.蝗灾4.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 )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潮汐现象人类
5、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波浪运动A.B.C.D.5.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A.大洋底部B.热带洋面C.沿海大陆架海域D.高纬度大洋中部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东部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水温升高会促使沿岸气温升高;厄尔尼诺 现象对高层大气影响不大;会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 地区又降水过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故选C。2.答案:B解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沃克环流发生改变造成的。故选B。3.答案:A解析:拉尼娜对天气的影响大致与厄尔尼诺相反,且其影响程度和威力较厄尔尼诺要小。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在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等地易出现干旱。故选A。4.答案:C解析:海洋生态的破坏主要与某些海洋工程建设不尽科学、合理及人类对海洋生物过度捕捞有关。故选C。5.答案:C解析: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域部分。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这是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茂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