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257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天门外校2020届高三历史起点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A. 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 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 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 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可以看出,人们从对先祖鬼神的尊敬变为对现实中的人本身的关注,体现出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2、。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宗法等级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D项中的“完全分离”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材料表明A. 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B. 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C. 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D. 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市场贸易的特征,体现了当时对商业活动已经有一定的限制,故选A。材料体现不出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发展重农抑商的政策特点,排除C。材料

3、看不出整个法家的经济政策特征,排除D。3.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 证明王权的合法性B. 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 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 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封禅仪式,实现“鬼神通”,说明王权与上天存在密切联系,从而证明王权的合法性。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与以农立国没有关系,排除B项;封禅仪式只是为了证明王权与上天的关系,并非宣扬天人合一,排除C项;封禅仪式在道家学说形成之前即已出现,

4、说明这一做法与道家学说无关,排除D项。【点睛】封禅中的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天地,是帝王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4.据新唐书记载,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反映了A. 拒绝攀附皇权导致士族的衰落B. 门第意识影响着时人的婚姻观C. 经济发展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D. 抵制联姻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魏晋隋唐时期的士族门阀贵族代表就是所谓“五姓七家”,

5、即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材料中“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崔、卢(北方大姓)”反映的是门阀政治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度,科举的兴起,从而使门阀制度没落,所以导致士族衰落的主要原因不是拒绝攀附皇权,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发展的信息点,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门阀大族和皇室的婚姻,不涉及统治基础,排除。5.宋代出现了专门从事某种营生的中介性行业。在农村的土地经营之中,出现了

6、充当地主与佃户之间媒介的“业主”;在商业领域,出现了联结客商与铺户的中介经纪人。这说明宋代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 社会结构根本变化D. 重农抑商政策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业主”和中介经纪人,实现土地和铺户的租赁,表明地主与佃户之间、客商与铺户之间原先没有任何关系,租赁关系均是临时性建立,说明宋代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答案为B项。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6.“民心”、“民气”是从林则徐到慈禧太后的很多中国当权者应对列强的“法宝”,甚至“凡是主张剿夷的莫不觉得四万万同

7、胞是有胜无败的。”材料表明A. 民众的新型民族意识已经觉醒B. 统治集团应对危机的策略落后C. 民族矛盾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D. 近代中国落后根植于盲目排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当时的中国人认为可以利用民众去对外,而且可以“有胜无败”;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文明的枪炮和蒸汽机面前,血肉之躯终究无济于事,统治集团应对危机的策略仅靠民众是很落后的。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强调的是“慈禧太后”等“很多中国当权者应对列强”的“法宝”是利用“民心”“民气”,不是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也没有反映民族矛盾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具有盲目排外色彩的是中国近代的义和团运动,与材料

8、主旨无直接关联,排除。7.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A. 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B. 多数史学家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相C.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D. 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同时指责;20世纪40

9、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全盘否定;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期,历史学家对洋务运动做出了不同的认识,这表明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故D项正确;历史人物评价不是不能定论,只是评价的标准不同,故A项错误;历史真相的反映依靠考古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故B项错误;历史评价与时代远近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8.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这说明A. 西学传入导致民族工业破产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传统观

10、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D. 国内市场走向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等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反对修铁路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传统观念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西学传入与民族工业的关系,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内市场的开放状况,排除D项。9.1901年,张之洞在致刘坤一等的函札中写道:“其实变法有一紧要事,实为诸法之根,言之骇人耳。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此言论反映出张之洞A. 认可西方议会政治制度B. 主张中体西用维护统治

11、C. 力图扩大洋务运动成果D. 成为清末新政核心人物【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可以看出张之洞对西方议会政治制度的认可,故A正确。B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张之洞与清末新政无关,故D错误。10.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A. 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B. 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C. 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D. 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答案】C【解析】【详解】“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

12、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的大意是:国家要保障人民的权利,计划增加人民的幸福的事。不致力于此,这个国家的存在就没有什么光荣可言,灭亡也是无所吝惜的。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是对民族主义观念的反思。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论述的是国家统一观,不是讨论陈独秀维护什么阶级的利益,也不是论述赞成哪种政体形式,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时间“1914年”可知,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而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排除。11.据学者研究,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收支与通胀情况如下表所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收支及通胀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法币)战争开支收

13、入零售价上扬(%)19371,167870(开战后头九个月)29194110,9332,02417319451,268,031216,519(至8月)251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 人民为抗战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B. 盟国援助是弥补财政赤字的关键C. 后方经济发展处于全面停滞状态D. 财政缺口放大使得战局日趋恶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19371945年间“战争开支”、国民政府“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这与抗战时期的形势密切相关,而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人民。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图表中没有盟国援助的信息点,排除;C项,国民政府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

14、胀主要是由于对外战争的需要造成的,不能反映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发展还是停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战场上并没有因为财政缺口大而导致战局日趋恶化,排除。【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2.如图1943年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与会代表占比示意图说明A. 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领导权B. 土地政策影响政权的建设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确立D. 根据地民主政治有所发展

15、【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只是反映出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没有体现出中共取得了抗战领导权,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代表的身份,看不出土地革命政权的特点,排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确立,应该是在1937年,排除C。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战巩固统一战线,所以吸收了很多的民主力量参与到政权建设,这是根据根据地政治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故选D。13.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别,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等新的概念以区别“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这些概念的提出A. 体现了中共对中国国情的正

16、确分析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C. 反映出中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D.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我国国情,我国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要把我国建设成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B项是指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排除;材料“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表明我国实行“两步走”的战略,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C项排除;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状况,排除。14.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

17、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历史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法律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语言学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所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吉拉尔的撰述过程表明A.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B.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C. 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D. 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记录准确可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表格

18、信息可知,反映了从历史史料、法律史料以及语言学史料等方面论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说明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故C项正确。历史事实不仅仅需要历史叙述,还需要实物史料,故A项错误。历史文本记录、文学作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只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B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和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和史料的重要作用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在雅典历史上,失去民心的领导人,不论其出身多么高贵,地位多么显赫,功绩多么卓著,都可能被公民大会解职、处罚,如指挥马拉松会

19、战的米尔提泰、指挥萨拉米斯海战的铁米斯托克里和政治家伯里克利。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 民主政治深入人心B. 军事将领更易受罚C. 民主政治存在缺陷D. 公民参政热情高涨【答案】A【解析】【详解】“失去民心的领导人,不论其出身多么高贵,地位多么显赫,功绩多么卓著,都可能被公民大会解职、处罚,如指挥马拉松会战的米尔提泰、指挥萨拉米斯海战的铁米斯托克里和政治家伯里克利”表明雅典民主政治深入人心,故A正确;材料认为失去民心的领导人都容易被公民大会处罚,但未必军事将领更易受罚,排除B;材料的主旨并非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排除C;材料未体现公民参政热情高涨,排除D。16.美国宪政奠基者亚当(1735182

20、6年)认为: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据此可知,亚当斯A. 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B. 为后世民主化进程确立了规范C. 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D. 推崇古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可以看出,亚当斯强调的是美国宪政吸收了古代希腊民主制的优势和古代希腊民主制的经验教训,说明亚当斯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故答案为A项。亚当斯没有为后世民主化进程确立规范,排除B项;材料

21、不是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排除C项;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与近代民主不同,排除D项。17.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家庭就是社会的雏形,统治者是父亲,子女是人民,婚姻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这表明卢梭A. 主张自由婚姻的神圣至上B. 赞赏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C. 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D. 强调浪漫主义的婚姻追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可以看出,卢梭认为要理性看待家庭关系,说明卢梭

22、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故答案为C项。A、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相违背,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中卢梭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的分析理解。解答时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18.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时期流行词汇15、16世纪新航路、新教17、18世纪革命、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A. 工业家、社会主义B. 理性、危机C. 进化论、浪漫主义D. 垄断、罢工【答案】

23、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兴起,故B项排除;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期,故C项排除;垄断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排除。【点睛】“19世纪中期”是关键时间信息。19.1932年,美国纽约一家百货公司发布招聘广告,它对电梯操作员的招聘要求是拥有学士学位。这说明A. 技术革命要求高素质劳动力B. 战争威胁使得移民涌入美国C. 现实的压力拔高了入职门槛D. 电力行业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

24、根据材料中“1932年,美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是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大危机下失业严重,找工作比较困难,就业压力比较大,故而出现了材料中“电梯操作员的招聘要求是拥有学士学位”的现象。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技术革命是“二战”后期开始的,而且“电梯操作员”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却要求相对高的学历是由当时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1932年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时的美国没有发生战争,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危机发生,失业严重所致,不能说明电力行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排除。20.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

25、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A. 西方政府行政能力削弱B. 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C.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 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交给相关公司承担”和“成本更低”等信息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西方国家行政能力的变化,排除A项;二战后西方国家就建立起福利制度,排除C项;“福利国家”制度缩小规模,是国家适当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表现,排除

26、D项。【点睛】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由于“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21.1957年,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要求适当扩大地方管理权限,扩大企业的管理权限,重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商业企业、建筑业,除一些重要的大型企业,或地方认为管理困难的企业外,都应该下放。这些规定A. 会导致“左”倾错误泛滥B. 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C. 能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D. 改变了

27、国民经济结构【答案】C【解析】【详解】“要求适当扩大地方管理权限,扩大企业的管理权限,重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商业企业、建筑业,除一些重要的大型企业,或地方认为管理困难的企业外,都应该下放”表明这些规定能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结合我国国情采取发展发展经济的措施,并非“左”倾错误,排除A;我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材料未体现国民经济结构的改变,排除D。22.1980年77国集团提出了修订的经济发展指标,其中提出要把第三世界的制成品到1990年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达到20%,到2000年达到30%;粮食和农产品出口份额到1990年达到35%,到2

28、000年达到50%。该项计划的制定A. 促进了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B. 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C. 成功扭转了南北经济的差异D. 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77国集团提出了修订的经济发展指标”将“第三世界的制成品”“粮食和农产品出口份额”按期进行增长,这必将使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经济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可知,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之一,而政治的多极化实质上是多个经济力量中心的存在。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第三世界国家不是区域经济集团,不能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排除;C项,第三世界国家的分布范围较广泛,南北皆有,不能起到扭

29、转南北经济差异的作用,排除;D项,“第三世界的制成品”“粮食和农产品出口份额”的增加与产业转型无关,排除。【点睛】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一般从生产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产品如何分配)阶级属性进行分析。23.19271928年苏联国内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1928年1月,国家收购到的粮食仅为4.28亿普特,相当于1926年同期收购量的3/4.此现象A. 说明粮食生产总量大幅下降B. 加速了农

30、业集体化的步伐C. 反映出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D. 宣告了新经济政策的失败【答案】B【解析】【详解】“1927-1928年苏联国内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1928年1月,国家收购到的粮食仅为4.28亿普特,相当于1926年同期收购量的3/4”表明此现象加速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故B正确;收购量下降不等于粮食总产量下降,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排除C;新经济政策符合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苏联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D。24.下图为中国财经报公布的2016年金砖五国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达国家仍居世界经济主导地位B. 金砖国家成为多极化格局一极C. 世界经济

31、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 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财经报公布的2016年金砖五国数据中的人口总量、GDP总量、互联网零售额等均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这表明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故D项正确;其他国家不能等同于发达国家,故A项排除;当今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形成,没有形成多极化格局,故B项错误;金砖国家不属于经济区域组织,故C项排除。25.某文学流派: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与该文学流派风格一致的绘画作品是A. B. C. D. 【

32、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描述的是现代派文学的特点,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D项符合现代派美术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从画面风格来看,与现代派美术的特点不符,排除A、B、C项。第卷(非选择题共)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8题第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福建另辟了两条经由闽北的出省通道,使得闽南的陆上通道完善,此外该地区面向大海,有着为数众多的优良港湾,此时对外交通范围更广,往来国家更多,对外联系频繁,贸易规模更大港口走私贸易给

33、闽南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疫病得以传入。当地政府重治而不重防,防治疫情的认识不足,为防止引起恐慌,对疫情信息严格保密。湿热的气候和民间停丧不葬的习俗使得细菌病毒大量繁殖。鸦片战争后,海关税务司拟定了口岸检疫章程,实施港口检疫,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海外疫病的蔓延。在与疫病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医也逐渐流入内陆,并起到了一定的防治疾病作用。但闽南地区的鼠疫流行时间仍然长达300余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摘编自林楠、曾毅凌明清闽南疫病流行与海外交往之影响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许多蛰伏的传染性疾病一度肆虐,鼠疫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血吸虫病遍及长江以南所有省份。1

34、949年10月,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01953年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强调群防群治。通过传媒界的政治动员和教育界、文艺界的防疫宣传,卫生防疫工作上升为全民政治运动,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摘编自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造成闽南地区疫病流行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明清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的特点及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疫病

35、防治的认识。【答案】(1)原因:外来疫病的传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方政府重治轻防;民众愚昧迷信,卫生习惯差。(2)特点:重视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建立国家防疫机制;开展政治动员,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作用:有效防控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国家政权的政治认同。(3)认识: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宣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解析】【详解】(1)由材料“港口走私贸易给闽南地区带来经济发展同时,也使疫病得以传入”,可见外来疫病的传人;由材料“此外该地区面向大海,有着为数众多的优良港湾,此时对外交通范围更广,往来国家更多”,可见特殊的地理环境;

36、由材料“当地政府重治而不重防,防治疫情的认识不足,为防止引起恐慌,对疫情信息严格保密”,可见地方政府重治轻防;由材料“湿热的气候和民间停丧不葬的习俗”,可见民众愚昧迷信,卫生习惯差。(2)第一小问,由材料“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可见重视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由材料“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可见建立国家防疫机制;由材料“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强调群防群治”,可见开展政治动员,发动群众群防群治。第二小问,由材料“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可见有效防控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国家对卫生工作的重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到第

37、一位,有助于增强民众对国家政权的政治认同。(3)由新中国建立国家防疫机制,可见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的可行性;由材料“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可见加强宣传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由材料“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可见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的必要性。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的部分目录: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2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第2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第2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第2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根据以

38、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化视野,为第七编拟写一个子目,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子目简洁、概述准确、评价科学合理)【答案】示例: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概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铁路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首先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最早完成工业革命。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并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以

39、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解析】【详解】根据“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掀起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国际市场和原料产地,结合材料“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可知,国际市场的扩大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传播使欧洲傲视全球,占据优势地位。故第七编拟写一个子目应立足于工业革命设计。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阐述即可。第2830为选考题,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40、,为减少自身损失,各主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放弃金本位,禁止硬币流通,导致世界银价暴涨。当时中国以银为币,所以受祸颇巨:通货紧缩,失业增加,资金外流,破产迭出,国库收入剧减。国内通货紧缩现象再度加剧,市面萧条,人心恐慌,中国经济呈现崩溃之势。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币制极为混乱,内地有发行纸币权的银行多达数十家,中国当时存在沪钞(申钞)津钞、鲁钞、闽钞、汉钞、渝钞、晋绥钞、粤钞等多种纸币,加上外商银行之纸币,整个中国的货币体系尤为杂乱,对国民政府而言,不啻为一种巨大的金融压力;对国民经济而言,则更加剧了危机和损失。于是,国民政府在30年代不断加大对中、交两行的控制力度,在1935年通过扩充中央银

41、行资本,增加中国、交通两行官股的措施,大大增强了中央银行的实力,并完全控制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国家金融体系由此得以初步确立,为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管夕茂、程晋交通银行与国民政府法币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答案】(1)背景: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侵略不断加剧;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2)影响:统一了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了经济和贸易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影响;加强了政府的经济控制力,推动国家垄断资本形成;与世界经

42、济联系加强,增加了对外国资本的依赖。【解析】【详解】(1)根据“通货紧缩,失业增加,资金外流,破产迭出,国库收入剧减。国内通货紧缩现象再度加剧,市面萧条,人心恐慌,中国经济呈现崩溃之势”、“当时的中国币制极为混乱”等内容可知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主要是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侵略不断加剧;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2)根据“大大增强了中央银行的实力,并完全控制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国家金融体系由此得以初步确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国民政府改革的影响是统一了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稳定了金融,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了政府的经济

43、控制力,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等。2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占领布拉格,次日,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划入德国的版图。此时,英法统治者意识到,希特勒的目标不只是日耳受人居住区,而是整个欧洲和世界,缓靖政策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3月17日,即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天,张伯伦在伯明翰对全英的广播演说中宣布,如果出现希特勒的挑战,英国将与其他国家竭力“予以抵抗和制止”。3月到5月,英国先后对波兰、希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提供安全保证。3月23日,英国放弃以前的“扶德抑法”政策,与法国正式结盟,双方承担互助的义务。摘编自胡刚亮二战前夕欧洲各国外交走向与

44、苏联“双重外交”的实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及原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德国政策变化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推行缓靖政策转变为“扶法抑德”。原因:德国侵略扩张的野心进一步显露;德国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欧洲其他国家面临着德国侵略的威胁。(2)影响:为英国提前防范德国的侵略做了准备;促进了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建立反德国联合阵线;为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莫定了基础。【解析】【详解】(1)根据“英法统治者意识到,希特勒的目标不只是日耳受人居住区,而是整个欧洲和世界,缓靖政策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变化主要是由绥靖政策变为“

45、扶法抑德”。原因主要是德国的侵略严重损害英国的利益,也使其他欧洲国家面临德国的威胁。(2)根据“英国放弃以前的“扶德抑法”政策,与法国正式结盟,双方承担互助的义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对德政策的变化为防范德国做了准备,促进了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建立反德联合阵线,为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0.【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2019年是公路通车80周年,公路是抗战期间云南抢修的一条国际大通道。幅公路上段(昆明至下关,411公里)主持设计者李炽昌先生,幼时家贫好学,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到香港、美国学习深造,留在美国纽约州公路局工作,学有专长,侨居美国。1924年,因爱国爱多情深

46、,1994年8月回国返乡,开启了“植才兴企”,科技强国的征程。李炽昌主持云南路政,致力于云南公路的开创性建设。李炽昌与段纬两位总工程师根据云南地理特征,借鉴欧美筑路成果,主持修建了云南第一条公路,第一座公路桥,结束云南不通汽车的历史。1935年他主持修建的滇缅公路上段通车营送(昆明至下关,411公里),抗战期间为滇公路下段及中印公路等国际通道抢修通车创造了条件。滇缅公路运送了49万吨战略物资,粉碎了日本的封锁。这是全民抗战、科技兴国的最好实例。云南省志交通志、人物志,云南文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李炽昌能够成功主持修建滇缅公路上段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修建滇缅公路的意义。【

47、答案】(1)原因:抗战期间,国难当头,修建国际大通道的必要;国民政府推动云南路政,配合抗战需要;李炽昌爱国爱乡,根据云南地理特征,借鉴欧美筑路成果。(2)意义:推动云南公路的建设;推动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有利于中国抗战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解析】【详解】(1)根据“公路是抗战期间云南抢修的一条国际大通道”、“李炽昌与段纬两位总工程师根据云南地理特征,借鉴欧美筑路成果”、“滇缅公路运送了49万吨战略物资,粉碎了日本的封锁。这是全民抗战、科技兴国的最好实例”可知成功修建滇缅公路的原因主要和抗战时期的国内外局势和李炽昌的个人素质有关。(2)根据“滇缅公路运送了49万吨战略物资,粉碎了日本的封锁。这是全民抗战、科技兴国的最好实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滇缅公路的修建成功一方面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抗战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