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注意事项:请将答案填涂、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60分)1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祭祀反映的观念是A以农立国 B以民为本 C封建迷信 D抑制商业2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3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C苏州机户“
2、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口”4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国家授田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土地私有 D土地兼并5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了借口,而黄金提供了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动力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6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ABCD7
3、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8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导致英国该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B城市化的发展 C就业观念的变化 D非洲移民的大量涌入9.1904年,美国318个大企业中有26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80%以上,有57个控制了本部门的60%以上,有78个控制了本部门生产的50%以上。这表明美国A. 政府注重工业生产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厂制度普遍实施 D.企业数
4、量的减小10.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A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1“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1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
5、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下列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有( )两者主要目的分别是改善外交关系与发展国内经济 两者都起到了开拓市场、助推经济的作用 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 两者都具有经济体制改革性质A B C D131961年6月,中共中央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了部署。精减的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以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不论新老,一般的都不精减”。这种精减安排意在A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B稳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C促进国
6、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14.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A设立经济特区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实行市场经济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15.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二
7、材料题(共2小题,总计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共计25分) 材料一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材料四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
8、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生 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9分)(2) 据材料二分析,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统治者的目的是什么?(6分)(3) 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传统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6分)17.(共计15分)材料一:“保
9、守的大清国正在觉醒。”这是1896年11月29日纽约时报一篇报道的开篇语。这篇关于中国丝绸工业的报道说,江苏镇江新建了两家缫丝厂,现代化厂房内安装了最新型的机器设备,高达90英尺的烟囱,坚固地竖立在厂房附近。“烟囱对清国人的封建迷信是个重大打击,是对所谓风水观念的极大挑战。此前,清国民众是多么崇尚迷信和风水呀!毫无疑问,他们连句抗议的话都没说。” 摘编自刘青松缫丝厂的风化和风水材料二: 在洋布畅销的情势下,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先是上海设机器织布局,后来湖北也设立了机器织布局,开始在本土生产机织布。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在189719
10、12年的15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60家。从地域来看,北至奉天、长春、南到广州、福建闽侯,东至上海,西到重庆,可谓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潮。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输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随着中国本土机器纺织业的发展,本土机织布因工价低、运费省等,成本和价格比舶来品更低,遂日益取代进口洋布,中国人购用“洋布”也更为方便和普遍。 摘编自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正在觉醒”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机器纺织业兴起和发展的特点。(6分)历史答案1-15 DACCD ABDBA ADCAC16.(共25分)(1)封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自给自足;春秋战国时期 (9分)(2)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稳定社会,巩固统治。(6分)(3)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4分)(4)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6分)17.(共15分) 原因: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9分,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特点:以官办企业为引导;甲午战争后开始迅速发展;形成了全国性设厂浪潮。(6分,任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