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145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 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2.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

2、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3.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C.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4.据记载,宋代,“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说明小农经济( )A.具有保守性B.缺少防灾意识C.具有脆弱性D.有自给自足性5.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稿

3、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A.当政者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6.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邬泥泾种植。然自黄道婆“造做捍(搅)、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掣花,各有其法”,这个先前的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邬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C.先进棉纺织技术的推广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7.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恢复和发展

4、经济的需要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C.手工业产品社会需求扩大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8.汉书食货志记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重农”的实际目的是(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B.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稳固统治C.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提高粮食产量9.明代商人并不完全以逐利为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最能说明( )A社会阶层与经济形态具有高度匹配性 B追逐政治权力成为商人首要目标C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传统观念对商人阶层有一定影响10.晚明时期

5、,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11.“ 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时期的“技术进步”( )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12.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

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1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

7、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14.15001600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B.工业革命引起技术进步C.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改变D.经济危机引起物价上涨15.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

8、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16.如图是19世纪末美国公司化运动中被合并公司的数量统计图。这一现象( )A.导致了美国经济走向衰退B.表明了政府支持公司重组C.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完成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7.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18.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

9、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19.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0.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10、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 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国内棉纺织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日资在华增加了约20万枚纱锭。1921年日商在青岛设厂,1921-1922年日商在上海新设立了六个纺织企业,日资纱厂的纺锭数量增长极速。日本此举( )A.导致欧美在华势力的退出B.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C.确立了日本在华独占地位D.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22.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

11、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23.1942年抗日后方共有工厂3758家,官营工厂在数量上虽只占17.4%,但所拥有资本额占总资本额的69.5%,所拥有动力设备占全部动力的42.2%,官营工厂平均每厂动力有100马力,而民营工厂只有26.7马力。其后数年,官、私工厂在这些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官私企业差距的变化( )A.保障了抗战胜利 B.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C.阻止了日本对华渗透 D.实现了全国统一24.195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的一核心内容之一即是扩大企业负责人在管

12、理企业方面的权限,并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指令性指标。这一规定( )A.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增加了计划经济体制灵活性C.是政府推行市场经济的尝试D.旨在扩大私营企业的自主权25.下表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计算单位计划最终完成比计划增长拖拉机标准台514612000133. 2机耕面积万亩7582754263. 3据表中信息可以推知( )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

13、”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材料三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

14、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发展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商业的政策有何调整。(4分)(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6分)27.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但无论是它的兴起或是影响都看到政治的影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

15、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材料二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英国改革运动的高潮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怎样?(4分)(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和政治的关系。(4分

16、)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1846年开始有两艘外轮在香港、广州间从事运输业务。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出资100万两在上海创办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为洋人占尽”的严峻局面。一一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崛起材料二 1876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上海轮船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的轮船公司。这样,招商局的船就从头一年11只11854吨,猛增一倍多,达到轮船29只,并使各通商口岸进出中外轮船对比数从0增加到36.7:63.3,以后国家涉江浮海之货船,更是半皆招商局旗帜。舆论给了很高的评价,说这是千百年来创见之事,近代商战第一捷。材料三 1895年

17、,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苏州、杭州、镇江、湖北、湖南以及山东、天津、吉林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1895一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加上原来的一些商轮企业,除去中途停业者外,到1900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000余吨。一一中国近代航运业之演进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商战第一捷”的历史意义。(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我国航运业发

18、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8分)答案1. C 【解析】C项,“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是一种现象,不是依据。得过且过是人们不愿追究它的身世,不能说明大多数出自推断与猜测,只能说人们能这种推断与猜出测默认了。故选C。2. D 【解析】A项,“天堂的三个元素”是作者对本诗的评价,不是针对所有诗歌;B项,作者并没有否定小雅采薇的美,个人喜好而已;C项,“无关紧要”错误,无中生有。 3. B 【解析】A项,“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错误,作者并不反对对诗经的学术研究;C项,“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错误,这种现象在学术界存在,但说“现在依然

19、十分严重”过于武断;D项,“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错误,以偏概全,文中只说诗经如此。4. C 【解析】本题C项,“现在瑞德西韦已经上市”错误,由材料四第一段的“2月6日晚,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络讨论”和第四段的“整个试验完成后,才能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和进入临床使用”可知,瑞德西韦只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并未上市。故选C。5. A 【解析】 本题B项,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死亡人数并未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是忽高忽低。C项,“它们的研发手段却是相同的”说法不确切,原文是说“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手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分离选取合适的病毒毒株,有些是选

20、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或是基因序列”,不同的疫苗研发手段大体相同,但不完全相同。D项,“医生和志愿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后没有不良反应,那么拿来试验的疫苗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表述过于绝对,虽然这一关过了,但不一定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因为还有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这一环节。6. 材料一侧重于疫苗真假判定的标准。材料三侧重讲述疫苗研究的意义和不同种类疫苗的研究方法。材料四侧重讲述新疫苗研发面临的困难,以及研发应遵循的原则。7. D 【解析】D项,“也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因工作、学习忙碌而无暇顾及老人的现状”说法错误。小说批判对老人的漠视,并没有表现“当下年轻人工作、学习忙碌”和“无暇顾及老人”的

21、内容。故选D。8. 与前文埋下的伏笔相呼应。上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暗示老人身份的可疑,这样处理揭示了伏笔,照应了上文,使情节更符合艺术真实。达到“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造成情节的波澜。与下文“儿童募捐”在内容上形成对比,更利于揭示主题。这样处理在内容上形成强烈地反差,更利于主题的揭示。 9. 电视台原生态地呈现老人的故事,意在借一些人对老人需求的冷漠和对儿童募捐的热情形成对比,呼吁人们尊重和关注老年人群体。引发人们主动思考:善念的关注对象,不应仅限于代表未来和希望的孩子,还应包括易于被忽视的老年人群体。儿童募捐诈骗的真相提醒人们表达善心时应有防范意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怀有善心、善

22、念,但善心、善念的表达不一定要通过特殊的契机和形式(比如捐款)。很多时候,善行举手可为(比如帮扶老人)。10C11B【文中“公车”是官署名,征召和臣民上书都由公车接待。】12A【皇甫规托病辞官回家。】13(10分)【(1)(5分)皇甫规身为平民,但发现马贤对这次战争不担心忧虑(不太上心),推断他一定失败,就向朝廷上书说明情况。(“布衣”“恤”“审”各1分,大意2分)(2)(5分)于是朝廷内外的人都怨恨他,就一同诬陷皇甫规用财物贿赂各支羌人,使他们虚言假意投降。(“中外”“货贿”“文降”各1分,大意2分)】文言文译文在分层训练单元检测一14. D 【解析】 D项,非“直抒胸臆”,本词重点使用借古

23、讽今的手法。15. 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三) 名篇名句默写16.(1).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7. C 18. B 19. B【解析】17.A项,成分残缺,应删掉“由于”,此外,“帝王将相”和“朝廷百官”并列不当,不合逻辑,删掉“将相”。B项,“帝王将相”和“朝廷百官”并列不当,不合逻辑,删掉“将

24、相”;此外,此句中途易辙,偷换主语,应在“绘画艺术”前加“使”。D项,成分残缺,“由于帝王及朝廷百官富有文化教养,追求更高的艺术享受”缺主语,应删掉“由于”。19.括号前语句的陈述对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那么“其中”放在前面使得前后句关系更加紧密,排除C、D两项;A项的陈述对象是“张择端”,改换了陈述对象,使上下文不连贯,应排除。20.例句:刘备说:“英雄要有仁义。虽然我势单力薄,但我为匡复汉室,求贤若渴、爱护百姓、联吴抗曹,三分天下时,我就是英雄。”21.看到发现 很多漏洞安全隐患 告诉责成 改正整改 要不然的话否则(其他答案一律不得分,分层训练第二单元原题)2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要求从两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的致辞片段中,选取一则行文,“更喜欢”提示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并须交代清楚更喜欢的理由。首先要明确几则致辞片段的关键点,第一则的关键点是“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第二则强调不同境遇可以有不同的作为。关键是如何围绕这些立意进行思考,比如“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那么何为“追寻意义”?为什么“永远不要放弃”?如何做到?行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自己“更喜欢”的理由。参考立意:1、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成就有价值的人生2、生命不息,追寻不止3、不同境遇可以有不同的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