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053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初在填海土地上建成的房子已经残旧,给人一幢一幢拆掉,代替的是遮天敝日的大厦。偶然一座不知何故可以苟延残喘夹(ji)在新厦中间的旧楼,寒伧(chen)得叫人凄酸。B.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gun

2、)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jio)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诚,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C. 上山的阶梯上,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等名贵古树伟岸蓊(wng)郁地生于路旁。时近黄昏,加上山间雾气萦(yng)绕,让人视野不尽开阔,但是古树的老干虬枝和直耸入云的身影还是十分清楚的。D. 进入冬天,北方树木褪去了苍翠。光秃秃的树枝生硬如铁,倔(ju)强地望着天空。几只乌鸦趁着暮色飞来,落在疏疏落落的枝杈(ch)间。此番景致令人倍感苍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

3、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A项,“遮天敝日”应为“遮天蔽日”;B项,“众志成诚”应为“众志成城”;D项,“倔(ju)强”应为“倔(ju)强”。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今年五四,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冰演绎的后浪的演讲视频在互联网走红。【甲】这段代言“前浪”中年、寄语“后浪”青年的“献礼”,一夜间制造了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分化:一半人感动、追捧,另一半人置疑、批驳。演讲中一句“你们拥有了我们这代人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尤其受到贬斥。“前浪

4、”“后浪”的比喻,来自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代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调侃。事实上,这句话本身就隐含着残酷的进化论的视角。社会总是进步的,新一代的力量不断崛起,而老一代人则退出历史舞台。今年正好是2020年,这个整数年份具有特殊的代际意义:【乙】80年出生的人,已经到了40岁的“不惑”之年:作为新势力的90后,最大的已经“而立”;即便是00后,也到了20岁这个公认的“成年”阶段了。80后勉强还在年轻人的范畴中,尚有资格被称为“后浪”,而70后们就算步入了“大叔”的行列。我们大概可以推定,演讲的喊话对象“后浪”是00后到80后这个阶段的人。但是,高中、大学阶段的00后,刚走出校门不久的95后

5、,或者已经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80后,对演讲内容的感受仍然是不同的。在校生看后浪,可能会很受鼓舞,以为世界真的是自己的,或者即将属于自己。但在年轻的社会人眼里,那样的热血澎湃只不过是因为在校生和世界还很遥远。当在校生踏入社会,【丙】他们会明白:这世界终究还是“前浪”们的,属于那些掌握他们职场命运的家伙,“羡慕后浪拥有选择的权利”,这是彻头彻尾的虚言。因为在任何意义上,“选择的权利”都属于那些制定和掌握规则的人。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演绎B. 置疑C. 耳熟能详D. 或者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B. 乙C. 丙【答案】2. B

6、3. 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A项,演绎:此处为展现,表现之意,使用正确。B项,置疑:怀疑(用于否定)。此处应为“质疑”。C项,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的复述出来。使用正确。D项,或者:连词,表选择。使用正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A项,甲处

7、“一半人感动、追捧,另一半人置疑、批驳”,顿号使用错误,并列的谓语动词之间的停顿应用“,”,“追捧”后的“,”应改为“;”。应为“一半人感动,追捧;另一半人置疑,批驳。”故选A。【点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分类,掌握并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常用标点符号;二要掌握标点符号书写的位置;三要会体会常用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使贫困地区的人们早日脱贫,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如提供兜底保障、发展产业扶贫,并迅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8、。B. 实体书店的意义不仅在于向公众提供购买书籍的场所,还在于倡导一种乐于阅读的生活理念,让读书成为个体自觉和群体习惯,因此它也是实现“文化铸魂”的重要载体和路径。C. 目前流量偶像的粉丝大多以90后、00后为主,容易受到情绪煽动,他们在互联网上疯狂地刷热度,控评论甚至动辄发起人肉搜索、言语攻击,使得不少网民大呼不堪其扰。D.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扬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

9、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A项,成分赘余,“迅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重复赘余,“立竿见影”已包含“迅速”之意。C项,结构混乱,“大多以90后、00后为主”句式杂糅,“大多是”或“以为主”。D项,搭配不当,“发扬作用”不搭配,应将“发扬”改为“发挥”。故选B5. 阅读以下图表,完成填空。不同年级家长参与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生们也迎来了有生以来最长

10、的“寒假”。在这样一段特殊的时期,家长不仅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还需要为孩子的日常教育殚精竭虑,如何帮助家长更好地胜任家庭教育职责一时间成为社会舆论关心的热点问题。家长是“更多地关注子女的学习好”还是“更多地关心子女的生活好”?调查数据分析显示,_。在小学阶段,数据表明家长既关注子女的学业也关注子女的生活,对孩子的学业发展最为有利:而到了高中阶段,结果发生了戏剧性变化,_,这个学生群体的学业成就表现最好:初中阶段,_。【答案】 (1). 不同学段结果不同; (2). 日常生活中父母更多地参与子女的生活; (3). 家长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对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促进作用都不明显(或者差别不大

11、)。【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找出图表中有代表性特征的数字,比较突出的、引人注意的板块;其次,要注意题干中的明确要求。概括图表时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需把最典型的特征反映出来即可。第一空,根据图表数据,Z市小学“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多,生活多”的是531;“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多、生活少”的是516;“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少,生活多”的是502;“父母参与子女学习少、生活少”的是491;而Z市初中的数据分别是530、531、526、525;S省高中的数据则分别是527、518、543、529。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父母参与学习和生活较多的成绩明显要好;而初中生数据差别小,

12、说明父母的参与作用对孩子成绩影响不大;高中则是“参与子女学习少,生活多”的数据较高一点。由此得出结论:不同学段结果不同。第二空,观察高中阶段的数据,数据则分别是527、518、543、529。由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父母更多地参与子女的生活。第三空,观察初中阶段数据,分别是530、531、526、525,数据差别小,由此可见,家长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对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促进作用都不明显。6.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全球战疫:中国无锡十倍回赠日本口罩引热议【中新社东京3月26日电(记者 吕少威)】近日,中国无锡市新吴区向日本友好城市爱知县丰川市回赠5万只口罩,引发中日民众热议。2月上旬

13、,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冠肺炎疫情曾一度扩大,友城丰川市得知后,捐赠了4500只口罩及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而近期随着日本疫情的扩大,丰川市口罩等防疫物资也告急。据日本东海电视台报道,丰川市长竹本幸夫24日公开表示,“我们之前送去了4500只口罩,正在和无锡方面沟通,如果还有剩下的能不能还给我们”。24日晚,无锡市新吴区官方微博“无锡新吴”在线以“投桃报李,共盼春来”为题发布公告表示,自日本暴发疫情以来,就多次积极与丰川市联系返捐事宜,在近日获悉该市库存不足之后,新吴区迅速筹集了5万只口罩反向捐赠,24日已由快递公司分批寄出。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新吴始终与丰川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在携手战“疫”中,

14、进一步增进感情,加强合作。随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也在官方推特账号上为无锡点“赞”,称“这才是中日友好的深厚力量”。丰川市长竹本幸夫对此表示:“ 。”(1)请在横线处填上恰当语句,要求得体、生动。(2)你觉得竹本幸夫该不该“讨回”口罩?请说明理由。不超过80字。【答案】(1)示例:感谢无锡市慷慨捐赠,我们本以为会得到一朵鲜花,没想到得到了整个春天。(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是你们为我们的生命架了一座桥;无锡来助,丰川有福)(2)示例一:我认为应该讨回。身为市长,他有责任阻止疫情扩散,口罩紧缺严重影响抗疫,市民的健康比面子更重要;且中国讲究感恩,无锡曾受丰川援助,又是友好城市,募捐

15、成功率更高。示例二:我认为不该讨回。这正如捐款给人后又想要回,不合情理;且向无锡讨要,指向太明确,其他捐助者可能会观望无锡的反应,这反而缩小了募捐面,更不利于解决丰川的困境。【解析】【详解】小题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语言得体、生动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首先分析背景材料,在疫情期间,日本友好城市丰川市向中国无锡市新吴区,捐赠了4500只口罩及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在近日获悉该市库存不足之后,新吴区迅速筹集了5万

16、只口罩反向捐赠。该事件表达了中日友好的主题。本题的语境是丰川市长竹本幸夫就新吴区反向捐赠这一事件表达看法,考生可以抓住以下内容:一是表达感谢之意;二是从4500与5万的数字对比中提炼信息,发掘中国友善的精神;三是表达共同抗疫、战胜灾难的主题。还要注意生动的要求,语言力求形象,有感染力。小题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观点明确,其次要分析合理。基本方法是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恰当运用议论性语言,使语言鲜明、有力。本题背景材料,针对的事件是日本丰川市长竹本幸夫向中国无锡讨回赠送的口罩,解答此题,考生首先亮明观点:该不该讨回。如果认为应该讨回,考生应该站在市长的立场,从

17、抗疫大局的角度分析,再结合无锡与丰川是友好城市的背景来分析。如果认为不该讨回,可以从情理方面以及这一事件对丰川的不利影响方面分析。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选择角度作答,分析时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二、现代文阅

18、读(共3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自觉将STEM教育视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的初衷,都是在对当前教育问题及社会需求的反思中提出的,期待其成为解决危机和保持战略地位的有效途径。因此,STEM课程最初是以一种理念、愿景的形式出现在政府报告和文件中,多发端于高等教育,从而撬动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STEM课程的发展经历了由分科到整合的转变,虽然分科教育仍会存在,整合已经成为其发展方向。美国科学基金会、高校研究团体、绝大部分教研机构和团体等指出,STEM教育的本质是基于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开发新课程的教育形态,其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理念就是教育整合

19、。这种理念也决定了跨学科整合是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长期的科学实践和研究发现,21世纪人类所创造、掌握和运用的科学知识日益增多,却不能自觉地被用来医治现代性创伤。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没有真正结合,两者的整合不仅具有知识论的价值,还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内在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因此,在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整合研究方法论指导下,英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经过组织力量研究艺术(包括社会科学的很多方面)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价值,发现中小学课程中的艺术类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并于2007年组织专门研讨会讨论如何将艺术学科融

20、入STEM教育中,该研讨会被视为英国国家层面STEAM跨学科整合课程开发的开端。(节选自李学书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模式构建及问题反思)材料二:瓦斯克斯(Vasquez)等学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STEAM课程跨学科整合模式的类型和划分依据进行了阐述。即学科整合、多学科整合、科际整合、跨学科整合。学科整合多指学科内部的知识、技能和相关概念之间的整合,在学科框架内围绕相对同一的知识内容为主题实现课程的统整。这类整合课程已经开始运用整体性思维方式开发相应内容,设计实施方式。多学科整合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围绕两门相关学科的某些主题开发相应课程,并在相对同一的时间开展教学,如将STEAM

21、课程中的数学和科学组成科学课程,技术和工程组成技术工程课程等,而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要靠学生自己掌握。二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调整到一个课程单元或学程里,整合内容分属于不同学习领域,学科特点影响整合学科的教学和评价。科际整合是指以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技能等为组织中心,或按相关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形成大单元或学程用这种模式整合起来的课程内容相互关联,但所属学科仍然可以辨认。跨学科整合的特点是:学科不再是课程的组织中心,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科知识被融入单元或主题之中,成为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主要内容;解决问题

22、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相应的高阶思维成为课程关注的重点。跨学科整合非常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课程与真实情景的联系。(节选自李学书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模式构建及问题反思)材料三:中国家庭教育关注度变迁来自2018中国STEAM教育产业报告材料四:多元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多元化,更隐含着社会对人们的多元化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认可和尊重。很多人在批判国内甚至泛亚洲地区的应试教育,考试不仅仅中国有,国外也要通过应试去获得资格,例如SAT、托福、AP等等,但是分数不作为他们考察一个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标准。就像黑利伯瑞国际学校校长尼古拉斯杜瓦尔说:“在学校,如果有一个学生数学考试

23、得了100分,我们不会说他是一个数学非常优异的学生,而是说他是在完成数学考试方面非常优异的学生。”这一观念在古代也不新鲜,我们来看中国的历史,周礼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为礼乐射艺书数,这亦可以看作是古代君子行走庙堂和江湖的必备技能。所以,每看中国历史,我们经常会发现,古代人文武兼得。譬如李白,不但是诗仙,还是一代剑侠高手;王阳明不仅仅是坐而论道的心学创始人,更是在正德年间平定江西数十年的民乱,后又平定宁王叛乱的伟大军事家。在魏晋时代,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得唱歌,纵酒的嵇康、阮籍们亦能被世人称之为“贤者”。也因此,今时今日,当STEAM教育取代了君子六艺后,我们依然看到,其中传续的

24、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意图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节选自突然明白中国STEAM教育差在哪儿)7. 下列对材料中“STEAM教育”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STEAM课程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整合的综合性课程。B. 多学科整合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调整到一个课程单元或学程里,整合内容分属于不同学习领域,因而打破了学科界限。C. 从材料三中我们看出,70后家长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动手操作的关注度较低。D. 黑利伯瑞国际学校校长尼古拉斯杜瓦尔的话意在说明分数不作为STEAM课程

25、考察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标准。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7年,英国组织专门研讨会讨论如何将艺术学科融入STEM教育中,STEM教育整合成为STEAM跨学科课程。B. 70后和80后家长对于孩子教育中性格秉性的塑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关注度相似。C. 跨学科整合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视为课程的组织中心,重点关注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相应的高阶思维。D. 在作者看来,中国古代教育因为有多元化的观念,才会有李白、王阳明、阮籍、嵇康等人的出现。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STEAM教育在全球兴起的原因。【答案】7. C 8. A 9. 美国等发达国家期待

26、其成为解决危机和保持战略地位的有效途径。STEAM课程可以整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不仅具有知识论的价值,还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内在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STEAM课程的跨学科整合服务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家庭教育理念发生变化。STEAM教育与当今社会多元化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相符合。【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STEAM课程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整合的综合性课程

27、”曲解文意,原文“在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行整合研究方法论指导下”为方法论,信息属于曲解原文。B项,“因而打破了学科界限”强加因果。D项,“意在说明分数不作为STEAM课程考察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标准”错误,引用是为了说明国外的应试教育,不是为了说明 STEAM课程。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STEM教育整合成为STEAM跨学科课程”错误,

28、STEM教育仅是英国课程“开发的开端”,还没有整合成为跨学科课程,属于对原文的曲解。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STEAM教育在全球兴起的原因”相关内容,关键句主要有:材料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自觉将STEM教育视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的初衷,都是在对当前教育问题及社会需求的反思中提出的,期待其成为解决危机和保持战略地位的有效途径”“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没有真正结合,两者的整

29、合不仅具有知识论的价值,还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内在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材料二“跨学科整合的特点是:学科不再是课程的组织中心,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科知识被融入单元或主题之中,成为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主要内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相应的高阶思维成为课程关注的重点”,材料三“中国家庭教育关注度变化”,材料四“多元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多元化,更隐含着社会对人们的多元化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认可和尊重”。据此分条概括即可。【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

30、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

31、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被占据的住宅科塔萨尔我们喜欢这所住宅,因为它不但宽敞和古老(今天,古老的房屋拆下的材料是可以卖大钱的),而且保留着关于我们的先祖、祖父、父母和我们整个童年时代的往事。我和伊雷内单独长久地住在这所宅子里,已经习惯。这简直是发疯,因为这所住宅满可以互不干扰地住下8个人。我们7点钟起床,打扫房间;11点左右,我把剩余的房间留给伊雷内整理,自己去厨房做饭。中午我们吃饭总是准时的;除了几只脏碟要

32、刷外,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我们一面吃午饭,一面想着这所深沉而寂静的住宅,觉得挺快活;为了使房间保持清洁,我们两个人也绰绰有余了。我们有时甚至认为,正是它不许可我们结婚。伊雷内没有充分的理由拒绝了两个求婚者。至于我,在和玛丽亚埃斯特尔订婚之前,她就死了。我们终归有一天将死在这里,游手好闲的粗暴的堂兄弟们将占据这所住宅,并将把它拆毁,好把地皮和砖块卖掉发财;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自己堂堂正正把它推倒,免得时间过迟。伊雷内是个生来不肯打扰别人的姑娘。除了早晨做的事情外,一天中其余的时间她总是坐在卧室的沙发上织衣物。我不知道她为什么织这么多。我总以为妇人们这样织东西,无非是想从中寻到不做别的事情的有力

33、借口。伊雷内并不是这样。她织的东西总是有用的:一冬天的汗衫,我的袜子,她的披肩和背心。有时她织好一件背心,然后又立刻把它拆掉。有一天,我发现樟木衣柜下面一个抽屉装满白色、绿色和浅紫色围巾。那些围巾带着樟脑味,跟在绒线杂品店里那样叠放着,我没有勇气问伊雷内她打算怎样处理它们。可是伊雷内只喜欢织东西,她手艺娴熟非凡,我常常一连几个钟头望着她那像银白色的刺猬似的手,穿来穿去的织针和地上的一两个线筐。线团在线筐里不停地跳动着,很是好看。我怎么能不提到住宅的布局呢。厨房、挂着葛布兰式壁毯的客厅、书房和三间宽大的卧室,都位于面对罗德里格斯佩尼亚街的最幽静的部分,只有一道装着坚硬的橡木门的走廊把那部分同前一

34、部分隔开,前面有浴室、厨房、我们的卧室和连接卧室与走廊的客厅。这样,一个人走进门廊,推开玻璃门,就进了客厅;两侧是我们的卧室的门,对面是通向最幽静的那部分的走廊;沿走廊向前走,打开橡木门,门那边便是住宅的另一部分了。或者在走到橡木门之前向左拐,再顺着一道窄些的廊道往前走,就可以走到厨房和浴室。门开着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宅子很大,要不然,看去它就像一所现在建造的那种几乎转不开身的房子。我和伊雷内一直住在宅子的这一边,几乎从没有到橡木门那边去过,除非是为了清扫。因为简直不可相信,家具上竟积存那么多灰尘。这件事我一直记得很清楚,因为事情很简单,没有多余的细节。那是在晚上8点钟,伊雷内正在房内织衣服,我

35、忽然想起要把马黛茶壶放到火上。我沿着走廊走到半开半掩的橡木门前,绕过通向厨房的拐角,就听见餐室或书房里有什么声响。那声音模糊而低沉,好像椅子倒在地毯上的声音,也像嗓音嘶哑的低语声。与此同时,或者过了片刻后,我还听见在连接那些房间和门口的走廊深处有同样的声音。我赶忙朝那门走去,一下把门关上,同时用身体抵着门;幸亏钥匙在我们这边。为了更加安全,我还把长长的门闩插上了。我走到厨房,烧热了茶壶。当我提着茶壶回来的时候,对伊雷内说:“我不能不把走廊的门关上。后面的房子被人占了。”她放下手里的活儿,用疲倦的眼睛严肃地望了望我。“你敢肯定吗?”我点了点头。“这么说,”她拿起毛衣织针,“我们得住在这边了。”我

36、小心翼翼地吮着马黛茶,但是她过了一会儿才重新开始做她的活儿。我记得她在织一件灰坎肩;我喜欢那件坎肩。最初几天,我们感到很伤心。因为我们俩把许多心爱的东西留在被占据的那一边了。不过,这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清扫工作就变得简单多了。即使我们起得很晚,比如9点半起床,不到11点我们就打扫完没事了。伊雷内经常跟我一块到厨房去帮助我做午饭。我们考虑好了,决定这么办:我做午饭的时候她做晚上吃的冷餐。这样办,我们很高兴,因为傍晚离开卧室去做晚饭总是很讨厌的。现在,我们只要在伊雷内的卧室里摆好桌子,吃那一盘盘的冷餐就行了。伊雷内很满意,因为她有更多的时间织衣物了。为了那些书,我感到有点懊丧。但是,为了不使我妹妹

37、难过,我便开始翻看我父亲的集邮册,用来消磨时光。我们过得很快活,各人做各人的事,几乎总是一块呆在比较舒适的伊雷内的房内。有时,伊雷内说:“你瞧我想出来的这个花样,像苜蓿图案吗?”过了一会儿,我把一张方纸片放在她面前,让她看欧本和马尔梅迪的邮票。我们过得很好。我们慢慢地什么也不去想了,毫无思想地生活着是可以办到的。除了结果不同外,事情几乎同上次一模一样。晚上,我感到口渴,在睡下之前,我对伊雷内说,我要到厨房去喝杯水。出了卧室的门(她在织衣服)我就听见厨房里有声音;也许是在厨房里,也许在浴室里,因为走廊的拐角把声音隔断了。我突然停住脚步,引起了伊雷内的注意。她走到我身边来,一句话也不说;我们谛听着

38、那些嘈杂声,清楚地觉察到那声音是在橡木门的这一边,在厨房和浴室里,或者几乎就在我们身边那道走廊的拐弯处。我们甚至都没有彼此看一眼。我抓着伊雷内的手臂,拖着她跟我一起,头也不回地跑到玻璃门边。我们背后的嘈杂声变得愈来愈响,不过总是很低沉。我一下关上了玻璃门,我们就呆在门廊里了。现在,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这边也给占了。”伊雷内说。织的衣物从她怀里垂下来,毛线一直拖到栅门边,消失在门底下。当她看到线团落在了另一边,就把织的衣服扔掉了,看都没有看一眼。“你没来得及带什么东西吗?”我徒劳地问她说。“没有,什么也没来得及带。”我们只有身上穿的。我想起我房内柜里那1万5千比索。现在已经晚了。我的手表总算留

39、了下来,我看了一下,已经夜里11点。我用手臂挽着伊雷内的腰(我相信她哭了),就这样走到了街上。在离开家之前,我感到恋恋不舍:我把大门关好,把钥匙丢在阴沟里,免得在这个时候有某个穷鬼企图乘着住宅被占之机,起意行窃而溜进宅里去。(有删节)10. 如何理解“织东西”这一行为在文章中的作用。11. 科塔萨尔说这篇小说源自一个噩梦,请结合文本说明“噩梦”表现在哪些方面?12. 探究题目的多重意蕴。13.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点。【答案】10. 更好地塑造了伊雷内这一安静、贤惠的女子形象。线索作用,契合故事情节的变化,小说脉络清晰,构思精巧。象征自在闲适平静的生活状态,最终这种生活也因为入侵彻底失去了。 1

40、1. 占据住宅的人或者物是不确切的、模糊的,只听到声音。住宅先后两次入侵事先都没有告知或预兆,是无法预知、无法防备的。住宅注定要被占据,这是无法改变的命运。 12. 祖居的丧失,物理意义上的居住空间的丧失。象征人的原有的宁静生活的丧失。人的思想、自我、自由等的丧失。 13.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显得整个故事是真实的、可信的。意识流叙事方法,淡化情节,注重心理的真实,如:居住的感受,被占的心理状态。注重场景、细节的描写,细致、生动。叙述的冷静克制,不动声色,将评判权交给读者。(主观性、客观性问题)【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

41、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织东西”这一行为在小说中多次出现:从塑造人物上,“伊雷内是个生来不肯打扰别人的姑娘。除了早晨做的事情外,一天中其余的时间她总是坐在卧室的沙发上织衣物”“她织的东西总是有用的:一冬天的汗衫,我的袜子,她的披肩和背心。有时她织好一件背心,然后又立刻把它拆掉”“可是伊雷内只喜欢织东西,她手艺娴熟非凡,我常常一连几个钟头望着她那像银白色的刺猬似的手,穿来穿去的织针和地上的一两个线筐。线团在线筐里不停地跳动着,

42、很是好看”表现伊雷内的安静、贤惠,象征自在闲适平静的生活状态;从情节发展上“她过了一会儿才重新开始做她的活儿。我记得她在织一件灰坎肩;我喜欢那件坎肩”“织的衣物从她怀里垂下来,毛线一直拖到栅门边,消失在门底下。当她看到线团落在了另一边,就把织的衣服扔掉了,看都没有看一眼”,“织东西”这一行为作为小说的线索,与情节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展示了情节的突变与人物的心理变化。【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小说写了住宅先后两次入侵,被占据:“我

43、沿着走廊走到半开半掩的橡木门前,绕过通向厨房的拐角,就听见餐室或书房里有什么声响。那声音模糊而低沉,好像椅子倒在地毯上的声音,也像嗓音嘶哑的低语声。与此同时,或者过了片刻后,我还听见在连接那些房间和门口的走廊深处有同样的声音”“出了卧室的门(她在织衣服)我就听见厨房里有声音;也许是在厨房里,也许在浴室里,因为走廊的拐角把声音隔断了。我突然停住脚步,引起了伊雷内的注意。她走到我身边来,一句话也不说;我们谛听着那些嘈杂声,清楚地觉察到那声音是在橡木门的这一边,在厨房和浴室里,或者几乎就在我们身边那道走廊的拐弯处”都是通过“我”听到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又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没有亲眼所见,也没有事先的预

44、兆,作者以此表现这是一种“噩梦”。【12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抓关键词,关注文中照应标题、点明标题的文字,理解题目的本意,然后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还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情感)意义。“被占据的住宅”,关键是理解“住宅”的含义。“住宅”的表层含义指的是“后面的房子被人占了”“我们得住在这边了”祖居和居住空间;“住宅”的深层含义具有象征性,由“这所深沉而寂静的住宅,觉得挺快活”“伊雷内是个生来不肯打扰别人的姑娘。除了早晨做的事情外,一天中其余的时间她总是坐在卧室的沙发上织衣物”“伊雷内经常跟我一块到厨房去帮助我做

45、午饭。我们考虑好了,决定这么办:我做午饭的时候她做晚上吃的冷餐”“我们过得很好。我们慢慢地什么也不去想了,毫无思想地生活着是可以办到的”指的是兄妹俩安静的生活以及自由的思想等。根据对“住宅”含义的理解解读“被占据的住宅”的意蕴即可。【1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主题安排材料的布局,答题时一般从叙述的顺序、人称视角的变化、文章的线索以及表达方式的运用等角度分析,先明确特征,然后分析好处。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诵读全文,找到文中使用的叙述方式,再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叙述的好处及作用。从人称看,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主体,围绕“我”的身边发生的故事,

46、“我”与妹妹居住在祖屋,“我”与妹妹的居所被侵占;从叙事手法看,“我们一面吃午饭,一面想着这所深沉而寂静的住宅,觉得挺快活”“最初几天,我们感到很伤心。因为我们俩把许多心爱的东西留在被占据的那一边了。不过,这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伊雷内很满意,因为她有更多的时间织衣物了。为了那些书,我感到有点懊丧。但是,为了不使我妹妹难过,我便开始翻看我父亲的集邮册,用来消磨时光。我们过得很快活,各人做各人的事,几乎总是一块呆在比较舒适的伊雷内的房内”“我们过得很好。我们慢慢地什么也不去想了,毫无思想地生活着是可以办到的”小说侧重展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传达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是典型的意识流写法;从描写手法看,“厨

47、房、挂着葛布兰式壁毯的客厅、书房和三间宽大的卧室或者在走到橡木门之前向左拐,再顺着一道窄些的廊道往前走,就可以走到厨房和浴室”小说用大量笔墨描写住宅的布局,场景细腻、描写生动;从叙述的语言看,“我小心翼翼地吮着马黛茶,但是她过了一会儿才重新开始做她的活儿。我记得她在织一件灰坎肩;我喜欢那件坎肩”“我们只有身上穿的。我想起我房内柜里那1万5千比索。现在已经晚了”“我的手表总算留了下来,我看了一下,已经夜里11点”在住宅被侵占后,这些叙述语言冷静而克制,只注重客观性的叙述,不带过多的感情色彩。【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

48、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

49、: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庄子祠堂记【宋】苏轼庄子,蒙人也。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祀之者,县令秘书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为记。谨按史记,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此知庄子之粗者。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门者难之。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门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

50、为不爱公子,则不可;以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至于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然余尝疑盗跖、渔父,则若真诋孔子者。至于让王、说剑,皆浅陋不入于道。反复观之,得其寓言之意,终曰:“阳子居西游于秦,遇老子。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其往也,舍者将迎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去其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以合于列御寇之篇,曰:“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

51、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庄子之言未终,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余不可以不辨。凡分章名篇,皆出于世俗,非庄子本意。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记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抵率寓言也 寓言:有所寄托比喻的话B. 以诋訾孔子之徒 訾:诋毁,指责C. 阳子居蹴然变容 蹴然:惊惭不安的样子D. 太白若辱 辱:侮辱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没千余岁,而蒙未有祀之者 惑而不从师B. 以明老子之术 然而隐忍以行C. 盛德若不足 亦若是则已矣D. 舍者与之争席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52、,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题目虽为记,而实质是一篇评述庄子的议论文,表现了作者对庄子思想的深刻领会和独到见解。全文夹叙夹议,见解翻空出奇。B. 第二段用楚公子的故事避实就虚,以虚证实,运笔灵活多变,无板滞之感。C. 庄子评论天下道术,认为墨家、道家等人的学说实际上都出于一家,而没有说到孔子,这说明他对孔子尊重到极点。D. 作者认为盗跖渔父让王说剑四篇思想浅陋,不合于道,而将寓言与列御寇割裂为两篇,是后世愚昧的人传抄错了。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固一章也18.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楚公子微服出亡,

53、而门者难之。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门者出之。(2)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答案】14. D 15. B 16. D 17.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 18. (1)楚国有一个公子,穿着普通的衣服逃亡,守城的士兵为难他。公子的仆人举着鞭子(木棒)骂道:“你这个家伙真没用(不尽力)。”守城的士兵才放他们出去。(2)所以庄子的言论都是实际上赞同,而文字上不赞同;表面上排挤,而暗地里帮助;正面的言论很少。【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

54、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D项,“辱”不是动词,是形容词,意为“污浊”。句意:最洁白的好像有污点。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A项,连词,表转折。句意:死了己一千多年了,而蒙地从未有过祭祀他的人;(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B项,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修饰。句意:来阐发老子的学说;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往。C项,动词,好像。句意:有高尚道德人,往往好像不足的样子;大概也是这个样

55、子吧。D项,介词,和。句意:旅舍的人都和他争席位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D项,“后世愚昧的人传抄错了”错误,并非传抄错误,而是世俗“分章名篇”之错。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句意:列御寇到齐国去,半道就回

56、来了。说:我感到惊骇,我曾到十家卖浆店饮食,而有五家先白白赠送我浆水。”我读完之后才领悟到,于是不由地笑着说:“这本是一章啊。”“之”为动词,“齐”为“之”的宾语,“反”为动词,“列御寇之齐”与“中道而反”是两个结构完整的句子,中间要断开;两个“曰”后一般断开;“焉”为句尾语气助词,“焉”后停顿;“而”表转折,用于下句的句首,“而”前断开;“然后”用于句首领起下句,“然后”前断开。最后的断句是: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

57、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微服,穿着普通的衣服,改换身份;亡,逃亡;难,为难;操,举着;不力,没用(不尽力);出,使出。(2)实予,实际上赞同;阳,通“佯”,表面上;挤,排挤;阴,暗地里。【点睛】文言中的实词。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

58、,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参考译文:庄子是蒙人,曾经作过蒙地的漆园吏。死了己一千多年了,而蒙地从未有过祭祀他的人。如今当地的县令秘书丞王兢开始为他立祠堂,求我

59、为文作记。根据史记的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个时期的,他的学问见识无所不到,但最根本的大旨归结于老子的学说。所以他著书十万余字,大多都是寓言。他写渔父盗跖胠箧等文,来诋毁孔门弟子,阐发老子的学说,这种看法只是对庄子粗浅的看法。我认为,庄子其实是帮助孔子的人,只是不能效法他罢了。楚国有一个公子,穿着普通的衣服逃亡,守城的士兵为难他。公子的仆人举着鞭子骂道:“你这个家伙真没用。”守城的士兵才放他们出去。办事本有倒行逆施的情況。说仆人不爱公子是不对的;但把他当作侍奉公子的法则,也不行。所以庄子的言论都是实际上赞同,而文字上不赞同;表面上排挤,而暗地里帮助;正面的言论很少。至于诋毀孔子,也未尝

60、不略带此意。在评论天下道术的时候,从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等人,以至于说到了自己,认为都是一家,而没有说到孔子,这说明对孔子尊重到极点。但我常疑心盗跖渔父两篇,好像真的在诋毁孔子。至于让王说剑两篇皆浅陋而不合乎道。反复阅读,知道它们合于寓言一文结尾的意思:“阳子居向西到秦国游学,遇到老子。老子说:你是那样高傲、目中无人,谁会同你相处。最洁白的好像有污点,有高尚道德的人,往往好像不足的样子。阳子居听了之后愧然变色。当初阳子居来的时候,旅舍的人都迎接他,主人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为他拿毛巾梳子,先坐的人让出位子,烧饭的人都不敢当灶。等到回去的时候,旅舍的人都和他争席位了。”(下面

61、如果)去掉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让寓言结尾)直接与列御寇的首段相接:“列御寇到齐国去,半道就回来了。说:我感到惊骇,我曾到十家卖浆店饮食,而有五家先白白赠送我浆水。”我读完之后才领悟到,于是不由地笑着说:“这本是一章啊。”庄子的话还没有说完,蒙味无知的人就将它强行割裂开来,以便插入自己的作品(言论)中去。对此我不能不辩驳清楚。凡是把庄子一书分开章节、加上名称的都出于世俗之手,并非是庄子的本意。元丰元年十月十九日。(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古意【南北朝】王僧孺青丝控燕马,紫艾饰吴刀。朝风吹锦带,落日映珠袍。陆离关右客,照耀山西豪。虽非学诡遇,终是任逢遭。人生会有死,得处如

62、鸿毛。宁能偶鸡鹜,寂寞隐蓬蒿。【注】诡遇:语出孟子滕王公下,常用以指那种不守规矩、不讲原则、枉道从人、随意苟合的行为。19. 诗歌中“陆离关右客,照耀山西豪”两句用了_手法塑造游侠的形象,“宁能偶鸡鹜”中“鸡鹜”喻指_。20. 诗人通过“游侠”这一形象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9. (1). 衬托 (2). 庸人(庸碌无为者) 20. 际遇难逢,壮志难酬的感慨。“虽非学诡遇,终是任逢遭”一句,发出了空有才能,却因不会逢迎阿谀,只能听凭命运摆布的喟叹。奋发进取,渴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人生会有死,得处如鸿毛”一句,体现了只要死得其所,生命也并不足惜的人生态度。不愿与庸人为伍

63、,不甘混同世俗。“宁能偶鸡鹜,寂寞隐蓬蒿”一句,流露出不愿和鸡鸭似的庸碌无为者为伍,湮没无闻、苟且一生的思想。【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填空题的形式,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诗歌中陆离关右客,照耀山西豪两句用了_手法塑造游侠的形象,“宁能偶鸡鹜”中鸡鹜喻指_”,做此题,考生要在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第一空,“陆离关右客,照耀山西豪”中的“关右”、“山西”,均指华山以西古秦、晋之地,这正是古代英雄豪杰辈出的地域,而这位游侠儿却能在此纵横驰骋,这就更能显

64、示出他的豪气逼人。再结合前面的“朝风”的吹拂,“落日”的映照,更将他烘托得英姿飒爽。故作者运用衬托(烘托)的手法,塑造这一带有浓烈的浪漫色彩的神奇人物,显然是某种理想的化身。在他身上,或许寄托着作者立身济世、成就功名的宏愿;第二空,“宁能偶鸡鹜”的意思是“自己岂能与鸡鹜即鸡鸭一般的碌碌无为的与庸人为伍,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鸡鹜”喻指“庸人(庸碌无为者)”。【20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

65、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题干要求“诗人通过游侠这一形象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具体分析,诗的前六句,着重刻画这个游侠儿的英姿,他跨马横刀,英姿勃发,大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作者通过对其装束以及配物的描写,极力渲染了这一人物的传奇浪漫色彩。其中的“青丝”,是青色的丝绳,这里是指马缰绳。“控”,是操纵的意思。“燕马”是北方燕国一带出产的良马。“紫艾”是一种香草,古人用来做饰物。“吴刀”是吴国出产的宝刀。这些用品和饰物,再加上锦缎做成的衣带,缀有珠宝的衣袍,将这个游侠儿的形象装点得光彩照人。而“朝风”的吹拂,“落日”的映照,更将他烘托得英姿飒爽。“关右”

66、、“山西”,均指华山以西古秦、晋之地,这正是古代英雄豪杰辈出的地域,而这位游侠儿却能在此纵横驰骋,这就更能显示出他的豪气逼人。这一带有浓烈的浪漫色彩的神奇人物,显然是某种理想的化身。在他身上,或许寄托着作者立身济世、成就功名的宏愿。诗的后六句,感情基调出现了变化,由对游侠儿形象的正面描绘,转为对其际遇遭逢的感叹;由浪漫的豪情,转为沉郁 的思考。然而这位侠士不因此而自甘沉沦,他依然渴望有施展身手的机会,甚至为此不惜性命:“人生会有死,得处如鸿毛。”这两句用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文意。按司马迁在愿意与今人引用时通常所表示在意思不同,他是说:在不值得献身时,应将生命

67、看得比泰山还重;在值得献身时,则应把生命看得比鸿毛还轻。古人都是自原意上引用的,王僧孺这两句诗,亦是说:人生终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生命也并不足惜。下面又进一步申发:自己岂能与“鸡鹜”即鸡鸭一般的碌碌无为的与庸人为伍,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这几句诗,在满怀遗憾的喟叹之间,亦包含着奋发自强的力量,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首古意,以拟古的形式,描写游侠儿的英姿,表现了既不甘混同世俗、苟且取巧,亦不甘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情绪高昂且激荡,具有感人力量。【点睛】作者简介:王僧孺(公元465522年)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郯人(即今江苏镇江人)。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六岁能属文,好学

68、而家贫,以慵书养母。起家王国左常侍、太学博士、治书侍御史、出为钱塘令。曾以文学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与任唠等友善。入梁,为临川王记室参军、出为南海太守,为官清廉,颇受百姓拥戴。征还,历任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少府卿,出监郡,还任尚书吏部郎、南康王长史,被谗免官。后又任幕府官、入直西省,掌馔谱之事。藏书万卷,与沈约、任叻为当时藏书三大家。其诗风格豪壮,今存诗三十八首。一生著述甚丰,其著作有十八州谱、百家谱、东宫新记等。均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王左丞集,称他“集中诸篇,杼轴云霞,激越钟管,新声代变,于此称极”,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梁书卷三三有传。(三)(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哀

69、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材料二: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材料三: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材料四: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注】错:放置。施:推及,延及。21. 材料一中“枉”字的意思是_。材料一指出了_的重要性。22. 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孔子对“为政”的看法。【答案】21. (1). 不正 (2). 选拔贤才 22. 为政者想要百姓敬服,必须公正地选拔贤

70、能。“孝悌友爱”是为政的基础,这体现了孔子的“德政”思想。为政先要“正身”,为政者要起到表率作用。为政要“有容”,要原谅小的过失。【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常见题目类型:简单记忆型 情节概括型 结合表达型 简评推荐型。复习重点: 识记作者(含国籍)及作品风格或主题。仔细体会作者的意图,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结合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性格特征。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对材料整体内容的把握能力。本题中“举直错诸枉”意思是“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可见“枉”是与“直”相对的,应理解为“邪枉”“不正”。根据材料一的大意,哀公问政,即用什么

71、方法让臣民服从管理,孔子回答说:“推举任用正直的人,废置邪僻罔曲之人,那么老百姓就服从管理,如果说推举任用邪曲之人,废置正直的人,那么老百姓就不服从管理。”这与后世诸葛亮上书刘禅说的“亲贤臣,远小人”的意思一样,是一条重要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可见材料一是指出了“选拔贤才”的重要性。【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名著的大意,如果几则材料都是关于一个内容的,那么还要分析材料的角度、观点有何异同;再抓住关键词来理解作者的看法,最后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本题问孔子对“为政”的看法。材料一,哀公问孔子,怎么样才能让人民服从我,顺服我,心悦诚服的听我的?孔子

72、说,你启用正直的君子,让君子领导小人,人民就服。你让奸佞小人当官,让君子听从小人的,则人民就不服。也就是,为政者想要百姓敬服,必须公正地选拔贤能。材料二,孔子一直看重孝道价值,并把它提高到治国方略的地位,认为将友爱、孝顺之心延及社会事务之中,就是在完善政治。他指出,要是将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都处理好了,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和谐,这也是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在孔子眼中,孝亲也是为政,没有必要非去做官不可,政治是无处不在的。可见,孔子认为“孝悌友爱”是为政的基础,这体现了孔子的“德政”思想。材料三,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本章里孔子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认为为政先要“

73、正身”,为政者要起到表率作用。材料四,孔子认为为政在人,为政者一定要为下面的人做出表率,对下属的小过失不要计较,要抓大放小。重要地在于善举贤才,从近处做起,从自己做起。也就是为政要“有容”,要原谅小的过失。这是孔子的为政之道。【点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赏析能力相对强得多,初次接触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就有较高的起点,较广的视野。因此,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高中学生可以对原著进行精读。精读要求“循文入义”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旨,文循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文会、意会、情理、神会”的境界。即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表达方式、总体布局、熟悉文学作品的大意,记忆其中重要的部分,又要让学生能抓

74、着中心,细心揣摩某些精彩段落,做好读书笔记。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二学生学业负担重,因此有些名著名篇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泛读是一种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示源探微、不究其深意的阅读方法。泛读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泛读书的书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的大大小小的标题和能反映书和文章的内容的字、句、段落;最后细读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参考译文:材料一:哀公问孔子说:“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老百姓就会拥护你;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拥护你。”材料二: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当

75、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推广到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精神扩展、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参与政治呢?”材料三: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材料四: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作出表率,原谅他人的小错误,提拔贤能的人。”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2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3)青山隔送行_,_。(王实甫长亭送

76、别)(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_,_。(论语述而)(5)夫天地者,_;光阴者_。(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答案】(1)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3)疏林不做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4)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5)万物之逆旅也 百代之过客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桂棹、兰桨、溯、宵、疏林、做美、暮霭、遮蔽

77、。四、作文(60分)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辛弃疾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贺新郎用前韵再赋)苏轼说:“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2020年对同学们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之前18年匆匆而过,未来还有许多岁月等着我们去经历,去创造,去感悟。有人说“人间值得”,也有人说“人间不值得”,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例文:人间值得,你才能值得“人间不值得”本为网络调侃中的一句

78、无心之语,如今却有风行之势,甚至成为不少青年人的人生信条。个中原因,值得我们细细考量。我觉得“人间值得,你才能值得”。这句话的风行,首先有其合理性。在社会节奏加快、个人意识觉醒的今天,渴望追求个人生活却又被社会重压近乎击垮的年轻人们,自然会生出对社会的不满,以满足自我的渴求。李诞的一条微博,可谓精准地击中了当今青年的心灵痛点。于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互联网上的一句无心之语,顿时掀起全社会“人间不值得”的价值风暴。但合理并不意味着应该提倡。这句话中,将个人的“值得”与社会人间的“值得”拆解开来,实则是在鼓励青年人割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由于人间“不值得”,因此为社会与世界苦恼都不再必要,你只需为自

79、己的方寸生活考量。这样的价值十分危险:仅看脚边的生活,免去了为世事忧心的痛苦,也就丢弃了放眼世界的格局与高层次思考的能力,甚至丢弃了共情他人的可能。如此价值的泛滥,将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彻底在个人享乐主义中消亡。试问:少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志愿,当今青年将在个人主义中走向何方?当今社会将如何在享乐主义中寻找出路?更为可怕的是,当收回了看“人间”的视野,青年们自以为能享受的“自我价值”亦将不复存在。人无法脱离社会生存,一个毫无社会价值的人,其自我价值也必定微乎其微一一这二者并非孤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正如北岛所言:“你行走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个人的价值无法孤立于世

80、界存在,对社会价值的忽视,即是对个人价值的弃绝,最终只能成为一生碌碌。自我厌弃之人,在消极避世中寻找最后的安慰。因此,剖开这一现象的表面,我们能看到如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一一青年人的责任感丧失。这看似是青年之病,其病灶却深埋于社会如今风靡的个人主义之中。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社会之风入手,需唤归人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与时代关联感。复旦校长将“责任与担当”列为当代知识分子尊严的第一条,正是意在唤醒这个沉睡于个人享乐主义中的社会:抬头看看吧!若人间不值得,你也不会值得!社会需从个人享乐中醒来,青年人的苏醒尤为重要。年轻人肩负着为社会带来革新,为世界拓宽疆界的重任。大法官金斯伯格于青年时

81、致力打破性别藩篱,清华超算团队以实力回敬国际冷眼,他们并非没有受到时代的重压,而是在重压之上,以热血改变世界,让“人间值得”,于是才有自我价值的实现。人间值得,你才能值得。愿今日青年皆有跳出个人主义的勇气,在改变人间的途中实现自我。需谨记,少年立志,需择阻力最大处前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命题材料部分首先提供了两个诗词名句:辛弃疾的“叹人生,不如

82、意事,十常八九”说的是人生的“不如意事”是常态,对于生活来说,成功是暂时的,而失败是经常的。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人生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人生的真谛在于“清欢”。把两句诗词结合起来理解,作者是从不同角度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失败等不如意事,如何在“清欢”中体味人生的真正味道。在提示语部分又提出来一个探讨的问题:有人说“人间值得”,也有人说“人间不值得”。综合起来考虑,“人间值得”与“人间不值得”的命题一定能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即如何人生如不如意,在平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等。命题的本意不是要学生停留在人生如不如意这个层面,而是谈谈人间值不值得。希望考生能关注到“

83、未来还有许多岁月等着他们去经历,去创造,去感悟”的导向,侧重于谈“人间值得”,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理念,而把“人间不值得”作为一个反驳的点。参考立意:(1)人间最是值得(2)积极乐观面对人生,让生活有意义(3)在平淡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乐趣(4)肩扛责任,把自我价值融入社会参考素材:(1)有人说悲剧的本质不是颓废,而是在黑暗中寻找那一丝缝隙透出来的光明。我想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战胜一切自己想战胜的,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别困难多,人间值得,因为我们生而为人必定有我们自己的使命。(2)说到人间值得,就会想到太宰治的作品人间失格,太多人读完这本书都感觉,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甚至输入法在你不用打完这句

84、话的时候都能出来完整,可见太多人都生活都没了希望,其实我认为若你在人生迷茫的时候就不要读这本书,也许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人间失格的主角叶藏用搞笑来讨好别人,但他的内心十分的敏感,我们不应该为别人活着,我们应该做一个乐观积极的人。(3)人间值得,有多少人对你温柔以待,有多少人对你嘘寒问暖,又有多少人在乎你?你是不是会说,大概没有人在乎我吧,我什么都不是,我太自作多情了。其实自作多情也不错,至少你可以开心的笑一笑,对待生活乐观,生活一定不是忘恩负义的,它一定会有所回报,可能是一天的喜悦,可能是悄悄塞给你一个好梦,有很多个可能,我们做自己,做出最独特的那个个体。(4)人生怎么过都是一生,或悲剧,或

85、喜悦,或失败,或成功。你可以脆弱,你可以有颓废,但是千万不要一直颓废啊,颓废了你这一生人间白来了,浑浑噩噩过也是过,开开心心过也是过,为什么不好好的呢?是因为觉得家庭矛盾让你害怕退缩吗?为什么要怕,是的,可能父母吵架很凶,你害怕又有什么用,倒不如默默找好矛盾原因,做好家里的“粘合剂”,成年人世界的东西并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让你喘不过气吗?是啊,疫情的原因高考中考延迟了,我们多了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可能题会增加一点难度?紧张的时候劳逸结合追求效率好不好?我们累了就好好休息五分钟好不好?多几分效率好不好?少几分焦虑好不好?深深呼出去一口气放松一下好不好?(5)觉得人间不值得,可能是成长

86、的必经之路吧,成长就是你哪怕难过得要死掉了,但你第二天依旧忙碌。或许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关于未来,它那么长,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是什么,但那段漆黑的路终究要独自走完。结构示例:人间值得,你才能值得议论文文体。开篇引出思考、观点人间值得,你才能值得。首先论证“人间不值得,但你值得”的合理性生活重压下切实感受。再论证“人间不值得,但你值得”的危险性:缺少了“放眼世界”的格局与高层次思考;“自我价值”也将不复存在。然后论证避免“人间不值得,你也就不值得”的具体做法建立二者的关联。最后呼唤青年担负其责任,做到“人间值得,你才能值得”,回扣中心论点,号召人们“偏向虎山行”。【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

87、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