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48分)1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C硅燃料放出的热量大,且燃料产物对环境污染较低,容易有效控制D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是硅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2已知:2H2(g)+O2(g)=2H2O(g)
2、H=483.6kJmol1H2(g)+S(g)=H2S(g)H=20.1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 mol氢气完全燃烧吸热241.8 kJBl mol H2O(g)和1 mol H2S(g)的能量相差221.7 kJC由知,水的热稳定性小于硫化氢D若反应中改用固态硫,1 mol S(s)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0.1 kJ3氢气的制取、储存和利用一直是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H2O热分解可以得到H2和O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表示的粒子依次是O和HB图中A、B表示的粒子依次是H+和O2C图中A、B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
3、等于0D图中A、B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大于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吸热热量C同温同压下,H2和Cl2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D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5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一定满足c(SO2)=2c(O2)B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O2的浓度一定减小C增加O2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D平衡向右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6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
4、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B在t1(t1+10)s时,v(A)=v(B)=0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D0t1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7CO(g)+H2O(g)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8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气体
5、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O2(g)=H2O(l);H=+285.8 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
6、OH(aq)=H2O(l);H=57.3l 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l mol 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1 kJ10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7、6.02102311将一定体积的SO3(g)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并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达到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减小的是()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SO3(g)的转化率CD12已知反应A(s)+B(g)C(g)+D(g)的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表:温度/7008008301 0001 200化学平衡常数1.71.11.00.6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减小D单位时间内生成B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该反应处于平
8、衡状态13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H0某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知,A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B由图甲知,B点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1:2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D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1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9、2NH3(g)+CO2(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2v(NH3)=v(CO2)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15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3OH(g)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在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脱氢反应的H0B600 K时,Y点甲醇的v(逆)v(正)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D在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1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
10、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二、非选题(共52分)17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1mol Na的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
11、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 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18(1)已知:H2O(g)H2O(l)H1=Q1 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C2H5OH(g)+3O2
12、(g)2CO2(g)+3H2O(g)H3=Q3 kJ/mol若使1mol乙醇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2)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aI(aq)+O3(g)IO(aq)+O2(g)H1bIO(aq)+H+(aq)HOI(aq)H2cHOI(aq)+I(aq)+H+(aq)I2(aq)+H2O(l)H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热H=19(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热量用E1、E2或E3表示)(2)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
13、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速率mol/(Ls)与反应时间t(s)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回答如下问题:0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t2t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t1t3时间里AMn2+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 BMn2+物质的量的增加CSO42物质的量浓度 DMnO4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20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 A和 8mol B 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的反应为A(g)+3B(g)C(g)+D(g)H=49.0 kJmol1测得B的
14、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1)下列时间段A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填选项字母,下同),最小的是A01minB13min C38min D811min(2)b点的正反应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3)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4)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曲线改变的条件是,曲线改变的条件是2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g)+Cl2(g)2ClNO(g)H0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
15、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 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mol,NO的转化率1=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21(填“”“”或“=”),平衡常数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22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若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
16、化率为50%,则x=23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化学反应焓变平衡常数温度/5007008002H2(g)+CO(g)CH3OH(g)H1K12.50.340.15CO2(g)+H2(g)CO(g)+H2O(g)H2K21.01.702.52CO2(g)+3H2(g)CH3OH(g)+H2O(g)H3
17、K3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根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H3 (用H1、H2表示);根据反应判断S0(填“”、“=”或“”),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3)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4)500C时,测得反应在某时刻,CO2(g)、H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
18、、0.3molL1、0.15molL1,则此时v正v逆(填“”、“=”或“”)(5)根据表格测得焓变,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6)某兴趣小组研究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在下列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始时升温,t1时平衡,t2时降压,t3时增加CO浓度,t4时又达到平衡请画出t2至t4的曲线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联考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48分)1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A硅便于
19、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C硅燃料放出的热量大,且燃料产物对环境污染较低,容易有效控制D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是硅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项关键技术【考点】硅和二氧化硅【分析】硅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仅次于氧,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说明燃烧放出的热量大,硅燃烧生成二氧化硅【解答】解:A硅常温下为固体,性质较稳定,便于贮存,较为安全,故A正确;B硅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且可再生,故B正确;C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说明燃烧放出
20、的热量大,硅燃烧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固体,容易得至有效控制,故C正确;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反应热,故D错误故选:D2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H2(g)+S(g)=H2S(g)H=20.1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 mol氢气完全燃烧吸热241.8 kJBl mol H2O(g)和1 mol H2S(g)的能量相差221.7 kJC由知,水的热稳定性小于硫化氢D若反应中改用固态硫,1 mol S(s)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0.1 kJ【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氢气燃烧放出热量;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21、不能比较lmolH2O(g)和1molH2S(g)的能量差值;C放出的热量越多,说明物质的总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D固体变为气体,吸收热量【解答】解:A氢气燃烧放出热量,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241.8 kJ,故A错误;B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氢气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比1mol氢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多221.7kJ,为反应热的差值,但不等于lmolH2O(g)和1molH2S(g)的能量差值,故B错误;C放出的热量越多,说明物质的总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故C错误;D固体变为气体,吸收热量,则若反应中改用固态硫,1molS(s)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0.1
22、kJ,故D正确故选D3氢气的制取、储存和利用一直是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H2O热分解可以得到H2和O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表示的粒子依次是O和HB图中A、B表示的粒子依次是H+和O2C图中A、B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等于0D图中A、B重新生成水时的活化能大于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由图可知,水的分解化学键断裂先生成H原子与O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氧原子结合生成氧气,由水的分子式可知氢原子物质的量是氧原子2倍;根据是否断裂化学键判断其活化能【解答】解:由图可知,水的分解化学键断裂先生成H原子与O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
23、,氧原子结合生成氧气,由水的分子式可知氢原子物质的量是氧原子2倍,故A为氢原子、B为氧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生成水时不需要断裂化学键,所以其活化能=0,故选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吸热热量C同温同压下,H2和Cl2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D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B、温度降低,则吸热热量;C、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D、反应自发与否,决定于熵变和焓变两个因素【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旧键断裂吸收热量
24、,形成新键放出热量,则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则这个过程吸热热量,故B正确;C、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H2和Cl2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故C错误;D、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反应是否自发,所以自发反应的熵不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也不一定减小,故D错误;故选B5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一定满足c(SO2)=2c(O2)B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O2的浓度一定减小C增加O2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D平衡向右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二氧化硫与氧气
25、按2:1反应,二者起始浓度为2:1时平衡时浓度满足c(SO2)=2c(O2);B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但O2的浓度增大;C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D根据改变的可能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硫与氧气按2:1反应,二者起始浓度为2:1时平衡时浓度满足c(SO2)=2c(O2),但二者起始浓度不一定是2:1,故平衡时二者浓度不一定满足c(SO2)=2c(O2),故A错误;B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O2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C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26、D若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三氧化硫的浓度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也增大,氧气的浓度减小,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混合物的浓度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C6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B在t1(t1+10)s时,v(A)=v(B)=0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D0t1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根据图知,在t1s时各物质浓度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参加反应的c(A)=(0.80.2
27、)mol/L=0.6mol/L,A的转化率=;B在t1(t1+10)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但不等于0;C根据图知,在t1s时各物质浓度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参加反应的c(A)=(0.80.2)mol/L=0.6mol/L,c(B)=(0.50.3)mol/L=0.2mol/L,c(C)=(0.40)mol/L=0.4mol/L,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A、B、C的计量数之比=0.6mol/L:0.2mol/L:0.4mol/L=3:1:2;D.0t1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解答】解:A根据图知,在t
28、1s时各物质浓度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参加反应的c(A)=(0.80.2)mol/L=0.6mol/L,A的转化率=75%,故A错误;B在t1(t1+10)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但不等于0,所以v(A)=3v(B),故B错误;C根据图知,在t1s时各物质浓度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A)=(0.80.2)mol/L=0.6mol/L,c(B)=(0.50.3)mol/L=0.2mol/L,c(C)=(0.40)mol/L=0.4mol/L,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A、B、C的计量数之比=0.6mol
29、/L:0.2mol/L:0.4mol/L=3:1:2,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3A+B2C,故C正确;D.0t1s内A的反应速率为v(A)=mol/(Ls),故D错误;故选C7CO(g)+H2O(g)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但是H只取决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B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C升高温度,平衡
30、向吸热的方向移动;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解答】解:A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变,所以H不变,故A错误;B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不变,故B正确;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小,故C错误;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不放出热量,而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B;8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31、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B缩小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D恒温恒容时,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解答】解: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如果气体颜色加深,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缩小条件,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
32、体积减小的方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平衡时混合气体颜色比原来深,故B错误;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为存在化学平衡,所以虽然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故C正确;D恒温恒容时,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故D错误;故选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
33、示为:H2(g)+O2(g)=H2O(l);H=+285.8 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l 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l mol 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1 kJ【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放热,据此判断;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2g H2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D、依据浓硫酸溶解过程中放热分析【解答】解:A、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放热,在相同条件下,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故A
34、错误;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反应是吸热反应,金刚石能量高,金刚石比石墨活泼,故B错误;C、2g H2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反应焓变为负值,故C错误;D、依据浓硫酸溶解过程中放热分析,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l 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lmol NaOH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1 kJ,故D正确;故选D10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
35、s)+O2(g)H=226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物质的量;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
36、,焓变放热是负值;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A错误;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判断,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
37、kJ/mol;所以反应2Na2O2(s)+2CO2(g)=2Na2CO3(s)+O2(g)H452 kJ/mol,故C正确;D、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Na2O2(s)+CO2(g)=Na2CO3(s)+O2(g)H=226kJ/mol依据盖斯定律2+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即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反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故D错误;故选C11
38、将一定体积的SO3(g)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并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达到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减小的是()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SO3(g)的转化率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本题可采取等效假设法分析,假设在原容器上增加一个相同的容器(两容器有隔板),保持温度不变,向增加的容器中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则可建立与原平衡一样的平衡,然后抽调隔板,将容器压缩至原容器大小,则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以此解答【解答】解:再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A平衡向逆向移动,气体
39、的总物质的量减小,但质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A错误;B平衡向逆向移动,SO3(g)的转化率减小,故B正确;C平衡向逆向移动, =,应增大,故C错误;D.可看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则该值不变,故D错误故选:B12已知反应A(s)+B(g)C(g)+D(g)的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表:温度/7008008301 0001 200化学平衡常数1.71.11.00.6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减小D单位时间内生成B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考点】
40、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分析】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B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幂之积的比(但固体和纯液体除外);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解答】解: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根据表中数据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幂之积的比(但固体和纯液体除外),所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故B错误;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无关,所以他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
41、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单位时间内生成B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同时消耗B和生成B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13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H0某温度下,将2mol SO2和1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知,A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B由图甲知,B点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1:2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D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
42、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分析】A、甲图表示不同压强下到达平衡时,SO2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关系,由甲图可知A点SO2的转化率为0.8,二氧化硫起始浓度乘以转化率为二氧化硫的浓度变化量,据此计算c(SO2),进而计算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B、由甲图可知B点SO2的转化率为0.85,二氧化硫起始浓度乘以转化率为二氧化硫的浓度变化量,据此计算c(SO2),根据三段式进而计算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据此计算判断;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反应混合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反应移动,据此判断;D、由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
43、,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反应速率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A、二氧化硫起始浓度为=0.2mol/L,由甲图可知A点SO2的转化率为0.8,所以c(SO2)=0.80.2mol/L=0.16mol/L,故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为0.2mol/L0.16mol/L=0.04mol/L,故A错误;B、由甲图可知B点SO2的转化率为0.85,所以c(SO2)=0.850.2mol/L=0.17mol/L,则: 2SO2(g)+O2(g)2SO3(g)开始(mol/L):0.2 0.1 0变化(mol/L):0.17 0.085 0.17平衡(mol/L):0.03 0.015 0.17所以B点
44、SO2、O2、SO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0.03:0.015:0.17=6:3:34,故B错误;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反应混合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反应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V(正)V(逆),故C正确;D、由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反应速率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T2T1,故D错误;故选C1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密闭
45、容器中c(NH3):c(CO2)=2:1C2v(NH3)=v(CO2)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NH2COONH4(s)2NH3(g)+CO2(g)A密度=,总质量会变,体积不变,故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正确;B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故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C未能体现正
46、逆反应,故2v(NH3)=v(CO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错误;D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故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故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故选A15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3OH(g)HCHO(g)+H2(g),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在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脱氢反应的H0B600 K时,Y点甲醇的v(逆)v(正)C从Y点到Z点可通过增大压强D在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1【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反应热和焓变;转化率随温度、
47、压强的变化曲线【分析】A甲醇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确定;B.600K时Y点甲醇转化率大于X点甲醇平衡转化率;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转化率减小;D甲醇的浓度为1mol/L,根据据此的转化率计算出甲醛和氢气的浓度,然后计算出该反应的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解答】解: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甲醇平衡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甲醇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A错误;B.600K时Y点甲醇转化率大于X点甲醇平衡转化率,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即:(正)(逆),故B错误;C由图可知Y点和Z点甲醇转化率相等,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转化率减小
48、,则甲醇的转化率将小于Z点甲醇转化率,故C错误;D甲醇初始浓度为1mol/L,在t1K时甲醇的转化率为0.9,则平衡时甲醇消耗的浓度为:1mol/L0.9=0.9mol/L,平衡时甲醇浓度为0.1mol/L,根据反应CH3OH(g)HCHO(g)+H2(g)可知平衡时甲醛和氢气浓度相等,都是0.9mol/L,则在t1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8.1,故D正确;故选D1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2479n(Y)/mol0.120.
49、110.100.10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2min内Y物质的量变化为0.16mol0.12mol=0.04mol,根据v=计算v(Y),在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Z);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根据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
50、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其它组分的物质的量,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D、再通入0.2 mol Z,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解答】解:A、2min内Y物质的量变化为0.16mol0.12mol=0.04mol,故v(Y)=0.002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Z)=2v(Y)=20.002mol/(Lmin)=0.004mol/(Lmin),故A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故B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
51、应到达平衡,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0.10mol,则: X(g)+Y(g)2Z(g)开始(mol):0.16 0.16 0变化(mol):0.06 0.06 0.12平衡(mol):0.1 0.1 0.12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进行计算,故化学平衡常数k=1.44,故C正确;D、再通入0.2 mol Z,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题(共52分)17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1mol Na的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
52、程式:2Na(s)+O2(g)Na2O2(s)H=511kJmol1(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5/2O2(g)=2CO2(g)+H2O(l)H=1300kJ/mol(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4)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
53、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 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1)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回答(3)化学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分别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以此计算反应热并判断吸热还是放热(4)根据题干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焓变与物质的量的对应关系、注明各物质的状态【解答】解:(1)由1mol Na的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
54、,可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a(s)+O2(g)Na2O2(s)H=511 kJmol1,故答案为:2Na(s)+O2(g)Na2O2(s)H=511 kJmol1(2)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反应中1mol乙炔燃烧电子转移10mol,所以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1300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H=1300kJmol1,故答案为:C2H2(g)+O2(g)2CO2(g)+H2O(l)H=1300 kJmol1(3)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
55、olHH键,1mol N三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4)该反应每消耗1mol CuCl(s),放热44.4kJ,消耗4mol CuCl(s),则放热44.4kJ4=177.6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
56、.6kJ/mol,故答案为: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18(1)已知:H2O(g)H2O(l)H1=Q1 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若使1mol乙醇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2)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aI(aq)+O3(g)IO(aq)+O2(g)H1bIO(aq
57、)+H+(aq)HOI(aq)H2cHOI(aq)+I(aq)+H+(aq)I2(aq)+H2O(l)H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I+O3+2H+=I2+O2+H2O,其反应热H=H1+H2+H3【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1)利用已知的反应得出C2H5OH(l)+3O2(g)2CO2(g)+3H2O(l)的反应热,利用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2)反应为O3氧化I生成I2,根据盖斯定律+可得总反应以及H【解答】解:(1)H2O(g)H2O(l)H1=Q1kJmol1(Q10),C2H5OH(g)C2H5OH(l)H2=Q2kJmol1(Q20),C2H5OH(
58、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Q3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3+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3Q1+Q2Q3)kJ/mol,即1mol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故答案为:(3Q1Q2+Q3);(2)将所给的三个反应:+可得总反应:2I(aq)+O3(g)+2H+(aq)=I2(aq)+O2(g)+H2O(l),H=H1+H2+H3,故答案为:2I+O3+2H+=I2+O2+H2O;H1+H2+H3;19(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
59、H3(g)H=2(E3E1)kJ/mol(热量用E1、E2或E3表示)(2)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速率mol/(Ls)与反应时间t(s)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回答如下问题:0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反应中产生的Mn2+离子是此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影响大于反应物浓度减小使反应速率减小的影响,t2t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成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60、,从而反应速率减小,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t1t3时间里ADAMn2+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 BMn2+物质的量的增加CSO42物质的量浓度 DMnO4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1)由图1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1mol氨气时放出的热量为(E3E1)kg,然后利用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关系并标明物质的状态来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由图象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中锰离子为反应的催化剂,阴影面积为浓度的变化,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生成1mol生成物放
61、出的热量为(E3E1)kg,则生成2mol生成物放热为2(E3E1)kg,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2(E3E1)kg/mol,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2(E3E1) kJ/mol;(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减小,但速率增大,说明反应中产生的Mn2+离子是此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影响大于反应物浓度减小使反应速率减小的影响,故答案为:反应中产生的Mn2+离子是此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影响大于反应物浓度减小使反应速率减小的影响;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所以浓度的改变
62、是反应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成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从而反应速率减小;根据v=,推倒得vt=C,所以阴影面积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故选AD20某科学实验小组将6mol A和 8mol B 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的反应为A(g)+3B(g)C(g)+D(g)H=49.0 kJmol1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1)下列时间段A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填选项字母,下同),最小的是DA01minB13min C38min D811min(2)b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
63、应速率(3)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75%,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0.5(4)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曲线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曲线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1)化学反应平均反应速率=,所以曲线的斜率越大,该点反应速率越大,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据此判断;(2)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3)反应前n(B)=8mol,平衡时n(B)=2mol,则参加反应的n(B)=8mol2mol=6mol,转化率=;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n(A)=6mol=2mo
64、l,生成的n(C)=n(D)=n(A)(参加反应的)=2mol,平衡时c(A)=2mol/L、c(B)=c(C)=c(D)=1mol/L,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4)曲线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时B的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曲线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时B的含量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1)化学反应平均反应速率=,所以曲线的斜率越大,该点反应速率越大,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根据图象知,斜率最大的是A、最小的是D,所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最小的是D,故答案为:A;D;(2)
65、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根据图知,b点后B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大于;(3)反应前n(B)=8mol,平衡时n(B)=2mol,则参加反应的n(B)=8mol2mol=6mol,转化率=75%;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n(A)=6mol=2mol,生成的n(C)=n(D)=n(A)(参加反应的)=2mol,平衡时c(A)=2mol/L、c(B)=c(C)=c(D)=1mol/L,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0.5,故答案为:75%;0.5;(4)曲线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
66、增大,平衡时B的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曲线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时B的含量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的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增大压强2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g)+Cl2(g)2ClNO(g)H0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 molL1min
67、1,则平衡后n(Cl2)=0.025mol,NO的转化率1=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21(填“”“”或“=”),平衡常数K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依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结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常数;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n(ClNO)=7.5103molL1min110min2L=0.15mol,由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NO、氯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平衡时氯气的物质的量、NO的转化率;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68、恒温恒容下条件下,到达平衡时压强比起始压强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等效为在恒温恒容下的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解答】解:2NO(g)+Cl2(g)2ClNO(g),H20 (),平衡常数K=,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物质的量为7.5103molL1min110min2L=0.15mol, 2NO(g)+Cl2(g)2ClNO(g),起始量(mol) 0.2 0.1 0
69、变化量(mol) 0.15 0.075 0.15平衡量(mol) 0.05 0.025 0.15则平衡后n(Cl2)=0.025mol,NO的转化率1=100%=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为保持恒压所以容器体积减小,压强比恒容容器大,平衡正向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2 增大;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若要使K2减小,平衡逆向进行,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故答案为:;0.025;75%;不变;升高温度22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
70、衡常数K=0.25,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4:1若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0.0125mo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由FeO(s)+CO(g)Fe(s)+CO2(g)可知,K=0.25,以此计算达到平衡时n(CO):n(CO2);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转化的FeO为0.01mol,则 FeO(s)+CO(g)Fe(s)+CO2(g)开始0.02 x 0 0转化0.01 0.01
71、 0.01 0.01平衡0.01 x0.01 0.01 0.01K=0.25,以此计算【解答】解:由FeO(s)+CO(g)Fe(s)+CO2(g)可知K=0.25,则达到平衡时n(CO):n(CO2)=4:1;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转化的FeO为0.01mol,则 FeO(s)+CO(g)Fe(s)+CO2(g)开始0.02 x 0 0转化0.01 0.01 0.01 0.01平衡0.01 x0.01 0.01 0.01K=0.25,解得x=0.0125mol,故答案为:4:1;0.0125mol
72、23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化学反应焓变平衡常数温度/5007008002H2(g)+CO(g)CH3OH(g)H1K12.50.340.15CO2(g)+H2(g)CO(g)+H2O(g)H2K21.01.702.52CO2(g)+3H2(g)CH3OH(g)+H2O(g)H3K3请回答下列问题:
73、(1)反应是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根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K1K2 (用K1、K2表示),H3H1+H2 (用H1、H2表示);根据反应判断S0(填“”、“=”或“”),在较低(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3)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ADF(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4)500C时,测得反应在某时刻,CO2(g)、H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
74、3molL1、0.3molL1、0.15molL1,则此时v正v逆(填“”、“=”或“”)(5)根据表格测得焓变,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AD(6)某兴趣小组研究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在下列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始时升温,t1时平衡,t2时降压,t3时增加CO浓度,t4时又达到平衡请画出t2至t4的曲线【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1)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分析反应特征可知平衡常数K3=K1K2,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结合温度变化分析判断反应焓变H0,依据反应+得到反应,所以平衡常数K3=K1K
75、2;所以H3H1+H2;(3)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增大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根据K3=K1K2判断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D由于K3=K1K2,由表中数据可知,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F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平衡正向移动;(4)500时K3=K1K2=2.5,再计算此时浓度商Qc,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进而判断v(正)、v(逆)相对大小;(5)依据反应能量变化结合平衡移动
76、原理和影响因素分析选项;(6)依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反应速率变化和反应进行方向绘制图象【解答】解:(1)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2)反应+可得反应,则平衡常数K3=K1K2,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反应3H2(g)+CO2(g)CH3OH(g)+H2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分析反应特征可知平衡常数K3=K1K2,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500C时,K3=K1K2=2.51.0=2.5,800C时,K3=K1K2=2.520.15=0.375,结合温度变化分析,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进
77、行,所以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H0,所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依据反应+得到反应,所以平衡常数K3=K1K2;所以H3H1+H2;故答案为:K1K2;H3H1+H2;较低;(3)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向移动,故正确;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错误; C由于K3=K1K2,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错误;D由于K3=K1K2,由表中数据可知,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正确;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错误;F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
78、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正确,故选:ADF;(4)500时K3=K1K2=2.5,浓度商Qc=16K=2.5,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故v(正)v(逆),故答案为:;(5)A、反应已经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分析为吸热反应,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图象符合,故A正确;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平衡状态不变,图象不符合,故B错误;C、2H2(g)+CO(g)CH3OH(g),依据数据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 升高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图象不符合,故C错误;D、反应3H2(g)+CO2(g)CH3OH(g)+H2O(g)是放热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图象符合,故D正确;故答案为:AD;(6)反应CO2(g)+H2(g)CO(g)+H2O(g)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吸热反应,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在下列不同条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始时升温,逆反应速率增大,t1时平衡,t2时降压,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不变,t3时增加CO浓度,此时刻逆反应速率增大,随反应进行减小,大平衡状态大于t2t3平衡状态的逆反应速率,t4时又达到平衡,依据反应速率影响分析绘制出去下变化;画出t2至t4的曲线为如图所示;故答案为:2016年12月26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