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知识清单、定时训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2x20分=40分)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指出:“在反日的爱国主义旗帜下,学生们证明他们自己是一支新的政治力量。上海的商人们出于同情也关门停业,举行为期一周的爱国罢市。上海约四十个工厂的工人也由于爱国而举行罢工。这场由主要阶级参加并在群众行动上达到新水平的真正的全国性运动取得了胜利。”此次运动A导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群众广泛参与C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指导 D推动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2清代初期上海常以被称为“小苏州”为荣。19世纪中
2、期以后,嘉兴、无锡、宁波等地,欲夸耀其市容商业繁盛,每每以“小上海”称之。19世纪中期上海取代苏州得益于A工商业和市镇经济发展迅速 B农民战争引发大规模人口资金迁移C西方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D清政府由被动开放转向了主动开放3近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此举A复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B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4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
3、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哩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A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 B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C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 D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5“辛亥革命昭示了人民应有的权利,它是在革命条件尚不充分,但清王朝已经一触即溃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背水一战,以退求全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首创伟业,可谓20世纪中国式的光荣革命。”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称辛亥革命为“光荣革命”,是因为它结束了封建制度B辛亥革命使国人看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一线曙光C“一触即溃”表现为武昌起义之后,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D“以退求全”
4、是因为革命党人痛感社会觉醒和革命武装的严重不足6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国内知识界的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论定朝鲜战争是义战”。这些观点的本质是( )A认定战争是推动文明的根源 B坚持认为战争可超越国家利益C以狭隘地区观总结战争性质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7“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
5、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8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9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派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立宪派旨在力争改造清王朝,使之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两种模式,请愿斗争和武装起义两
6、种方式的选择之争。这反映了A两派主张分别代表各自阶级的政治要求 B两派的斗争目标有了同质化的要求C清廷向西方学习的紧迫程度进一步深化 D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缺乏客观认识10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曾国藩创办湘军,湘军的大小将领都是曾国藩的亲属和门生故旧,军饷绝大部分自筹,湘军成为曾国藩的私人军队,各地还有许多湘军式的勇营,太平天国被镇压,之后不少勇营的统帅因为战功被任命为各地的总督和巡抚。这表明A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汉族官僚开始掌控清政府 D清朝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11晚清时期,随着封建王朝的日益没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帝王纪年法也受到批判。据钱玄同总结,那时
7、的学者共提出四种代替帝王纪年法的新的纪年说,即:康有为主张的孔子纪年法、章太炎主张的西周共和纪年法、刘师培与宋教仁主张的黄帝纪年法;高梦旦主张的世界通用耶稣纪年法。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纪年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 B康有为孔子纪年法具有宗教性质的特征C西周共和纪年法体现了章太炎政治上的革命主张 D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广泛采用黄帝纪年法12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A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自
8、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C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13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和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被学生殴打。这反映了A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主要矛盾 B外交官员不注重维护民族利益C民众的理性法治观念需要加强 D民众的盲目排外思想非常普遍14道光三十年(1850年)有广西的南宁、柳州等府的举人和绅士到北京的都察院“呈控广西匪乱情形”,都察院据以上奏说:“逆匪横行,延及七府一州。”该材料可以印证
9、A太平天国运动已开始酝酿 B鸦片战后农民民主意识觉醒C广西地区阶级矛盾已凸显 D列强的侵略刺激了农民起义15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中记载了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的演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士们、海员们、工人们!我很高兴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向你们致意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该演讲认为俄国A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 B现在的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C革命胜利主要归功于农民斗争 D革命胜利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16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
10、激烈厮杀。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在日军实施某起大屠杀的遗址,一块纪念碑这样写道:血流成河,染红了大海。”,此次战役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C使得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D日军犯下侵华战争中最恶劣的罪行17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A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B增强了中
11、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18(题文)全国抗战之初,李宗仁发表焦土抗战论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举国一致,痛下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更不惜化全国为焦土,以与侵略者做一殊死之抗战。”他的这一主张后来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下列对双方主张的评价,正确的是( )A李宗仁的主张充分表达了民族抗战的决心 B“焦土抗战”是当时中国抗战的最佳途径C批评者在政治立场上与李宗仁严重对立 D批评者基本上应该被判定为汉奸卖国贼19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
12、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这说明当时A“左”倾错误开始滋长 B些领导人已经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 D组织工人运动仍然是中共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共”行动,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秋收起义,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建立人民军队 B积极探索革命道路C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注重总结失败教训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
13、,共60分)2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自乾隆中叶以后,清政府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不断下达一道道“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的命令。道光帝即位之初,仍试图实行这种政策。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他对开矿有了些新认识,在一道上谕中称:“开矿之举,以天地自然之利,还之天下,仍是藏富于民。”道光帝同时以实际措施鼓励开矿。他对藉口办矿“累民扰民”“人众易聚难散”而反对开放矿禁的官员进行劝导,告诫他们不能“因噎废食”。他严饬地方官员不得“畏难苟安,托词观望,游移不办”。他又根据过去官办矿政,“官吏因缘为奸,久之而国与民俱受其累”的弊病,提出“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
14、。由此看来,道光帝对开矿一事,提倡颇力,措施亦得当,这对当时矿政建设大有裨益,百姓生活亦称方便。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光帝改革矿禁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道光帝改革矿禁政策。22 材料:1982年宪政改革的孕育,应该说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就开始了,而在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之后,旨在根本改革旧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宪政改革得以正式拉开帷幕。仅仅在十二天后,8月30日,中共中央建议对1978年宪法“作比较系统的修改”,并建议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宪法修改委员会。1982年5月至8月,宪法草案提
15、交全民讨论。1982年宪法是建政以来第一次宪政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正式领布的第四部宪法,同时是我国第一部得到长期实施的宪法。因为,1954年宪法在制定时就被认为是一部过渡时期宪法,实际只管了四年;1975年宪法是一部“无宪之法”;1978年宪法则是一部带有“文革”印记的短暂过渡时期宪法。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宪政改革及其1982年宪法在中国宪政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摘编自华炳啸八二宪法与中国宪政改革的前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2年宪政改革的背景及1982年宪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2年宪法出台的影响。2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文化与秦的兴衰关系密
16、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秦人虽然居于周人的故里,但西周的礼乐制度在秦人那里却保留较少,因此,秦人的“尊尊”、“亲亲”观念相对而言是比较淡漠的。他们对具有不同特质的外来文化中的有用因素易于吸收和融合,并整合于秦文化之中。如果说,战国时代的邹鲁文化是对西周礼乐制度文明的继承,那么此时此刻的秦地文化则是对西周技艺文明的发展,他们是从不同的领域和方面,共同继承和发展了西周文化,为秦统一六国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摘编自田文棠、杜乃俭秦文化的历史构成与现代诠释材料二 秦文化产生于秦人、秦族、秦国,秦始皇虽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新政权,这个政权的统治阶级仍然是秦人,它不可能改变来源于它们、至今仍然影响着它们的文化。秦人由一个西陲大夫加入到诸侯的行列,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战国群雄割据中又连连挫败其它六国,称雄中国。秦国的胜利,与其说是战争的胜利,不如说是政治的胜利,是秦文化政策的胜利。正是这种实践的成功,助长了秦人的功利主义,导致了功利主义的膨胀,驱使秦始皇继续执行秦国政策,以秦国政策为本,兼并其他文化。摘编自胡鸣焕秦亡新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文化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文化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