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选择题1(2019芜湖高一期末)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 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D苏联工业化建设迅速开展解析:选D。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初即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材料中现象发生的背景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受到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不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发展,故选D项。2(2019潍坊高一期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高尔基汽车
2、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这表明()A苏联工业化得到西方国家支持 B苏联利用西方资源推进工业化C西方与苏联双方意识形态趋同 D苏联的经济体制发生根本变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可知,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充分利用了西方的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资源,故B项正确。3(2019潍坊高一检测)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曾实行义务交售制: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这一
3、制度()A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兼顾了国家和农民的利益解析:选B。苏联的工业化是以牺牲农业基础来实现,“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正是这一措施的体现,B项正确;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这一制度没有照顾到农民的利益,D项错误。4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二五”计划完成时期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解析:选C。从题目所给图例中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总
4、产值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新经济政策实施虽然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苏联远没有超越欧洲传统工业强国,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虽然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也只是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还未能超越传统工业强国,故B项错误;“二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最终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期,苏联经济几乎崩溃,故D项错误。5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B历次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C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控制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解析:选D。本题要注意
5、图示所给的时间1935197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个体制下,苏联进行了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五年计划”,苏联一跃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故D项正确。6. 右图漫画喻指20世纪30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的是()A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解析:选C。材料中体现的巨人两腿粗细不一,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落后,没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故A项错误;经济
6、危机使美国国民经济各领域遭到严重破坏,与漫画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斯大林模式,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故C项正确;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都造成很大损失,没有不平衡的表现,故D项错误。7(2019钦州高一期末)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解析:选C。由材料“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和“主要收入都归
7、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故选C项。8(2019芜湖高一期末)“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特点是()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多种所有制并存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解析:选D。通过题干可知,斯大林时期没有实行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多种所有制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国有企业的问题,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表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统治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8、:“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到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这才开始逐渐轮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材料二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
9、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了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区收购小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面粉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 000万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2)
10、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采取这样的途径?(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苏联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4)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内容和影响,注意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关联。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和苏联当时面临帝国主义包围的现实分析;第(3)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4)问应结合上面的问题总结概括分析。答案:(1)首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发展轻工业所需资金较少,易于获得利润,为重工业积累资金。(2)苏联应首先发展重工业。苏维埃国家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必须首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苏维埃政权。(3)造成轻工业生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需要;货币不稳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4)必须保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有比例地平衡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