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第3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623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第3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第3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第3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高三历史通史一轮(经典版)教师用书:第3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知识纵横贯通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五大变化1中央机构的变化三省六部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完善了封建王朝的中央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2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制终结了九品中正制等制度,既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政局,又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土地制度的变化唐朝初期,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均田制逐渐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空前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4赋税制度的发展唐初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

2、兵制。唐朝中期以来的两税法使极度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5军事制度的变革唐初的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加强中央集权。唐玄宗以来的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使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对点训练1.(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官吏的腐败贪

3、污 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名不副实,已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的问题,不能说明分配土地严重不均,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的腐败贪污,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各地的经济不平衡,故D项错误。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理论入儒家学说来发展自己,最终发展为“三教合一”。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

4、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对点训练2.(2019山东济南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统治阶级内部及社会的矛盾问题日益暴露,儒家的道德规范陷入窘境,儒学思想出现信仰危机,佛道思想广泛传播,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于是士大夫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即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辩论,这一思潮被称为魏晋玄学,故A项正确。B项错

5、误,魏晋玄学的出现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C项错误,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D项错误,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与探讨形而上问题的玄学思想不相同。科举制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庶族地主兴起,士族地主衰落。这一阶级关系的变动推动了科举制的产生。2与政治: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催生了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巩固了封建统治。3与思想文化:科举制以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为主要考试内容,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影响着读书群体的价值取向。对点训练3.(自拟)进士科始胜于(唐)高宗时,进士之

6、所以人才众多,虽因政府选拔严格,与考试时务策和杂文也有相当的关系。因为诗赋策论可使应试者思想不受拘束,容易发挥才情。对此解释合理的是科举制发展()A冲击了门阀贵族势力 B提升了政府官员的素质C有利于选拔文学人才 D受到文学和政治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进士之所以人才众多,虽因,与考试时务策和杂文也有相当的关系”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中外关联中外文化交流隋唐时期世界上有四大帝国,除唐朝外,还有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这一时期,中外交流频繁。1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政治清明,政治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很多国家派遣人员来长安学习,如日本遣唐使、新罗

7、留学生等。隋唐的科举制,被西方学习借鉴。2隋唐时期经济相当繁荣,陆路四通八达,海路开辟更多,特别是丝绸之路等便利的交通及管理制度为国际交往提供了方便。因此,唐朝在当时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是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中亚及部分欧洲国家受到很大的影响。3隋唐时期文化先进,造纸术向东西方传播,推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如东方的日本、高丽和西亚等。当时的儒家文化虽受到挑战,但外来的佛教吸纳借鉴儒家文化,出现了融合趋势,并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形成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4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自魏晋以来,儒学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重大影响,魏晋南北朝至隋

8、唐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也十分流行,我国著名的石窟和佛像也大都集中于此时开凿。对点训练4.(2019陕西省第二次联考)787年,唐朝有关部门核查,长安城内的西域使节、商人常驻者超过4000人,朝廷为他们提供了两种选择:要么返回老家,要么成为唐朝百姓承担义务。结果他们全部选择留居,无一人返国。据此可推知,当时()A政府试图加强中央集权 B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C政府严格管理经济活动 D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使节和商人主要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而长安常驻西域使节、商人数量之多及其长久居住之意愿,恰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故B项正确。核心素养培优历史解释

9、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内涵阐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2课程标准能力达标层次(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

10、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2019山东临沂一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可见,作者强调()A专制统治的必要性 B唐室政治的合理性C地方政府的独立性 D中央集权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地方制度不及汉代,且因此而灭亡,原因在于推行节度使制度,随着地方节度使实力增强,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难以约束,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央政府组织较汉代完善,排除A项;唐代因地方制度而亡,故无法体现其合理性,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排除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