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五)(限时35分钟)1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是指()A美国B德国C苏联 D日本C二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苏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故选C项。2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据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D“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强调的是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2、和对立,故D项正确。3为了争取共和党人对他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的支持,杜鲁门不得不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共产主义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对抗的角度,向美国人民阐述他的要求,并在国会进行了阐述。这就是()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B杜鲁门总统所阐述的内容是他提出来的“杜鲁门主义”,故选B项;“铁幕演说”是丘吉尔发表的,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是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不是杜鲁门总统在国会阐述的内容,排除D项。4“到1947年,西欧各经济体就已经接近在各自战前的生产水平。然而美国的援助仍然是必需的,因为西欧只有靠美援助才能继续购买所需的
3、食品、燃料、原材料以及恢复经济必需的工业设备。”为此,美国()A出台“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经互会 D建立北约B由材料信息“1947年”“美国的援助仍然是必需的,因为西欧只有靠美援助才能继续购买所需的食品、燃料、原材料以及恢复经济必需的工业设备”可知,美国要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持、控制西欧国家,选B项。51949年美国发起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其目的是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国家的控制,故选C项。6“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
4、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的建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 BC D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的建立都是美苏“冷战”具体表现,故正确;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排除;所以答案选B项。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主要是美苏()A都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B由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排除C
5、项;由材料“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可知短期内不会发生热战,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81962年,“在经过几天极度的紧张对峙之后,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作出让步,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同时答应不再进攻古巴”。这次危机反映出()A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B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C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D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B由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美苏双方相互妥协,避免战争,进行“冷战”,故选B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
6、,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2)材料二中,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受到撼动”。简要叙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解析第(1)问结合“冷战”的表现进行分析。第(2)问列举“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的表现即可。答案(1)美国措施:实行马歇尔计划
7、,成立北约组织。苏联的措施:组建华约组织、经互会。结果:两极格局形成。(2)德国分裂;朝鲜战争的爆发;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10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对不久前一位西方国家前领导人的演讲进行了严厉谴责,认为其“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和“号召同苏联开战”。这主要是因为该演讲()A把苏联视为西方最大的威胁B提出了大力援助西欧的经济计划C是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D建立了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A通过题干中“西方国家前领导人的演讲”和“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等信息可知,该演讲是发生于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其主要内容是对在二战时还是盟友的苏联进行大肆攻击,并呼吁
8、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故选A项;马歇尔于1947年提出了大力援助西欧的经济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北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的正式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111947年7、8月间,苏联分别与保、捷、匈、波等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苏联此举是为了应对()A美国挑起越南战争B北约组织的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铁幕演说的发表C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所谓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演说,后来美国政府据以制订的欧洲复兴方案,就被称为马歇尔计
9、划,从题目时间上看,正好是为了应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故选C项;美国挑起越南战争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排除A项;北约成立于1949年,排除B项;铁幕演说发表于1946年,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而题中所述主要是经济领域与同为该领域的马歇尔计划更对应,排除D项。1219551959年,苏联与越南签订多项协定,在贸易、航海、贷款方面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苏联向越南提供无偿援助4.4亿美元,无偿转让技术资料、互派专家等。据此可知,苏联此举意在()A与美国争夺中间力量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推动越南的民族独立D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D通过题干可知,苏联给予越南很多无偿援助和优惠政策,再结合题干所提及的时间
10、段是19551959年,可知在美苏“冷战”背景之下,为了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苏联给予越南很多援助和优惠,故选D项;越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中间力量,排除A项;苏联给予越南很多无偿援助和优惠政策,是出于“冷战”的需要,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越南在1945年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排除C项。13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所定“冷战”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由此可知,“冷战”()A促使美苏在古巴展开核对峙B排除了任何武装斗争的可能C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D应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D由材料“冷战包括除有限
11、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可知,“冷战”应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故选D项;材料只是提及“冷战”的定义和原则,并没有提及“冷战”的表现及影响,因此由材料无法看出美苏是否在古巴展开核对峙,也无法看出是否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排除A、C两项;材料只是提及应避免武装斗争,但是并没有说“冷战”能够排除任何武装斗争,而且武装斗争也是不可能被排除的,排除B项。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超级大国的行为往往像两个全副武装的盲人在一间屋子里摸着找路。每一个人都认为对方使自己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因为他认为对方能够看得很清楚。事实上,变化不定、妥协、前后不一,才是决策的本质。但屋里的每一方都倾向于把对
12、方看成是始终如一的、有远见的和一贯的。于是,时间长了,就是两个盲人也能造成巨大的伤害,更不用说给屋子带来的损失了。基辛格白宫岁月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个“盲人”是如何互相伤害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盲人”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问,可以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对抗表现回答。第(2)问,图片信息主要是消极影响,积极方面可以从和平、经济、科技等角度概括。答案(1)政治: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会。军事:美国成立北约,苏联成立华约。(2)影响:“冷战”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导致地区动荡不安。但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苏的争霸也推动了战后科技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