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综述:本套试卷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突出体现“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一是注重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如选择题第13题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考查;第16题对量子论发明的考查等,此类试题在本卷中比比皆是,粗看貌似超出课本范围,细看与课本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注重对历史图表信息解读与判断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6、7、10以及12题均是史料解读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史学的研究功能。三是突出对史料研读并提取信息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第2题、11题以及材料题21、23题,分别是对历史原始史料的研读考查。四是试题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有机结合,考查比较历史事件共性以及个性能力,如选择题第7题(抗日战争
2、70周年的考查),材料题23题均是突出对历史比较与归纳能力的综合考查。连云港、徐州、淮安、宿迁四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文】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 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了礼崩乐坏【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
3、权,故错误;材料中“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显然强调的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属于宗法制的范畴。故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和礼崩乐坏的信息。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宗法制的正确理解。【题文】2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A土地兼并出现 B官民矛盾尖锐 C官吏滥用权力 D农民生活艰难【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土地兼并【答案解析】D解析:由材料中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的信息说明当时官吏依靠财富进行兼并土地,故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反应官民
4、之间矛盾,故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和项信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土地兼并正确理解【题文】3“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知识点】O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中“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的信息说明克制私欲,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故本题选择项;属于心学主张;属于处世观,不是修养轮;属于方法论,不符合题意思。【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4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
5、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知识点】Q2 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 【答案解析】解析:材料中没有说明是最早记录,故A错误;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材料中没有提及,故B错误;材料中只列举了徽班进京,故C项错误;材料中“(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说明是徽班进京,是研究京剧的中药师史料,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
6、】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京剧的研究。【题文】5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知识点】C1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解析:材料中“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中威海卫信息说明中日甲午战争,该战争之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允许日本
7、子啊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故本题选择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马关条约正确理解【题文】6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年代钢(吨)生铁(吨)煤(吨)锰矿石(吨)1935年25656578706136091747314001936年41431580999639902985434001937年5563479586833723046979187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答案解析】A解析:
8、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不符合材料中反映的时间,故B错误;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故错误 ;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是一战期间,故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正确理解【题文】7右图是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日本昭和12年(1937年)12 月2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奈良版)。其标题有: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情思远飞故里 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 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等。这些报道美化侵略行为 颠倒战争是非否认屠杀暴行 助长侵略气焰 A BC D【知识点
9、】C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答案解析】解析:图片中报道的南京总攻击观战记颠倒了日本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美化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情思远飞故里 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 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的信息否认屠杀暴行并助长侵略气焰,故本题四个选择肢均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图片信息正确理解【题文】8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会见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950年2月14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方此举A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B希望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承认 C为新
10、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D借助苏联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知识点】F1 现代中国的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答案解析】D解析:新中国初期,世界两极格局对峙,为此,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材料中“950年2月14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是“一边倒”外交政策体现,该政策主要是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故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正确理解【题文】9人民日报某篇社论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
11、注意。”这里的“新的社会组织”是A农业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村民委员会 【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答案解析】C 解析:根据“自主权”“责任制”等信息,可知第项对联应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的面貌;从“食堂”“公社”等关键词可判断第项反映的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第项从“科学发展观”“三十载”等信息可判断出应是2008年前后;第项从“山河归人民”“庆新生”等可判断是新中国成立时,据此,按时间先后顺序,选择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正确理解【题文】10下图中台湾对大陆出口
12、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一国两制”构想推动C“九二共识”基本达成 D两岸“三通”最终实现【知识点】E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答案解析】B 解析: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是年,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错误;材料中显示年年的信息说明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有关系,故B正确;“九二共识”基本达成是1992年,图表中知道1991年,故错误;两岸“三通”最终实现是年,故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题文】11“小平同志晚年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特别是他一九九二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
13、分重大的问题,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南方谈话澄清的重大问题是A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C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D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知识点】5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答案解析】解析:从材料“一九九二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解决困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述,故本题选择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以及材料的理解。【题文】1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雅典
14、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B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C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万民法的形成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工商业发展,故错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错误;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不是万民法形成,故错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体现了平民地位的提高,故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罗马法特点的正确理解【题文】13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
15、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新全球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 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知识点】I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解析】 解析: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说法不符合事实,故B错误;世界经济体系确立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错误;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说法绝对,故D错误;材料中“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信息说明由于世界联系的加强,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故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正确理解【题文】14戴
16、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A“光荣革命”的胜利 B议会改革的实行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内阁制度的确立【知识点】B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答案解析】B解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较多的参政权,材料中“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正是议会改革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英
17、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正确理解【题文】15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 下列对“神赋予的自由”的理解准确的是A生而平等 B天赋人权 C信仰自由 D独立自主【知识点】P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答案解析】B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这是强调启蒙运动中“理性” 的成分,启蒙运动思想家倡导“天赋人权”,故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题文】16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在一篇瞻望20世纪物理学的文
18、章中就曾谈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也就是在测量数据的小数点后面添加几位有效数字而已。”对此言论率先进行挑战的科学成就是A经典力学体系 B电磁感应现象 C量子论 D相对论【知识点】S1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答案解析】解析:从材料“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的信息可知,该言论主要高度评价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而对该体系提出质疑的最早是普朗克量子力学的发明,所以答案选C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量子力学把握以及材料的理解。【题文】17苏俄(联)在实施某一政策
19、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上述评价忽视了这一政策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C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D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知识点】M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解析: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决策是由当时面临的国内叛乱、国际上帝国主义包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而作出的政策,是符合当时实际的决策,材料中主要批判该政策过多地剥脱了农民的利益,忽视了该政策子啊战争年代保证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20、故D项符合题意 。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理解【题文】18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其主要依据是该法令A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C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D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知识点】M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929-193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答案解析】A解析: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二战以后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使用,材料中“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显然强调的是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本题选择A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
21、题的关键是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理解【题文】19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知识点】G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解析】解析:注意材料信息“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
22、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明此时的苏亮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说明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故本题选择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极格局以及材料的理解。【题文】20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说:“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传统语言结构完全遵循牛顿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倒叙部分都有清楚的交代。而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遵循的是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牛顿时间完全被打成碎片,按心理活动予以重新组合。”其中体现“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的是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知识点】S3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答案解析】解析
23、:从材料“而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遵循的是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牛顿时间完全被打成碎片,按心理活动予以重新组合”可知,该文学流派完全是也终会反传统的写法,属于现代主义,故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题文】A1A221(12分)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
24、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
25、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4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4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2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可以概括出是加强对地方统治
26、的答案;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中“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的关键词可以归结出是二元制体制。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中依据材料三中“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的信息可以归纳出“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答案。第(4)问属于开放题型,结合材料从谷底啊中央集权加强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参考答
27、案:(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分)形成了二元体制。(2分)(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2分)属吏为本地人。(1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1分)(3)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2分)(4)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2分)【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题文】C2R1R2R322(14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
28、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则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舆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於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的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
29、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吕思勉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4分)(2)对待改革,材料一中的“时人” 与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4分)(3)材料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知识点】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体西用; 近代以来中国的
30、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答案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属于比较类型题,相同点从材料一中“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可以比较出是“基本认同”,理由从适合国情的角度概括;不同点从材料一和二中评价的的角度不同来回答,理由从材料二中“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来归结答案。第(2)问中要求据材料一和二判断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一中“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可以概括出顽固派的反对,依据材料二中“,理由依据材料二中“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
31、之腐败依然”可以概括出是民族危机深重的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的信息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并结合20世纪初历史事实政治上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总结答案,思想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路概括。参考答案:(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2分)异:评价视角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2分)(2)原因:“时人”代表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2分)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严重。(2分)(3)因素: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2分
32、)影响: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4分)【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题文】N1N223(14分)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
33、同时也造福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材料三 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 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
34、越了美元。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材料四 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
35、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5分)【知识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古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答案解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据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体系的内容从“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美国和世界从“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角
36、度回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的角度归纳出“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的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 625”的信息可以概括出“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的答案;第二小问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信息从“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思路表达。参考答案:(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分)
37、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1分)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2分)(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1分)西欧、日本的竞争。(2分)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2分)(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2分)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2分)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题文】T1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8、它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关系永久性地取消。第二条 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三条 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第四条 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
39、,其额度由各省制定。 俄国解放农奴法案1861年2月19日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请回答:(1)材料一中“从上面解决”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原因。(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理由。 (4分) (3)指出材料三中列宁观察问题的着眼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3分)【知识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40、眸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解析】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农民问题”从农奴制的角度分析根源;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俄国当时面临内忧外患从“阶级矛盾尖锐和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的信息从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受仍村社的控制;获得一块份地但要付高额赎金。”的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中“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的信息来概括列宁观点;第二小问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对近代化影响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根源:农奴制问题。(1分)原因:阶
41、级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2分)(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受仍村社的控制;获得一块份地但要付高额赎金。 (4分)(3)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1分)理由: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分)政治上: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1分,答具体措施也可得分。)【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题文】T4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徒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
42、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 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 贞观政要材料三 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
43、,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康熙帝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李治亭康熙帝缘何废长城?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4分)(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有何具体举措?试举两例。(3分)(3)据材料三,分析康熙帝“废弃长城”的重大意义。(3分)【知
44、识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答案解析】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迁徒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四十四个县城”从“移民、筑城、设县”角度概括作答;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信息概括指导思想;第二小问民族关系举措可以结合所学从“设置机构,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的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中依据材料三中“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
45、道隔离墙、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信息并集合所学从“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的角度分析意义。参考答案:(1)措施:移民、筑城、设县。(2分,任两点2分)意义: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2分,任两点2分)(2)指导思想:民族平等。(1分)举措:设置机构,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2分,任两点2分)(3) 意义: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3分)(4
46、)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江苏省苏北四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BDCADC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ABBCDACD二、非选择题:21(12分)(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分)形成了二元体制。(2分)(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2分)属吏为本地人。(1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1分)(3)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
47、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2分)(4)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2分)22(14分)(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2分)异:评价视角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2分)(2)原因:“时人”代表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2分)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严重。(2分)(3)因素: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2分)影响: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4分)23(14分)(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分)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1分)
48、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2分)(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1分)西欧、日本的竞争。(2分)影响:对美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2分)(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化);(2分)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2分)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24(10分)(1)根源:农奴制问题。(1分)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2分)(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受仍村社的控制;获得一块份地但要付高额赎金。 (4分)(3)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1分)理由: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分)政治上: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1分,答具体措施也可得分。)25(10分)(1)措施:移民、筑城、设县。(2分,任两点2分)意义:传播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促进民族融合;扩展疆域;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2分,任两点2分)(2)指导思想:民族平等。(1分)举措:设置机构,任用当地人管理;册封;和亲通婚。(2分,任两点2分)(3)意义:改变了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实现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局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