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454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球的圈层结构 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2018年05月19日11时09分在台湾新北市海域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据此完成13题。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解析:地震发生时,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能量,且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地球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对人类产生危害。2此次地震发生时,若恰巧一艘渔船经过,则渔船上的人们感觉可能是(C)A先上下颠

2、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摇晃解析: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的现象,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分为横波与纵波;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纵波能够在液体中传播。因此此次地震发生时,若恰巧一艘渔船经过,则渔船上的人们感觉可能是只有上下颠簸。3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D)A下地幔 B地壳C地核 D岩石圈解析: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但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下地幔在地球内部900千米以下;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厚度约为80千米。4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海洋 B盆地C平原 D大陆断层5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上

3、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D地壳和上地幔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C)A为地壳 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 D为下地幔5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B)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解析:图中为大气平流层,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核,为内核。平流层(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地壳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层横波能穿过;外核(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物质状态是液态。读图,完成68题。6B圈层的主体是(D)A河流 B湖泊 C

4、冰川 D海洋解析:由图可知,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7A、B、C、D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的是(B)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解析: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8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D)A大气 B水 C土壤 D生物解析:在生物圈各组成因素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二、非选择题(共18分)9读地震波的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是横波,B是纵波,判读理由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6分)(2)图右侧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C、D为

5、分界面,C是莫霍界面,D是古登堡_界面。(4分)(3)D界面处,A地震波消失,B速度减慢。这说明D界面以上物质状态为固态,以下为液态。(8分)解析:第(1)题,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因此,图中A是横波,B是纵波。第(2)题,在D界面上,纵波和横波波速明显加快,该界面称为莫霍界面;在F界面上,横波消失,纵波波速明显下降,为古登堡界面。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D界面处,A地震波完全消失,B地震波波速明显下降,说明该界面以上物质状态为固态,以下为液态。能力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是地壳,是地幔

6、,是地核B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解析: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为地壳和地幔,为外核,为内核;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2图中的X处即为(B)A莫霍面 B古登堡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外核交界解析:X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35题。3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分别为(D)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解析: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

7、与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岩石圈位于各圈层的底部;水圈位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4下列关于甲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D)是有机圈层是厚度最小的圈层是质量最大的圈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A BC D解析:甲圈层(生物圈)是有机圈层,同时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5与泥石流形成相关的圈层是(B)A甲和乙 B乙和丙C甲和丙 D甲、乙、丙解析:泥石流是指形成于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地区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因而其形成过程与岩石圈和水圈有关。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誉为九寨沟“五绝”。读九寨沟景色图,回答68题。6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

8、是(C)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共四个圈层。7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C)A瀑布 B岩石C树木花草 D大气解析: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树木花草属于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B)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解析:该景观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二、非选择题(共18分)9读我国部分大陆和

9、近海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30N纬线经过地区地壳等厚度线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势的关系。(7分)答案:地壳厚度陆地大于海洋,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与地势高低基本一致。(2)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科学家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最快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4分)(C)A拉萨 B成都C东海大陆架 D武汉(3)地质学家通常利用什么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试简述其研究原理。(7分)答案:用地震波探测研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解析:第(1)题,可从图中直接读出,要注意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地壳厚度。第(2)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海洋上最薄。第(3)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以探知地壳中所含的不同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