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186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7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政治(新课标)试题: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过关检测(十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过关检测(十四)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A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B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解析:选B。月球的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证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答案选B。A项说法错误,C项干肢不符,D项是静止的观点,均应排除。2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早归,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中蕴含的哲理有()物质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规

2、律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只能抱怨ABC D解析:选A。“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一方面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另一方面也说明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规律是客观的,符合题意。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观点错误,含的选项均应排除。3刻舟求剑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知。吕氏春秋这样评价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与此寓意相符合的是()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按图索骥,墨守成规 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解析:选B。刻舟求剑只看到相对静止,而没有看到绝对运动,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按图索骥,墨守成规,也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故选B项。只见树木,

3、不见森林,是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D项与题意不符。42015年12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议案,这意味着我国在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前提下,启动“全面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A

4、BC D解析:选C。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前提下,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当选;启动“全面二孩”政策,完善生育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当选。与题意不符,排除。5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白居易的这一认识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想问题办事情要()A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发挥意识对事物的促进作用D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解析:选A。“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说明事物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法制不生其

5、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说明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A项是材料应有的启示。6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A BC D解析:选A。“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说明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喜洋洋”是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脑产生的主观反映,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正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错误;强调不同的精神状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

6、不同的作用,与题意不符。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辛弃疾诗中描写的少年的“愁情”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B“愁情”是“环境”的载体C“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D“愁情”是“环境”的复制解析:选C。“愁情”是意识的范畴,“环境”是物质的范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愁情”是对“环境”的主观映象,C项正确。A项中“决定”说法错误;“环境”是“愁情”的载体,B项说法错误;“愁情”是对“环境”的能动反映,不是简单的复制,D项说法错误。8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

7、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析:选B。巴菲特投资股票与众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他恐惧,他能预见到危机的来临,当众人恐惧的时候,他能预见到时机,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预见性,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9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燕儿不知贫富累,春风起絮归旧巢鱼儿一旦想变成蝶,它就苦恼A BC D

8、解析:选A。漫画中的人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为鸟在树上建房子,结果适得其反,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条件,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表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表明事物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都与漫画寓意不符,故排除。10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一回答表明实践具有()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主观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解析:选D。“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要重视实践,D项符合题意。

9、11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亲身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BC D解析:选C。农民气象员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对农谚“蚯蚓叫,大雨到”进行检验,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选;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得到对这一农谚的新的正确认识,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当选;

10、不能说亲身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说法错误;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122016年1月30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一张“好奇号”火星车传回的自拍照。据悉,“好奇号”的任务是传回数据,用于研究火星土壤及岩石,解读火星气候、地标环境的演变历史。这表明()A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被人发现、创造和利用B自然界的存在、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世界是可知的,科学实验可以推动认识发展D先进的认识工具是保证认识正确的决定条件解析:选C。通过“好奇号”火星车传回的数据,有助于推动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表明世界是可知的,科学实验可以推动认识的发展,应选C项。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A项说法错误

11、; 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夸大了认识工具的作用, 说法错误。13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A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C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解析:选B。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B项符合题意。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可能相同,A项说法错误;C项是从认识本身角度来说的, D项是从认识的客体角度来说的,均不符合题意。14“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

12、式形象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A BC D解析:选C。“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界限,不能说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说法错误。15“纸包不住火”的老话面临新的挑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6年的努力,采用具有可控构造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 0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这一研究有力佐证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

13、条件才能成为真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发展具有不依赖于事物的客观规律性A BC D解析:选A。“纸包不住火”的老话面临新的挑战,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符合题意。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说法错误;要想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推动认识发展,必须尊重事物固有的客观规律,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近年来,因排水系统脆弱不堪,使不少城市在遭遇强暴雨袭击后,陷入“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的尴尬境地。目前,我国已选择在 16 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希望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全新定位,打造“海绵城市

14、”应在科学的规划下,把提升城市雨水综合消化能力作为关键抓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海绵的作用,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注: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分)解析: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论”的知识,问题指向“如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结合材料中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方面分析说明。答案:(1)物质决

15、定意识,建设“海绵城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7分)(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海绵城市”,要在科学的规划下进行,全面提升城市雨水综合消化能力。(7分)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建设“海绵城市”要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真正发挥出“海绵”的作用。(6分)17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16、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20分)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属于“体现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抓住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意识的作用、认识的无限性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等知识进行回答,实现材料与原理的有机结合。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7分)(2)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7分)(3)必须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