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教案2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123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教案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教案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拟行路难(其四)》 教案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拟行路难(其四)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内容,以意逆志,体会诗人的情感2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3、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教学课时:1课时一、 读秀出你的声音1.请好好读13遍给自己听,看看自己哪些读得还行,哪些还需要改进。2.请把你最好的朗读奉献给你的同桌,并且让他/她给你评一评,出出主意,改进一下。3.最后再读一遍给自己听。二、说秀出你的理解1.请逐行把诗句的大意描述出来,理解诗的内容;2.请体味诗的感情基调;3.请三言两语概括全诗的

2、主要内容。学生讨论,研读课文(结合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三、 思秀出你的感悟 你能抓得住诗的关键词(诗眼)吗? 请你每读一行后,主动思考并努力去求解以下三问: 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四、对话:智慧的碰撞问题设计:1.请用自己通俗的话语解说各句内容。2.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哪几句诗最能看出来(悲愤。从“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中可以体会出。)3.你认为诗中哪一字是解读全诗感情与主旨的关键(叹 愁 难)4. 全诗中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发展过程?5.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

4、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6.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诗篇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泻水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这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人间社会的

5、某种哲理。7.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诗人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五、知人论世:悲愤亦有因 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入仕实行门阀制度(即以门第出身地位为唯一选拔标准),阻塞了天下寒士的仕进之路,使广大寒士命途坎坷,心中激愤难抑。 诗人遭遇 出身寒微,空有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至多只做过几任小官,正如诗评家钟嵘所叹:“才秀人微,故湮没当代!”六、比较鲍、李的行路难七、小结拟行路难其四全诗突出写“愁”,所叹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卷十一)。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