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955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生物2020年12月02日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共50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是异花传粉植物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C豌豆有利于进行人工杂交试验D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本题2分)如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3(本题2分)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需要模板 B复制消耗能量C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D复制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4(本题2分)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碱基U配对的一定是( )ATBCCUDA5(本题2分)基因突变的

2、随机性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的任何器官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C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任何DNA分子上D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DNA分子的任何部位6(本题2分)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生物雌雄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是相等的,因而甲乙两个小桶内各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B装彩球的两个小桶如果是透明的,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C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D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3、7(本题2分)某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Rr(三对基因自由组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8(本题2分)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和HI段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可能相同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BC段和GH段C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FG段D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同9(本题2分)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A细胞中BA、C细胞处于减数分裂,B细胞是有丝分裂CA、C细

4、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DC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次级卵母细胞10(本题2分)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C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模型建构法D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归纳法11(本题2分)鳞翅目昆虫黄粉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幼体的黑斑和白斑受B、b基因的控制,皮肤不透明和透明受E、e基因的控制。一对幼体皮肤不透明而有黑斑的雌雄个体交配,F1中黑斑个:体与白斑个体的比例为3:1,皮肤不透明与透明个体的比例为2:1,且皮肤透明的幼体全为雌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

5、b和E、e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E、e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基因型ZEZE致死CF1中皮肤不透明而有白斑的雄性幼体所占的比例为1/8DF1中皮肤透明的幼体全为雌性,则雄性亲本基因型为BbZEZe12(本题2分)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生物学上经常使用的同位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即H、N、C、S、P和O等的同位素。下列与同位素有关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给水稻提供14CO2,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2H5OHB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科学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 35S 标

6、记的噬菌体,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D小鼠吸入18O2后,立即检测则在尿液、呼出的气体中有可能分别检测到含有H218O、C18O213(本题2分)一个T2噬菌体的DNA双链均被32P标记,其DNA由6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1/6,用该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51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151B该过程共需要6105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14(本题2分)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核糖和磷酸交替连

7、接,构成基本骨架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肽键连接成碱基对C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双链DNA中A+G不一定等于T+C15(本题2分)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8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B含有32P标记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数的1/2C有2组中心体,20对同源染色体D每条染色体DNA的两条链均被32P标记16(本题2分)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B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

8、呈线性排列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17(本题2分)某些基因的启动子中部分胞嘧啶发生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则基因的转录被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可影响生物性状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C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D胞嘧啶甲基化可能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18(本题2分)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ADNARNA蛋白质 BRNADNA蛋白质CDNA蛋白质DNA DRNA蛋白质RNA19(本题2分)下图为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9、A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C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20(本题2分)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的叙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多倍体育种可以解释进化并非都是渐变过程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C操作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中,需要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单倍体幼苗或刚萌发的种子21(本题2分)某科研人员在作物品种研究中,偶然发现试验田中出现了株抗旱

10、、抗盐品质优秀的植株,在下列研究和应用的设想中错误的是A通过杂交育种或单倍体育种的方式,把抗性性状转移到其它农作物B通过研究该植株细胞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抗旱、抗盐机理C该抗性植株可能由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其它抗性作物D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该抗性植株22(本题2分)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熟的植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现象说明A物种是可以改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3(本题2分)若在一个种群中,AA的比例为25%,Aa的比例为50%,aa的比例为25%已知基因型

11、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能力,则该种群个体自由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16B1/9C1/8D1/424(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形成了两个亚种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抗青霉素的突变个体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25(本题2分)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

12、因的频率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二、综合题(共0分)26(本题18分)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小鼠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小鼠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第一项交配: 第二项交配: (1)小鼠C与小鼠D的表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_共同作用的结果。(2)现将小鼠C与小鼠R交配:若子代在15的环境中成长,其表型及比例最可能是_。若子代在30的环境中成长,其表型最可能是_。(3)现有一些基因型都相同的白色小鼠(雌雄均有),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

13、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A 设计思路:_;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B 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基因型:若子代小鼠都是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若子代小鼠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若子代小鼠_,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_。27(本题10分)某人类遗传病研究所一直在开展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研究,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某家系同时存在两种遗传病在家族中遗传,根据谈话调查绘制了该家族遗传系谱,请你分析图谱和我们一起探讨以下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判断依据是_。(2)乙病遗传方式是_。(3)若要让你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 (4)如果14携

14、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13与14生一个孩子两病共患的可能性_。28(本题8分)微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下图表示线虫细胞中微R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A需要酶、_等物质,该过程还能发生在线虫细胞内的_中;在过程B中能与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分子是_。(2)图中最终形成的上氨基酸序列_(填相同或不同)。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3)由图可知,微RNA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RSC-miRNA复合物抑制_过程。研究表明,线虫体内不同微RNA仅出现在不同的组织中,说明微RNA基因的

15、表达具有_性。29(本题14分)根据相关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的概念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代表了_。 (2)图中是指_。(3)图中是指_。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_。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是生物进化的_。(3)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一部分个体被淘汰。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

16、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该种群足够大,虽然出现个体迁出现象,但是整个种群不存在基因突变,个体间也随机交配,自然选择也没有发生作用,那么该种群基因E的频率会不会改变?_。1A【分析】【详解】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题取得成功,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故选A。2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染色体为单数,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详解】图中染色体为单数,且表示高等哺乳动物的一

17、个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因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正确。故选C。3D【分析】有关DNA分子的复制:1、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特点:(1)边解旋边复

18、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5、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详解】根据DNA分子复制过程可知,DNA分子在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ATP提供能量的情况下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新的子代DNA。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综上所述D错误。故选D。【点睛】4D【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在RNA中A与U(尿嘧啶)配对,G(鸟

19、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详解】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碱基T配对的是A,A错误;B、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鸟嘌呤)一定与G(胞嘧啶)配对,B错误;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U不能与U配对,与碱基A配对,C错误;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A与碱基U配对,D正确。故选D。5A【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

20、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体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在细胞内的任何DNA分子上,可以发生在DNA分子的任何部位,BCD正确,A错误。故选A。6A【解析】【详解】A.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目要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目,A错误;B.装彩球的两个小桶若是透明的,就难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C.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正确;D.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

21、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减少实验的误差,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7A【解析】某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Rr(三对基因自由组合),该生物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与此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故产生的配子有ABR、ABr、aBR、aBr四种类型。故选:A点睛:基因型为AaBBRr的生物,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与此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22、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据此作答。8B【解析】试题分析:AB段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正常条数,HI段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是HI段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回复到原来正常的染色体数数,A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着丝点分裂时,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BC段和HI段,B错误;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最可能发生在FG段,C正确;有丝分裂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故有丝分裂前期一直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为n,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离,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件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23、,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9B【分析】题图分析:图A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B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故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C细胞中,A错误;B、由分析可知,A、C细胞处于减数分裂,B细胞是有丝分裂,B正确;C、图A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4、图C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D、由于C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故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故可知C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10D【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25、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A正确;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建构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正确;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11C【分析】据题分析,皮肤不透明的个体交配,子代皮肤不透明与透明个体的比例为2:1,且皮肤透明的幼体全为雌性,说明E、e位于Z染色体上,不透明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ZEZe、ZEW,则ZEZE纯合致死;

26、再分析有黑斑的个性状,有黑斑的雌雄个体交配,F1中黑斑个:体与白斑个体的比例为3:1,无致死现象,说明B、b不在Z染色体上,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有关基因型为Bb和Bb,综上亲本基因型为BbZEZe和BbZEW。【详解】A、B、b和E、e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据题分析,E、e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基因型ZEZE致死,B正确;C、F1中皮肤不透明而有白斑的雄性幼体bbZEZe所占的比例为1/31/4=1/12,C错误;D、F1中皮肤透明的幼体全为雌性,则雄性亲本基因型为BbZEZe,D正确。故选C。12D【解析】给水稻提供14CO2,根细胞在缺氧状

27、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会分解形成14C2H5OH,A正确;给小麦提供14CO2,14C在小麦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B正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表明,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仍留在外面,由此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C正确;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小鼠吸入18O2后,一段时间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H218O中,H218O又可以作为反应物,如果H218O作为反应物,那么放射性元素又可以出现在C18O2中,如果立即检测,尿液的水和呼出的CO

28、2中都检测不到18O ,D错误。13B【解析】根据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2149,A项错误;该DNA由6 000个碱基对组成,共含有12000个碱基,其中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1/6,则胸腺嘧啶数量=腺嘌呤数量=1/2总碱基鸟嘌呤数量,等于60002000=4000个,释放出151个子代噬菌体,相当于合成了150个只含31P的DNA,共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000150=6105个,B项正确;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等,模板由噬菌体提供,C项错误;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D项错误。【点睛】碱基计算基本公式:(1)双链DNA分子中

29、嘌呤数=嘧啶数=1/2总碱基。(2)A=T,G=C。(3)不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占全部DNA分子数的一半。(4)配对的两个碱基,在整个DNA分子中和每条单链中所占比例相等。(5)不配对的两个碱基,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比值等于1,在两条单链中的比值互为倒数。14C【解析】DNA分子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不是核糖,A错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B错误;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C正确;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G的量一定等于T+C的量,D错误。15A【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30、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B、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DNA分子只复制了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80条染色体(是体细胞的2倍),且均被32P标记,A正确;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动物细胞中含有2组中心体,40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每条

31、染色体DNA都有一条链被32P标记,D错误。故选A。16B【分析】本题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需知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详解】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的片段,A正确;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的DNA片段,B错误;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正确。故选B。17B【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

32、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紧扣题目信息,“基因发生甲基化,基因的转录被抑制”合理分析进行答题 。【详解】A、基因中的胞嘧啶发生甲基化,是指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基因的甲基化会抑制其转录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可影响生物性状,A正确;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的是表达过程中基因转录被抑制,对已经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影响,B错误;C、基因的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而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转录有关,因此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C正确;D、根据题意“胞嘧啶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可推知,抑制的实质就是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正确。故选B。

33、18A【分析】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详解】A、生物的遗传实质是亲代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多为DNA)复制一份传递给后代,遗传物质在后代生长发育过程中得到表达(转录和翻译),从而使后代具有和亲代相同或相似的性状。因此,生物的遗传实质就是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包括DNADNA、DNARNA蛋白质,A

34、正确;B、RNADNA蛋白质的过程只能发生在少部分病毒,B错误;C、DNA不能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D、RNA蛋白质RNA的过程只能发生在少部分病毒,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心法则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明确生物遗传实质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19C【分析】图中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翻译过程。明确翻译过程中氨基酸、密码子和tRNA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为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A正确;基因突变时若碱基对发生替换不一定导致形成的蛋

35、白质改变,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B正确;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t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可能相同,C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点睛】辨析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数量关系每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除终止密码子外,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理论上有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无与之对应的tRNA)20D【分析】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依据原理常用方法优点杂交育种基因重组杂交自交选育自交将不

36、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诱变育种基因突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作物空间技术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幼苗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详解】A、多倍体育种属于骤变式的生物进化,可以解释生物进化并非都是渐变过程,A正确;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例如AAaa获取的单倍体可以是Aa,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是AAaa,是杂合子,B正确;C、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耗时长,单倍体育种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加倍两个步骤,能明显缩短育种时间,

37、C正确;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单倍体植株不能产生种子,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21A【解析】分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详解: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二者都不可能把单一性状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上,而只有基因工程才能把抗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的农作物中,A错误;通过研究植株细胞的细胞膜

38、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抗旱、抗盐机理,B正确;该抗性植株可能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移到其他植物细胞内培育成其他抗性植物,C正确;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该抗性作物的幼苗,D正确。点睛:本题易错选项在A,不能对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透彻理解,与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混淆。22B【解析】年产百粒种子,大部分不能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过度繁殖,生存斗争,B正确。23B【分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运算的能力。分析题意: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能力,则该种群个体自由交配的亲本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根据种群中A

39、A的比例为25%,Aa的比例为50%,可知AA:Aa=1:2,再按要求计算便可得出正确选项。【详解】根据题意,能成为亲本的只有AA(1/3)和Aa(2/3)两种基因型,且只有Aa(2/3)和Aa(2/3)自由交配才会有aa个体出现,故子一代出现的aa几率为2/32/31/4=1/9,选B。24C【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

40、必要条件。【详解】A、绵羊和山羊是两种生物,存在着生殖隔离,因此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B、由于地理隔离阻断了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的基因交流,所以形成了两个亚种,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在没有接触青霉素时就有抗性基因,C错误;D、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后代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所以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是两种物种,它们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C。25D【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和物种与环境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A错误;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生物不一定进化,B错误;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突变和基因重

41、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6基因型和环境 黑色白色=11 全为白色 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15的温度下培养 白色 ee 都是黑色 既有黑色又有白色 Ee 【分析】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影响,亲代小鼠A、B、P、Q均为纯合子,A、B表现型不同,则杂交后代均为杂合子,子代在15的温度下培养,均为黑色,而在30的温度下培养,均为白色。而白色ee的个体无论在15的温度下培养,

42、还是在30的温度下培养,均为白色。【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A的基因型是EE,B的基因型为ee,则C和D的基因型都是Ee,C、D所处的温度环境不同导致C和D性状不同,说明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由题意知,小鼠C的基因型为Ee,小鼠R的基因型为ee,小鼠C与小鼠R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11。若子代在15的环境中成长,Ee表现为黑色,ee表现为白色,因此黑色白色=11。若子代在30的环境中成长,Ee表现为白色,ee表现为白色,因此全是白色。(3)A由于在15的温度下培养,Ee表现为黑色,ee表现为白色,所以让这些白色小鼠相互交配,在15的温度下培养,观察子代小鼠的毛色

43、。B 若子代小鼠都是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若子代小鼠都是黑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若子代小鼠既有黑色也有白色,则亲代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Ee。【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27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I3和I4生10属于无中生有,可以判定是隐性遗传病,I3不患甲病否定伴X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是伴X隐性遗传 做基因检测,看8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1/48 【分析】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

44、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详解】(1)3和4号不患甲病,结婚后生出10号患甲病的女儿,据此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7、8正常,生出了患乙病的儿子11,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是伴X隐性遗传 。(3)若要进一步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需要8做基因检测,看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若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45、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否则为伴X隐性遗传病。(4)如果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则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甲病),B/b(乙病),则13的基因型为(1/,2AA,1/2Aa)(1/3BB,2/3Bb),14的基因型为AaBb,则二者婚配后,生一个孩子两病共患的可能性是1/21/42/31/4=1/48。【点睛】能根据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致病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的思路解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原料(核糖核苷酸)、能量(ATP) 线粒体 tRNA 相同 DNARNA蛋白质 翻译 组织特异 【分析】图示为线虫细胞中微R

46、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是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和都是翻译形成的肽链,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RISC-miRNA复合物抑制翻译过程。【详解】(1)图中A为转录过程,需要酶(RNA聚合酶)、原料(核糖核苷酸)、能量(ATP)等物质;在动物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能发生;B是翻译过程,该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2)过程B是翻译过程,图中氨基酸序列相同,因为它们是由同一条mRNA为模板控制合成的;图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转

47、录和翻译过程,所以传递方向是DNARNA蛋白质。(3)由图可知,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RISC-miRNA复合物抑制翻译过程;线虫体内不同微RNA仅局限出现在不同的组织中,说明微RNA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点睛】本题以微RNA为素材,结合线虫细胞中微RNA(lin-4)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条件、过程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29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自然选择学说 突变和基因重组 出现生殖隔离 变异 自然选择 基本单位 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0.4 0.48 会 【分

48、析】中图示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其中表示基因频率的改变,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表示自然选择学说,表示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分析中题图可知,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蜥蜴原种出现不同的形态,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利变异被保留,不利变异被淘汰,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与原有物种之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因此该图中X是变异,Y是自然选择,Z是隔离。【详解】(1)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图中代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因此图中是自然选择学说。(3)表示可遗传的变异

49、,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表示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构成了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加剧,一部分个体被淘汰。根据题意,F1中黑檀体果蝇(ee)基因型比例=1600/(1600+8400)=16%,所以F1中e=40%,E=60%,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每一代中e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由于F1是自由交配而来,所以亲本中e=40%,E=60%,F1中Ee=2Ee=260%40%=48%;如果该种群中出现迁出现象,使种群中基因数目发生改变,所以会影响种群中E的基因频率。【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生物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等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