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845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解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中国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C古希腊的一部分人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D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答案】C考点: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材料“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指的是成年男性公民而不是全体居民。在雅典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利,不是自由的,故选C2史书记载,著名的马拉松战役英雄亚利斯泰提,以廉洁

2、、正直而著称,却被第米斯托克利以企图独裁的罪名提交公民大会审判。这反映出雅典民主的主要局限是:A是少数人的民主 B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C容易受全体公民情感的支配 D没有实行直接民主【答案】B考点:雅典民主制。从材料可以看出,即使以廉洁、正直而著称的英雄利斯泰提也被审判,罪名却是企图独裁,从中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制已经成为了在斗争的工具,故选B。3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关于“公民法、万民法”评述正确的是: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答案】D考点:公民法和万民法。材

3、料中涉及到了“公民法”和“万民法”二者都体现了法律至上,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补充发展,维护的贵族的利益,公民法不是维护帝国的统治,所以选择D项。4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和儿子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答案】D考点:本题考察古罗马法律。这是

4、一道新情景的习题,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在征服的过程中,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新的变化,但是直到 3 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才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因此公元前1世纪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的界限还未消失。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明显错误。5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只是改变了国家政权的形式,但国家本质没有改变B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变化,只是议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C革命之后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大权,两者的权力是平等的D革

5、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答案】D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实行封建君主专制,议会处于从属地位;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ABC表述均不正确,故选D。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 B德国 C日本D俄国【答案】A考点:美国的政治制度。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

6、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该国制度有两个议会,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择A项7英国、美国、法国等近代民主国家建立的民主制度突破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局限性,其最基本的制度保障是: A共和制 B邦联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制【答案】C考点:近代西方民主制。古希腊民主是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公民集体行使国家权力,近代西方国家纷纷建立了代议制政体,即间接民主制,这是近代民主的制度保障,故选C。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

7、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革命的彻底性【答案】C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因此,如何防止专制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政体建立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他们采用了用权利制约权利的办法,以防止专制的产生和政权的稳定,故C符合题意,ABD项尽管对资产阶级政体有一点影响但绝不是关键和核心。92013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必须:A对圣经负责B对法

8、院负责 C对国会负责 D对宪法负责【答案】D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从本题材料中的“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可以看出正确答案是B。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然后在宪法范围内行使总统职权,所以说美国总统须对选民和宪法负责。10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其不同点有: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君主掌握国家大权 国王“统而不治” 首相对议会负责A B. C. D. 【答案】D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有着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残余,皇帝拥有实权,首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这是德国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点,故选D。11学习了必修一专

9、题七中的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后,你认为下列关于欧美各国民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美国总统由全国选民直接接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美国总统有权解散国会,英国议会有权罢免首相 美国总统可以连任两届,而英国首相可以连任几届 德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对议会负责不对皇帝负责英法美德的议会都实行两院制,其权力是相互制约与平衡的A 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答案】B考点:近代西方民主制。解答此题需要对英法美德四国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颇为熟悉。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多数票选出说法是正确的的,美国总统一般最多连任两届,但是英国首

10、相没有连任次数的限制,因此正确,故选B。其余各项都是错误的。12“一百六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里的“她”是指:A修正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列宁主义【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再现历史知识和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四个选项中,符合题干要求:距今一百六十年,彻底改变着人类历史进程,善于吸取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的只有B项。 13亚当斯密在18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

11、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尝试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巴黎公社的建立C.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 共同纲领的通过【答案】B考点:“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即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义思 想,在政治上的首次尝试就是巴黎公社的建立。141871年5月,伟大的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了,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B没有乘胜歼灭凡尔赛的临时政府,使敌人疯狂反扑。C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严重脱离了群众。D缺乏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也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答案

12、】A考点: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此时还是处于上升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未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水平,故选A。BCD项都是失败的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15“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苏联成立 D十月革命【答案】A考点:十月革命的过程。根据所学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封建王朝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材料中这些论述,这个历史事件指俄国二月革命。七月流

13、血事件发生于1917年7月;苏联成立于1922年成立;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它们都晚于二月革命,此时沙皇早已不存在,因此B、C、D三项不符合。故应选A项16.美国人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约翰w梅森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答案】A考点:冷战。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长时期的和平”说明是从积极角度评价冷战,由于美苏没有诉诸武力的斗争,使得世界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避免了新

14、的世界大战爆发,故本题选择A。D不符合题意;BC说法错误。17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华沙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答案】C考点:美苏“冷战”。分析材料,“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可知是指美国主导下西德等国参加的北约组织,为了应对这一威胁,苏联拉拢东欧国家成立华约组织。因此“条约” 是应指“华沙条约”,A明显不对,18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

15、确的是:1957年3月25日 签定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答案】B考点:当今国际局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表文字内容说明20世纪50年代末期

16、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展开激烈的冷战对峙,但同时欧洲联合的道路已经打开,材料综合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多极化力量正悄然酝酿的历史发展趋势,所以答案选B,A项说法错误与题意正好相反,C项材料并未体现,D项概括不够全面。19.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 实际上是美国独霸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C. 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D. 目前,暂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答案】D考点: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

17、暂时形成的是一超多强 局面,故A、B、C 三项的表述都与史实不符。20.学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单元后,有几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这段历史的特征,你认为概括得最恰当是哪一个:A风雨如晦 B风雨交加 C风云变幻 D风花雪月【答案】C考点: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雅尔塔体系建立、美苏争霸、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等世界形势千变万化,故C项形容最为恰当。21.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工具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 D【答案】D考点:唐代农业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8、,材料中描述的是唐代农业灌溉工具的工作特点,由此可以推断出备选项中的筒车为正确答案,从图中可以看出A项是翻土工具,C翻车出现在东汉末年。22.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答案】B考点: 考查古代农业。五则农谚反映了播种时间、稻种的选择、栽插技术、农作物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ACD项都是从某一方面来介绍五则农谚的内容,以偏概全,故不选。23解放前,北方地

19、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解放前我国: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极端落后D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答案】D考点:小农经济特点。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信息说明古代小农经济基本模式的写照,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故选择D项。24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这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应出现在:A汉代长安 B北宋东京

20、C唐代洛阳 D明朝北京【答案】B考点:宋代城市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城市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的界限,而且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因此选B.25.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答案】A考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这主要反映了人们的传统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故A项正确;B项与题干的现象没有关系,排除;CD两项不

21、符合史实,西方文明的影响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明清时期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26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资金短缺 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答案】D考点:“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意味着商品的交换和生产都处于压抑状态,交换程度低意味着开拓市场的力度小,市场也就小,而且商业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数量都处于低水平,资金就短缺,而劳动力被固化在土地上也就意味着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由劳动力的缺乏,而原料是客观存在的,不因有无资本而增减,是固定不变,不受影响的。27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人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

22、,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 A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答案】D考点:重农抑商政策。题干反映清代富商世贾致富后把资金用于置办田地的历史现象。富商巨贾这一行为致使他们未能把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再生产中去,不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项正确;本题AC项由上述可以较容易的排除,但B项很容易误选,注意“手工业”。正确选项为D项。28明朝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后,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发展轨道。导致中国与西方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轨道的最主要原因是: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农耕

23、文明的衰弱 C人口压力过大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它的成长,而封建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故D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D。29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源是: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B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能力C自

24、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D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通过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但是列强倾销的商品却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因为自然经济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所以列强商品倾销受阻。30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A19191927年 B19141919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答案】B考点: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2就是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时期,第一次

25、世界大战期间是最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期,所以1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B项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1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 B C D【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败,深深地刺激了中国人,纷纷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再加上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张謇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与题干无关;张謇还达不到的认识水平。故应选A。3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

26、成与发展 法币政策和白银国有政策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 B C D【答案】B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忙于战争,暂 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正确,故选B。 33如果我们把树苗比喻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那么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的“夏天”,树苗所呈现的状态应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时期: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掌握。一战后是中

27、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 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面粉业和棉纺织业,还是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如制碱厂在19271936年建成了15家。这也是国共对峙时期,故选D。抗日战争时期是秋天;解放战争时期是冬天。 34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 A农民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手工业者【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记忆。美国通过此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35外商企业

28、、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我国自然经济之间的关系最恰当的是:A互相依赖 B不同程度瓦解自然经济 C继承发展 D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 【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采取机器进行生产,都采用雇佣的生产方式,要求大量劳动力。而自然经济则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近代工业的出现,肯定会不同程度地瓦解自然经济。故选B。根据以上分析,ACD项均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共计30分。)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

29、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总面积北方南方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 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 215(南方)1 167.73.851.9251.92590%隋唐124(北方) 328(南方)1 450.926.423.213.2190%材料二: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

30、纂要卷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分)(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陈亮的观点和黄宗羲的观点。(4分)(3)有人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4分)(4) 依据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对外政策?(4分)【答案】(1)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答四点即可4分)(2) 陈亮的观点: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2分) 黄宗羲的观点:农工商皆本;(2分) (3)

31、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4分)(4)闭关政策(1分);闭关政策只能暂时防止外来敌患或人民的反抗斗争,(1分)但不能从根本上维护统治,且严重阻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之一。(2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思想。(1)从表格可以看出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我国粮食产量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的,单位亩产明显提高,但是粮食作物的比重却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的。从中还是能看出南方经济明显的发展。(2)黄宗羲的观点关键词是妄议抑之和盖皆本也。黄宗羲认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

32、),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3)此题是联系现实的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从材料“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的评价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是主要是消极方面。37.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材料二

33、: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请回答:(1)材料一中指出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指的是什么?(2分)(2)依据上述两个材料,分析概括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3分)(3)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曲折坎坷。请用横纵坐标图,画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趋势图?(注意:要突出1866-1919年,1919-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9年这四个阶段

34、。) (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1937-1949年发展趋势的原因?(5分)【答案】考点:民族工业的发展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解答此题需要关注材料的中心词汇“这些情形”指的是什么,即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市场。(2)工业革命后列强的对外扩张,利用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对所侵略地区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3)此题主要是考查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可以从产生、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进行分析。(4)1937年到1949年是我国的战乱时期,先是有日本的侵略,后来又有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此外经济领域,国民党四大家族的迫害和美国的侵略也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衰落的原因。、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