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单选题(请给每小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表示液体,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之间隔以细胞膜Bb与d之间隔以毛细血管壁Cb的来源有细胞内液和血浆Db的去向有血浆和淋巴2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h3h之
2、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3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B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作用范围广C第二道防线包括吞噬细胞的识别、处理、呈递抗原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三道防线共同作用,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浆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D是由B细胞或T细胞分化形成的5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
3、素进入突触间隙,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B肾上腺髓质所分泌肾上腺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C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D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6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Ca处产生的动作
4、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7与示意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农田害虫,a为施用农药,则b、c可分别代表害虫抗药性变异增强和害虫种群数量减少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量减少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8如图所示曲线不能表示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是( )AT细胞数量HIV浓度B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C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9图示
5、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点,能发生兴奋的有、B刺激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C刺激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不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10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 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B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其中的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C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某
6、阶段D若该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1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1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是(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ABCD1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B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C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D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
7、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15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16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他们共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17有关图的叙述
8、,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B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在捕食链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四个营养级D狐既是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还是四级消费者18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选项正确的是( )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图中仅有5条食物链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1000倍19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有关D一定是植物20农民不断的清除田间杂草,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保持生态平衡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
9、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二、多选题(每题不止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2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代表的生物中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动物D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型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是化能自养型细菌22如图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细胞通讯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肝细胞生命活动的方式属于体液调节BA图中的激素不一定是起降血糖的作用C如果B图所示的靶
10、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1应该属于传入神经,靶细胞属于效应器D2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在靶细胞内被分解23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B若
11、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24如图表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和中的酶都是基因工程中所需的工具BDNA复制会用到和中的酶C除了以外,中的酶作用的都是相同的键D作用过程中会产生水25图中a、b、c、d所代表的结构不正确的是( )Aa质粒RNABb限制性核酸外切酶CcRNA聚合酶Dd目的基因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5分)26H1N1流感几乎横行全球,我国也未能幸免,且在10、11月出现了两个高峰期卫
12、生部采取紧急措施,通过宣传预防、免费发放疫苗等措施,控制了疫情如图是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图中数字表示细胞,字母表示生理过程,X表示物质(1)H1N1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有_种(2)H1N1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核酸间的碱基配对类型包括_(3)图中免疫细胞还可以分泌_从而促进的增殖分化,免疫细胞的可由_增值分化形成免疫细胞的功能是_(4)图中X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合成X的场所是_(5)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哪一类病人不适合用胸腺素?_A、器官移植病人 B、SARS病人 C、AIDS病人 D、结核病人27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
13、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1)A图中过程起作用_,起作用的激素是_,过程起作用的激素是_(2)B图中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膜外电位变化是_,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_(3)C图是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_,再呈递给B细胞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为_,并完成特异性免疫(4)D图中X代表的刺激是_;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_,该激素被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该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28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
14、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图乙中的_(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_传递的过程表示小球藻的_(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_(填字母)(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_(4)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_改变(5)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第_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_营养级(6)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的,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则河
15、蚌增加10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_ g(7)自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降低29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鱼塘只有C种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_;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_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_图所示(2)科研人员对该鱼塘由浮游藻类、A和D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 (净同化量)二GP (总同化量)一R (呼吸量
16、)所代表的生物是_,其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_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_30下面是对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及细胞水平三个方面进行的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1)调查小组对该生态系统的几种植物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用的方法是_,此方法的关键是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如图是该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
17、量最少的是第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2)农业生产中为了杀灭害虫,经常会使用农药,但长期使用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加,这是_的结果,DDT是一种剧毒农药,使用后残留在环境中的DDT进入生物体内会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浓度越来越_,为减少农药污染,请你为蔬菜治虫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_31(18分)图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表示鲫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回答:(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J/cm2a甲图中A代表_;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_的形式存在(2)甲图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能
18、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小数点后均保留1位数字)(3)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4)调查人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乙图中,在tlt2时期鲫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型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单选题(请给每小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表示液体,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b之间隔以细胞膜Bb与d之间隔以毛细血管壁Cb的来源有细胞
19、内液和血浆Db的去向有血浆和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是毛细血管,B是淋巴,C是组织细胞,a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淋巴,d是血浆解答:解:A、a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它们之间隔以细胞膜,A正确;B、b是组织液,d是血浆,它们之间隔以毛细血管壁,B正确;C、b是组织液,可以由血浆转化来,也可以来自细胞内液,C正确;D、b是组织液,其去向有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种结构和体液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20、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所致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进食后初期,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上升;血糖浓度上升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血糖浓度下降;2h3h之间,血糖浓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使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上升解答:解: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A正确;B、进食后的
21、2h内血糖浓度较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和糖原的合成等,使血糖浓度降低,B正确;C、2h3h之间,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促进血糖浓度升高,C正确;D、肌糖原不分解,所以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肝糖原开始分解所致,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3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B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作用范围广C第二道防线包括吞噬细胞的识别、处理、呈递抗原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
22、三道防线共同作用,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解答:解:A、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而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与生俱来的,其作用范围广,B正确
23、;C、吞噬细胞识别、处理和呈递抗原属于第三道防线,C错误;D、三道防线共同作用,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准确判断三道防线,同时还要求考生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浆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D是由B细胞或T细胞分化形成的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记忆细胞:(1)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对侵入机
24、体的抗原进行摄取和处理,呈递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再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抗原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当抗原二次感染机体时,记忆细胞可直接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并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2)在细胞免疫中,大部分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T淋巴母细胞,然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小部分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抗原二次感染细胞时,可直接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解答:解: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再分泌产生大量的抗体,A错误;B、记忆B细胞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浆细胞,B正确;C、记忆T细胞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C
25、正确;D、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别是由B细胞和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尤其是记忆细胞的产生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26、B肾上腺髓质所分泌肾上腺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C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D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缺陷症、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属于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另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为激素调节解答:解:A、过敏性休克是体液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A错误;B、肾上腺髓质所分泌肾上腺素是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B正确;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
27、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使后膜产生电位变化,也可以和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产生反馈调节,C正确;D、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激素的调节等内容,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6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C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
28、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A、由图可知,兴奋从a处通过b传到c处,所以a处的动作电位先于c处发生,A错误;B、从图可看出a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c处引起兴奋,B错误;C、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错误;D、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过程中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兴奋的传
29、导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兴奋的传导过程和信号的转换过程7与示意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农田害虫,a为施用农药,则b、c可分别代表害虫抗药性变异增强和害虫种群数量减少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量减少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种群的特征 分析:1、害虫通过变异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在使用药物时,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抗药性强的有利变异得
30、到保存,这一现状通过遗传不断积累,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抗菌素使得抗性基因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3、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解答:解:A、施用农药使得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但并不能使得害虫抗药性变异增强,A错误;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B错误;C、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D、若甲代表杭
31、铃虫种群,诱捕雄虫会使种群性别比例失调,雌性个体获得交配的机会减少,种群密度降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生物模型的形式,考查生物进化、免疫、激素调节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大8如图所示曲线不能表示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是( )AT细胞数量HIV浓度B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C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因变量Y值逐渐减少“前者随后者的变化”即后者为X轴,前者为Y轴解答:解:A、HIV浓度增加
32、,会直接破坏T细胞,所以T细胞浓度就会下降,A正确;B、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胰岛素浓度增加,血糖含量会降低,B正确;C、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应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D、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后会抑制垂体的分泌,导致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免疫调节、血糖调节、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以及激素调节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曲线图,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9图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
33、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点,能发生兴奋的有、B刺激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C刺激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不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据图分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在同一神经元上,、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要经过突触传递,是单向的,由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到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间出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解答:解:A、刺激点,:、在同一神经元上,、在同一神经元上,、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34、,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要经过突触传递,是单向的,A正确;B、刺激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B错误;C、刺激点,在B端的突触处会出现化学信号,C错误;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A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中及神经元间的传导和传递,然后结合题图分析判断作答10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 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B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其中的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C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
35、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的某阶段D若该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该图可以表示很多过程,既可以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还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又可以表示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和基因表达的过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解:A、若图示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c是甲状腺,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a分泌TRH即d,垂体b分泌TSH即e,A正确;B、若图示表示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B错误;C、若a是抗
36、原,b是吞噬细胞和T细胞,c是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中的感应阶段,C正确;D、若该图是基因表达的过程,则e表示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和基因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考查内环境组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直接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物质解答:解:A、唾液腺和肠腺都是与
37、外界相通的腺体,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消化道内,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A错误;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分泌的相应的激素都直接弥散到血浆中,因此是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B正确;C、睾丸、汗腺、皮脂腺都是与外界相同的腺体,分泌物都不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错误;D、胃腺、肝脏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消化道,没有进入内环境,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解题的规律是凡是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内的液体都不是内环境,如消化道内的各种液体1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是(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ABCD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1、种群指
38、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解答:解: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但不能决定种群密度,错误;性别比例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但不能决定种群密度,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正确;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直接决定种群密度,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结合
39、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B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C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D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
40、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3、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解答:解:A、在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A正确;B、调查某森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C、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C正确;D、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J型曲线、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
41、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在表示捕食关系中的曲线中,有两种方法判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一、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多,因此可以判断图中甲为被捕食者;二、被捕食者的数量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趋势,捕食者的数量呈现后增加者后减少的趋势解答:解:A、在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趋势,捕食者呈现后增加者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图中
42、甲种群为被捕食者,乙种群为捕食者,故A正确;B、M点时,乙种群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应大于死亡率,故B正确;C、图中,甲种群增长时促进乙种群不断增长,但是当乙种群增长大一定程度后就会抑制甲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可以看出两个种群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故C正确;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逐渐趋于稳定,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5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
43、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解答:解:A、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能够使植物充分利用阳光,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故A正确B、光照、温度和湿度都能使植物出现分层现象;故B正确C、玉米是一个种群,而不是一个群落,因此不存在植物群
44、落的分层现象;故C错误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6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他们共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的捕食
45、关系构成了食物链,由许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解答:解:A、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B、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不包括无机环境,B错误;C、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C错误;D、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构成了食物链,由许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生态系统与其他三个概念的区别,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从概念的关键词来突破解
46、答本题关键要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必须满足生物和环境两个条件17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B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在捕食链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四个营养级D狐既是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还是四级消费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草是生产者,兔、狐、昆虫、鸡均为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食物网含有2条捕食食物链,即草兔狐、草昆虫鸡狐据此答题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链,A正确;B、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其与狐之间没有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C、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因此其不占
47、有营养级,C错误;D、狐既是次级消费者,还是四级消费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成分,同时能准确判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及某一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8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选项正确的是( )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图中仅有5条食物链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1000倍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
48、和食物网解答:解: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B、该生态系统中有1条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B错误;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正确;D、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54=)625倍(104=)10000倍,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9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与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有关
49、D一定是植物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引入生物群落,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解答:解:A、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营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都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位于能量金字塔第一营养级,A正确;B、生产者都属于自养生物,都能够固定CO2,B正确;C、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行能量的转换,C正确;D、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是生产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产者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50、20农民不断的清除田间杂草,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保持生态平衡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考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分析: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答:解:清除田间杂草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途径,掌握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
51、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二、多选题(每题不止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21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代表的生物中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动物D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型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是化能自养型细菌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甲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外,还有X生物化能合成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52、是化能自养型细菌;分解者包括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所以Y代表真菌和少数动物,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A正确;B、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甲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外,还有X生物化能合成作用所固定的能量,B错误;C、分解者包括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所以Y代表真菌和少数动物,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C正确;D、X代表的生物是化能自养型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甲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以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意在考查考生的识
53、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2如图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细胞通讯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肝细胞生命活动的方式属于体液调节BA图中的激素不一定是起降血糖的作用C如果B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1应该属于传入神经,靶细胞属于效应器D2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在靶细胞内被分解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分析题图:A图表示胰岛分泌的激素(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细胞,属于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B图表示神经调节,其中1为轴突、2是
54、神经递质解答:解:A、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肝细胞生命活动的方式属于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A正确;B、胰岛分泌的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B正确;C、若B图所示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1应该属于传出神经,靶细胞为效应器,C错误;D、神经递质有两种类型,即兴奋型和抑制型,所以2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或抑制,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在靶细胞外被分解,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结合细胞通讯图,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能判断图中的调节方式;识记神经调节过程,能判断
55、反射弧的结构;识记与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及功能23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B若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
56、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图1中,甲为藻类而乙为浮游动物,若投放丙,则丙和乙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图2中第10年增长率最高,所以为,而K值为400;图3中,乙和丙很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图4中,该虫在一龄时数量减少最多,故死亡率最大解答:解:A、据图1可知,甲与乙是捕食关系,丙专以浮游动物为食,且一次性向水池中投入大量的丙,这样丙一方面大量捕食乙,另一方面又与乙争夺有限的水池空间,最后乙逐渐灭绝,丙因为没有食物也死亡,所以最后剩下来的只有甲,A错误;B、分析图2可知,第10年,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数量达到,因
57、此,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400只,B错误;C、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分析图3可知,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如图所示,C错误;D、分析图4中相关曲线的含义,同学们会很容易知道“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因为此时种群数量下降最快,D正确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捕食关系、种群数量变化以及种群特征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24如图表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和中的酶都是基因工程中所需的工具BDNA复制会用到和中的酶C除了以外,中的酶作用的都是相同的键D作用过程
58、中会产生水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其中表示将DNA特定部位断开,需要用限制酶;表示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需要DNA连接酶;表示解旋过程,需要解旋酶;表示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解答:解:A、中的酶为限制酶,中的酶为DNA连接酶,都是基因工程中所需要的工具,A正确;B、DNA复制会用到中的解旋酶和中的DNA聚合酶,B正确;C、中的酶作用于氢键,除了该酶以外,中的酶作用的都是相同的键,即磷酸二酯键,C正确;D、是解旋过程,该过程中不会产生水,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DNA分子等知识,要求
59、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相关工具,尤其是两种工具酶的作用;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条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涉及的酶的种类,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25图中a、b、c、d所代表的结构不正确的是( )Aa质粒RNABb限制性核酸外切酶CcRNA聚合酶Dd目的基因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在基因工程中,首先利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使它们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
60、利用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形成重组质粒解答:解:A、质粒的化学本质是小型环状DNA,A错误;B、图中利用b将质粒上的AATT序列进行切割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b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错误;C、图中利用c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因此c表示DNA连接酶,C错误;D、图中d为外源基因,即目的基因,D正确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以及相关工具,考生要能够识记相关操作步骤,明确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应用;识记质粒为小型环状DNA,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5分)26H1N1流感几乎横行全球,我国也未能幸免,且在10、11月出现
61、了两个高峰期卫生部采取紧急措施,通过宣传预防、免费发放疫苗等措施,控制了疫情如图是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图中数字表示细胞,字母表示生理过程,X表示物质(1)H1N1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有4种(2)H1N1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核酸间的碱基配对类型包括A和U、G和C(3)图中免疫细胞还可以分泌淋巴因子(细胞因子)从而促进的增殖分化,免疫细胞的可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值分化形成免疫细胞的功能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图中X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合成X的场所是核糖体(5)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哪一类病人不适合用
62、胸腺素?AA、器官移植病人 B、SARS病人 C、AIDS病人 D、结核病人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2、据图分析,H1N1流感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遗传物质是RNA,能够在人体细胞内增殖,题图中的表示吞噬细胞,表示T淋巴细胞,表示B淋巴细胞,表示效应T细胞,物质X为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解答:解:(1)从图中信息知H7N9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4种核糖核苷酸(2)病毒RNA自我增殖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和U、G和C的碱基配对方式(3)图中免疫细胞表示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细胞因子),从而促
63、进B淋巴细胞的增值分化,免疫细胞效应T细胞可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值分化形成;免疫细胞效应T细胞的功能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图中X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5)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而器官移植病人为了减少异体器官移植造成的免疫排斥反应,常常需降低自身免疫力故答案为:(1)核糖核苷酸 4(2)A和U、G和C (3)淋巴因子(细胞因子)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氨基酸 核糖体(5)A点评:本题以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图,考查人体免疫系
64、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明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7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1)A图中过程起作用抑制,起作用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过程起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2)B图中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C图是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过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为效应B细
65、胞和记忆细胞,并完成特异性免疫(4)D图中X代表的刺激是高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该激素被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该受体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胰岛B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但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导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1)分析题图A可知,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负反馈调节,起抑制作用(
66、2)分析题图B可知,此模型是神经调节,神经元a和神经元b通过突触联系,突触在传递信号时,信号的转换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在静息状态是膜外电位为正,刺激之后变为负(3)C图是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程示意图图中的“抗原多肽”是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来的特定抗原,它将被直接呈递给T细胞并刺激产生淋巴因子,再呈递给B细胞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共同完成特异性免疫(4)分析题图D可知,此图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图,图中X代表的刺激是高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胰岛素)被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该受体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故答案为:(1)抑制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2)由正变负 电信
67、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T细胞 效应B(浆)细胞和记忆细胞(4)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 糖蛋白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模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几个模型的分析和应用能力28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图乙中的B、C、D(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有机物传递的过程表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A、D(填字母)(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捕食、竞争(4)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
68、弱,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垂直改变(5)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第二、三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一营养级(6)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的,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则河蚌增加10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130 g(7)自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降低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分析图解:甲图表示食物链,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小球藻是生产者,其余4种是消费者;乙图为碳循
69、环示意,由于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B是生产者,则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解答:解:(1)图乙中的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有机物传递的过程表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2)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根据图乙信息可知A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的CO2,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AD(3)湖泊中,河蚌捕食水蚤,水蚤与河蚌都以小球藻为食,故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捕食、竞争(4)由于光照减弱
70、,水体中的植物垂直分层出现了变化,因此导致鲢鱼向上层转移,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5)甲图中河蚌吃小球藻说明河蚌属于第二营养级,河蚌吃水蚤说明河蚌属于第三营养级水蚤粪便中的能量并没有被水蚤同化,仍属于小球藻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细菌和真菌分解水蚤的粪便,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来源于第一营养级(6)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的,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则河蚌增加10g体重,最少(按照能量传递效应20%计算)需要小球藻=1020%+1020%20%=130g(7)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湖泊进行填埋,降低了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故答案为:(
71、1)B、C、D 有机物 光合作用(2)A、D(3)捕食、竞争(4)垂直(5)二、三 一(6)130 (7)抵抗力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识记生态系统成分,并根据图乙中碳循环关系确定各成分;在判断乙图时掌握判断技巧,生产者和大气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29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鱼塘只有C种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b;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B两种鱼(假
72、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2)科研人员对该鱼塘由浮游藻类、A和D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 (净同化量)二GP (总同化量)一R (呼吸量)食物链环节GP和NPGP=55.6102NP=1.3102GP=176103NP=6103GP=59.3106NP=50.5106NP和GP0.020.030.85R54.31021701038.8106未利用62.8%99.7%所代表的生物是浮游藻类,其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该食物链中,第
73、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0.3%,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未被利用的能量多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对鱼塘生态系统的分析,先分析题图甲,了解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问题涉及的内容分析综合进行解答解答:解:(1)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分析题图可知,若该鱼塘只有C种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b;分析题图甲可知,A和D是捕食关系,应对应曲线;A和B是竞争关系,应对应曲线(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总同化量最大的是,应是该生
74、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其次是,应是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同化量最小的是,应是 该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III所代表的生物是浮游藻类,其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分析表格可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仅为0.3%,小于10%20%,可能的原因是未被利用的能量太多故答案应为:(1)b(2)浮游藻类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初级消费者A的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浮游藻类的呼吸强度相对较低) 0.3%未被利用的能量多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物的种间关系,
75、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输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和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生态系统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0下面是对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及细胞水平三个方面进行的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1)调查小组对该生态系统的几种植物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用的方法是样方法,此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C如图是该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20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2)农业生产中为了
76、杀灭害虫,经常会使用农药,但长期使用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加,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DT是一种剧毒农药,使用后残留在环境中的DDT进入生物体内会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浓度越来越大,为减少农药污染,请你为蔬菜治虫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生物防治;用黑光诱捕害虫;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昆虫正常交尾;用遗传手段培育抗虫蔬菜等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据图分析,110年,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1020年1,种群数量减少;2030段=1,种群数量不变2、根据表格分析,C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类似于J型曲线,表示外来物种解答:解: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关键是随机取样物种入侵
77、时由于环境资源充足,没有天敌,数量增加很快,呈现“J”型曲线,如表格中C物种;10年到20年之间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20年2030年之间=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型(2)害虫的抗药性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为减少农药污染,可以利用害虫的天敌(如昆虫、蝴蝶、其他捕食型动物等)进行生物防治;用黑光诱捕害虫;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昆虫正常交尾;用遗传手段培育抗虫蔬菜等故答案为:(1)样方法 随机取样C 20 稳定型(2)自然选择 生物防治;用黑光诱捕害虫;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昆虫正常交尾;用遗传手段培育抗虫蔬菜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
78、方法、种群数量变化、神经传导、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1(18分)图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表示鲫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回答:(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17J/cm2a甲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2)甲图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2.7%,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6%(小数点后均保留1位数字)(3)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
79、种空间结构称为垂直结构(4)调查人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乙图中,在tlt2时期鲫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所以A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乙中: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加速度加快;t1时,群数量增长率最高;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加减缓;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停止增长,达到最大值,即K值解答:解:(1)输入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2.1+5.1+0.
80、25+0.05=7.5,所以从第二营养级流入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即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7.55=2.5;同理可以计算出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162=14,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3+70+23+14+2+5=117J/cm2a据图分析,A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储存在生物体的有机物中,而有机物中储存的是稳定的化学能(2)根据(1)的分析,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为3+70+23+14=110J/cm2a,第二营养级的同化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4J/cm2a,所以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4110100%=12.7%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7.
81、55=2.5,所以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3)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垂直结构(4)鲫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该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据图乙分析,图示表示种群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图,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加减缓,所以t1t2时期鲫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答案为:(1)117 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2)12.7 15.6(3)垂直结构(4)标志重捕 增长点评: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和种群数量增长率曲线图,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