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682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美国人帕特里克杜尔,曾经是一个超级大胖子,体重为486公斤,那么在其骨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水B. 无机盐C. 蛋白质D. 油脂【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详解】在细胞中含量最多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含量做多的有机物,无机盐和油脂含量较少。故选A。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蓝藻 酵母菌 变形虫 小球藻 水绵 青霉菌 葡萄球菌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生物分为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等。【详解】蓝藻,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变形虫、小球藻、水绵、青霉菌是真核生物。故选A。3.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 鸟类的羽毛和人的头发主要是由同一种蛋白质组成的C. ATP、核酸、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D.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答案】B【解析】【分析】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2、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

3、承担者: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B、鸟类的羽毛和人的头发主要是由同一种蛋白质组成的,B正确;C、抗体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不含P元素,C错误;D、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A. 只有油脂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B. 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

4、,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C. 在做油脂的鉴定试验时,滴加12滴质量分数为50%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D. 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加热后,可以看到溶液变为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详解】A、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B、西瓜汁含有色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不能用来检测还原糖,B错

5、误;C、检测脂肪,需要使用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C错误;D、蛋白质的检测不需要加热,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如图甲,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如图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 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 图甲中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D. 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糖蛋白,为蛋白质,为磷脂分子,a为亲水性头部,b为疏水性尾部。【详解】A、图甲中的均属于细胞膜的成分

6、,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A正确;B、图乙分子表示磷脂分子,不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B错误;C、图甲中蛋白质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C正确;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即亲水性头部与水面接触,D正确。故选B。6.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是 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细胞核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中心体、核糖体无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详解】由题意可知:不含磷脂的含义即是问下列结构中不具膜的结构有什么?由分析可知中心体和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即不含磷脂,D正确。故选D。7.下图甲乙

7、丙丁为细胞某些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 甲的膜上可以附着核糖体,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B. 乙中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 丙中含有少量DNA、RNA和少量核糖体,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部分蛋白质D. 丁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特性与其结构的分子运动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表示高尔基体,乙表示叶绿体,丙表示线粒体,丁表示细胞膜。【详解】A、图甲表示高尔基体,为单膜囊状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也可以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B、图乙表示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即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图丙

8、表示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的DNA、RNA、核糖体,可合成自身所需部分蛋白质,被称作半自主性细胞器,C正确;D、图丁表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因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B. 光合作用是吸能反应C. ATP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D.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涉及以下几点:涉及到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太阳能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

9、涉及到一系列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光合作用属于吸能反应,细胞呼吸属于放能反应,ATP合成属于吸能反应,ATP水解属于放能反应等。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偶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偶联。【详解】A、糖的氧化反应通过细胞呼吸过程完成,该过程释放能量,属于放能反应,A正确;B、光合作用能吸收光能,属于吸能反应,B正确;C、ATP的合成和放能反应相联系,ATP的水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故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之间的纽带是ATP,C正确;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故选D。9.图为某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结构,是产生核糖体的

10、场所B. 细胞核在横纹肌细胞中只1个C. 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D. 图示说明核膜具有全透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染色质,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表示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表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结构,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不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A错误;B、在横纹肌细胞中有多个细胞核,B错误;C、蛋白质、RNA等生物

11、大分子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核孔具有选择性,C正确;D、图示表示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不能说明核膜具有全透性,D错误。故选C。10.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B. 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C. 图乙中f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D. 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

12、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内质网、e是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详解】分析甲图可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乳腺细胞,放射性强度最先出现在a,然后出现在b,最后出现在c,由于分泌蛋白首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经翻译过程形成,然后先后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进行加工,因此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A错误,B正确;分析乙曲线可知,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质网不断“出芽”形成囊泡,因此内质网的膜面

13、积减少;高尔基体不断与内质网上的囊泡融合,然后再“出芽”形成囊泡,因此高尔基体膜面积不变;而细胞膜不断与高尔基体上形成的囊泡融合,因此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说明d是内质网,e是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CD正确。【点睛】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1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大于O2的消耗量B.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C. 在炎热环境中,细胞呼吸将显著减弱

14、以减少产热D. 透气的创可贴可防止伤口细胞因长时间缺氧而坏死【答案】B【解析】【详解】A、缺氧时,人体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为乳酸,A错误;B、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热能散失,一部分存储在ATP中,B正确;C、在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散热来调节体温平衡,细胞呼吸不会显著减弱,C错误;D、透气的创可贴可防止厌氧菌特别是破伤风芽孢杆菌的繁殖,避免伤口感染,D错误。故选B。12.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 与B 是直接相连的B. 分泌蛋白形成及分泌过程没有穿过脂双层C. 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 BD 图中结构A 还与磷脂合成有关【答案】B【解析】【分

15、析】据图分析,A表示内质网,B表示高尔基体;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病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图示可知,A 与B 不是直接相连的,A错误;B、分泌蛋白形成及分泌过程通过囊泡包裹运输,没有穿过脂双层,B正确;C、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C错误;D、光面内质网与磷脂合成有关,D错误。故选B。13. 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

16、入线粒体B. 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 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 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产生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酒精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A正确;B、高等植物不仅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时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水稻的根能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C、有氧呼吸在氧参与下将糖类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酒精式无氧呼吸也能产

17、生二氧化碳,C错误;D、植物有氧呼吸作用的强度,白天比晚上强,白天温度高,酶的活性大,D错误;故选A14.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t0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小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B. 与t0时相比,t1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C 丙溶液中距离未发生变化,说明丙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死亡D. 实验结束时,甲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甲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逐渐增大,发生质壁分离,当达到一定的时

18、间后,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保持不变,说明甲溶液是高渗溶液,如蔗糖溶液;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乙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时间(t1)后,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逐渐减小,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乙溶液是高渗溶液,如硝酸钾溶液等。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丙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基本不变,说明丙溶液是低渗溶液。【详解】A、根据分析,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A错误;B、t0-t1时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上升,则吸水能力增强,B错误;C、丙溶液中距离未发生变化,说明丙溶液是低渗溶液,

19、细胞吸水或处于动态平衡,C错误;D、实验结束时,由于洋葱表皮细胞失水,所以甲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D正确。故选D。15.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苯、乙醇和绝大多数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消耗ATP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既消耗ATP,又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 抑制细胞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直接影响D. 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能进入细胞内,而且消耗ATP【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

20、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它们均需要消耗能量,并且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详解】A、苯、乙醇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C、植物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属于自由扩散,因此抑制细胞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直接影响,C正确;D、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属于胞吞胞吐,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ATP,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实例,能列表比较三者,再结合所学的

21、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 利用蔗糖、蔗糖酶和本尼迪特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过氧化氢、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C.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7、9、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等。【详解】A、本尼迪特试剂的使用需要经过水浴加热,改变实验设置的温度,所以不能利用蔗糖、蔗糖酶和本尼迪特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

22、影响,A错误;B、酶的高效性是指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属于有机催化剂,氯化铁溶液中的铁离子是无机催化剂,二者都可使过氧化氢分解,故可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B正确;C、淀粉是否被分解可用碘液来检测,但蔗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和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不能用蔗糖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错误;D、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在pH为7和11的环境中变性失活,pH梯度设置不合理,故无法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和酶的专一性及高效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

23、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1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 过程中均有ATP产生B. 在缺氧情况下,过程不会有H产生C. 氧气充足时,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D. 过程在人体细胞中均可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是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是有氧呼吸;M表示丙酮酸、N表示葡萄糖、F是H。【详解】A、由题目分析N为葡萄糖,M为丙酮酸,F为H,过程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释放,A错误;B、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阶段,在缺氧的情况

24、下也产生H,B错误;C、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人体细胞特别是肌肉细胞,在剧烈运动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即,也可进行无氧呼吸即,D正确。故选D。18.将某活组织置于甲、乙两种离子浓度相等的完全营养液下进行培养,并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扩散和主动运输B. 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C. 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D. 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随时间的变化是:细胞内的离

25、子浓度超过细胞外,因此物质的运输方向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的方式。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曲线表示的浓度高于乙曲线,说明甲离子的吸收速度快,主要原因是载体的数量。【详解】A、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都是主动运输,A错误;B、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在最初的时间内,两种离子也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B错误;C、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具有选择性,又细胞内甲离子浓度大于乙离子浓度,所以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C正确;D、主动运输是细胞为保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主动从吸收或排出物质,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细胞对甲、乙两种离子的吸收已满足自身

26、需要,D错误。故选C。19.如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A. A为ADP,B为ATPB. 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C.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D. 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是ATP和ADP是相互转化,熟知ATP水解和合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及能量的来源和利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详解】A生成B的过程释放能量,所以A为ATP,B为ADP,A错误。能量1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能量2是光能或化学能,所以能量1和2是不同的,B错误。X1和X2都是磷酸,C正确。酶1和酶2一个是合成酶一个是分解酶,D错误。【点睛】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换为热能、机械能、渗

27、透能、电能、光能等,不能在用于ATP的合成,能量是不循环的;酶有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反应或一类反应。20.如图所示,abc与abd为不同类型的酶促反应实验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判断错误的是( )A. 曲线abd,若X为时间,Y可表示某一化学反应产物的产量B. 若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则c点时酶结构中的肽键数与b点时相同C. 曲线abd,若X为底物浓度,Y可表示反应速率,bd不再增加可能是酶浓度的限制D. 曲线abc,若X轴为pH,则b点时酶的最适温度高于a点时的最适温度【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A、曲线abd可表示某一酶促反应中产物的产量随时间 而变化的曲线,底物反应完

28、全后产物不再增加,A项正确;B、若曲线abc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则c点的高温条件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但不会影晌肽键数目,与b点温度条件下肽键数自相同,B项正确;C、曲线abd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bd不再增加可能是酶浓度的限制,C项正确:D、曲线abc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随pH变化的曲线,则b点和a点相比酶的最适温度并没有变,D项错误。故选D。【点睛】分析酶促反应曲线的要点:(1)首先要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相同的曲线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表示的含义不同。其次明确曲线中的几个关键点,如:起点、与纵横轴的交点、拐点、最低点、最高点等。(2)在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

29、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影响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在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二、非选择题21.如图甲为人体细胞膜部分结构示意图,如表是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乙是人体某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信号分子的过程,但其只能识别3种信号分子中的1种信号分子,这说明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_;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可能是_。A人的肌肉细胞 B鸟的红细胞 C蛙的红细胞 D乳酸菌细胞(2)图甲中的蛋白质分子能整个_在膜中,

30、原因是这些蛋白质含有_,据图可判断该细胞膜_(上、下)侧为细胞的外侧。(3)如表中细胞器1、3分别对应下面的_、_。(选填字母)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4)图乙中含有多种生物膜,各种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含有遗传物质的场所是_(填序号)。(5)肌肉细胞和唾液腺细胞(能分泌蛋白质),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速度慢的是_。【答案】 (1). 特异性 (2). D (3). 贯穿 (4). 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 (5). 上 (6). d (7). a (8).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9). (10). 肌肉细胞【解析】【分析】分析图甲:信号分子与生物膜

31、上受体结合,进而传递信息。分析图乙:图示表示动物细胞结构,其中结构依次是: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染色质、中心体、核糖体、核膜、核仁、内质网。分析图表:据表格1、2、3三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可知,1是具膜细胞器且含有少量核酸,为线粒体,2是具膜细胞器,无核酸,可能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3只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具有膜结构,且核酸含量很高,为核糖体。【详解】(1)图甲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人的肌肉细胞、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

32、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乳酸菌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故选D。(2)图甲中的蛋白质分子能整个贯穿在膜中,原因是这些蛋白质含有脂溶性部分和水溶性部分。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的外侧,据图可判断该细胞膜上侧为细胞的外侧。(3)据表格1、3两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可知,1是具膜细胞器且含有少量核酸,为线粒体,对应选项d;3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不具有膜结构,且核酸含量很高,为核糖体,对应选项a。(4)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图乙是动物细胞,遗传物质DNA存在的场所是线粒体和染色质。(5)高

33、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唾液腺细胞能分泌蛋白质,故肌肉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速度较慢。【点睛】本题是对生物膜的功能、细胞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不同细胞器的组成成分的综合性考查,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要求考生能熟记细胞各结构的图形特征和功能,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2.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据图回答:(1)心肌细胞吸收O2、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_(填图的序号)。图b出现BC平台的主要原因是_。(2)如果某生物大分子从外界进入细胞内部,其方式为_。(3)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4)

34、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_。【答案】 (1). a、b (2). 载体蛋白的数量及参与细胞呼吸的酶的数量是有限的 (3). 胞吞 (4). 根细胞膜上相应矿质离子的载体蛋白的有无 (5). 该毒素抑制了Ca2 载体蛋白的活性,而对运输K、C6H12O6等物质的载体蛋白没有影响【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曲线图中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与浓度差成正比,属于自由扩散模型,如O2进入心肌细胞;b曲线图表示在一定氧气浓度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增加,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增加,但氧气浓度到达一定浓度后,运输速率不再增加,属于

35、主动运输方式,如K+进入心肌细胞。【详解】(1)依据物质跨膜运输模型,可知a为自由扩散模型,故为O2进入心肌细胞的方式,b为主动运输中的“耗氧量”模型,是K+的运输方式;图b出现BC平台的主要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及参与细胞呼吸的酶的数量是有限的。(2)如果某生物大分子从外界进入细胞内部,其方式为胞吞。(3)决定绿色植物吸收离子的直接因素即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有无。(4)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而对K+、C6H12O6运输等物质的载体蛋白没有影响,如果毒素抑制了能量的产

36、生,则K+、C6H12O6的运输也会受到影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无论是绿色植物的根吸收矿质元素,还是动物的心肌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都涉及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所以要从能量和载体两个角度(直接影响因素)去寻找突破口,只要间接影响到能量变化(如细胞呼吸)或载体蛋白的因素就要考虑。23.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2)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需氧呼吸释放的CO2与厌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需氧呼吸消耗的葡

37、萄糖量是厌氧呼吸的_倍。(3)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_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答案】 (1). 氧气浓度增加,厌氧呼吸受抑制,而需氧呼吸很弱 (2). 一样多 (3). 1/3 (4). 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5). R【解析】【分析】细胞需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在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是否的氧气相等,厌氧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厌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当细胞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时,细胞只进行厌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时细胞既进行需氧呼吸也进行厌氧呼吸,当二氧化

38、碳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相等时,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详解】(1)QR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厌氧呼吸受抑制的作用越来越强,此时由于氧气浓度较低,需氧呼吸过程也很弱,因此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急剧下降。(2)BC为需氧呼吸过程氧气的吸收量,即需氧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AB表示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AB=BC说明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需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由于消耗等mol葡萄糖需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厌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是31,那么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即为其1/3倍。(3)充入氮气,细胞呼吸速率降低,有机物的消耗量减少,

39、有利于蔬菜保鲜、储存,因此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分析题图曲线可知,R点细胞总呼吸较低,该点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了无氧呼吸,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该点是有利于蔬菜的运输的最佳氧气浓度点。【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之间的数量关系,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及应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细胞呼吸方式的综合理解应用 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图文转换能力。24.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

40、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根据以上实验,该兴趣小组推测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为块茎中不含淀粉酶,为验证该假设正确与否,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_;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苏丹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

41、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第四步: _。实验结果:_。【答案】 (1). 实验原理: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还原糖和本尼迪特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生成红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2). 第二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 (3). 第三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 (4). 第四步:在沸水浴中保温35分钟 (5). 实验结果:A试管中出现红黄色沉淀;B试管中仍为蓝色【解析】【分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

42、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酶,原理是: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还原糖和本尼迪特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生成红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根据实验提供的材料及实验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完善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淀粉。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第四步:在沸水浴中保温3-5分钟。实验结果:由于甘薯提取液中含有还原糖,因此A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马铃薯提取液不含还原糖,因此B试管中仍为蓝色。【点睛】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