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能专训(六)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孙晟传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简寂宫道士恶晟,以为妖,以杖驱出之。乃儒服北之赵、魏,谒唐庄宗于镇州,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宋之间。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晟奔于吴。是时,李昪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由是知名。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昪尤爱之,引与计议,多合意,以为右仆射,与冯延巳并为昪相
2、。晟轻延巳为人,常曰:“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晟事昪父子二十余年,官至司空,家益富骄,每食不设几案,使众妓各执一器,环立而侍,号“肉台盘”,时人多效之。周世宗征淮,李景惧,始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奉书以求和,世宗不答。又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不答。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谟与晟等皆言景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寿州益急。谟等见世宗英武非景敌,而师甚盛,寿春且危,乃曰:“愿陛下宽臣五日之诛,容臣还取景表,尽献淮北诸州。”世宗许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而谟与晟皆见留。德
3、明等既还,景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师,留李重进、张永德等分攻庐、寿,周兵所得扬、泰诸州,皆不能守,景兵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景知二将之相疑也,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永陵者,昪墓也。及崇质还,而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每朝会入阁,使班东省官后,召见必饮以醇酒。已而周兵数败,尽失所得诸州,世宗忧之,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
4、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报国尔!”乃就刑。晟既死,钟谟亦贬耀州司马。其后,世宗怒解,怜晟忠,悔杀之,召拜钟谟卫尉少卿。景已割江北,遂遣谟还,而景闻晟死,亦赠鲁国公。(节选自新五代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与计议,多合意引:牵引。B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副:做副手。C而谟与晟皆见留见:表被动。D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对:回答。【答案】A【解题思路】引:召请,邀请。2下列分别表明孙晟才学渊博和坚贞爱国的一组是()A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B
5、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C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D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答案】C【解题思路】A分别为:孙晟对贾岛的推崇/孙晟的外交才能。B分别为:才学渊博/世宗对使者的厚待。D分别为:孙晟的忠贞不屈/孙晟对冯延巳为人的轻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晟为人好学,有文辞,因此,他受到李昪重用。他虽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能寒暄,但坐定之后却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人都能忘记了疲倦。B周世宗征伐淮南的时候,李景曾派王崇质为使者、孙晟为副手前去谈和,表示愿意割让
6、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但后来李景又反悔而不肯割地给周。C孙晟与冯延巳并为李昪的宰相,他曾奉表出使和谈而被周世宗扣留,并被带到了周的京城,虽受周世宗的优厚待遇却不肯折身事周,最终遭到杀害。D孙晟在出使之初就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思想准备,在领命出使周的过程中,他与其他使臣机智灵活地应对时局,纾解国难,最后以身报国,获赐鲁国公之号。【答案】B【解题思路】使者中,王崇质为副手,孙晟为使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译文_(2)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译文_(3)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
7、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译文_【答案】(1)安重诲厌恶孙晟,认为是他教唆朱守殷谋反的,画孙晟的像悬赏捉拿他,没捉住,就灭了他的家族。(2)孙晟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能说客套话,坐定不久,健谈善辩话锋生动,听的人忘了疲倦。(3)孙晟出使来我这里,说李景害怕我神武,愿意北面称臣,保证没有二心,为什么会有这些斥责的话呢?【参考译文】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好学,有文才,尤其擅长写诗。年少时去做道士,居住在庐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挂在屋壁上,早晚观看。简寂宫道士厌恶孙晟,以为他是妖怪,用棍杖驱逐他出去。于是他穿儒服北游赵、魏,在镇州拜见唐庄宗,庄宗任他为著作佐郎。天成年间,
8、朱守殷镇守汴州,请孙晟当判官。守殷造反,被杀,孙晟于是抛妻弃子,逃亡到陈、宋之间。安重诲厌恶孙晟,认为是他教唆朱守殷谋反的,画孙晟的像悬赏捉拿他,没捉住,就灭了他的家族。孙晟逃奔到吴。当时,李昪刚刚夺了杨氏政权,招纳四方贤士,得到孙晟,喜欢他的文才,任他当教令,他因此而知名。孙晟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能说客套话,坐定不久,健谈善辩话锋生动,听的人忘了疲倦。李昪非常喜欢他,经常和他商量大事,很合心意,任命他为右仆射,与冯延巳并为李昪的宰相。孙晟轻视延巳的为人,常说:“金碗玉杯能用来盛狗屎吗?”孙晟为李昪父子办事长达二十多年,官当到司空,家里很富有,每次进餐不用桌子,让多名侍女各自拿着一件食器,站
9、成一圈侍奉,称“肉台盘”,当时许多人效仿他。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害怕,起初派泗州牙将王知朗到徐州奉书求和,世宗不答复。又派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又不答复。于是派礼部尚书王崇质当孙晟的副手奉表,钟谟与孙晟等人都说李景愿意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州的地方,每年进贡百万用来供应军队。这时,世宗已经攻取滁、扬、濠、泗诸州,想完全攻占淮南才停止进军,因此留住使者不准回去,加紧攻打寿州。钟谟等看见世宗英武,李景不是对手,周军士气很盛,寿春危急,就说:“请陛下宽限五日不杀我们,让我们回去取表,进献淮北诸州。”世宗答应了,派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回南,把钟谟与孙晟都留下来。德明等回去
10、后,李景后悔,不肯割地。世宗也因为暑热多雨而退军,留下李重进、张永德等人分别进攻庐州、寿州,周军所得扬、泰等州都没有守住,李景军势重又振奋。重进与永德两军互相怀疑,有矛盾,永德上书说重进意欲谋反,世宗不听。李景知道二将相互猜疑,就用蜡丸书送给重进,劝他反周。起初,孙晟奉命出使,对崇质说:“我这次出使必然免不了一死,但是我不能出卖永陵一抔土啊。”永陵是李昪的墓地。到崇质回去,孙晟与钟谟都到了周的京城,住在都亭驿,待遇优厚,每次朝会,站在东省官后面,每次召见喝的都是醇酒。不久周兵数次失败,所得各州都失去了,世宗很忧愁,召见孙晟问他对江南战事的看法,孙晟不答,世宗愤怒,但未立即发作。恰好重进把李景的
11、蜡丸书送上,书里有很多斥责周德过恶的话,因此世宗发怒说:“孙晟出使来我这里,说李景害怕我神武,愿意北面称臣,保证没有二心,为什么会有这些斥责的话呢?”立即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把孙晟抓进监狱,把孙晟及跟从的二百多人都杀了。孙晟临死,世宗还派近臣问他江南的事,孙晟始终不肯回答,神色自然,整理自己的衣帽,望着南面礼拜说:“我只有以死来报答国家了!”于是被杀。孙晟死后,钟谟也被贬为耀州司马。后来,世宗的怒气消了,可怜孙晟是个忠臣,后悔杀他,召回并提升钟谟当卫尉少卿。李景已割江北给周,于是周送还钟谟,李景听说孙晟死了,也赐封他为鲁国公。二、2013年山东临沂市沂蒙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赵逸后
12、魏崇义里有杜子休宅,地形显敞,门临御路。时有隐士赵逸者,云是晋武时人,晋朝旧事,多所记录。正光初,来至京师,见子休宅,叹息曰:“此是晋朝太康寺也。”时人未之信,问其由,答曰:“龙骧将军王濬平吴后,立此寺,本有三层浮图,用砖为之。”指子休园曰:“此是故处。”子休掘而验之,果得砖数万,并有石铭云:“晋太康六年,岁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日辛巳,仪同三司襄阳侯王濬敬造。”时园中果菜丰蔚,林木扶疏,乃服逸言,号为圣人。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所得之砖,造三层浮图。好事者问晋朝京师何如今日,逸曰:“晋朝民少于今日,王侯第宅与今日相似。”又云:“自永嘉已来,二百余年,建国称王者,十有六君,吾皆游其都鄙,目见其事
13、。国灭之后,观其史书,皆非实录,莫不推过于人,引善自向。苻生虽好勇嗜酒,亦仁而不杀,观其治典,未为凶暴。及详其史,天下之恶皆归焉。苻坚自是贤主,贼君取位,妄书生恶,凡诸史官,皆此类也。人皆贵远贱近,以为信然。当今之人,亦生愚死智,惑已甚矣。”问其故,逸曰:“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尹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词损实。”当时作文之士,惭逸此言。步兵校尉李登问曰:“太尉府前砖浮图,形制甚古,未知何年所造?”逸云:“晋义熙十二年,刘裕伐姚泓军人所作。”汝南王闻而异之,因问
14、何所服饵以致延年。逸云:“吾不闲养生,自然长寿。郭璞常为吾筮云寿年五百岁,今始余半。”帝给步挽车一乘,游于市里,所经之处,多说旧迹。三年已后遁去,莫知所在。(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休掘而验之验:检验。B吾皆游其都鄙都鄙:京城和边邑。C观其治典,未为凶暴典:典礼,仪式。D吾不闲养生闲:通“娴”,熟习。【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题思路】典:法则,制度。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题思路】A其:代词,表第
15、三人称领属关系,相当于“他的”/代词,相当于“其中的”。B于:均为介词,表比较。C之: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和“为”字配合使用,表被动。7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赵逸奇异的一组是()子休掘而验之,果得砖数万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时园中果菜丰蔚,林木扶疏吾皆游其都鄙,目见其事凡诸史官,皆此类也三年已后遁去,莫知所在ABCD【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说的是子休将自己的宅子改造为灵应寺;说的是子休的园中之景;说的是赵逸认为史官记载的不一定是事实。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16、确的一项是()A北魏时,有个隐士叫赵逸,他说自己是晋武帝时候的人,有关晋朝的旧事,他大部分都记得,人们最终相信了他说的话。B赵逸经历了十六位国君,认为很多史书记载的都不是事实,统治者往往把过错推给别人,把好事引到自己身上。C赵逸对运用虚妄之言中伤正气、借助华丽辞藻损害事实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这使得当时的文士很惭愧,因为他们的写作水平比不上赵逸。D汝南王听说了赵逸的事后感到很诧异,认为赵逸可能服用了什么东西才会如此长寿,但赵逸说他是自然长寿。【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因为他们的写作水平比不上赵逸”错,他们惭愧是因为赵逸说中了他们的问题所在。【解题拓展】解答此类
17、题的基本步骤是: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紧抓关键;其次审视题干,浏览选项,圈定区域;然后再读材料,对选项进行推敲辨析;最后洞察雷区,排除干扰。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所得之砖,造三层浮图。译文_(2)人皆贵远贱近,以为信然。译文_(3)三年已后遁去,莫知所在。译文_【答案】(1)杜子休于是捐出了自己的宅院,将其改造为灵应寺,挖得的砖用来建造三层佛塔。(2)人们都认为距离当世远的就珍贵,距离当世近的就低贱,以为史官的话都是真实的。(3)三年之后,他隐匿而去,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题思路】翻译时,首先要注意语境
18、,然后再从句子中找出关键词语。第(1)句的关键词为“遂、舍、造、浮图”,第(2)句的关键词为“贵、贱、信然”,第(3)句的关键词为“遁、莫、所在”。【参考译文】北魏时,崇义里有一座杜子休的宅院,地势豁亮宽敞,它的门临近官道。当时有个叫赵逸的隐士,说自己是晋武帝时候的人,有关晋朝的旧事,他大部分都记得。正光初年,他来到京都,看见杜子休的宅院,叹息道:“这是晋朝当年的太康寺呀。”当时人们都不相信,问他有什么凭证,他答道:“(当年)龙骧将军王濬平定吴国后,建造了这座寺,这座寺本来有三层佛塔,是用砖砌成的。”他指着子休的园子说:“这就是原来的地址。”子休掘土检验他说的话,果然挖得几万块砖,并且有块石头
19、上刻着铭文:“晋太康六年,岁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日辛巳,仪同三司襄阳侯王濬敬造。”当时园子里的果树和蔬菜长得丰茂旺盛,林木葱茏,众人便信了赵逸的话,称他为圣人。杜子休于是捐出了自己的宅院,将其改造为灵应寺,挖得的砖用来建造三层佛塔。好事的人问赵逸晋朝时的京都与现在的相比怎么样,赵逸说:“晋朝时居民比现在少,王侯们的宅第与现在的相似。”赵逸又说:“自永嘉以来,两百多年间,建国称王的共有十六位君主,我都游历过他们的京都及其边邑,亲眼看见其中的事情。每个国家灭亡之后,观看他们的史书,都不是据实记录,没有不是将过失推给别人,把好事引到自己身上的。苻生虽然好勇嗜酒,但也懂得仁政,不轻易杀人,观看他治理
20、国家的法规制度,并不是凶残暴虐的。但在详细记载他的史书里,天下所有的坏事都归到了他的身上。苻坚自然是贤明的君主,他弑君夺位后,史官随意杜撰,对苻生妄加恶名,所有史官都是这种类型。人们都认为距离当世远的就珍贵,距离当世近的就低贱,以为史官的话都是真实的。当今之人也是以为活着的就愚蠢,死了的才是聪明人,实在是被迷惑得太厉害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赵逸说:“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尽管不过是中庸之辈而已,但等他死了以后,他的碑文墓志铭里面,无不搜罗尽天地之间的大德和活着的人所能办到的好事。这个人是君主,则说他能与尧舜抗衡;这个人是大臣,就说他与伊尹有同等的政绩。凡是治理百姓的官员,就说他为政仁德,令人
21、仰慕他的高尚品质;凡是执法的官员,就说他不畏权贵,敢直言正谏,令人感叹不如他耿直。这就是所说的活着时是大盗,死后就被夸为伯夷叔齐。这是用虚妄之言中伤正气,借助华丽的语言损害事实。”当时舞文弄墨的文人,个个因听到赵逸的这一番言论而惭愧。步兵校尉李登问道:“太尉府前砖砌的佛塔,形式很古老,不知是何年建造的?”赵逸说:“那是(东晋)义熙十二年时,刘裕讨伐姚泓时军人建造的。”汝南王听了赵逸的事以后,非常诧异,便问他服用了什么才使自己如此长寿。赵逸说:“我不懂得什么养生之道,是自然长寿。郭璞当年为我占卦,说我寿命为五百岁,现在还剩下一半。”皇帝赐给他一辆人力拉的车,他周游街市里巷,所到之处,大多能说出其
22、旧迹。三年之后,他隐匿而去,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
23、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
24、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业幼倜傥任侠 倜傥:洒脱不拘。B尝购求之 购求:追购捉拿。C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引去:退兵逃走。D即拊膺大恸 拊膺:捶着胸膛。【答案】B【解题思路】购求:出重金搜求。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
25、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题思路】A于:均为介词,相当于“比”。B以:介词,相当于“凭”/名词,缘由、原因。C而:均为连词,表转折。D因:均为副词,相当于“于是”。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有先见之明的一组是()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A B C D【答案】D【解题思路】是说杨业善于骑马射箭;是说杨业出奇制胜;是王侁的行为。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业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他曾对同伴
26、说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B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有经验,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恰逢契丹侵入雁门关,杨业率军大败契丹军。C杨业说现在辽国军队士气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但监军王侁认为杨业有谋反图谋,杨业为表明清白决定首先出战。D杨业兵败至谷口,不见埋伏的援军,心知必死无疑,反身与辽兵力战,后被擒,杨业感叹奸臣逼迫出兵,绝食而死。【答案】C【解题思路】错在“王侁认为杨业有谋反图谋”,应为王侁猜测杨业有其他的意图。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译文_(2)俟业转战至此,
27、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译文_(3)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译文_【答案】(1)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2)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3)(杨业)立刻捶胸悲痛,再次率手下士兵奋力战斗,身上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解题思路】准确理解各句子的意思,注意关键点的翻译。关键点:(1)“孤垒”“甚危”“生聚”;(2)“俟”“即”“遗类”;(3)“膺”“被”。【参考译文】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
28、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行侠仗义,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是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青年时侍奉北汉皇帝刘崇,担任保卫指挥使,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宋太宗亲征太原,平日里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搜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
29、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迁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攻击他们,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
30、美等人率领所统率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其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先出战。”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等我战败退到这
31、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望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瞭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王侁(带领军队)沿着交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败退到谷口。杨业看到四下无人,立刻捶胸悲痛,再次率手下士兵奋力战斗,身上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几十上百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