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13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有“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循天下之公” 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A B C D 14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完善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C民主范围有限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15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
2、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依据以上条约的条文,你判断应属于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61902年6月大公报曾经登载了这样一则征婚启示:“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对以上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近代报刊的创办反映了社会风俗的变化 B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逐渐
3、被人们接受 C时人都认识到应废除缠足、婚姻自由、提倡男女平等 D该报刊的发行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17下列有关右图战争形势分析正确的是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C基本上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18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个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孤立与隔绝的状态,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影响深远。就社会生活领域而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餐桌上:东南亚的胡椒、肉桂等廉价香料进入欧洲寻常人家B物种上:马铃薯、番茄、玉米等超出美洲范围传到亚洲C人种上:美洲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 D穿着上:中国丝绸、印度棉制品从此在地中
4、海区域大量转运销售19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B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联系C科学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发明的出现 D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20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是美国中央政府权力构建的基本原则。下列有关美国“三权”在实践中的运作,表述正确的是A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 B总统对国会负责,国会对立法有否决权C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D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由国会任命21珀金斯在二十世纪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中对中国不同时期经济
5、数据统计:GDP(亿元)人口(亿)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19141918年4844311261933年817151234621952年6588572115258根据上表的数据分析,1933年经济获得大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建立了国内统一市场 B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提供了机会C国民政府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2“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
6、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化时期中国的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231995年11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 A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38(26分)恩格斯曾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阅
7、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494年,当罗马遭遇外族入侵时,罗马平民却成群结队地离开了罗马。人群中,有人说:“一个不把自己的保卫者当作公民的城市,还值得留恋吗?”有的抱怨说:“我的哥哥为国战死沙场,而我父亲在家被人打伤,更可恨的是打人者(贵族)逍遥法外,我们无法申诉!”材料二:1921年列宁曾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材料三: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极度混乱和动荡,国际间的贸易、货币金融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发生了困
8、难。二战后各国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迫切需要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国际金融政策协调(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社会危机出现的原因?为化解危机,罗马统治者采取了什么举措?该举措有何进步意义?(8分)(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正面攀登”的含义及其造成的危机局面?“走下山道路”对于缓解危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3)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缓解国际贸易、货币金融等困难局面而采取的努力?(6分)(4)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谈谈你对“危机”的认识。(2分)39(26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
9、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司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
10、、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6分)(3)根据材料,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6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6分) 措施典型代表意义深圳、珠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青岛、大连有力的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