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378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孔子率先提出“四时有序”的观点,孟子又指出:“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规律),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荀子则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说明先秦儒家()A都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B都恪守敬天保民的思想C都要求探求自然运行规律D思想存在一定的传承性2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此后,齐桓公几次大会诸侯,各诸侯国在盟会上通过了尊王攘夷、互助合作的协议。“尊王攘夷”在当时()A旨在强化周天子的权威B维护了华夏文明地位C意在消弭诸侯争霸战争D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3公元前119年,汉朝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

2、地方和私人铸钱,并命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钱作废熔化,把铜料送到长安的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重量和成色都有保证,私铸者无利可图。这一做法()A确立了长安的经济领导地位B消除了各郡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D促进了汉朝对外贸易额的增加4如图是出土于甘肃西和县的一方印的印文。该印最有可能是()A西晋颁给某少数民族酋长的印信B西晋所封某同姓诸侯王的印信C东晋赐予某世家大族族长的印信D东晋管理西域地区的实物证据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重点记载北方农业生产,劝君以农为本,让天下人皆知务农重谷之道,是针对时代之弊的救世之举。宋代陈旉农书则是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南移的实际而撰写的一部农书。这体现了()A古

3、代农书编写者务实的理念B北魏时期统治危机严重C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农书编撰D农业耕种区域不断南移6唐朝时,在西域、东北、岭南、漠北等地共设置羁縻府州近千个,羁縻府州的都督和刺史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充任,中央政府在这些地区“顺其土俗”,不收赋税,接受以政治象征意义为主的土贡。当时这些措施()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D削弱了边疆地区政治地位7明朝初年,国家对读书人的衣服形制有严格的规定,如生员襕衫须用玉色布绢制作,宽袖,沿有黑边。到明朝后期,生员违反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读书人家,尽为女人红紫之服”。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纺织技术的进步B文化教育的衰退

4、C商品经济的发展D政治体制的变革8如表黄宗羲心目的三种社会形态,据表可知,黄宗羲()自然社会(有生之初)理想社会(三代及以下)后世社会(三代以下)状况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天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君为主,天下为客。A赞同恢复三代的理想社会B反对君主制度的存在C初步形成了近代民主思想D对传统体制有所反思9清朝军机处在由内廷机构走向中枢机构的过程中,其起点是对雍乾之际藩部地区驻防大臣的统辖,这种统辖主要体现为:一是对藩部地区驻防将军大臣及各级官员的选任,二是负责藩部地区与行省地区之间官员的调任。这反映出军机处()A成

5、为非正式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B提升了君主权威和中央行政效率C将边疆管理与机构变革有机结合D对边区实行因俗而治的灵活政策10如表是中外学者对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城市人口的比重统计,据此可以推知,古代中国()时期统计春秋时期齐国的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汉代非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唐代城市人口的比重为10%宋代城市人口至少占总人口的10%以上清代非农业人口约占17%A人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B汉唐时期的城市人口数量相同C生产方式的质变加速人口增长D经济发展受制于城市化的水平111848年,徐继畲在刊行的瀛环志略中感叹西方富强,认为商业贸易可致国家强盛;对他们的政治制度充满钦慕,赞扬西方强国的民

6、主制度及开创者。这说明他()A旨在引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代表C是当时理性看待西方的先驱D冲破了中体西用的束缚12清末有人描述说:“自与各国通商以来,洋货充斥各处,已有洪水滔天之势。盖吾国工业素不讲究,各种物品皆粗劣不堪,一旦光怪陆离之物杂陈市肆,国人任意选购,俨有抛弃本货沉溺洋货之势。大者佳者无论矣,甚至零星杂物,亦惟洋货是用。”这反映出当时()A对外通商导致了传统手工业的覆灭B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C国人崇洋消费观念阻碍了工业发展D欧美控制了中国日用品市场13如表是辛亥革命前后上海出版的部分女子报刊一览表。这反映近代中国()创刊年份报刊名称主持人刊期1898年女学报沈静英旬

7、刊1902年女报陈撷芬月刊1907年中国女报秋瑾月刊1907年天足会报沈仲礼、管西园初为季刊后为月刊1912年万国女子参政会报张汉英十日刊1912年女权月报文典、乐勤等月刊A大众传媒以知识女性为先锋B反封建和女权平等观念不断传播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普遍提升D女性在辛亥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1419121919年外国在华商家数量如图所示。据如图可知,当时()A一战影响了列强在华的经济格局B列强对华仍以商品输出为主C中国的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D民族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15五四运动中“反对强权”的口号将传统“排外”转为推翻帝国主义统治的基本诉求和坚定立场,并由此开始从感性的反抗走向理性的斗争,为其后反帝

8、纲领的形成和科学理论的产生奠立了基础。据此可知,五四运动()A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主要任务的转变B首次提出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C使启蒙压倒救亡成为改造社会的主流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条件16孙中山认为俄国之所以能抵抗此强敌(指英、美、日等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全靠全国人民与党员之奋斗,俄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其能合乎俄国大多数人心。这种看法()A促进了三民主义的适时提出B改变了孙中山阶级属性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有利于国共两党的联合1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通过了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等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决议,并颁布法律文件规定:“苏维埃应保证商业

9、自由,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等。这些措施()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打破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解决了根据地的物资短缺问题181945年11月,毛泽东指出,减租必须是群众斗争的结果,而不是政府的恩赐;斗争中发生“过火现象”是难免的。但是“只要真正是广大群众的自觉斗争,可以在过火现象发生后,再去改正”。这一认识()A使土地革命开始在敌后根据地实施B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转移的新形势C源于国民党军队挑起了全面内战D旨在动员群众取得民族战争的胜利191954年5月,教育部在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指出:“今后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注意要培养

10、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劳动观点,也应该注意对其进行综合技术方面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了解一些关于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这一要求()A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主要服务于三大改造的需要C深受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D源于国家工业化的基本实现20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生产资料服务公司成立。它的功能是承办信托服务、组织推销积压物资,以及代购、代销、代加工、代托运和调剂余缺等业务。在经营期间,共处理积压物资3亿多元,代办各类物资1亿元。该公司的成立()A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改变了工业物资匮乏局面D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政策21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灵感来源于诗神,诗人只是接受

11、赐予,传达神的指示。所以他强调要驱逐诗人,认为诗人给城邦公民带来过多的激情。这反映了柏拉图()A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B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C重视人物质层面的需求D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22如表是古罗马时代的有关法律规定,据此可知罗马法()内容山处“如果欺侮人,则罚款”十二铜表法,第八表“债务人在拘禁期间,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十二铜表法,第三表“如果未成年人的财产价值在500索里迪(一种金币)以内,城邦保卫人应同城市主教设立监护人或保佐人”法学阶梯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B蕴含人文主义色彩C偏向保护平民利益D具有形式主义特征23蔗糖起源于亚洲,1430年,葡萄牙与意大利商人

12、将蔗糖种植引入到马德拉群岛(非洲西海岸),随后扩展到其他大西洋岛屿。16世纪初蔗糖被引入到巴西,从而使其在整个近代早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商品。这反映出()A新航路开辟促进早期全球化发展B物种的跨洲际传播具有单向性C物种交流改变了殖民地经济结构D欧洲殖民者开始主导世界市场241811年,英国工人发起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卢德运动”,后来遭到失败。1836年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这一变化说明英国()A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提升B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社会贫富差距已逐渐缩小D经济发展淡化了工人的斗争意识25尔根奈佛在爱因斯坦传中写道

13、:“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在物理学纪事连续发表文章。此后,物理学再也不是原来的物理学。”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对论()A开创了微观物理学的新领域B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C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26据统计,苏联政府从1927年10月起,完成不了月采购粮食计划(因为政府收购价格低),接着11月、12月也没有完成粮食采购计划。到1928年1月1日止,与上年同期相比,国家采购减少了一亿二千八百万普特的粮食。这一状况()A揭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说明急需实行新经济政策C反映计划经济体制阻碍农业发展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271947年6月,美国通过塔夫脱哈特

14、莱法,该法要求工会官员进行反共宣誓,证明自己不是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有联系的组织成员,证明自己不信奉共产主义。这反映出()A政府利用法律重塑国家精神B两极格局形成激化国内矛盾C意识形态斗争影响政治自由D阶级斗争加剧党派之间分歧28如表为19501972各国黄金储备比重变化表。这一变化()1950年1971年1972年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美国31.20%9.70%7.60%日本3.20%12.40%12.30%西欧共同体各国26.50%30.00%29.60%A提升了欧元的货币地位B加速了原有货币体系的解体C缓和了美欧的贸易竞争D导致了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29有学者指出,在后脱欧时代

15、,英国与欧盟在社会保障领域四十余年的合作已形成稳定的福利场域和福利文化(即“福利超国家化”),二者围绕核心资本的竞争也发展出稳定的竞合关系,已有移民的抵抗策略使英国难以贸然关闭福利共治空间。该观点旨在说明()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挑战B逆全球化阻碍历史发展进程C全球治理新方案亟待提出D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30如图为两幅美术作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都注重对植物细节刻画B都注重光和色彩变化C都具有反对传统的特点D都有情感价值的体现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中国(华)苏维埃共和国家根本法(宪法)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这

16、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二)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摘编自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1931年11月7日)材料二(一)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二)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五)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

17、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摘编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陕甘宁边区政府政权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意义。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居民主食在之前土豆、面包基础上,增加了荼、蛋类、鲜肉等,粮食替代品增多,农业劳动力加快

18、了向畜牧业的转变。在发展中,由于环境保护观念不强,造成土地污染,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与英国大趋势相同,该地对国外粮食市场的依赖性显著增强,但其粮食供应和分配体系的组织性却比不上伦敦等大城市。同时,20多年的英法战争,法国长期经济封锁,切断了英国从国外进口粮食的主要来源。这些因素使曼彻斯粮食供应问题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骚乱。鉴于此,政府在曼彻斯特修筑了多条运河和铁路,方便了粮食供应;19世纪30年代该地成立的反谷物法同盟导致谷物法于1846年废除,迎来了英国自由贸易的时代。曼彻斯特粮食供应问题得以缓解。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材料二1949年,

19、上海解放后,一些不法粮商操纵粮食市场,使上海米市从6月中旬起价格大涨。于是,中央委派陈云到上海开展一场保卫新生政权的经济战。在陈云指挥下中央财委和上海市政府从江苏、浙江等地收购大米,调运到上海。同时,国营粮食公司在市场实行有计划的批发抛售,在零售环节,对工厂、学校等办理直接供应和重点配售,使全市六分之一的人口能以低于市场批发的价格买到粮食。同时,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各项制度作重大改革,如规定中途退市后不得再进场交易,以割断粮食市场与其他市场间的联系避免相互哄抬价格等。这些措施很快收到了实际效果。另外,为打击私商投机哄抬,国营粮食公司连续降低售价,大量抛货,迫使私商以低于市场价亏本售出粮食。195

20、0年,上海市政府又成立新的上海市米业市场,交易秩序大为好转,粮价平稳下来。这是新中国在经济战线上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摘编自贺涛上海解放之初的“米粮大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曼彻斯特粮食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解决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上海解决粮食问题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公民的灵魂,使他们有知识和教养,过理性生活,追求善。他从来没有论述过权力的归属、制约与平衡等问题,而是将政治完全的伦理化,寄托于个人的善和美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与苏格拉底相似,不同的是,孔子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推而广之

21、到政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论述。摘编自汤雪菲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德治思想分析材料二“我中国之哲学史,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者,斯可异已!孔子大政治家也,墨子大政治家也,孟、荀二子皆抱政治上之大志者也。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无不然。”摘编自王国维著,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材料三“只有希腊的哲学流派扶植了一种不受任何经典束缚、不受任何俸禄利益制约,仅仅为培养希腊绅士(集善、美于一身的有教养的人)服务的纯粹的俗人教育。”摘编自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

22、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世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影响。1D【详解】根据材料“孔子率先提出四时有序.孟子又指出: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规律).荀子则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孔子认为四季变化有其规律,孟子认为天和星辰运行有其规律,荀子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规律,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观点,先秦儒家思想存在一定的传承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发挥人的主观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敬天保民的思想,孔子和荀子观点未涉及探求自然运行规律,排除BC项。故选D项。2B【详解】“尊王攘夷”的口号有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进而维护华夏文明的地位,B项正确;

23、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权威,而使树立自己的权威,排除A、C项;“尊王攘夷”和分封制的瓦解并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3C【详解】根据材料“汉朝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并命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钱作废熔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铸币权收归中央,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货币统一也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长安的经济地位,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4A【详解】通过题干中“晋归义羌候”,可知羌是少数民族,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个印信很可能是西晋颁给某少数民族酋长的印信,A项

24、正确;B材料中虽然有候,但是并非涉及同姓诸侯王,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世家大族,排除C项;由史实可知,东晋时期,西域已经不在中原汉族政权控制之下,排除D项。故选A项。5A【详解】根据材料“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重点记载北方农业生产”“宋代陈旉农书则是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南移的实际而撰写的一部农书”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所以贾思勰重点记载北方农业生产;宋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陈旉农书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南移的实际而撰写农书,这体现了古代农书编写者务实的理念,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信息均无法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6B【详解】羁縻府州的都督和刺史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而且羁縻府

25、州的治理按照当地民族风俗进行,这样有助于缓和民族矛盾,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行政体制无关,排除C项;上述举措对于边疆地区的地位并无较大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7C【详解】根据材料“到明朝后期,生员违反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原本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受到冲击,服饰僭越现象不断增加,难以遏制,C项正确;“纺织技术的进步”不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文化教育衰退”无关,排除B项;明朝初年政治体制并未发生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8D【详解】根据材料黄宗羲心目中

26、的三中社会形态自然社会是从有生命开始,人就是各自有私心,各自利益的,理想社会是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后世社会是天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黄宗羲对传统体制的反思,D项正确;赞同恢复三代的理想社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黄宗羲反对君主制度,排除B项;黄宗羲的思想没有逃脱儒家思想的范畴,排除C项。故选D项。9C【详解】根据材料“清朝军机处.其起点是对雍乾之际藩部地区驻防大臣的统辖.一是对藩部地区驻防将军大臣及各级官员的选任,二是负责藩部地区与行省之间官员的调任。

27、”可知,军机处由内廷机构走向中枢机构,其变革与藩部地区驻防大臣与行省地区官员的调任和选任相关,说明军机处将边疆管理与机构变革进行了有机结合,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军机处成为非正式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排除A项;提升了君主权威和中央行政效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到清代,城市人口的比重为10%左右,浮动不大,反映了封建时期口城乡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A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到城市人口比例,无法知道当时人口数量,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水平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C

28、【详解】徐继畲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在瀛环志略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是最早了解西方的代表,C项正确;徐继畲是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制度,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徐继畲以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B【详解】由材料可知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大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说明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B项正确;对外通商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业,但没有导致传统手工业的覆灭,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国人崇洋,洋货物美价廉,所以国人任意选购,排除C项;材料表明洋货充斥中国市场,不能体现欧美控制中国日用品市场,排除D项。

29、故选B项。13B【详解】根据表格信息,辛亥革命前后上海出版的部分女子报刊是反映女子诉求的,天足会报、女权月报的名称反映近代中国女子具有了反封建和女权平等观念,B项正确;材料只是上海部分女子报刊,不能证明大众传媒以知识女性为先锋,排除A项;“普遍提升”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1911年,女学报女报中国女报天足会报创办于辛亥革命前,其他报刊也不能体现女性在辛亥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4A【详解】依据材料“19121919年”,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一战爆发,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无暇东顾,日本在华投资剧增,改变了列强在华的经济格局,A项正确;此时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30、排除B项;图表反映的是列强在华的商家数量,无法体现贸易情况,排除C项;一战期间,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没有改善,排除D项。故选A项。15D【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为其后反帝纲领的形成和科学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D项正确;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革命任务没有发生改变,排除A项;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首次提出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目标,排除B项;使启蒙压倒救亡成为改造社会的主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D【详解】据材料“孙中山认为俄国之所以能抵抗此强敌(指英、美、日等对苏俄

31、的武装干涉),全靠全国人民与党员之奋斗,俄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其能合乎俄国大多数人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后之所以打败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在于俄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愿,这些认知推动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确定,有利于国共两党的联合,D项正确;1905年孙中山三民主义提出,排除A项;B项说法违背史实,排除B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7C【详解】根据材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通过了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决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

32、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材料显示的是苏区的根据地建设情况,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党的工作重心”是否发生转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问题,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断定“根据地的物资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18B【详解】依据材料“1945年11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蒋介石已撕毁双十协定,进攻解放区,内战爆发。明确减租“是群众斗争的结果,而不是政府的恩赐”,是为了更好的团结人民群众进行抗争,因此毛泽东这一认识

33、适应了当时国内形势的变化,B项正确;此时,抗日战争已结束,已无敌后根据地的说法,排除A项;全面内战是在1946年6月,排除C项;此时是内战不是民族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19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教育部的教育报告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劳动观点,也应该注意对其进行综合技术方面的教育”,这一要求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A项正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34、此时还未实现工业化,排除D项。故选A项。20D【详解】20世纪60年代中国虽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但是60年代对经济进行调整,对市场经济并非完全排斥,D项正确;时间涉及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建国初期,排除A项;此时尚未突破计划经济束缚,排除B项;材料信息一定层度反映了工业物资匮乏,但这种行为并不能改变工业物资匮乏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21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灵感来源于诗神,诗人会给城邦公民带来过多的激情,结合当时雅典实行的民主政治可知,公民过多的激情容易使权力被滥用和误用,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材料反映了柏拉图强调理性思考的重要性,D项正确;材料没有探讨

35、万物的本原,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排除C项。故选D项。22B【详解】根据材料“如果欺侮人,则罚款”“债务人在拘禁期间,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果未成年人的财产价值在500索里迪(一种金币)以内,城邦保卫人应同城市主教设立监护人或保佐人”可知,材料中的法律条文体现了对人尊严、生命、财产的维护,说明罗马法蕴含人文主义色彩,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罗马法蕴含人文主义色彩,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贵族利益,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23A【详

36、解】蔗糖经欧洲人之手,从亚洲传播到美洲,成为国际商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之后,物种之间的跨大洲交流,是早期全球化的表现,A项正确;蔗糖成为国际商品,显然不是单向性的,而且B项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变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这一时期世界市场尚未形成,而且无法看出欧洲殖民者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24A【详解】卢德运动时期工人认为自己贫困的原因是机器造成的,因而捣毁机器,已获得经济待遇的提高;宪章运动时期更多的要求民主权力,这种变化体现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有了独立的政治追求,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1844年,排除B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表述不合

37、史实,排除C项;经济发展强化了工人的政治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25B【详解】据材料“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在物理学纪事连续发表文章。此后,物理学再也不是原来的物理学。”并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B项正确;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开创了微观物理学的新领域,排除A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排除C项;1687年牛顿撰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26D【详解】根据材料,“完成不了月

38、采购粮食计划(因为政府收购价格低)”,说明苏联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为解决这个问题,实行了农业集体化,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21年结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21年开始实行实行新经济政策,1927、1928年正在实行,排除B项;根据材料因为政府收购价格低导致粮食收购不足,不是计划经济体制阻碍农业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27C【详解】1946年正是美苏两国逐渐走向冷战的期间,美国塔夫脱哈特莱法带有明显的反共倾向,其显然违反了公民的政治自由,这说明意识形态斗争影响政治只有,C项正确;重塑国家精神不等于反共,排除A项;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尚未形成,排除B项;

39、材料所述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非阶级斗争,排除D项。故选C项。28B【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19501972各国黄金储备比重,美日欧的黄金储备发生变化,美国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日欧所占比重上升,这种情形使战后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布雷顿体系奔溃,B项正确;欧元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排除A项;黄金储备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美欧经济贸易竞争的加剧,排除C项;美国霸权地位没有丧失,排除D项。故选B项。29D【详解】根据材料“在后脱欧时代,英国与欧盟在社会保障领域四十余年的合作已经形成稳定的福利场域和福利文化,二者围绕核心资本的竞争也发展出稳定的竞合关系,已有移民的抵抗策略使英国难以贸然关闭福利共治空间

40、”可知,虽然英国已经脱欧,但脱欧后,英国与欧洲却继续保持稳定的竞合关系,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D项正确;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逆全球化阻碍历史发展进程,排除B项;全球治理新方案亟待提出,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0D【详解】风竹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重在写意,抒发画家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而向日葵属于后印象派,其作品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价值,D项正确;风竹图重在写意而非写实,排除A项;B项是向日葵的特点,排除B项;风竹图并不反对传统,排除C项。故选D项。31(1)特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工农阶级为主要的阶级基础;主要任务是推翻国

41、民党反动统治与帝国主义的压迫;政权性质为工农民主专政。陕甘宁边区政府:阶级基础广泛,包括一切抗战爱国群体;以抗日为宗旨和主要目的。(2)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了边区政权;为敌后抗战提供了政治保障;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或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详解】(1)特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材料“.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可得到以工农阶级为主要的阶级基础;根据材料“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可得到主要任务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与帝国主义的压迫;根据材料“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

42、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可得到政权性质为工农民主专政。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材料“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可得到阶级基础广泛,包括一切抗战爱国群体;根据材料“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可得知以抗日为宗旨和主要目的。(2)意义:根据材料“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可得到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了

43、边区政权;根据材料“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可得到为敌后抗战提供了政治保障;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到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或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32(1)背景:工业革命推动居民食品消费多样化,影响粮食生产;土地污染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减少;供应市场结构不完善;法国经济封锁影响粮食进口;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人口大量增长。意义: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特点:以政府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以全国为依托;措施具有针对性

44、和多样性。影响:稳定了粮食价格,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国民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居民主食在之前土豆、面包基础上,增加了荼、蛋类、鲜肉等,粮食替代品增多”可以得出工业革命推动居民食品消费多样化,影响粮食生产;根据材料“造成土地污染,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可得土地污染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粮食产量减少;根据材料“切断了英国从国外进口粮食的主要来源。这些因素使曼彻斯粮食供应问题凸显,”可以得出供应市场结构不完善和法国经济封锁影响粮食进口;根据所学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人口大量增长。意义:根据背景角度,可以推知意义。推动了工业

45、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特点:根据材料“于是,中央委派陈云到上海开展一场保卫新生政权的经济战。在陈云指挥下中央财委和上海市政府从江苏、浙江等地收购大米,调运到上海”可以得出以政府为主导和遵循市场规律;从手段上来看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从范围看以全国为依托;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粮价和市场社会角度可以得出稳定了粮食价格,维护了社会稳定;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可以得出巩固了新生政权;为国民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33(1)背景:民主政治高度发达;政局动荡,社会出现道德沦丧现象;工商业不断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思想活跃;

46、人文精神产生。相同:都重视道德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政治思想具有伦理化色彩。不同:苏格拉底将政治问题完全伦理化,缺乏解决政治问题的具体理论和措施;孔子将伦理思想和行为具体到政治,更具实操性。(2)影响:促使后世中国的知识分子以积极入世为己任或注重经世致用,学术研究与政治参与密切相关;促使西方培养起一批更专注于研究科学和真理本身的知识分子。【详解】(1)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苏格拉底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一方面民主政治高度发达,这一时期雅典的工商业发达,这也是这一时期雅典民主发达的经济原因,同时在文化方面,人文思想的萌发也有益于民主,在社会层次方面,社会伦理道德沦丧,这些都推动了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产生。与同一时期孔子的思想相比,他们都重视道德的作用,具有伦理化的色彩,而区别在于苏格拉底将政治伦理化,缺乏具体措施,而孔子把政治问题具体化。(2)在影响方面,孔子的思想推动儒家入世观念的推行,中国的知识分子以积极入世为己任,学术与政治联系密切,苏格拉底则注重培养纯粹的知识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