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高三年级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9.4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的文人多如牛毛,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 。A. 名垂青史 凤毛鳞角 黯然失色B. 名噪一时 九牛一毛 黯然失色C. 名噪一时 凤毛麟角 相形见绌D. 名垂青史 九牛一毛 相形见绌【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名垂青史:把姓
2、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文段中说的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中有名的文人,用“名垂青史”更恰当。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九牛一毛: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文段中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才少,用“凤毛麟角”恰当。黯然失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之后,显出了不足。文段中说的是中国很多文人与苏轼比有差距,用“黯然失色”恰当。故此题答案为A项。【点睛】本题考查近义成语辨析的能力。成语的测试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
3、,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 。 。 ?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
4、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前文语境可以推知,后两句应先说“要读书”,再说“好读书”,据此可以确定。由后文“孔子说”可以确定应放在最后。是陶渊明的观点,“怎么能不求甚解呢”紧承,可确定的顺序,是
5、对的进一步阐述,所以答案应为C项。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一句是()A. 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好好休息一下。B. 欣闻曹先生出版纪念会在南京举行,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C. 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D. 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能略尽绵薄之力,于愿足矣。【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一项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要求:一要考虑是否合乎某种特定的语境;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A项
6、,“微恙”用错,该词是书面语,用在口语语境中不合适。可以把“微恙”改为“不舒服”。故本题选A项。【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
7、,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4.“微创新”,这个概念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尝试的新方向。今天的技术革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颠覆性的更新换代,任何针对用户体验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爆整个市场。微博就可以看作是在博客基础上的微创新,用140个字拉低了用户门槛,迅速引发了全民微博潮。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来说,如何不让微创新成为“山寨”的代名词,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像团购这样的一窝蜂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其中很难看到“微创新”在发挥作用。这段文字用“
8、团购”来说明A. 盲目从众的现象B. 更新换代的趋势C. 复制与模仿的作法D. 集体相约采购的行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内容理解与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像团购这样的一窝蜂现象屡见不鲜”,这个是在举例子,证明前面提到的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来说,所以主要是前后呼应,在说模仿方法。综合C项正确。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为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初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
9、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
10、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而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
11、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注: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班荆:布草而坐。烋烋然:灰尘蒙积的样子。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强知县行属礼强:强迫B. 日欲晡晡:落下C. 诸君即共前遮之遮:阻拦D. 诸长吏皆重违其意重:敬重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余若水刚踏入仕途,就担任宝应知县,但他品性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从此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B. 余若水亲自带着家人耕种,艰难度日,妻子儿女安然自在,没有怨恨之情。死后,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
12、凑钱为他办了丧事。C. 余若水清高安贫,朋友们一起来看望他,他想逃走;见了面,只谈论天气,不谈当时社会上的事。朋友救助钱和米,他也再三推辞。D. 张岱运用细节描写,把余若水刻画得神情毕现,并对其节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映了他身为清初汉族文人的复杂心态。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2)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3)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8. 余若水“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5. D 6. A 7. (1)官吏们敬重他的节义,就一起去慰问他,也极少有人能见到他,
13、(或:他也很少出见)有的人就在门外行礼后离开。(2)他以前同年中进士的朋友,依仗交情深厚,殷勤拜访,余若水称生病推辞。(3)死后可以坦然地见旧主,不辱没先人,像余若水的做法已经足够了。 8. 原因:捍卫自己的节操;哀吊国家的灭亡;痛心兄长的去世;表明对旧主的忠心【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常见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做此类题目,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D项“诸长吏皆重违其意”大意理解是“官吏们都不轻易违背他的心意”,可见“重”的正确理解是“慎重,不轻易”。选项理解为“敬重”,按照代入法进行检测,与“违其意”不搭配。故选D。【
14、6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认真审读选项内容,找到与原文的关联的表述区域,结合上下文语境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A选项后半部分表述不当。“从此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对“从此”的理解是辨析正误的关键点。选项认为“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是“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之时的事情,在时间上有错位。联系原文 “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看,“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是在清兵渡江邦国灭亡、兄长余煌投水死后。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
15、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关键字理解:(1) “多”,敬重。“因”,于是,就。“问”,慰问。“罕见”,古今异义,极少有人能见到他。“或”,有的,有的人。“去”,离开。(2)“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在此可解为同年中进士的。“恃”依仗。交谊,“殷勤”,情意深厚,热情周到。可保留不译。“造”,前往,到,引申为造访、拜访。(3)“下”,到下面,联系语境可知,此处指“死后”。“若”,像。【8题详解】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
16、括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看清要求,根据问题指向,找到相关段落,认真分析。余若水“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的原因有哪些,先找到他离开城市归隐前的内容。从第一段来看,答案和“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有关。“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是捍卫自己的节操;“悼邦国之灭亡”,这是哀吊国家的灭亡;“痛哲兄之先萎”,这是痛心兄长的去世。从最后一段来看,他的这一举动也表明对旧主的忠心,因忠心而“誓不再渡”,也是“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原因。参考译文:余若水先生,名增远,是明朝崇祯癸未年的进
17、士。他的兄长余武贞先生,名煌,是天启乙丑年廷试的第一名,担任翰林院修撰。余若水初出做官,便得到淮安宝应知县一职。当时,东平伯刘泽清率兵驻守淮安,强令知县向他行属下之礼。若水不服从,到任刚一个月,就辞职回家了。丙戌年,清兵渡过长江,余武贞先生走到东桥跳江自杀。余若水悲伤国家灭亡,痛惜兄长过早地死去,望着江水放声哭泣,立下重誓不再北渡,从此就不在城市中现身。余若水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家中非常贫困,住在三间破旧的房子里,房子不能遮风蔽雨,鸟鼠不时出入。他在房子旁边租了二亩田地,亲自带领家人耕种来养家,经常到断粮的地步,妻子儿女安然自乐,没有怨恨的神色。官吏们敬重他的节义,就一起去慰问他,也极少有人能见
18、到他,(或:他也很少出见)有的人就在门外行礼后离开。绍兴守道沈静澜,他以前同年中进士的朋友,依仗交情深厚,殷勤拜访,余若水称生病推辞。沈静澜就假托探病径直入内,进了门就看到余若水躺在一张胡床上,胡床破烂不堪,床边有一张无腿的小桌,桌子四角用破瓦支撑着。听到朋友进来,想起身跳墙逃走。沈静澜已经预先考虑到这点,就邀请同年中进士的四五个人和他一起去的。看见余若水从床上起身要逃走,他们就一齐上前拦住他,对他说:“若水!人生在世应该有朋友和亲戚,你为什么如此(决绝地)逃避呢?”若水说:“我并非隐居避世而自命清高的人,只是自己觉得福分浅薄,不能与世人融洽相处,姑且一个人按照自身的方式安然生活,长久地做一个
19、农夫到死,就很满足了。现在你们如此显耀地来拜访我,还要盛礼款待我,这会让别人认为我避名是为了求取名望,不是我的愿望。”朋友们都席地而坐,他尘灰满面地坐在墙角,朋友们环视屋内,屋内有一个甑放在土台上,饭还没有蒸熟;衣架上散乱地放着破旧的衣裙,其它的便什么也没有了。朋友们带着酒和器具,拿出来倒上酒,他勉强喝了两杯,硬劝他喝,他也不再举杯。朋友们谈及当世之事,他低着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即使偶尔有问答,也只是谈论天气罢了。傍晚,辞别朋友退下。第二天,朋友们准备了钱和米送给他,他再三谢绝。因为这个原因,官吏们都不轻易违背他的心意,也不敢经常去拜访他。他不进城市有三十六年。庚戌这年,没有生病而死去。
20、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下葬。按照他的遗愿埋葬在他生前隐居的丁斗垄。张岱说:为人之臣称托身于旧主,却丧失操守改变自己的志向,这不是忠。激愤而死,来表明自己的气节。用道义来捍卫自己的志节,用智慧来保全自己,托身于人迹罕至的乡间,死后可以坦然地见旧主,不辱没先人,像余若水的做法已经足够了。然而他的节操被人难以比得上的地方,在于兄长余煌死在了止水,弟弟余若水不再渡河。余若水一心隐居于乡间,空怀抱负终了一生,唉,他真是做了一件难事啊!【点睛】做文言文翻译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
21、境,推敲断定解释。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莎衣宋杨朴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注:莎衣:即蓑衣,农夫、渔夫用以避雨。直饶:纵
22、使、即使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贵的官爵。9. 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10. 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形象。【答案】9. 多角度描写:视觉和嗅觉角度进行描写,如“蒹葭影”是视觉,“菡萏香”是嗅觉。借景抒情,借此景抒发对莎衣对渔人生活的喜爱之情。动静结合:“和烟卧”是静态,“带雨披”是动态。选取典型意象:如蒹葭影、菡萏香、烟雨,渲染了渔人生活的诗情画意。 10. 热爱自然、崇尚淡泊雅致的隐居生活 放旷不羁、自由洒脱,蔑视权贵、淡泊清高【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艺术手法有修辞、表现手法和抒
23、情手法,此诗中的颔联是写景的,应从写景的方式和目的分析,写景的方式注意顺序、着眼点和描写手法,写景的目的注意和情感相关,此题从写景的角度看,诗句选取蒹葭影、菡萏香、烟雨,渲染了渔人生活的诗情画意;从角度看,“蒹葭影”是视觉,“菡萏香”是嗅觉,视觉和嗅觉结合多角度描写;从手法看,“和烟卧”是静态,“带雨披”是动态,动静结合;从情景关心看,借景抒情,借此景抒发对莎衣对渔人生活的喜爱之情。【10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能力。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和诗歌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正确分析这两类人物形象,应做到:1知人论世,注重背景。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风貌,把握同
24、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结合作品的背景,才能客观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2要抓住关键词,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入手,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诗歌往往是通过一些关键的字词,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3要抓住周围的景物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4要适当地想象补充。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人物形象鉴赏题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2)
25、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此题注意根据其“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和烟卧”“带雨披”“狂脱”“乱堆渔舍”“直饶”“未肯”等细节动作分析概括其形象特征即可。【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
26、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淇水汤汤,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苏轼赤壁赋)(3)_,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4)夫列子御风而行,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5)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6)最是一年春好处,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仰不愧于天,_。(孟子尽心上)(8) _ ,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答案】 (1). 渐车帷裳 (2). 徘徊于斗牛之间 (3). 轻拢慢捻抹复挑 (4). 泠然善也 (5). 山气日夕佳 (6). 绝胜烟柳满皇都 (7). 俯不怍于人 (8). 筚路蓝缕【解析】【详
27、解】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答好题,平时要重视积累,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帷”“拢”“抹”“泠”“皇”“怍”“筚”“蓝”。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
28、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幅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结齿,眸子赛灯,下巴颤儿一塔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
29、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功谢大恩送大匾来了。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拖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
30、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他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呦哼呦叫疼。谁料苏大夫听都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门后,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过了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
31、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架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去。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
32、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注】赛:天津地方土语,有“好像”或“似”之意。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B. 小说主人公苏七块职业是医生,在医术上可谓是“正骨神医”,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C. 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颇有点出人意料,读者在对苏七块的个性、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会对他油然萌生敬佩之情。D. 小说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强,语言典雅优美。让人粗
33、读故事会大呼奇妙,咀嚼文字又觉得精妙无比。13. 小说是如何塑造苏七块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4. 请探究小说为什么以苏七块还钱赠药为结尾。【答案】B(1)细节描写:通过外貌描写,先是写“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结齿,眸子赛灯”,再通过特写“下巴颤儿一塔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突出他的个性、精神和干练;通过动作描写,“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突出他治病的手法娴熟,医术精湛。(2)侧面描写:文章结尾写及华大夫“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从侧面体现他扶危救困的善良品格。(3)欲扬先抑:先写苏七块出
34、名之后有各色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似乎是表现他的唯钱至上,但与后来写他张四治病,治好后给没药款的张四送药,以及不收华大夫代张四出的七块银元的内容比照看,意在赞扬他善良的本性。(1)情节上,通过情节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2)人物形象上,苏七块并非见死不救,无良心可言,他只是执着于自己的规矩,是个极其有原则的人,这样写使苏七块的形象更加丰满。(3)主旨上,表达了对苏七块这类拥有高超手艺、人格独立、人性善良的俗世奇人的由衷敬佩,深化作品主题。【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欣赏人物形象、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做
35、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描写内容和手法。B项,“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分析错误,联系上文看,“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是针对“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来说的,是表明他瞧病规矩奇,并没有否定他医术和医德。从全文来看,苏七块医术非常高明,结尾也表明他并非不善良,也谈不上没有医德。故选B。2.本题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先找到描写人物的片段,理顺情节结构,再从修辞、肖像、语言、动作、细节和人物间关系等多个角度人手,具体分析手法技巧
36、及表达效果。从情节内容上看,作者先写苏七块出名之后有各色规矩,再写他如何给人治病,治好后还免费送药,以及“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不收华大夫代人出的钱,前后对比,意在赞扬他善良的本性,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对苏七块本身既有正面描写如“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结齿,眸子赛灯”,也有侧面描写如华大夫“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如写其肖像、语言和动作时有许多细节描写,如“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很好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张四和华大
37、夫等不同人物关系和出场情节中表现人物,是侧面描写。3.本题考查对文本结尾段作用的探究能力。做此类题目,要通读全文,把握情节与情节间的联系,从结尾段的内容、情节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文章主旨的表达等方面考虑。从情节上看,苏七块还钱赠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当中。苏七块是有个性的人,并不唯钱至上,这样安排,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苏七块并非见死不救,无良心可言,他只是执着于自己的规矩,是个极其有原则的人,这样写使苏七块的形象更加丰满。从主旨上看,这样写可以深化作品主题,民国初年是没“规矩”的时代,苏七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立下他“各色的规矩”,表达了对苏七块这类
38、拥有高超手艺、人格独立、人性善良的俗世奇人的由衷敬佩。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金庸作品的魅力严家炎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相反,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像天龙八部通过萧峰之死所揭示的民族斗争尖锐年代造成的悲剧,包含多么巨大丰富、发人深省的内容,艺术力量又是多么震撼人心!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碧血剑又以多么生动感人的小说笔墨,塑造或赞美了郭靖、袁崇焕这类为民众利益献身的“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武侠小说
39、是娱乐的,是通俗文学,但金庸小说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一般的娱乐品,而是一种有思想的娱乐品。如金庸自己所说:“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如果说严肃文学是“为人生”、通俗小说是“供人消遣”的话,金庸小说把这两方面统一了起来。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广大读者的共同感觉。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
40、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作者调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深广学养,使武侠小说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显示出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
41、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所谓雅与俗,不同时代有不同看法。金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香港的出现,意味着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雅俗对峙问题,从实践上和认识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金庸小说吸取“雅”“俗”两方经验又超越“雅”“俗”。他创造性吸收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
42、说、滑稽小说等众多门类艺术经验,从而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同时借鉴、运用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经验去创作武侠小说,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新的高度。这是金庸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经典的根本原因。(摘编自人民日报)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真正的文学要启人之蒙,有益人生,又要令人愉悦,给人艺术享受,这与金庸的小说观根本上是相通的。B. 金庸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里面的江湖世界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对时代和现实并不回避。C. 通俗小说因为要面向大众,供人消遣,形式通俗,它的题材和类型也限制了一些有素养、有追求的作家的写作。D. 金庸小说中
43、的武技较量,不是单纯的刀光剑影,而是武戏文写,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16. 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选项不符合金庸小说现代精神的一项是( )A. 金庸小说的武侠精神让人神往,比如天龙八部里乔峰聚贤庄以一敌众,快意恩仇。B. 郭靖站在战功赫赫的成吉思汗面前,却只道:“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留了多少孤儿寡母之类。”C. “义”是金庸小说之魂,郭靖行侠仗义,既有独立的个体人格,又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D. 鹿鼎记、碧血剑中,金庸对康熙、皇太极的才干表示出了欣赏,并不因为他们是夺走汉人江山的异族首领而随意丑化。17. 金庸作品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答案】15. C 16.
44、 A 17. 思想饱满,通俗而不媚俗;萃取传统,注入现代精神;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它的题材和类型也限制了一些有素养、有追求的作家的写作”错误,金庸的成功就是例子,如文章第二段说“通俗小说是供人消遣的话,金庸小说把这两方面统一了起来”,文章最后一段说“他创造性吸收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滑稽小说等众多门类艺术经验,从而成为
45、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同时借鉴、运用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经验去创作武侠小说,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新的高度”,由此可知,通俗小说的题材和类型并没有限制这些有素养有追求作家的写作。故选C项。【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选项不符合金庸小说现代精神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写金庸小说现代精神的内容,再分析四个选项,看哪个选项与之不符。文章主要在第四段谈到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本题中,A项,“比如天龙八部里乔峰聚贤庄以一敌众,快意恩仇”错误,该分析与文中金庸小说现代精神不符,参考
46、第四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BCD三项与文章第四节关于金庸小说现代精神的分析一致。故选A项。【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金庸作品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然后到文中圈出写金庸作品魅力的文字,再分点概括即可。如第一段“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相反,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如第二段“他的小说武侠
47、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真知灼见,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这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饱满,通俗而不媚俗;如第三段“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广大读者的共同感觉”,第四段“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说明金庸的作品萃取传统,同时又注入现代精神;如最后一段“金庸小说吸取雅俗两方经验又超越雅俗”“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使他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新的高度”,这说明金庸的作品跨越雅俗,铸就时代经典。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点睛
48、】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筛选概括并非简单的抄写文中的句子,要注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妹妹小题。人工智能:新
49、技术的“双刃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当然,最吸引眼球的是几次著名的人机对弈。比如,1997年卡斯帕罗夫输于“深蓝”,2016年阿法狗41胜韩国的李世石。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进行深度学习,甚至极有可能超过人的智能。比如,尽管美国主流媒体没有想到特朗普会在美国大选中胜出,但是,孟买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通过2000万个社交媒体数据点分析了社交媒体上的情绪,准确地预测了美国大选的结果。从诞生以来,人
50、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著名的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加特纳预计,到2018年,全球最大的200家企业大多数都会利用智能应用,并使用大数据的完整工具包和分析工具,来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改善客户体验。另一咨询公司弗罗斯特预测:2025年之前16的美国工人将被人工智能系统取代,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创造相当于劳动力9的新工作。艾瑞咨询预测,中国国内人工智能市场将从2015年的12亿元增至2020年的91亿元。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比如,目前,高盛三分之一的员工是计算机工程师,而1名计算机工程师可以取代4名交易员。高盛下一步将使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约1
51、46个步骤进行自动化。在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派是悲观看法,代表人包括: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特斯拉汽车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等。霍金曾在英国卫报的一个专栏中写道:“工厂自动化已经让众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的兴起很有可能会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护理、创造和监督工作。”马斯克甚至提出:人类要与机器融合成为“半机械人”,否则将被人工智能淘汰。然而,另外一派则持有相对乐观的观点。如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AI和机器人肯定可以代替很多人类初级简单的、服务类的工作,但是,人类由此被吸纳到更多新的领域,人类不必担心大量失业!总的来看,大学
52、以上水平受影响最小。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最迫切的岗位是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随着人工智能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战也日益白热化。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合格的研究人员数量仅为30万,缺口却为100万甚至更多。传统产业升级后会延伸出新的岗位需求。比如亚马逊已在全球各地的仓库中“雇用”了超过10万台Kiva机器人,大部分执行工作均由其完成。与此同时,又衍生出数千个新型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机会,亚马逊的人员则更加集中到新的工作岗位上,比如订单配对、货品挑选、消费者行为研究及新品研发。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
53、从日常的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地投入到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新岗位上去。10年前,我们对形象设计师、比价员、健康顾问等感觉十分新鲜;今天,我们已经逐步接受了网络主播、红人掌柜、网约车司机;10年后,我们将迎来更多的陌生的职业名称。综上所述,人类必须端正态度,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必然会推动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浪潮,增加新技术的投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促使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带来的总量与结构的影响,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悲观,人类应当更加积极面对,适应新的技术变革。(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日)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54、的一项是A. 孟买公司对美国大选的成功预测说明,人工智能极有可能超过人的智能。B.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市场增值也将会有显著增长。C. 高盛将要使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约146个步骤进行自动化,体现了机器排斥人工。D. 人工智能兴起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很少工作。19. 关于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问题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乐观地看,人工智能对人类就业虽有影响,但总的来看,人类不必担心失业。B. 使用人工智能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C. 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替代很多初级简单的工作,但随着产业升级,又会产生新的岗位。D. 亚马逊
55、衍生出新型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机会,说明人类应积极面对,适应新的技术变革。20. 人工智能带来工作岗位的增加,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8. D 19. A 20. 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岗位。传统产业升级后延伸出的新岗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创出的若干新行业的岗位。【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人工智能的兴起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错误,选项表述不准确,或然说
56、成了必然,文中第四节说的是“人工智能的兴起很有可能会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文中说的是“很有可能”,这是或然,而选项变成必然。故选D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关于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问题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乐观地看,人工智能对人类就业虽有影响,但总的来看,人类不必担心失业”错误,选项的表述不严谨,原文第六节是“人类不必担心大量失业!总的来看,大学以上水平受影响最小”,文中说的是
57、“不必担心大量失业”,选项变成“不必担心失业”。故选A项。【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人工智能带来工作岗位的增加,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然后到材料圈出人工智能带来的工作岗位增加的内容,再进行分类概括。如第七段“最迫切的岗位是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随着人工智能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战也日益白热化”,这是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岗位的增加;如第八段“传统产业升级后会延伸出新的岗位需求。比如亚马逊已在全球各地的仓库中与此同时,又衍生出数千个新型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机会,亚马逊的人员则更加集中到新的工作岗位上
58、”,这是传统产业升级后延伸出的新岗位;如第九段“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从日常的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地投入到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新岗位上去”,这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创出的若干新行业的岗位。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
59、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味道折射出人气质,蕴含着人生百味,承载着文化品格、民族精神。【答案】示例:留下生活最美的味道说到“味道”,不仅仅是舌尖上能够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味道,也指人生百味。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
60、胃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上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味道折射出人气质,承载着文化品格、民族精神。我们要留下生活最美的味道。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央视的这档美食节目,展现了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人们收获、保存、烹饪、生产美食,不仅是在留存和传承食物所承载的味觉记忆、饮食习俗,而且蕴含了对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和故土情感。食物有食物的味道,万物有万物的味道,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许多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不同的味道,是我们一生也抹不掉的痕迹。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吴纯,他获得过18项国际大奖,童年却没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
61、琴,少年时和单亲、下岗的母亲,饱尝贫苦、分离之痛。他用钢琴的黑白键,给自己的人生弹奏出了辉煌的乐章,但只有他知道,这段乐章的开篇,是满满的苦味。而从不刻意遮掩自己年龄的中国台湾明星张艾嘉,将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酿成了醇厚的美酒20岁的她轰轰烈烈,30岁回归家庭,40岁转型导演,50、60岁依然续写传奇。她说:“味道是要被品尝的,我相信味道是来自于你自己人生的态度,你怎么看待自己,那你散发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的,那个就是你自己的味道。”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把握,她的故事几乎等同于她自己的“味道”。人生有百态,人生百态皆味道。味道关乎历史,也体现在现实生活、文化精神的方方面面,就像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既有着
6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一份纯真质朴,也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一份探索;既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一份雄心,也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一份从容和淡定。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愿我们都能留住生命里最美的味道,并像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的,让我们尽情的去享受生活的滋味吧,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做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材料的内涵,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完成写作。本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味道”,材料阐述了味道的内涵,也指明了多种写作方向。味道,不仅仅是舌尖上能够感受到酸甜
63、苦辣的味道,也指人生百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遇到想到的,慢慢都会酝酿出一种特殊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可以是个人气质、文章风格,也可以是文化品味、民族精神等。当然,最容易激发的味道应该是人生最真切的体验、感受和回味。人生的酸甜苦辣都与这些密切相关,可以单独从某一角度立意,也可以写出由此及彼生发的感想。参考立意:1、 酸甜苦辣咸,尽享舌尖上的味道2、 人生有百味,且行且珍惜3、 将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酿成你想有的味道4、 愿我们留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味道。5、 人生最难忘的是家乡的味道,最刻骨的味道是乡愁。可用素材:1、吴纯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家,童年却没有
64、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他获得过18项国际大奖,少年时却和单亲、下岗的母亲,饱尝贫苦、分离之痛。他用钢琴的黑白键,给自己的人生弹奏出了辉煌的乐章,但只有他知道,这段乐章的开篇,是满满的苦味。2、岁月如歌,人生如酒。光阴逝去,每一个女人都难免感慨容颜逝去、青春不再。但张艾嘉却将生命中的每一段时间都酿成了醇厚的美酒,20岁的她轰轰烈烈,30岁回归家庭,40岁转型导演,50、60岁依然续写传奇。世人感慨于她的美丽与才华,她却始终“轻描淡写”。3、叶锦添是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的华人,卧虎藏龙、赤壁、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多部影视剧中的服饰造型均出自他手,收获赞誉无数。多年来,叶锦添的作品中将“东方
65、”的元素发挥到极致,对他来说,“东方美”等同于“根”的追寻。真正的“东方美”,足以让全球华人骄傲,他希望更多人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东方的韵味。他本人却穿着一身黑衣,讲述着年少时不一样的滋味。4、气质是一种味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品格也是一种味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情,有时候也是一种味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董卿5、味道味道,味是指酸甜苦辣,道是指方法,到一定境界了,菜无定位,适口者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这是做菜的最高境界。2016年G20杭州峰会餐饮文化组组长胡忠英层次分析:本文以“留下生活最美的味道”为题,围绕所给材料,谈到了美食的味道、人生的味道,也讲及对味
66、道的审美和味道的意义。最后以“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收束全文,并提出号召,回应开头和题目。全文结构完整,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有一定的说服力。高三年级4月月考文科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各题。陈舍人从易当时文方盛之际,独以醇儒古学见称,其诗多类白乐天。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莫能定。其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注】昆体: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
67、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23. 根据内容分析,这段文字最可能出现的典籍是()A. 文心雕龙B. 诗品C. 六一诗话D. 人间词话24. 陈公为什么叹服“过”字,请简要回答。【答案】22. 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 23. C 24. 陈公诗风类似白乐天,崇尚平实、自然,“过”字与其他几个字相比,平实但生动。【解析】试题分析:【22题详解】文言文断句
68、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其中标志词应抓住:“杜集旧本”是名词作宾语;“陈公”是人名作主语;“云”其后断开; “其下”之前要断开。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3题详解】文心雕龙 、诗品是南北朝的作品,人间词话是品词的作品,因此都可排除,只能选择C项。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24题详解】解答该题,可以从文中“陈舍人从易当时文方盛之际,独以醇儒古学见称,其诗多类白乐天”“诸君亦不能到也”等信息中考虑,同时还要理解“过”字的特点与好处,然后总结答案即可。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二、名著阅读题(1
69、5分)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红楼梦中,晴雯因周瑞家的调唆而被逐出大观园;回家后,晴雯一病不起,在宝玉探望她的当夜香消玉殒。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B. 茶馆中,王利发因为时局混乱,生意越做越艰难。而唐铁嘴因为年头越乱生意越好而感谢岁月,他已改抽“白面”,他要求在茶馆租房却被王利发拒绝。C. 哈姆莱特中,奥菲莉娅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却又脆弱且驯服无知。她的脆弱是爱情所致,她的驯服与无知完全是自我性格发展的结果,她的形象是当时欧洲女性的典型。D. 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诺林是“硬汉子性格”的最佳补充,他从老人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会懂得男人的责任
70、。E. 巴金家中的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在他的心中,维持“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就是他唯一的人生理想。但他也有人情味的一面。【答案】AC【解析】【详解】本题是考查经典名著的阅读鉴赏能力。要做好此类题目,需多阅读大纲规定的阅读篇目,注意记忆重要的情节,注意人物的形象特征,附带分析作家的艺术风格。要选“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要逐一认真筛选。A项,晴雯的被逐与周瑞家的无关,在王夫人面前挑唆的是“王善保家的”。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C项,“她的驯服与无知完全是自我性格发展的结果”,表意绝对化。奥菲莉娅所受的宗法家庭的教养和管束决定她绝对驯服和无知,她身上有着欧洲封建社
71、会带给女性的巨大影响。故选AC。【点睛】此类题目往往涉及到对名著中名句掌握情况的考查,还涉及到了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的考查,以及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分析。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26.简答题三国演义中,除周瑜、诸葛亮之外,还有哪些人助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大捷?请分别概写他们所作出的贡献。【答案】庞统向曹操献上铁索连环船,为后面火攻做铺垫,使战船在着火后无处逃避。阚泽为黄盖下诈降书,以自身胆识和口辩之才骗取曹操信任。黄盖用苦肉计诈降曹操,获取信任,后以投降为名率先放火,使曹军大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典名著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要做好此类题目,需多阅读大纲规定的阅读篇目,以人物为线索,了解相关联的一系列情节,注意记忆重要的情节,注意人物的形象特征,归纳梳理好情节。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大捷,除了天气状况、自身擅长水战和曹军最擅长的是陆战,水军不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外,还有不少人的因素。如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接受黄盖的投降;孙刘联军,巧用火攻,水路陆路两相结合。除周瑜、诸葛亮之外,回答有哪些人相助,需结合情节考虑,要求分别概写他们所作出的贡献,表达时要突出人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