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086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7历史一轮课后训练与检测:第23讲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后训练与检测(二十三)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选择题1(2016福建省宁德市一模)民国之初,广东流传这样的歌谣:“革命世界,新式派头。女子解放,自由选婿。”歌谣内容反映的新风尚,适应于当时的() 内地乡村发达地区受新式教育的国人满洲贵族ABC D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断发、自由婚姻。结合所学可知:可知接受西方文明的主要是在沿海的大城市和受新式教育的青年,广大内地农村受到的影响很小,错误,正确;满洲贵族是封建代表,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2016天津市和平区一模)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

2、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A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B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C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D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天津可以购买洋货,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1894年还没有开始维新变法,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主要涉及的是食物,D项错误。答案:A3(2016湖北省天门市一模)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解析:本题考查理

3、解分析能力。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只是表面现象,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 B项错误;“无媒婚嫁始文明”体现了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故C项正确;民国初期新式婚礼并未成为流行形式, D项错误。答案:C4“那时候,人民对待粮票的态度可以说是慎之又慎,谁家的孩子上粮店买米,丢失了钱可能还不要紧,但若是把粮票给丢了,那就是不可饶恕之罪。”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粮票取代钱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B粮票是人们进行购物的主要凭证C粮食匮乏,必须凭票进行计划供应D粮票被赋予一种浓厚的政治色彩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上建立起计划经济,买粮必须用粮票,故C项正确。粮票从

4、未取代过钱,A项错误;粮票只是购粮的主要凭证,B项错误;粮票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D项错误。答案:C5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人阶级地位提升,故B项正确;A、C、D三项分别出现在古代社会、“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B6(2016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1912年6月27日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到:“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不剪的呢,大半

5、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有梳在后头的,有几百个样式。”这反映()A当时中国女子服饰趋向简约B妇女地位提高,获得解放C“以夷变夏”在人们的情感中逐渐淡化D风气开化,国人普遍追求时尚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中反映天津女子“有穿长衫的”“有秃着头的”“有几百个样式”,不是统一按照西方女子服饰习惯,故C项正确。答案:C7(2016广东中山高三期末检测)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起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如今自行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健身、休

6、闲的好方式。自行车命运的变迁不能说明()A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B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C中国自行车工业世界领先D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我国自行车生产技术与规模等,故不能说明我国自行车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自行车从贵族的玩具到普通人使用,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故A、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而材料“也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方式”,反映出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8(2016东北名校调研)下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

7、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解析:本题考查漫画解读能力。漫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无法点火,说明当时不可能普遍使用电灯, A项错误;漫画讽刺了当时民众的无知, 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活贫困落后”, C项错误;用电灯点烟枪正说明了“认知反差”,故D项正确。答案:D9(2016江苏省扬州市期中考试)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

8、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A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B青年男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C新旧思想冲突激烈D辛亥革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迁解析:根据题干中描述当时社会出现青年男女自由相识的现象,说明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思想,而这种现象被官府禁止,说明旧思想抵制新思想的蔓延,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青年男女同游有伤风化”不符;此时(1908年)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 B、D项错误。答案:C10(2016广东百校高三联考)有位老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内页印着“最高指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

9、问题,都要从我国有6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这体现出()A阶级斗争决定国家政治生活B个人崇拜是十年动乱的主题C国家政治局势影响人民生活D意识形态制约社会价值取向解析:材料中表述的是结婚证有国家领导人和指示等内容,体现出人民日常生活受“文革”运动的影响,故C项正确。答案:C11(2016江苏省苏北四市期中考试)“在昔闺中韵事,日焚香读书,曰燃脂写韵,今则以吸烟代之。吾人如涉足梨园及游戏场所,可见粉白黛绿者流,十之七必以纸烟实其樱唇,恣吸若狂,而昔人之所谓口脂香者,悉变为烟臭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这说明当时部分女性()A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B思想获得彻底解放C经济收入大幅增加

10、D价值追求严重畸形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信息“十之七必以纸烟实其樱唇,恣吸若狂”说明当时女性吸烟成瘾,这种行为是女性价值追求畸形的体现,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6广东省四校联考)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的信息可知服饰西化

11、损害了国内传统纺织企业的利益,故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6广东省六校联考)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

12、、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经济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归纳改变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家庭观念在近代发生了哪些积极的

13、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并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答案:(1)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目的:稳定农业经济和税收。(2)问题:传统家庭制度遭到批判。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民主政治运动对封建大家庭观念的冲击;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动摇了传统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人们的传统家庭观念;西方文明思想的传播影响了传统大家族观念等。(3)主要因素:工厂的发展,导致家庭生活模式的改变。积极变化: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等。(4)基本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变革;

14、政策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关系:社会发展推动家庭变革,良性的家庭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4(2016东北三校第二次联考)照片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晚清结婚典礼1973年一对年轻人的结婚照现代一对年轻人的结婚照从图中提取三幅结婚照所提供的信息,指出其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取信息准确,图片间有比较,说明部分符合史实。)答案:(示例)变化:婚姻观:体现了纲常伦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追求个性。服装:由原来的象征吉祥如意喜庆的红色变为体现文革时期突出时代政治特征的军装为主再到西式服装。典礼过程:由原来的拜天地到敬毛主席像再到自由选择。说明:由图一到图二,经历了近代思想解放;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封建保守思想受到冲击;由古代专制制度到新中国建立。从图片二到图片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