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1933年,美国成立的农业调整局以19101914年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与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以维持农产品价格。1935年农产品价格比1933年提升了近70%。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A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B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C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21906年底,世界无线广播诞生;1928年,美国收音机的家庭拥有率增长到27.5%。与对手不同的是,罗斯福的竞选团队在全国各地买了大量的广播时段他很快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
2、,最终高票当选。这一现象说明A科技革新改变了美国政治运行机制B罗斯福的支持者主要来自贫穷家庭C电台是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新闻媒体D新媒体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深远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国家干预经济理解正确的是A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高额垄断利润C主要目的是为二战做物资储备D旨在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4(变式题)1979年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年会闭幕演说中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和政府控制、统治着的话,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与这段话相符合的措施是A坚持凯恩斯主义思想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减少干预,实行私有化D
3、加强对工业的指导5英国竟争求质量白皮书(1991年)提到,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日,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这反映了英国A基层管理完成了市场化改革B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C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D地方政府从控制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6下图是西方福利政策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加剧B中等资产阶级受益最大C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缓和了社会矛盾D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崩溃71937年5月,罗斯福在向国会递交的咨文中承认“我国1/3的人口,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而这
4、些人绝大多数在农业和工业中”;“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损害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会通过的法令是( )A联邦紧急救济法B全国劳工关系法C公平劳动标准法D社会保险法8战后西方国家通过保护性劳动法律、限制性金融规则和惠及更多人的福利体系来为大众提供保障。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美等国则着手削弱劳工的力量并转向资本的逻辑.“转向资本的逻辑”是指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政府扩大投资以应对经济滞胀C社会福利政策完全市场化D压缩国内开支,加大国际投资920世纪初,清政府在短时间里制定了比较全面的经济法规,涉及近代工业、商业、矿业、铁路
5、、银行、运输、奖赏等方面,拉开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立法的帷幕。由此可见,清政府的举措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C实现了晚清向法治社会转型D保护了手工业者的权益10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A开始陷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产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1197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讲话的背景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
6、动B国家经济建设方略的调整C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构建D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完成12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委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今后三至五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奋,这就是所谓“四方案”。该方案出台表明A西方爆发经危机寻找新的市场B中央部分领导抵制纠正“左”倾错误C中国与西方关系有了实质的缓和D中国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13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一份文件中指出,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这是我国当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D扩
7、大对外开放程度的需要1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不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A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B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C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聚敛财富D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15有学者感叹,“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欧洲人)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辣椒粉调味的东欧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他意在强调A物种交换促进饮食结构变化B欧洲各地文化差异明显C香料贸易推动了新航路开辟D人文主义追求现世享受16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等欧
8、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原料进口国和成品主要出口国,而如印度、拉丁美洲等地区则成为原料输出地与商品的倾销地。这种状况表明A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B国际分工日益明显C全球贸易总量大幅增长D工业革命成就突出1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版德文版序言中写道:“从前让所有工厂主望而生畏的工厂法,现在他们不但自愿地遵守,甚至还容许把它推广到所有工业部门中去。从前被看做恶魔现形的工联,现在被工厂主们当做完全合法的机构,当做在工人中间传播健康的经济学说的有用工具而受到宠爱和保护”。这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A改变了资本家的剥削思想B社会革命是经济发展根本动力C保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D客观上推动了劳资关
9、系的改善18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材料旨在说明A资本主义发展使人类进入大变革时代B西欧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C欧洲的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D欧美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9下面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是A张骞是最早沟通中西方文明的使者B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19世纪晚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交通线的开辟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与发展20(19世纪末)“在南美洲,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交通线不合理、不充足的特征。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
10、的发展,而是为了连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在它们之间的广大地区连最差的道路也没有。”布罗代尔这段话旨在说明A西方殖民扩张满足自身需要B南美洲基础设施不断发展C掠夺资源成为唯一殖民目的D南美洲抵抗运动此起彼伏2118世纪末一个寒冬的下午,在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一家酒吧里,服务员给疲劳的纺织工人端上一杯热茶(加糖加奶),并开玩笑道:“小伙子,干了这杯来自四大洲的能量!”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纺织工人的疲劳和工厂制下高强度的劳动密切相关B玩笑中的“四大洲”可能是指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C在欧洲已有千年历史的茶叶直到18世纪末才进入大众消费D一杯茶中“四大洲的能量”反映出当时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2有
11、文献记载:19世纪,它造就了全世界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的文明,替代了英国和欧洲大机器工业的文明。其中的“它”是指A改良型蒸汽机B内燃机C飞机D互联网23潘迎华在19世纪英国现代化与妇女家庭法律地位的演变)中指出,19世纪英国妇女的家庭法律地位表现出双重性:方面她们在家庭中仍然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英国家庭法律制度逐渐向性别平等的方向发展,妇女享有更多自主权。据材料可知A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B女权主义运动已在英国蓬勃兴起C民主完善促使妇女政治地位提高D妇女仍然需要打破封建家庭束缚24民国时期,西餐在沿海大城市广为流行,吃西餐的不只是上流社会的富豪,许多公司职员、报馆记者也都成了上海沙利文、北
12、京其士林之类中档西餐馆的常客,由此可知A通商口岸更易接受西方文化B中国饮食习俗变化巨大C制度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25据调查,在我国现有网民中,大、中、小学生约占70%,其中未成年人约有20%。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热衷聊天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5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搜集信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互联网A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B影响着人们的政治与经济生活C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D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26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
13、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D民国时期重视平等和法制意识的培养27据记载,民国初年的“北京指南”将“马车、自行车、汽车、电灯、电扇、叫人钟、洋式楼房、洋式火炉、洋式桌椅、洋眼镜、洋皮包”列为“文明器具”,将“赛车、赛马、踢球、运动会、秋千”列为“文明游戏”。据此可知,当时A社会生活呈现新气象B倡导西式文明成为社会共识C交通工具革新步伐加快D普通百姓娱乐活动丰富多彩2820世纪初,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相继建立;追求婚娴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表至出H国留洋的机会:191
14、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这说明A妇女解放扩大了辛交革命的基础B中国女子解放由此开始C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女子解放D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29近代中国,旧式的跪拜、作揖等礼节被废除,代之以鞠躬、握手;旧的“大人”“老爷”等称谓被“先生”或“君”所取代。推动这一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30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思想保守,不能接受新鲜事物B民族矛盾不断尖锐,抵制洋货C封建制度与
15、思想阻碍社会进步D慈禧太后有浓厚的迷信思想31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可能在上海看到的有有轨电车 新式婚礼 公共汽车 自行车ABCD321863年英国公使照会清政府,提出“安置飞线直达海边以及东南各口”的要求,当时总理衙门密函沿江沿海将军、督抚,“力为设法阻止”,但是有些地方大员则提出“有所欲言,则电气运线如雷电之讯,顷刻千里”。这体现出A英国政府开始破坏中国主权B地方势力对外来文明的盲目崇拜C清政府失去对地方管理能力D政府内部对待西方文明出现分歧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8分,第2题18分,共36分)33(19世纪
16、末英美关系)材料 1896年起,英国对美国的外交旨在运用战略克制以期弱化同美国之间的地缘竞争。在白令海峡捕鱼权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双方相互协调、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这种“共容”给当时(大英帝国仍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社会带来的福祉,离不开极少数杰出外交家(如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侯爵)或政府首脑(如美国克利夫兰总统)的斡旋,从而使英美两国从冲突螺旋的窘况中平稳退出。美西战争爆发后,英美之间的“利益共容”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双方的贸易和金融既得利益者成了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英国也在美西战争期间对美国表示支持美西战争爆发时,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态度不同,英国的公众舆论、国内主要报纸杂
17、志几乎压倒性地支持美国在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行动,大量政治社团向英国政府公开表示支持英美友好,媒体和公众的这些立场也为政府所接受。英美关系研究存在一种惯性思维,不妨称之为“文化解释论”偏好,即认为英美在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存在亲缘关系,一般不会倾向于兵戎相凭借大西洋、太平洋之辽阔海城的屏障,颇具贸易大国色彩的“自由主义”美国似乎更容易与英帝国分享“相容利益”,从而有别于德国在欧陆采取的进攻型现实主义崛起路径。摘编自赵斌“利益共容”与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一英美、英德关系(1898-1945年)的历史镜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末对美国运用战略克制实现“利益共容”的原因。(2
1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19世纪末实现“利益共容”的影响。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穆宗隆庆元年(1567 年),实行有条件的“开禁”。西班牙武装商船“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以马尼拉为落脚地,形成墨西哥马尼拉中国的太平洋航线,有学者称之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帆船贸易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物产(如玉米、马铃薯)换取亚洲商品,尤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为主的中国商品,又称“银丝对流”。摘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等。材料二:16 世纪以来,有不少中国商船由广东、福建载着生丝及丝绸开航往菲律宾
19、,另外,占据澳门的葡萄牙人也积极参与中菲贸易,于是中国江浙太湖地区生产的丝与丝织品大量外销,换到不少银子,银与丝遂成为西班牙大帆船在太平洋上长期航运的主要商品。1765 年,一位西班牙官员指出:过去 200 年自美洲运往菲律宾的银子超过 2 亿西元,然后当日留在菲律宾的只有 80 万西元,毫无疑问这些白银大部分都流到中国去了。另有人估计,从 1571 年(明隆庆五年)到至 1821 年(清道光六年),前后 250 年,自美洲运到菲律宾的银子共约4亿西元,其中有一半流入中国,但这项估计仍然偏低。摘编自全汉昇明清经济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兴起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0、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对明清中国的影响。参考答案1D2D3D4C5D6C7C8A9A10B11B12C13A14D15A16B17D18A19D20A21C22B23A24B25D26D27A2829D30C31D32D33(1)两国政府,特别是政治家的克制与努力;相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双方经济关系(贸易和金融关系)联系紧密;媒体和民众的影响;地理相隔。(2)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时世界局势的缓和;有利于英国霸权的继续维持;便于英国集中力量应对德国的冲击;使得美国拥有一个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34(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与扩张,世界市场逐渐拓展;明朝有条件开放海禁;明朝后期,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特点:洲际贸易(跨国长途大宗贸易) ;中转贸易,以马尼拉为中心,多方参与;银丝贸易为主;历时长、交易额巨大;白银大量流入中国。(2)影响:刺激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沿海工商业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白银大量流入推动了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推动了赋税制度的变革(一 条鞭法) ;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