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页第一部分 考点知识 专题突破第2页第三板块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页专题11 区域定位与区域分析第4页考点定向突破掌握核心知识权威诊断速练强化提能作业第5页第6页掌握核心知识 第7页第8页答案速填:经纬度 气候 农业工业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第9页1描述区域地形、气候特征的答题思路。提示:(1)地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地质地貌、海岸线曲直等。(2)气候: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和气温)分布。第10页2人口特征包括哪些方面?提示:语言、民族、宗教、人口数量与素质、性别比、年龄结构、人口迁移、城市人口比重等。第11页3从哪些方面比较区域的生产活动?提
2、示:(1)农业: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2)工业: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第12页4区域城市特点从哪些方面分析?提示: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第13页考点定向突破 第14页考点一 区域定位与地理特征分析以世界地理为例(2018全国卷)澳大利亚(图 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
3、色的地下住宅(图 2)。据此,完成 13 题。第15页第16页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 1 所示的()A地附近 B地附近C地附近 D地附近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只有地符合“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描述,故选 B 选项。B第17页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解析:该地区降水稀少,通天井无法收集雨水;这种地下住宅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当时已有很好的通信方式;由图可看出,通天井又深又窄,采光作用有限,但可以很好地通风换气,故选择 D 选项。D第18页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室温
4、不变冬暖夏凉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 BC D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地下住宅的室温也会有所变化,只是温差小、冬暖夏凉,该住宅位于地下明显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故选 B 选项。B第19页1区域特征的分析第20页2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1)经济、科技、劳动力资源特征: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短缺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经济水平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印度、巴西。(2)能源供应特征:绝对量短缺:日本;相对量短缺:美国。丰富的国家:俄罗斯。(3)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第21页(4)主要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
5、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地带;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俄罗斯的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印度的东北部工业区;巴西的东南部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第22页1区域定位方法(1)根据经纬网定位: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如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大洲、海域、岛屿、国家(地区)、地形区、地形剖面、河流、湖泊、城市、工业区、农业区等。(2)根据区域特征定位(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如地势起伏、水系形状、自然带分布和更替、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候分布、植被分布等;再如人口、民族、风俗、国家轮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等。第23页(3)根据区
6、域轮廓形态定位(典型区域特征):一些国家、地区、省市、河流、湖泊等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4)根据地理景观定位:不同区域因气候不同,地理景观不同。(5)根据相对位置定位:有时可以通过周围事物(如湖泊、山脉、洋流等)判断、推理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6)综合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河流流向、盛行风向、洋流流向、地质构造、气候要素分布、等值线分布规律等来判断定位。第24页2用“心里”地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1)心中有“图”:轮廓相对位置来建立心理地图,多绘制区域轮廓、多翻地图册。(2)图上有“点”:心里地图上“标出”参考点或区域,特别是在地图上寻找“兴趣点”,如山脉、河流、湖泊、城市、轮廓,甚至是一
7、个人、一栋建筑、一段历史、一个未解之谜等。(3)点上有“坐标”:“点”上的坐标,定位心中的图,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第25页3区域内地理要素的叠置分析方法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获取信息与解读、描述及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1)从地形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2)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读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第26页(3)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
8、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第27页(2019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 13 题。第28页1图中 M 地与该大陆东部同纬度沿海地区比较,差异最小的气候要素是()A一月均温 B七月均温C年降水量 D年日照时数解析:据图中经纬度和轮廓特征可判断,该区域为欧洲西北部。图中 M 地与该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同纬度沿海地区比较,7月份,大陆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温暖多雨,与 M 当地气温相差较小;1 月份,大陆东部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低,M 地受暖流影响,气温相对较高;M 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多,年日照时数较少。故差
9、异最小的是 7 月均温。B第29页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 N 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是()A B C D解析:由于 N 国北部气温低,南部气温高,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人口分布主要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 项正确。A第30页3推断图中 N 国不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电力工业B造船工业C棉纺织工业D造纸工业解析:N 国气候不适宜种植棉花,不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电力工业,沿海有优良港口适宜发展造船工业,森林资源丰富适宜造纸工业,C 项符合题干要求。C第31页(2019北京市朝阳区二模)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内陆湖。湖面海拔约 3 821 米,终年不冻。湖泊周围是南
10、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乌鲁族人至今还生活在由芦苇捆扎而成的漂浮岛上。读图,完成 45 题。第32页4的的喀喀湖()A水体参与海陆间循环B湖水不冻是受沿岸洋流影响C湖面水位 7 月比 1 月高D湖水经地表径流注入波波湖D第33页解析:的的喀喀湖属于内陆湖,水体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A项错误;湖水不冻是由于处于低纬度地区,并且受周边地形阻挡,冷空气对其影响小,且不断有河流或融水注入,水量大,保温能力强,该湖西侧为高大山地,不会受沿岸洋流影响,B 项错误;湖泊 1 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且此时气温高,山地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河水对湖泊的补给水量多,7 月降水少、融水也少,汇入湖泊水量
11、少,故湖面水位 7 月比 1 月低,C 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湖位于地势最高处,波波湖的地势低于的的喀喀湖,则的的喀喀湖的湖水经地表径流注入波波湖,D 项正确。第34页5乌鲁族人选择生活在漂浮岛上的原因有()沿岸居住条件差便于捕鱼建岛原料充足对外联系方便A B C D解析:由图可知,的的喀喀湖周边河谷纵横,山体高大,沿岸居住条件差;建成浮岛漂于湖面生存既可以获得较为舒爽的环境,也便于捕鱼谋生,同时,建岛原料为芦苇,湖区芦苇充足,因此乌鲁族人选择生活在漂浮岛上;该地周边山体高大纵列,建浮岛不能沟通对外联系,故错误,对,A 项正确。A第35页6(2019天津和平一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印
12、度半岛 20N 以南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明印度半岛城市的分布特征。第36页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判断理由:河流多由西向东流。(2)城市分布不均,主要沿海、沿交通线分布。解析:(1)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图示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即自西向东流,依此可判断地势。(2)图示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且沿铁路线分布。第37页考点二 区域地理差异分析以中国地理为例(2017江苏卷)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该地区柑橘因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第38页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A北部山地阻挡
13、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较好,其主要原因为邻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所以 D 正确。D第39页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柑橘适于生长在亚热带较湿润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区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所以 A 正确。A第40页1区域差异的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第41页(
14、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第42页2中国四大区域及主要特征(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43页(2)西北地区第44页(3)青藏地区第45页区域差异的主要分析方法(1)定性的方法: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如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等。第46页(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其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彼此的关系。例如,可以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
15、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第47页(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考虑其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还要考虑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第48页(2019河南适应性测试)2017 年 2 月 28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蓝皮书,读中国内地省域经济竞争力排名表,回答 12 题。第49页上游区(110 位)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
16、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湖北省、河南省中游区(1119 位)重庆市、安徽省、四川省、辽宁省、湖南省、河北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下游区(2031 位)陕西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贵州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第50页1.由表可知()A东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都处于中上游区B中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都处于中下游区C重庆是西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最强的省域D我国北方地区的省域经济竞争力明显高于南方解析:结合表中省区的名称,可知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经济竞争力处于下游区,中部经济地带的湖北、河南经济竞争力处于上游区,重庆
17、是西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最强的省域,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省域经济竞争力相差不大。C第51页2造成我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区域差异的原因是()A农业结构 B人口数量C资源条件 D创新能力解析: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竞争力总体较高,这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有关,与农业结构、人口数量和资源条件的关系不大。D第52页(2019北京西城二模)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第53页3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A地势第三级阶梯B东部经济地带C内流区D季风区解析:图示为
18、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地势第二、三级阶梯都有分布,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外流区。D第54页4精准扶贫过程中()A甲地打造商品棉基地B乙地可实施生态移民C丙地应发展立体农业D丁地防治土地盐渍化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东北地区,应重点打造商品粮基地;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可实施生态移民;丙地位于西藏西部地区,应注重环境保护,不宜发展立体农业;丁地位于江南丘陵,主要防治石质荒漠化。B第55页(2019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质量检测)喀什市是我国的边陲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0 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约为 3
19、4:30:36。2010 年,上海开展喀什扶贫援建工作,如今取得丰硕成果。下图示意喀什市位置。据此,完成 56 题。第56页5.上海开展喀什扶贫援建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两地距离遥远,沟通联系不便B产业结构差异大,可直接转移的产业少C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条件恶劣D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进行产业改造升级B第57页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什位于西北内陆,所处区域是农业大区,工业较为落后,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而上海经济发达,农业所占比重很小;上海的第二产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缺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也难以直接转移,并且上海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而且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因此与喀什“落差”大
20、,导致援建困难,B 正确。新疆和上海虽然距离遥远,但由于现代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沟通联系并不难,A 错误;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条件恶劣,但这并不是援建困难的原因,C 错误;上海经济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不存在援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D 错误。第58页6上海开展喀什扶贫援建选择的主要方向有()A推进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经济B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C发展以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D建设先进的加工制造业体系B第59页解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要符合区域的特征,因地制宜地发挥其优势,并要做到扬长避短。由上题分析可知,上海与喀什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因此一定要根据喀什的区域优势确定
21、发展方向。喀什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合大面积发展林业,A错误;喀什农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且该地为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农业发展的光热条件优越,因此可以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B 项正确;喀什深居内陆,交通与通信条件较为落后,而且经济较为落后,不适合发展以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C 错误;喀什工业较为落后,以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不适合建设先进的加工制造业,D 错误。第60页权威诊断速练 第61页(2017全国卷)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22、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 12 题。第62页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出来的,A 错误;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不与自然河道一致,B错误;在洪泽湖以东,该地理分界线没有对应的自然标志,C 正确;该地理分界线不明确,具有过渡性,故其两侧地理差异不明显,D 错误。C第63页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
23、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对两岸之间交通的阻隔,导致两岸之间交通不便、联系较少,故习惯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以长江为界,故选 D。D第64页(2019安徽省芜湖市模拟)下图为 L 湖及其附近略图,据此完成 35 题。3图示区域内()A植被叶稠根稀 B地势南高北低C湖水南咸北淡 D土壤水多气少B第65页解析:通过经纬线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北部,河流为尼罗河,水利枢纽为阿斯旺大坝,湖泊为纳赛尔水库。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叶子很小,甚至退化成刺状,而根部却十分发达,故 A 项错误。尼罗河流向为自南向北,判
24、断地势为南高北低,故B 项正确。湖泊南部有淡水注入,所以稀释作用较强,湖水盐度较低,北部受水利枢纽的阻挡,加上当地蒸发旺盛,湖水盐度较高,故 C 项错误。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土壤中水分含量少,故D 项错误。第66页4与周边相比较,L 湖附近植被丰富的原因主要是()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解析:由上题分析已经知道,该地位于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区,该地的主要植被为热带荒漠。L 湖附近植被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在湖泊附近,水分条件比其他地区好。所以 D 项正确。D第67页5L 湖对湖区周围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加重土地盐碱化B扩大流域面积C减少大气云量D减轻上游洪灾解析:库区蓄水,会导致地下水位
25、上升,因为该地区蒸发旺盛,会导致盐分聚集在地表,加重土地盐碱化,故 A 项正确。流域面积主要受自然因素尤其是地形因素的制约,山脉作为分水岭,如果不发生变化,河流的流域面积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故 B项错误。纳赛尔水库的形成,使附近水域面积增大,蒸发量增多,会增加大气云量,故 C 项错误。水库对洪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水库下游河段洪灾减少,故 D 项错误。A第68页(2019衡水市模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是在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地改变、影响或适应特定的生态因子后形成的。下图为我国和西欧两处典型传统村庄景观图。读图,完成 68 题。第69页6.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
26、是()A地形差异B气候差异C交通运输方式不同D农业生产方式不同解析:我国传统农村以种植业为主,人们聚居在一起。西欧典型传统村庄分散,以畜牧业为主,多家庭牧场。所以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D第70页720 世纪中期,图 a 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A规模扩大B机械化C增加劳动力D资金投入解析:20 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国家稳定,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加强了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提高了单产;规模扩大与增加单产无关;机械化只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会增加单产;当时经济较为落后,资金不足,投入资金少。C第71页8图 b 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A小麦
27、B水稻C牧草D落叶阔叶林解析:图 b 位于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因此图 b 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牧草。C第72页9(2019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幼树较耐荫,根深,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大屏障岛(见下图)历史上曾是贝壳杉的天堂,原是无人荒岛,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屏障岛,毛利人对贝壳杉怀有特殊的敬意。当欧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岛之后,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用贝壳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
28、并将大量原木出口海外。殖民者还用贝壳杉木修筑了一座贝壳杉大坝。贝壳杉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20 世纪后半期,当地政府重视贝壳杉林的生态恢复。第73页(1)简述历史上大屏障岛与新西兰大部分地区相比,成为贝壳杉的天堂的条件。(2)推测殖民者修筑贝壳杉大坝的原因。(3)分析大量砍伐贝壳杉给当地生态带来的威胁。(4)在贝壳杉林恢复工程中,有人认为可以混交引入其他树种,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第74页答案:(1)纬度较低,气候温和,冬季气温高于 0;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短,影响较弱,夏季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光照条件较好;开发历史较晚,且毛利人对贝壳杉的敬意使得历史上贝壳杉受人为干扰较小。(2)大屏障岛面
29、积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有险滩、急流,原木难以漂浮通过;修筑大坝便于控制水位、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贝壳杉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第75页(3)贝壳杉生长缓慢,一经破坏难以恢复,造成森林资源枯竭;缺少林冠拦截和枯枝落叶涵蓄,地表径流加强,诱发水土流失;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4)同意。混合林抵御病虫害能力更强,有利于增强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减轻水土流失;为野生动物营造多样化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不同意。引入其他树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驱逐贝壳杉的生长空间;其他树种在种间竞争中也可能处于劣势,成活率低,长
30、势差;人工干预消耗人力物力,增加经济成本。第76页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贝壳杉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由图可知大屏障岛在新西兰的北部,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高于 0;冬季全球气压带整体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材料中提到大屏障岛原是无人荒岛,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屏障岛,毛利人对贝壳杉怀有特殊的敬意,说明开发历史短,受人类影响小。第(2)题,由材料可知,当欧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岛之后,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用贝壳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将大量原木出口海外。读图可知大屏障岛面积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第77页有险滩、急流,原木难以漂浮通过;修筑大坝蓄水便于控制水位、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该地区贝壳杉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第(3)题,材料中提到,贝壳杉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说明贝壳杉生长缓慢,一经破坏难以恢复,大量砍伐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植被覆盖率降低,森林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容易诱发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第(4)题,若同意从积极方面分析,若不同意应从消极方面分析。第78页温示提馨请 做:强化提能作业11PPT文稿(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