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三)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约8000年前,中国境内出现了用来砍伐的石斧、石铲,用来修正土地的未耜,用于收割的石刀
2、、石镰等农业工具。这说明,当时我国 A. 人们的生活走向定居 B. 原始农业得到发展C.精耕细作的农业出现D.农业生产最为发达2.西汉的水利事业比战国时期有了新的发展。突出的成就是治理黄河和在关中等地兴修了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这一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 A.消除了水患灾害的影响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C.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D.促进了耕作技术的进步 3.图1为甘肃嘉峪关一号墓出土的曹魏时期砖壁画牛耕图。画中,二牛抬杠在前,一农夫扶犁耕作,随后是一位妇女播种,最后是二牛拉耕摩田。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A.铁犁牛耕的推广B.土地私有的确立 C. 集体劳作的破产D. 精耕细作的应用4.有人指出,这一经济经营
3、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这一经济是A.小农经济B.官营手工业经济 C. 商品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5.西周早期目前还没有发现像司母戊鼎那样的巨型铜器,最大的如大盂鼎也只重 153.5公斤,但发现铜器的总量却超过了商代晚期。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早期B. 铜器制造技术的停止不前 A. 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D. 铜器铸造为手工业的代表 C. 青铜生产得到了发展6.东汉时期,瓷器烧制技术日益进步,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表现在A. 成熟白瓷开始烧制B. 成熟青瓷开始出现 C.形成南青北白系统D.研制出青花瓷技术 7.表1 表1为不同史书的记述。这
4、些记述可用来说明 A. 民间工匠地位低下B. 政府重视民间工匠 C. 政府推行专卖制度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8.唐代纺织品的花式十分精美。高级绫绢类的花式有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芝草、万字、双胜等十几种,争奇斗艳。这反映出,唐代 A.丝织工艺最为精湛B. 纺织生产分工细密 C. 纺织技术较为先进D.手工业生产规模大9.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纺织业工场中的劳动者织工完全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他们与雇主并无主奴、师徒一类的依附关系。类似的生产关系在榨油、制瓷、矿冶、造纸等行业中均有出现。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 C.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D.
5、抑商政策未得到贯彻10.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出产的良种犬马,南方出产的鸟羽、象牙、皮革、丹砂和铜,东方出产的紫贝、鱼盐,西方出产的牦牛制品和特种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见到。这说明当时 A.地区经济交流加强B. 民营商业迅速崛起 C. 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 商业繁荣局面出现11.史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 201 年),皇帝下诏在京城长安立大市。这里的大市A. 由专门官员进行严格管理 B. 商业活动不受任何限制C.属于普通民众居住的区域 D. 是开放性的商业贸易区12.元代前期,市舶所入黄金占岁入之数的六分之一强,到元代中期泰定帝时,舶税收入是全国包银岁额 11万锭的数倍。这说明元代 A. 注重加
6、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B.海外贸易繁盛C.财政的来源主要是商业税收D.漕运规模巨大13.明朝中叶起,商人以乡缘为联结纽带,形成商帮,著名的商帮有徽商、晋商、江右商、洞庭商、宁绍商、龙游商、关陕商、闽商、粤商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经济的发展B. 交通运输的进步 C.国内秩序的稳定D. 抑商政策的松弛14.有人指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商朝已出现,到西周时已发展成熟。在这一制度下A.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B.私人可以转让土地C.受田者只有土地使用权 D. 庶民不受贵族剥削15.图2为明代鱼鳞图册,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及土地等级。明代
7、制定该图册A. 意在维护小农利益B. 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C. 重在抑制商人势力D. 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16.商鞅认为,把矿山收归国有了,那些不愿耕作、懒惰刁钻、追求暴利的民众就丢掉了饭碗,不得不重新回到田里去种地。这表明,商鞅主张矿山国有意在 A.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实现农业生产发展C. 整顿社会不良风气 D. 加强对民众的控制17.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的经济运行特点中,政治权力型的经济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A.小农经济长期存在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农村集市贸易兴起 D. 重农抑商政策推行8.14、15世纪,西欧掀起了一股海上探险热潮,不论是王公贵族、财主富豪,还是处于底层的渔夫
8、水手,都积极投入到这场热潮中。这场热潮出现的根本动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人们对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C. 教会对探险推动D. 西欧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19.1499年,首批满载着印度香料、金银等贵重货物的船只沿着图3中的航线回到了西欧。这批货物的目的地是A.西班牙B.葡萄牙C.意大利 D.英国20.从16世纪开始,欧洲的商品和金融中心从意大利城市共和国向大西洋沿岸的民族国家及其中心城市转移。推动这一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开辟 B.价格革命 C.殖民掠夺D.商业革命21. 表2表2 为 15011600年美洲输入欧洲的白银数量(单位吨)。这一状况A. 是欧洲商品输出的结果B.推
9、动了美洲社会的发展 C.表明美欧经济联系加强D.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22.1581年建立的荷兰共和国,被称为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核心地带,17世纪的西方可称为荷兰时代。荷兰时代的出现主要在于其A. 具有强大军事力量B.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拥有庞大运输能力D. 形成广阔国内市场 23.西班牙是个老牌的殖民大帝国,在某一时期它曾经创造这样的辉煌世界使用西班牙语的人口仅次于华语,成为名符其实的日不落帝国。某一时期应是A. 14 世纪至15 世纪晚期B.15 世纪晚期至16世纪 C.17世纪至19 世纪早期D.19 世纪初至19 世纪末24.英国共和国时期(16491660 年),议会屡
10、屡拨款扩建英国海军,英国海军舰只从1642 年的35 艘发展到了1664 年的126 艘。这一举措 A.为英国崛起奠定了基础B.导致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丧失C.保障了英国国内的稳定D.推动了英国开始进行殖民活动 25.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来看,图4所反映的现象A.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B.加强了美洲和非洲地区联系C.加速了西欧工业时代的到来 D.促进了西欧殖民主义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诸侯贵族为争夺土地农人的战争日益频
11、繁。尤其是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老例。春秋时期晋国已有爱田即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商鞅在秦国推行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织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的变化。(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变化的原因。(6 分)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12、4 分)材料一 唐代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关陇西北商业经济区,以洛阳、汴州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经济区。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有市、有坊,市、坊分开。由于国际贸易的发达,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和市舶司,设各国商馆,接待各国商人。南方的扬州,是江南物产的集散地,成都是和扬州一样齐名的大都市。在唐代商业发展中,都市里出现了储蓄和支付钱币的柜坊,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摘编自童贤彬唐代商业发展特点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材料二 到宋代由于商业的发展,坊市制开始突破,出现了坊市杂混的局面,商人只要纳税,可以随处开设铺店,因而出现了一些新
13、的商业街道和场所,这些商业场所往往与居民区杂混交错。摘编自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 宋元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表现。(6 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城市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 清初,郑成功集团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清武装力量,后又联合西南地区抗清名将李定国部,与清军展开了持久拉锯战,给清朝以沉重打击。为了切断抗清势力与沿海地区人民的联系,稳定政权,清廷不得不延续明朝实行海禁政策。顺治十二年(1655 年)清廷下令严禁沿海省份片帆入海,违者置重典。翌年,再颁禁海令。摘编自兰延超清代海禁政策
14、的原因探究材料二 清政府的海禁政策虽然在清初起到一定的巩固政权的作用,但是平定三藩与台湾之后,禁海抑商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陷入了深渊,错失了利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机遇。摘编自王泽亚清代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中的利益博弈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海禁实行的背景。(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6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公元 1500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在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之间更是互相隔绝,只有到1500 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进行直接的接触。这是人类
15、向全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摘编自吴于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地理大发现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河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三)答案1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1.B2.C3.D4.A5.C6.B7.D8.C9.A10.D11.A 12.B 13.A14.C 15.D16.B17.D18.A19.B20.A21.D22.C23.B 24.A25.C26.(1)变化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集体生产向个体生产过渡。
16、(6分,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铁农具的出现和使用;牛耕的逐渐推广;战争的影响社会变革的促进;土地买卖的推动。(6分,任答3 点,言之成理即可)27.(1)表现形成三大商业经济区;出现了商业性的大都市;国际贸易发达;柜坊、飞钱产生。(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变化由市坊分开到坊市杂混(或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2 分,言之成理即可)原因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政策的松弛。(6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28.(1)背景国家统一尚未完成;东南沿海反清斗争;自然经济据主导地位;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影响巩固了政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
17、家的统一和稳定;(2分)使中国更加封闭且逐渐落后于世界;迟滞了中国的海外贸易;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任答 2点,言之成理即可) 29.示例1论题地理大发现是一个不断深入扩大的过程。(2分)阐述15世纪末到16世纪,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由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如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首次环球航行。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紧随其后,纷纷加入海外探险行列,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综上所述,随着新航路的不断开辟,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被欧洲人发现,地理大发现不断深入。(10 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论题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2 分)阐述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综上所述,借助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通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把原先半封闭的地区性经济联系起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 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仅供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