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朗读、课后练习,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特殊句式。2、指导诵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理解词语、句意,熟悉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3、知人论世,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心路历程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旷达乐观、勇于面对坎坷战胜困难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和特殊句式。2、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成分。3、背诵全文。讲解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 赤壁,作为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古战场,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不管是赤壁之战中那一个
2、个精彩的故事,还是里面涌现出的英雄豪杰,都是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千年之后,大文豪苏轼面对赤壁,又会发出怎么样的感慨呢?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进他的赤壁赋。二、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对读错的字音进行指正)前三个段落以分段落的形式分小组朗读,最后一段全班齐读。三、学生自读并翻译第一自然段四、分析第一自然段1、找出本段中的总写句,概括相关信息。明确:总写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关信息: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板书:夜游赤壁)2、除了泛舟之外,本段中还写了哪些人物活动?把相关句子找出来尝试翻译,归纳重点字词和句式,并概括内容。,you。- 1 - 1 - 1 - 1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4、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明确:句子: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板书:饮酒赋诗) 重点字词:属:通“嘱”,劝酒。 手法:互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3、既然是写夜游赤壁,那一般就有写所见所感,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分析。明确:(1)所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 重点字词:白露:白茫茫的水汽;茫然:辽阔的样子 状语后置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 内容分析:景清风、水波、月、白露、水光。画面特点:清幽朦胧 (2)所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止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重点字词:冯虚御风:凌风飞行;羽化登仙: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内容分析:情感乐五、分析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读并尝试翻译2、归纳重点字词(1)扣舷而歌之(歌:唱歌)(2)歌曰(歌:歌词)(3)不绝如缕(缕:细丝) (4)舞幽壑之浅蛟(舞: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动用法,使.起舞;嫠妇:寡妇)3、梳理内容(1)作者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明确:由乐转悲,箫声引起了情感的变化。(2)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箫声?这个箫声有什么特点?明确: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箫声哀怨凄切的特点。(3)是什么引出了如此悲凉的箫声?明确:由歌词引出的悲凉的箫声,歌词中的“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和理想,歌词中透露出了一种政治上的失意。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