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982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2018年历史同步优化指导(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单元回顾总结7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回顾总结一、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者之间的比较比较项中外改革相同点不同点背景新经济政策经济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内战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经济困难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国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比较项中外改革相同点不同点特点新经济政策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扩大生产罗斯福新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借以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新经济政策全面改革工业、农业、流通、分配,以农业为核心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社会

2、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以工业为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农业、工业比较项 中外改革 相同点不同点作用新经济政策成就巨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罗斯福新政经济得以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二、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及启示1相同点(1)背景: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2)指导思想:都想改革“斯大林

3、模式”。(3)内容:都主要涉及了经济领域,都扩大企业的自主权,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或允许在公有制外私人(个体)经营的存在。(4)结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2不同点(1)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整体上都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戈尔巴乔夫则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要求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治上: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在政治上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使苏联回到资本主义道路,并导致苏联的解体。(3)侧重点: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

4、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领域;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政治领域,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市场经济。(4)结果:赫鲁晓夫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勃列日涅夫改革造成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苏联解体。3启示(1)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和文化前提。(2)社会主义社会是新型的社会制度,发展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社会主义只有对自身不断调整,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3)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并结合本国实际,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5、,不能全盘西化。(4)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的领导。考情分析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其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质是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本单元内容考查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追寻理想的一次实验,新经济政策则是面对现实的实践,因此二者一直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其原因、内容、影响被反复考查。如2015年广东文综第22题、2014年全国卷第34题、2014年江苏单科第15题。2.斯大林模式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很多高考试题以此为切入点,要求能够正确认识该模式的成就及缺陷,如2016年全国卷第34题、2016年江苏单科

6、第19题、2016浙江文综第22题及2015年全国卷第34题等。高考冲浪1(2017全国卷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由材料中的“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知,这种做法使集体农庄农民的生活得到相应的保障,旨在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答案:A2(2

7、017全国卷)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解析:斯大林格勒是俄罗斯城市名,1925年之前叫察里津,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而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5年之前,排除A项;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期间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根据“又是斯大林格勒”,可见这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是在二战之前,排除B项;二战中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排除C项;遏

8、制政策应该是指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冷战”中遏制苏联,但是图片中“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说明战后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3(2016全国卷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对应的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因此欧美把目光投向苏联,探讨为什么苏联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当时的

9、苏联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所以基本上没有受到经济危机打击,A项排除;本题题干中提到了苏联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中苏联主要是发展重工业,因此农业发展并不是美国人所关注的,排除C项,选择B项。D项包含的范围过大,“一五”计划只在重工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答案:B4(2016江苏单科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解析: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

10、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不符,故排除;B项的表述无法反映题目中“一五”计划初期,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的现象,故排除;题目中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的史实,故C项的表述正确;D项的表述与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史实不符,故排除。答案:C5(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解析:分析前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前期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

11、体农庄农户占很小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很多,资产阶级和地主还占有一部分,但是在后期资产阶级和地主就消失了,且工人与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少,反映了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农业集体化,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干中的社会结构成分的变化,故A项排除;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的存在,故B项排除;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答案:C6(2015全国卷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民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以换外汇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B项错误;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