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689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第1课时测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A. “雷雨发庄稼”不包含化学变化B. “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D.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肯定有SO2和NOB. 肯定没有Cl2和NO2,一定有O2C. 可能有Cl

2、2和O2D. 肯定只有NO3已知,NO2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气体,且都有强氧化性。在加压条件下,NO2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下列试剂或方法中不能将NO2和溴蒸气区别开的是()A. 向两种气体中加入适量水,振荡B.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AgNO3溶液中C.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D. 将两种气体加压、冷却4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NO+O22N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是()A. ab B. a2b C. a(a+2b) D. a(2a+2b)5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尾部喷出大量高温气体。该气体主要成

3、分是CO2、H2O、N2、NO等,在发射现场可看到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A. 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 NO遇空气生成NO2C. 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D. 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6要使N2中所含少量H2、CO2和H2O等杂质被完全除去,可能用到以下操作:通过浓硫酸通过盛有CuO的加热管通过NaOH溶液 通过浓盐酸。以上除杂操作中,最好的顺序是 ()A. B. C. D. 7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 通常条件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C. 氮气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D. 大气、陆地和水体中

4、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B. 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C. 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D. 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9下列气体,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 Cl2 B. NOC. SO2 D. NH310某金属和硝酸反应,已知被还原的硝酸和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若己知还原产物唯一,则还原产物为()A. N2 B. N2O C. NO D. NO211下列所指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 常温下的二氧化氮气体B. 分子式为CH2Cl2的物质C.

5、标准状况下,按体积比为1:1混合的NH3和水D. 只含铁和氧两种元素且Fe的质量分数为72.41%的物质12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 1:5 C. 2:3 D. 2:513在人体内NO是心血管系统中传播信息的分子,能调节血压、控制血流、抵御感染、传输信息等。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B. 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C. 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D. NO可由氮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直接化合14氮元素在地

6、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 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 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D. 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二、非选择题15. 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及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 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查。已知: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2时突显明显棕色。(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

7、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2)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本实验A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则B的实验现象为_;若只有NO生成,则B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二 探究化学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溶液突显明显棕色的时间。序号温度铜片/(g)硝酸/mL硝酸铜/g125 225 5200.5325 5201.0(4)请将上表中实验1的实验条件填写完整。_,_,_;(5)通过实验发现实验1、2、3的反应速率并无明显变化,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继续进行的实验是_。16在NH3、NO、NO2中,(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_;(2)常温常

8、压下呈红棕色的气体是_,本身无颜色,但与空气接触后变为有色的气体是_。17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NO2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_ ;(3)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 _ ;(4)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NO与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 当生成1molN2时,被还原的NO为 _ mol。18在反应3Cu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中(1)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_;(2)还原剂是_,被还原的元素是_,还原产物是_;(3)若生成2mol的NO气体,溶液中生成的Cu2+为_mol;(4)在

9、反应中硝酸显示_性和_性。19下图为氮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与化合价对应的关系图。(1)实验室制取氨气; 化学方程式是_;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时,如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体现N元素的还原性:a. 汽车尾气中产生的NO:N2+O2 2NO。b. 氨的催化氧化:_;(3)NO2 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将体积为V 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扣在水中,见下图。 NO2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 使试管中NO2恰好完全被水吸收需要缓慢通入氧气,通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_;最终试管中所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为了消除NO2的污染,可将它与氨气在催化剂作

10、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无污染的物质,该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写出除掉Fe2O3中的SiO2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检测题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雷雨发庄稼”发生了反应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H2O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A错误;B“落汤螃蟹着红袍”体现了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乳交融体现的是物质溶解性,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体现的是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空气属于胶体,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

11、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D正确;故答案为A。2【答案】A【解析】该气体是无色的,则一定不能含有氯气(黄绿色)和NO2(红棕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这说明含有NO,因此就一定不能含有O2,故答案为A。该题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3【答案】C【解析】A、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无色气体NO,溴蒸气溶于水形成橙色溶液,能区别NO2和溴蒸气,故A错误;B、将

12、两种气体分别通入AgNO3溶液中,前者无沉淀生成,后者有浅黄色AgBr沉淀生成,能区别NO2和溴蒸气,故B错误;C、NO2和溴蒸气都有强氧化性,都能将I-氧化成I2,使淀粉变蓝色,不能区别NO2和溴蒸气,故C错误;D、将两种气体加压、冷却,NO2转变为N2O4而颜色变浅,溴蒸气颜色加深,能区别NO2和溴蒸气,故D错误。本题的难点是加压NO2装化成N2O4,此反应是放出热量,冷却促使NO2转化成N2O4,N2O4是无色气体,因此气体颜色变浅,而溴蒸气加压时,颜色加深。4【答案】C【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定律,反应后原子等于反应前的原子,即N的物质的量为a,O原子物质的量为(a2b)mol,因此比值为

13、a:(a2b),故选项C正确。注意本题的问题是原子数之比,应遵循原子个数守恒,不用求NO2物质的量,或剩余物质物质的量。5【答案】B【解析】火箭的燃料是肼,即N2H4,肼燃烧产生N2和NO,NO遇到O2生成红棕色的NO2,红棕色气体是NO2,故选项B正确。6【答案】B【解析】把混合气体首先通过氧化铜,使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变成水蒸气而除去氢气;然后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而除去二氧化碳;最后通过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混在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或者也可以把混合气体首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而除去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氧化铜,使混

14、合气体中的氢气变成水而除去氢气;最后通过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混在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即除氢气和二氧化碳可以不分先后,所以本题中除杂操作的顺序为或者,故选项B正确。7【答案】C【解析】A、氮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如空气中的N2,也有化合态,如蛋白质中的氮,故A说法正确;B、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乙叁键的形式存在,键能较大,因此通常条件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故B说法正确;C、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故C说法错误;D、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故D说法正确。8【答案】B【解析】A、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A错误;B、在放电的作用下,N2与氧气反应生成

15、NO,故B正确;C、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共热,制备氨气,故C错误;D、NO与O2反应生成NO2,因此NO和O2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9【答案】D【解析】A. Cl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但因氯气可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 NO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浓硫酸干燥;C. SO2可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 NH3极易溶于水,能和酸反应,所以氨气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也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本题选D。10【答案】A【解析】被还原的硝酸和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说明当有6mol硝酸参加反应时,有1mol被还原,表现为氧化性,5mol表现为酸性,设金属化合价为

16、+1价,被还原后N元素的化合价为x,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金属为5mol,被还原的硝酸为1mol,所以有5mol=1mol(5-x),解得x=0,应生成N2,故答案为A。11【答案】B【解析】A、常温下的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平衡关系2NO2N2O4,因此是混合物,A错误;B、分子式为CH2Cl2的物质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属于纯净物,B正确;C、标准状况下,按体积比为1:1混合的NH3和水形成氨水,是混合物,C错误;D、只含铁和氧两种元素且Fe的质量分数为72.41%的物质,铁和氧元素物质的量之比=72.41%/56:27.59%/16=3:4,可以是Fe3O4或氧化亚

17、铁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B。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四氧化三铁也可以表示为FeOFe2O3。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锌与稀硝酸反应时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2mol锌失去4mol电子,生成2mol锌离子,由于生成硝酸锌,则其结合的硝酸根离子是4mol,则剩余的1mol的硝酸被还原为N2O就得到4mol电子,硝酸也全部反应,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即4Zn+10HNO3(一般稀)=4Zn

18、(NO3)2+N2O+5H2O。故选A。13【答案】A【解析】ANO是无色有毒气体,故A正确;B因NO为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NO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故C错误;D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点燃条件下不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14【答案】C【解析】A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称为固氮,工业上合成氨的过程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固氮过程,符合氮的循环,故A错误;B自然界中,蛋白质腐败后生成氨,符合氮的循环,故B错误;C用氮气作保护气,讲的是氮气的用途,而不是氮的循环过程,所以不符合氮的循环,故C正确;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

19、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符合氮的循环,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 【答案】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瓶溶液出现血红色 B瓶溶液出现棕色 5 20 0 研究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析】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及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的评价。(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

20、干扰 。(2)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本实验A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则B的实验现象为B瓶溶液出现血红色;若只有NO生成,则B的实验现象是B瓶溶液出现棕色。(4)请将上表中实验1的实验条件填写完整。5,20,0。(5)通过实验发现实验1、2、3的反应速率并无明显变化,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继续进行的实验是研究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6【答案】 NH3 NO2 NO【解析】在NH3、NO、NO2中,(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因为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是一种弱碱,碱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

21、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本身无颜色,但与空气接触后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17 【答案】2NO+O2=2NO2 NO2 HNO3 2【解析】(1)反应是NO与氧气化合生成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2)NO2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3NO2+H2O=2HNO3+NO,NO2中N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HNO3;(4)根据方程式2NO+2CO=2CO2+N2可知NO中氮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NO是氧化剂,被还原,当生成1molN2时,被还原的NO为2 mol。18【答案】

22、 Cu N NO 3 酸 氧化(顺序可颠倒) 【解析】(1)在反应3Cu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中铜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转移的电子数为6,用单线桥表示为,故答案为:;(2)还原剂是铜,被还原的元素是N,还原产物是NO,故答案为:Cu;N ;NO;(3)生成2mol的NO气体,转移的电子为6mol,反应的铜为3mol,溶液中生成的Cu2+为3mol,故答案为:3;(4)反应中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显示氧化性,部分不变,显示酸性,故答案为:氧化;酸。19 【答案】2NH4Cl + Ca(OH)2 CaCl2 +

23、2NH3+ 2H2O 氨气易溶于水,使装置中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压强,引起倒吸 4NH3+5O2 4NO+6H2O 3NO2+H2O=2HNO3+NO V/4 mL 1/22.4 mol/L 6NO2+8NH37N2+12H2O SiO2+2OH-=SiO3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解析】(1)实验室利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加热制备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由于氨气易溶于水,使装置中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压强,从而会引起倒吸;(2)氨气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3

24、)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NO2+H2O=2HNO3+NO;根据方程式4NO2+O2+2H2O4HNO3可知使试管中NO2恰好完全被水吸收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4mL。根据方程式可知最终试管中所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为了消除NO2的污染,可将它与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无污染的物质,该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该物质是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NO2+8NH3=7N2+12H2O;(4)二氧化硅能溶于氢氧化钠溶于,因此除掉Fe2O3中的SiO2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