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627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试卷上。2请把所有答案做在试卷上,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第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初的一官员娶妻后,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又续一妾,为他生了儿子,不久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未料到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子女都想取得爵位和家业

2、,争执不休,闹上官府。你若是当时的“青天”判官,裁决继承权属于A. 妻子生的女儿B. 妾生的儿子C. 妻子生的儿子D. 妻妾生的儿子可以平等获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只有嫡长子方可继承财产和家业,材料中正妻所生第一子是嫡长子,C正确。A、不属于嫡长子,没有继承权;古代妻妾所生儿子是不平等的,错误。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 皇帝制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形成的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组成部分,排除AB;郡县制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3.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A. 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B.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C.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D. 罗马法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

4、的征服”可知,第三次征服指罗马法的影响,即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故选B;“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A是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4.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说道:“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处强调的是A. 分权制衡原则B. 民主原则C. 联邦制原则D. 自由平等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美国宪

5、法规定,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有利于权力的牵制,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而不是民主原则,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制原则体现在中央权力的加强,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平等原则体现美国人权,而材料只是提到部门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错误。5.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A. 北伐失利B. 定都天京C. 天京陷落D. 天京事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题太平天国战史”“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

6、败论英雄”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进行争夺权利的斗争,因此材料中“煮豆燃萁”是指天京事变,D项正确;材料中“煮豆燃萁”是指天京事变,而不是北伐失利、定都天京、天京陷落,排除A、B、C项。6.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B. 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 八一三事变后的西北地区D.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可知

7、,材料反映了国民党军与新四军联合抗日,这样的场景应该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后,因为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而在此之后中共军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新四军地处南方,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时期还没有对军队进行改编,没有新四军,A项错误;华北事变发生于1935年,这时期全民族抗战未开始,并且还未对军队进行改编,没有新四军,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新四军地处南方,而不是西北地区,C项错误。7.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 我国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 牛耕完善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D. 采用“男耕女织”

8、式的经营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五谷丰登”体现了我国古代以种植业为主,“六畜兴旺”反映了家畜饲养业,综合来看,故选B;A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牛耕”和“女织”的内容,排除CD。故选B。8.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A. 汉代B. 隋唐C. 宋元D. 明清【答案】D【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D正确;ABC不符合“商帮”出现的史实,故选D。9.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

9、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 工人运动的兴起B. 城乡差别的扩大C. 经济危机的发生D. 垄断现象的出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可以看出,亚当斯密提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工人运动兴起,保持社会稳定。故选A;B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

10、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 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选B;A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C项是在十五大上,D项说的是对外开放,三项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联系所学十四大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11.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

11、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A. 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规范使用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C. 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D. 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小事”所反映的事情“不小”,因为这涉及到欧盟内部贸易的基本准则,如果任由发展,必然会对欧盟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也不利于整个欧盟的一体化建设,D正确;A是上述严厉判罚的直接目的,而不是根本出发点,排除;B与题意不符,因为这是涉及到欧盟对成员国的制裁,排除;上述判罚不是限制百姓

12、的商业经营自由,而是规定要百姓按照规则行事,而不能破坏规则,排除C。故选D。12.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A.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 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C.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D. 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通过材料有效获取与解读信息、概括分析的能力。由引文“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可知作

13、家对全球化的态度: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故B项正确,AD项错误;全球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全球部署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扩张,故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13.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是 ( )A. 注重气节,健全人格B. 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 先义后利,关注民生D. 仁爱友善,以德服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反映个人的气节,因此从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注重气节,

14、健全人格,故A项正确;B项是关于人性,排除;C项是关于民本,排除;D项是关于仁爱,排除。14.“有一位思想家和他的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那位朋友间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这位思想家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 荀子B. 朱熹C. 程颐D. 王阳明【答案】D【解析】【详解】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因此“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是王阳明的观点。D正确;荀子的思想包括“仁义”“王道”和“君舟民水”,排除A;朱熹的观点包括“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排除B;程颐的观点

15、包括“天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人伦者,天理也”,排除C。故选D。15.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就已经熟悉商品经济了。”邓小平指的这幅画可能是A. 步辇图B. 洛神赋图C. 清明上河图D. 女史箴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东京商业的繁华景象,体现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步辇图所绘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洛神赋图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女史箴图描绘的是女范事迹,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它们都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故选C。16.明清小说不仅真实反映了社会全景,

16、还蕴涵了作者对现实的洞察、批判,其中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对象写入文学世界的作品是A. 四大奇书B. “孤愤之书”C. “三言”、“二拍”D. 四大名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小说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四大奇书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孤愤之书”是指,聊斋志异与题意不符合,排除B项;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巨著,不

17、符合题意,排除D项17.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A. 上帝B. 马丁路德C. 罗马教皇D. 贵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宗教改革相关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把人从天主教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所以题干当中的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主要指的是对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信仰。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西欧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教徒与上帝直接对话,并不否定上帝的存在和权威;B选项错误,宗教改革破除的是对教皇和罗马教会的信仰,并非是马丁路德;D选项错误,宗教改

18、革破除的是对教皇和罗马教会的信仰,不是贵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8. 20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奢好和说话腔调,传布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 报纸和广播B. 铁路与飞机C. 电视和电影D. 网络与漫画【答案】A【解析】【分析】略【详解】根据“20世纪初期”这一时间信息,可得出这一时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能通过报纸与广播这些媒介了解其它地区事情,故A项正确。1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具有的共同作用是A. 推动了世

19、界资本主义的发展B. 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D.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四幅图分别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答案为C。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符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不符合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A错误。共产党宣言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不符合其他几幅画内容,C错误。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符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不全面,D错误。20.“Know yourself”是哪位哲人的名言A. 苏格拉底B 泰勒斯C. 普罗塔戈拉D. 亚里斯多德【答

20、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Know yourself”知道是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观点,答案为A。泰勒斯提出“万物始于水”,B错误。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C错误。亚里斯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科学家,D错误。21.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B. 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C. 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学习西方相关内容“西学东渐”

21、。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可知:BCD表述符合史实,正确,不符合题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根源在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的启蒙思想无关,表述错误,A符合题意。22.高二学生小王已将等待多戈看了三遍,但也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A. 小王的文化水平低B. 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画面广阔C. 作品描写的时间和跨度太大D. 由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答案】D【解析】【详解】等待多戈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因此受

22、其表现手法的影响,有时候会让人看不懂,故D项正确;ABC项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3. 下列两组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下列哪一人物与这一运动没有直接关系?A. 陈独秀B. 孙中山C. 鲁迅D. 李大钊【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漫画中给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德先生”和“赛先生”,这是典型的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内容。A选项是此次运动的领导人物;B选项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与此无关;C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巨匠;D选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第一人。点睛:本题给出的是一幅漫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漫画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中批判的是旧思想,主张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也

23、就是民主与科学。这就很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新文化运动了。24.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验证上述材料的史实是:A. 李鸿章、左宗棠创办近代企业B. 康有为等人推动光绪帝变法C. 李大钊著文宣称“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D. 毛泽东在五四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项印证的是以“中体西用”为思想纲领的洋务运动;B项印证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C项是指新文化运动,印证的是“民主和科学”;而

24、D项是指十月革命以后传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已非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故无法印证题干中的材料。故选D。2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A. 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B. 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七大C. 八大、十二大、十五大、十七大D. 七届二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答案】A【解析】【详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会议上,故A为正确答案。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6.在未来的某一时间

25、,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A. 相对论B. 量子论C. 万有引力定律D. 质量不变定律【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相对论认为时间对于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慢,接近光速时,时间就几乎停止了。故选A项;BCD项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相对论的创立 。【详解】27.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

26、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 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 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答案】D【解析】A不符常理;B互联网到1969年才产生;C二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提高。28.2008年9月25日北京时间21时10分,托着13亿中国人的梦想与祝福,中国的航天人开始了第3次飞向太空的征程。下列与实现中国航天梦想无关的是A.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B. 科教兴国战

27、略的实施C.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D. 美国等国的大力援助【答案】D【解析】【详解】美国等国并未对中国航天事业大力援助,D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影响巨大,A错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有利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B错误。中国改革开放促使国力增强,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排除C。29.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 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答案】B【解析】【

28、分析】从材料中的“1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可以看出是高考制度的恢复,此制度在文革时期中断了,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故B项正确;1986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D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时间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详解】30.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A. “双百”方针的贯彻B. 昆曲名剧的涌现C. 大众舆论吹捧宣传D. 昆曲艺术的高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56年,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

29、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双百”方针的贯彻为文艺的繁荣奠定基础,故A正确。昆曲名剧的涌现,源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大众舆论吹捧宣传,故C排除。昆曲艺术的高雅,不符合史实,故D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影响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

30、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材料二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

31、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入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民族危机加剧。(3分)(2)理由:亚洲野蛮落后,欧洲文明先进。(1分)消极影响:日本不断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侵略。(2分,答侵略朝鲜、发动侵华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亦可得分)(3)理由:日本文字、政俗,与中国相似;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2分)看待:有

32、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不发动广大群众,维新变法不会成功。(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解析】试题解析:(1)本问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两者背景的相同点。在政治方面,学生可联系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封建统治危机加深等知识来回答。在经济方面,可从领导阶级或者改革变法的性质去思考,注意其都与资产阶级相关。(2)关于理由,学生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从材料中“亚细亚之固陋”可知理由为亚洲的落后,西方的先进。而关于消极影响,学生可结合“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来作答,回答

33、出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的侵略即可。(3)关于理由,学生需概括材料,从西方和欧洲两方面加以阐述。如:欧洲文化风俗较中国相差大,且发展遥遥领先于中国;日本文化风俗相似于中国,且其改革取得了成功。关于康有为的这种行为,可一分为二看待,首先要看到他这样做有利于皇帝的支持,随后还需注意仅仅依靠无权的皇帝,注定其最终失败。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背景;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背景及评价。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每一位胜利者都以自己本国的历史经验发言。丘吉尔希望在欧洲重建传统的势力均衡体制。这代表着重整英国、法国,甚至战败的德国之势力,再加上美国就可以和东方的苏联势力抗衡。因此丘吉尔希望法国恢复大国

34、地位,反对瓜分德国。罗斯福认为不需要维持均势,而是建立全球和平状态,罗斯福毫无意愿把美军长期部署在欧洲。罗斯福并不准备让美国承担永久的角色,他要求战胜的盟国来监督德国的裁军和瓜分,以及把其他国家纳入他们的掌握之下。早在1942年春天,罗斯福即大略提出他的“四大警察”理论来执行战后世界和平体系。霍普金斯致函丘吉尔,报道罗斯福此一构想的内容是:罗斯福向莫洛托夫提到一种制度,只准许英国、美国、苏联和中国可以拥有武装。这些警察将合作来维持和平。罗斯福的政策可谓糅合了传统的美国主义、威尔逊式理想主义,以及他自己对美国人心理的敏锐观察,冶为一炉。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和美国对于战后重建

35、主张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和美国对于战后不同主张的原因。【答案】(1)不同:英国着眼点是欧洲,希望欧洲能够恢复均势;美国着眼点是全球,希望全球重要政治力量分担责任。(2)原因:英国的历史传统;英国在二战中力量削弱,无力争夺全球霸权;苏联力量增强使得英国产生戒备之心。美国国力增强;美国历史传统影响;美国国内民众影响力大;罗斯福个人影响。【解析】【分析】【详解】(1)据材料“丘吉尔希望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反对瓜分德国”得出英国着眼点在欧洲,希望恢复欧洲的均势;据材料“罗斯福认为不需要维持均势,而是建立全球和平状态,罗斯福毫无意愿把美军长期部署在欧洲要求战胜的盟国来监督德国的裁军和瓜分”得出美国着眼点是全球,希望全球重要政治力量分担责任。(2)据材料“罗斯福的政策可谓糅合了传统的美国主义、威尔逊式理想主义,以及他自己对美国人心理的敏锐观察,冶为一炉”得出美国提出的政策是受美国历史传统的影响以及罗斯福个人的影响。再结合所学我们知道二战使得英法衰落,美国国力增强,苏联的强大也使得英国产生了戒备心理,再者英国一直以来都试图维持欧洲的均势,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