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462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7历史一轮练习:第48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8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进程一、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的民主思想(1)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2)突出特点:“托古改制”。(3)主要思想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等精神。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为变法辩护。坚持渐进的改革,主张君主立宪。2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突出特点:弘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相结合、“伸民权”和“广民智”相联系。(2)主要思想强调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提出“新民”思想,“新民”必须具备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四要素。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主要体现:民权主义(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2、和国)。(2)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相互密切联系,紧密结合。(3)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形成“五权分立”的方案。二、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1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1)内容: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2)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3)意义: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2辛亥革命(1)民主化成果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护革命胜利果实。(2)主要内容国家性质“主权

3、在民”原则。表达了维护领土完整的国家意志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国民一律平等。依法享有人身、财产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实行责任内阁制(3)性质: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4)历史意义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说明新生革命政权具有较强的法治和宪政意识。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为后来制宪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蓝本。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4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1)重大史实宋教

4、仁改组国民党(1913年):力图以议会政治来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统治,结果失败。二次革命(1913年):宋教仁案为导火线,旨在反对袁世凯专权,结果失败。“护国运动”(1915年):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蔡锷等人领导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讨逆运动”(1917年):针对张勋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执政。护法运动(1917年):针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重新召开国会;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借助西南军阀势力举兵北伐,结果失败。(2)实质: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三、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1抗日战争时期反对国民党独裁、争取民主

5、的斗争(1)背景:国民党强化保甲制度、一党专政、特务统治相结合的独裁统治。(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主的斗争在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广大群众,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普选制度:为以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批判中国之命运、回击反共高潮。召开中共七大,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2)民主党派的争取民主的斗争:各党派要求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掀起民主宪政运动。2抗日战争胜利后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1)背景: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试图在全国建立集权统治。(2)主要斗争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明确和平建国原则,

6、蒋介石陷于政治被动。1946年初重庆政协会议: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斗争,达成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不承认中华民国宪法。中共在国统区建立第二条战线,领导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国民主同盟的解散和重建,与国民党决裂。(3)结果抗战胜利后争取民主的成果落空。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遭镇压。最终通过军事斗争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 1(2014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

7、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 年(宣统二年)11 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 应即俯顺臣民之请 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 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 人,其中皇族7 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

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2)原因: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2(2015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

9、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答案:(1)主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

10、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2)简评: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思想解放作用。3(2015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引自

11、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材料二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答案:(1)变化: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