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449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直接答到试题指定的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2、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

3、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在“建安风骨”

4、流变史上,唐代两个标志性人物是初唐的陈子昂与盛唐的殷璠。陈子昂最早标举“汉魏风骨”的旗帜,将“兴寄”与“风骨”联系起来,张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美学,达到与“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的境界。这使得他在继承建安诗歌慷慨苍凉的风格之外,又富于壮大高昂、寥廓雄浑的气概。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盛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使刘勰“风骨”说焕发了生机。这种流变既呈现为从文、辞到兴象、境界的迁移,又体现为自道德而审美的流转,折射出时局变迁对诗学风格的深刻影响。“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一方面恰切地说明了时局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应该

5、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古老命题。对政治的参与和理解,深化了诗人的生命体悟;文学的温情与浪漫,又赋予政治一种别样的情致。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当“建安风骨”不再只是某一个时代的符号,而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我们才更为深沉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选自王洪琛“建安风骨”之流变,光明日报2016年08月26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安风骨既指汉魏时期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是指从南朝到宋明时期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B. 建安风骨历经流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特性的一个重要

6、的符号。C. 不再以“德”为唯一尺度,还开始重视“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这种人才选拔标准的变化,正是建安风骨形成的时代背景。D. 刘勰对“建安风骨”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美学精神提炼,他将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概括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等原因,造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的超越。B. 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形成后,很快地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也深远地影响到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等方面。C. 刘勰从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出发,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

7、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D. 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正是曹丕“文以气为主”理念与刘勰“风骨”说的本质区别。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统一、稳定和强大的唐朝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后,历朝历代的诗人都追求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B. 刘勰“风骨”说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得益于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并用“盛唐风骨”或“盛唐气象”替换了“建安风骨”。C. 从“建安风骨”的流变史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时代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也提醒人们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8、D. 当“建安文学”走出建安时代,当“建安风骨”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人们才能更深切地理解“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生活想象”错,原文是“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与生活想象”,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D项,“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是共有特点,刘勰与曹丕一脉相承,从本质上看基本一致,选项理解有误。故选

9、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历朝历代的诗人都追求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错。选项扩大范围,以偏概全。原文是“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而非“历朝历代的诗人的追求”。故选A。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有多重要孙道荣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要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

10、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进入梦乡。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出车祸了!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们惊出

11、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头车尾不在一个水平面!车头向下,尾巴翘起。车内再次爆发出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开着,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

12、坠落,那自己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

13、车轻轻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要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坳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

14、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败,相比以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终于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第一段对山路崎岖难走的描述为下文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车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则为后文车祸发生后车内的惊险状况做了铺垫。B. 车祸是小说情节上的一个转折,同时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车祸后,他认识到先前挫折的微不足道,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C. 小说中人物的

15、行动、心理等描写除了刻画人物形象,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实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D. 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失去生还的机会。5. 小说标题“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义与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4. D 5. 含义:“你有多重要”首先指车祸发生后主人公在车上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他的举动可能会让整个汽车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你有多重要”也指主人公毅然选择留下来帮助车内的人脱险,由于他的存在,一车人的性命才得以保全;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

16、作用:与第二段中主人公认为“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的想法形成对比,揭示文章主题。 6. 小说的结尾营造了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暗示主人公重新拾起希望的心理变化;照应小说开头,再次写到回家,使文章首尾圆合;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表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要从家乡出发,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解析】【分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

17、行分析。本题中,D项,“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错误,选项对“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时的心理分析不正确,结合文中的情节来看,主人公“深深地吸了口气”是为了让自己镇定下来,冷静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故选D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标题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义与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考生要先分析标题“你有多重要”的的含义,然后再分析其作用。首先分析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

18、先看标题,“你有多重要”,“你”既是指文中的主人公,也是指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多重要”肯定了主人公的存在价值,也肯定了每个人的存在价值,如文中的主人公,“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这是肯定了主人公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主人公选择留了下来,指挥车内的人,最后帮助大家脱了险,这肯定了主人公对这辆车上人的重要性;“而他也终于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这里肯定了世界上每个人的

19、存在价值,每个人都很重要。接着要分析标题的作用,从本文来看,“你有多重要”可以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多方面考虑作用。如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考生可以从主人公“他”通过这次生死经历发生的生活态度的转变,特别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着眼;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抓住“他”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曾经是一个成功者,他后来又成了事业、生活中的失意者以及在这次事件中他成为独撑大局的英雄等身份的变化来分析;还可以从他对个体“不重要”到“重要”认识的转变,前后形成对比,揭示文章主题的角度来分析。【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最

20、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而本题设题的段落是最后一段,故还要涉及主旨。首先看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最后一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环境,二是主人公的行为心理表现,从环境来看,“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这些景物营造了温馨祥和的氛围;从主人公的表现来看,“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这表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而温馨祥和的环境也暗示了这种心

21、理的变化,而且文章开头说“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此处的心境和开头的心境截然不同,这表现出人物的变化,与开头形成呼应,让文章浑然一体;“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说明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非像开始所认为的“存不存在都不重要”,他决定从家乡重新开始,凸显了小说的主旨。【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

22、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考查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如考查结尾段的作用,一般从与开头的呼应、与标题的照应、对主旨的深化或升华角度思考。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

23、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B. 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

24、教化C. 察臣孝廉 察:检察D. 形影相吊 吊:安慰8.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B.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但以刘日薄西山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D.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9.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B. 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C. “孝廉”是指善侍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D. “期

25、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案】7. C 8. D 9. B 10. (1)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2)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3)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

26、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4)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察”,考察后予以推荐。句意为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矜”,动词,怜悯;动词,自夸。B.“过”,副词,过度;名词,过错。C.“薄”,动词,接近;形容词,少、不厚。D.“所”,都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27、心意思的能力。B.“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说法错误,“除”指授予官职之意。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外”“内”,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里;“期功强近之亲”,指比较亲近的亲戚;“应门”,照应门户。(2)“微贱”,出身微贱地位卑下;“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太子;“陨首”,杀身捐躯;“上报”,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报答朝廷。(3)“矜悯”,怜悯;“愚诚”,愚拙的至诚之心;“听”,听许,同意。(4)“奔驰”,古今异义词,这里指骑马奔赴;“日”,名词做状语,一天比一天;“笃”,指病情严重;“告诉”,古今异义词,这里报告申诉;“不许”,语义被动句,不被允许

28、。参考译文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

29、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山中感兴三首(其二)文天祥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骤雨东

30、南来,消长不终日。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注】山中感兴三首作于1271年春,文天祥因为代皇帝起草诏令触怒了权贵贾似道,被罢官回到家乡今江西吉安,隐匿深山。北风急,暗指1270年8月蒙古军围攻襄阳、樊城及12月襄、樊粮道被蒙军切断之事。文天祥自幼爱读忠臣传,敬佩屈死的直臣。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的第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溪水下降,溪中的石头自然露出,刻画出秋景的特点。B. “挑灯看古史”两句,写诗人读史书,想到忠臣的不幸遭遇,禁不住感慨万千。C. 第五六句从前面写景转为写事,朋友之信捎来时

31、局的消息,“急”字暗喻时局的紧张。D. “塞马谁得失”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深山里的人信息闭塞,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12. 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1. D 12. 前四句诗,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隐匿深山的恬适之情;第五至八句,朋友的来信问候,却带来危急的消息,表达诗人为国事担忧之情;最后四句,虽然自己隐居深山能因祸得福,但面对国难危局却无能为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解析】【分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

32、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就像那塞翁一样不知祸福”不准确。“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是朋友信中之语,是安慰诗人罢官归隐故乡本是祸,但能避免权贵的进一步的迫害和危局带来的灾难,这又是福。故选D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秋景的自然清新,结合最后一句中的“自适”二字,可知表现了诗人隐匿深山的恬适之情。中

33、间四句,写朋友写信来问候,也捎来了时危的信息,朋友安慰诗人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最后四句,诗人想到史书记载的直臣大多是受屈而死,不禁感慨得眼泪双流,庆幸生在这圣明的时代,如渔夫樵夫一样,在山水间自得其乐。但作为一位国家的忠臣,这其实是诗人的愤激之言,是为不能纾解国难出力而忧伤。【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如本诗中的首句和尾句。回忆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

34、一,而是丰富复杂的。用准确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备考中要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如:欢快、愉悦、激动、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13.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认为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因此“_,_”,表达出听到琵琶曲的喜悦心情。(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用元嘉年间军队草草出军,指挥者并无北伐的深思熟虑,只是想“_”,建立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那样的功名;结果却是“_”,作者对此加以辛

35、辣的批判和讽刺。(4)荀子劝学中认为整日思考还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从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5)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的句子是“_,_”。(6)庄子逍遥游通过“_,_”两句指出要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才能坦然面对外界的评价。【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渺沧海之一粟 (3). 今夜闻君琵琶语 (4). 如听仙乐耳暂明 (5). 封狼居胥 (6). 赢得仓皇北顾 (7). 吾尝终日而思矣 (8).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 扪参历井仰胁息 (10). 以手抚膺坐长叹 (11). 定乎内外之分 (12)

36、. 辩乎荣辱之境【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蜉、渺、沧海、胥、赢、须臾、扪、胁、抚膺、辩。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九歌”_14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_),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15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

37、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16_,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17_。1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

38、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39、B.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D. 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答案】14. A 15. D 16. B【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语病题的辨析和修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划线句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中“综合大数据分析”缺少成分,导致语意不明,应在“综合”后面添加“利用”。B项,“第一款国内

40、”语序不当,“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C项,“利用综合”语序不当,“综合”是修饰“利用”,放在“利用”的前面。D项,“第一款国内”语序不当,应是“领属”在前。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具体而言,括号前提示“深度学习”,故后面对应学习“潜规则”。后面提到“解码”,只有摸索出一套规律以后方能解码。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

41、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比喻初次显示出棱角或刚开始表现出力量或才能。所填成语前“九歌”,后面文句是“创作一首小诗”,故选牛刀小试。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一日千里:意思是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后比喻进展极快。据所填成语后面的“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可知,人工智能“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故填日新月异。不

42、负众望:意思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用于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原文想要表达“张晓明”机器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是说他威望高。故选不负众望。庸人自扰:意思是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原文是指专家觉得不需要担心这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不是专家自己找自己的麻烦,故选杞人忧天。故选B。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不少消费者总是认为,喝果汁和吃水果是等同的, ,一个水果中除了含有大量维生素的汁水外,在其果肉

43、和果皮上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如果单纯只拿一个水果来榨果汁喝,固然能够通过汁水摄入维生素,但遗憾的是, ,因此,消费者需要明确的是: 。【答案】实际上并非如此膳食纤维却被浪费了 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可知,第一空前后的内容相反,所以这里需要一个过渡的句子来承上启下,可填:实际上并非如此。第二空,依据转折连词“但”可知,这里所填内容应与“其果肉和果皮上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相反,所以可填:膳食纤维却被浪费了。第三空,是观点句,是对上面的现象总结,所以可填:喝果汁不等于吃水果。18.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

44、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马云说:“如果你到35岁还很穷,那你只能怪你自己!”他在演讲时分享成功的秘诀:面对新事物,要看得见机会、看得起机会;充分理解新事物;快速决定,抢先行动。因此,我们如果看得起新事物,就肯定能实现理想。野心宏大,未来就一定很宽广。抓住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看得起新事物,不一定能实现梦想。_。_。【答案】(2)野心宏大,未来不一定很宽广。(3)抓住先机立即行动,不一定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

45、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文段中“野心宏大,未来就一定很宽广”“抓住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 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调教,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的方式“看得起新事物,不一定能实现梦想” 把理由表达出来即可。故可以具体表达为“野心宏大,未来不一定很宽广”“抓住先机立即行动,不一定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四、写作(60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

46、更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前行的人将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从而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针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负重前行,方得始终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无形的“大木头”,人们背着大木头前行却各有各的选择:有人选择抛弃;有人为轻松些选择将大木头越削越短;有人则默默无闻,始终负重前行。然而材料告诉我们,只有负重

47、者才可以凭自身力量跨越沟壑。其实这所谓的“大木头”,就是我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啊!一个人始终将责任放在心上,不断砥砺行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便会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其他人嫌弃这责任太沉重,便不断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遇到问题时自然只能低头叹息。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肩负这“任重”方能达到先贤指明的“道远”,压在身上的大木头就仿佛是无形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压迫自己,有的人不堪重负,倒下,却没能再站起来;有的人选择忽视逃避,做了一个只会放弃自己的人;能承受住压力并勇敢前行的人是胜者,是令人敬佩的。虽然负重和减重前行的人在前期并没有差别,但到最后,胜利的人是负重者

48、。日本颓废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间失落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为什么要遗憾?太宰治的遗憾,是在认清了人之本性和社会现实中的虚假、黑暗与冷淡之后的遗憾,他多次自杀未遂,最终还是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许就是不堪重负倒下的例子吧。可认识到现实残酷的人不止他一个,为什么他不堪重负而死了呢?勾践遭受亡国之痛,却能卧薪尝胆;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古代女将花木兰,迫于家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承担起替父从军的责任,以区区女儿身竟混迹军队中12年,还成为了将军;宋濂担起求学的责任,手冻僵也要继续,一日三餐,只吃两餐,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无慕艳意;司马光家穷,点不起

49、油灯,便凿壁偷光;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几乎在监狱度过半生,却仍然初心不改;海伦凯勒盲聋哑,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这些人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度过人生呢?负重前行是给自己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是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信仰。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方得始终。【解析】【分析】【详解】(一)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材料作文。两则材料一则直接说理,出自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一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第一则材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联系现实思考,个人

50、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青年学子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勇于奋斗。第二则材料中的“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紧承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负重前行,步履维艰。因而有人不断将背负的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以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便被拦下,不能再继续前行。背负的“大木头”象征着前进路上的种种磨难,也象征着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而这些正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对其不放弃、不拋弃,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重要的助力。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二者都强调了“担当”和“奋斗”,这就是立意的方向。“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

51、与思考”,意味着审题时必须综合考虑两则材料,不可只择其一;“请针对负重和减重谈谈自己的看法”,即要求考生对两组示范性的词有所辨析,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中的体现。行文时可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及思想理论。当然文体可以选自己最擅长的。(二)立意:负重奋斗使生命更精彩;青年人当担负使命,负重奋进;减重获得一时轻松,却行而不远,负重前行终致远;人生需要负重;负重前行,任重道远;负重前行,方跃鸿沟;负重前行,向阳而生;用你的负重给未来搭桥。(三)素材:1、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考验人耐力与意志的比赛。一位长跑冠军谈起他的成功经验时说:平常的训

52、练他都坚持在脚上捆一些沙包,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比赛时取下沙包,便能健步如飞,身轻如燕了。2、一位理科状元在毕业以后因无法适应社会,自杀身亡。他的遗嘱中写道:小时候,过分的爱与安逸的生活,使我在面对如今社会残酷的竞争时是多么的手足无措,一次次的失败使我彻底放弃了人生。3、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有且仅有一次,它是多么的宝贵,生命价值的体现前提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生命,而生命充满太多的未知,负重便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如滑在泥里的车子需要加上重物才能从泥泞中挣脱出来,人也需要在适当的负重下才能奋力拼搏。4、人生如同行船,遭遇风浪在所难免,所以我们需要负荷。可相反如果负荷过重,又不利于航速的加快。人总

53、有压力,但要适度,要学会变负为正,变压力为动力,那才是对 负重 的正确理解与把握。5、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就是那杯慢性的毒酒,味甘美却时刻腐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思想惰化,不思进取,最后使人碌碌而终。给生命一些重负吧!只有肩上有了责任,你的心才会产生思进与奋斗的念头,你的行为才会真的趋向和谐、健康。负重,就好比是给人生航船装上镇海石。伴着他,你的人生航程就能如愿地抵达成功的彼岸!6、背着房子上路,蜗牛处处都有温暖的家,因为它把别人看成担子的壳随时携带;背着盔甲上路,乌龟处处都有坚强的保护,因为它把别

54、人看成负担的壳随时背着。或许,万事万物总要背负各种各样的担子,但也正是这些担子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7、话说曹操在华容道被关羽击败,只有十八人跟随,其中一个是厨师,背着一个大铁锅,负担很重。几个要好的朋友要求他扔掉大铁锅,因为现在大家是逃命不是旅游,但是厨师始终没有扔掉铁锅。结果因为厨师背上背有铁锅,没有被关羽将士的箭击伤,过河的时候没有被湍急的流水冲走。从厨师背铁锅上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负担不但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反而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走人生之路。从这个意义上发散开去,人生路上很多看似负担的事物,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成功的一个保证。8、负重的生命使你居安思危;负重的生活使你

55、奋发向上;负重的生命使你能够取得海中的骊珠;负重的生命才能使你到达事业的颠峰。负重,成就了英雄,创造了伟人。当人生的琴弦断了时,不要悲伤,天永远没有绝人之路。忍辱负重,演绎了一部部惊天地泣鬼神 的人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真正的勇者面对困难会利用它,铸就心愿。9、巴尔扎克29岁时负债累累,后来从事文学创作,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还清债务,但逐渐爱上了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品著作。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巴尔扎克没有这种还债的压迫感,也许今天文学史上

56、就会少了一颗巨星。一个人在有压迫感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也为他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10、回忆那个风雪交加,断食短粮的地方,一个头发苍白手持汉节的老人,在一群羊的围绕下艰难地前行。但他不倒!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我是大汉子民,我要回报圣恩”。于是面对卫律的劝告降,他破口大骂,面对李陵的劝说他坚定不移。他,便是那个用19年的热血青春换大汉尊严的苏武。试问一个人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19年毅立不倒,原因为何?那原因只有一个:他心中有一个信念。那是一种神圣的信仰,那是大汉赐予他的重量。是忠压着他,是义撑着他,于是,他一路,负重前行,让苏武这个名字永垂史册。11、人生道路,难

57、免遇到些艰难险阻,聪明人变压力为动力,负重前行。愚蠢的人被压力压倒,再也爬不起来。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往往只看到它花七时的惊艳无涯,但那早已浸透了汗水的根却没人看到。花犹如此,人不也一样吗?当我们面对生活与学悦的双重压力时不要害怕,不要抱怨,要知道成功的人都是从暴风骤雨中走出的人。12、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

58、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四)写作思路:本作文优点有三:第一,用标题完成任务驱动,标题不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而且说出了自己选择负重前行的原因,文章本身逻辑架构便呈现出来。而且小标题用整齐的句子写出,显示了驾驭语言的实力。第二,快速入题。开头引入材料二,肯定负重前行的做法,并在第二段诠释寓言的寓意,第三段引入第一则材料继续谈感悟和思考。第三,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第四段举反例,第五段举正例,正反对比;第四段是一个长例子,第五段是七个短例子,事例列举有详有略。在大量事例支撑下,用反问句强调观点,最后结尾申明观点,照应标题,结束全文。- 2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