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5404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页微专题十六 河流冲淤 第2页课 前 自 学 第3页年份试卷命题情景命题规律 卷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2019 卷以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影响 卷以美国内陆高山河床形态的演变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 2018 卷以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阶地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阶地形成的影响 2017卷以贺兰山洪积扇为背景,考查洪积扇的影响因素及对耕地的影响1.以区域分布图、剖面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类型、形成过程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考查频度较高,选择题、综合题均有呈现 第4页1

2、理解河流的冲淤原理。2掌握河流冲淤运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第5页第6页一、河床形态顺直河道、弯曲河道、分汊河道(游荡型河道)。二、冲淤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第7页三、河床演变河道输沙不平衡是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冲淤作用导致流程方向上河床高程的变化称纵向变形,影响河床的深浅;与水流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则称横向变形,影响河床的宽度变化及河流在平面上的摆动。溯源侵蚀使河床变长,下蚀使河床

3、变深,侧蚀河床变宽;堆积使河床变浅,河床变窄。四、河口河床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同时也引起了海岸线进退变化。第8页五、河口海底汛期,流水作用强时,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积为主;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六、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1)V 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2)峡湾:冰川侵蚀形成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第9页(3)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形成过程: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

4、上;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草场茂盛,草根固土作用较强。(4)曲峡: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后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第10页七、流水堆积地貌形成过程1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2)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4)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第11页2常见堆积地貌形成

5、过程(1)三角洲地貌:形成:a泥沙来源: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b位置:河流入海口(湖口)处;c流速降低:地形平坦或沙洲分流;d水流速度减慢;海水(湖水)顶托;e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第12页变化:a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沿海地形、沉积环境(沉积空间及海水运动或地壳沉降)。b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c三角洲延伸方向:海水(洋流)流向。第13页影响因素:来沙量的大小;大陆架水下坡度大小;海水顶托作用(潮流作用)。第14页(2)冲积扇地貌:形成:a河流上游

6、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b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河道变阔,水流速度减慢。c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第15页冲积扇的结构特点:a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逐渐减小;土壤逐渐肥沃。b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地下水资源丰富;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c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分布。第16页(3)沙洲河流中的岛屿:形成:流水的堆积作用;河口处的沙洲还有海水的顶托作用。消失:沙洲与泥沙堆积的河岸相连,沙洲消失。(4)河漫滩: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一般位于凸岸,堆积。洪水期流水携带泥沙堆

7、积,河漫滩被淹没;枯水期裸露。(5)冲积平原中下游地区(包括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主要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如华北平原。第17页3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共同点: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2)不同点:洪积冲积平原既不旱,也不涝,为农业高产田;河漫滩平原旱涝较为严重,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地区易出现土地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第18页课 堂 探 究 第19页一、冲淤过程1(2019课标全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

8、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第20页指出 46 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_【自我解答】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第21页1河段、河面宽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思考角度:地形、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地质作用、岩性及形态、土质状况、植被状况。2流水侵蚀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思考角度:径流量大小、水流速度、下垫面性质(岩性松软或流经岩层易被侵蚀)、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加固堤坝、硬化路面、植树造林)。第22页3流水侵蚀对泥沙来源、河床深浅的影响(季节性)思考角度:(1)流水侵蚀为河流提供沙源,

9、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流量大的季节(汛期),侵蚀较强,堆积变弱,河床变深;流量小的季节(枯水期),侵蚀变弱,堆积增强,河床变浅。(2)降水量大且为暴雨时:流水侵蚀显著,河流含沙量迅速增加;由于流量、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又快速沉积,导致河床增高。第23页4河流淤积地貌形成的条件思考角度:(1)泥沙来源:侵蚀、搬运作用(颗粒大小取决于流量、流速)。(2)泥沙沉积: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第24页(2019课标全国)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

10、至潼关河段,全长 132.5 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第25页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第26页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 支流汇入 沿岸地貌 两岸岩性A BCD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流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

11、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第27页答案 1.D 2.C 3.C解析 第 1 题,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 项正确。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但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对河床的侵蚀严重,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 三项错误。D 项正确。第 2 题,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相对于上游以及下游地第28页区来说,河流

12、的上游以及下游地区分别有支流汇入,河流流量中段较大,不是影响摆动范围小的因素,在中段并没有支流汇入,不符合题意。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岩石抗侵蚀能力影响,黄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较窄,从而导致该河段摆动范围较小,符合题意。C 项正确。第 3 题,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在主汛期,渭河洪峰的汇入会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增强,侵蚀作用减弱,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第29页(2019河北衡水模拟)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

13、段长约 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 10 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 4、5 题。第30页4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及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A甲乙丙 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乙甲丙 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甲丙乙 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丙甲乙 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第31页5据图可以推知近 10 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A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C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第32页答案 4.D 5.A解析 第 4 题,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读图可知,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从上游到下游排序为丙甲乙;乙河段河床

14、海拔升高,是流水沉积的结果,D 项正确。第 5 题,丙处前期水流速度快,以下切为主,河床海拔下降,后一段时间水流速度下降,以侧蚀为主,河床加宽,A 项正确;径流量、结冰期、河流含沙量对河床海拔和宽度影响有限,B、C、D 三项都错。第33页二、间歇性(2018课标全国)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 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 T0。据此完成第 2 题。第34页2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自我解答】D【解析】据材料可知

15、,砾石的平均砾径为 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 T3、T2、T1、T0,说明 T2 和 T1 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间歇性抬升。D 项正确。第35页(2016课标全国)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 35题。第36页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

16、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第37页5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第38页【自我解答】3.C 4.B 5.D【解析】第 3 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则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这是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第 4 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变大。第 5 题,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

17、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第39页(2015课标全国)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 6、7 题。第40页6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7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第41页答案 6.D 7.B解析 第 6 题,该区域外力以淤积作用

18、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越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图中两者距离在 1975 年至 1978 年间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D 项正确。第 7 题,在 19921997 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少所致。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第42页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 项错误;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 项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

19、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C、D 两项错误。第43页(2016天津)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据此回答第 8 题。第44页8该地区 5 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答案 A解析 该地区 5 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经历了图中显示的及现在海岸线 5 个位置,在海岸线有贝壳堤,说明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所以 5 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变化反映了海平面间歇性下降。第45页三、人类活动的影响(2016 课标全国)某

20、河流位于浙江省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 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 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第 6 题。第46页6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自我解答】A【解析】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流量减少,流速减慢,河道淤积加重,再加上潮流带来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是为了拦截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第47页(201

21、6天津)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9、10 题。9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第48页10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第49页答案 9.D 10.B解析 第 9 题,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量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

22、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第 10 题,主要考查了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海水倒灌严重,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第50页11(2019河南郑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也是该市最大的芦苇(多生于低温地或浅水中)产地。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滦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 世纪 70 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第51页11(2019河南郑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也是该市最大的芦苇(多生于低温地或浅水中)产地。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滦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 世纪 70 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第52页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_答案 当地对河流整治后,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入湖泥沙增加;河流入湖口地势低平,加之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变缓,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形成湖口三角洲。第53页河流冲淤河床形态变化间歇性特征人类活动影响请做:课时作业(十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