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5 ,大小:4.55MB ,
资源ID:8540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5404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课件:微专题16 河流冲淤 .ppt

1、第1页微专题十六 河流冲淤 第2页课 前 自 学 第3页年份试卷命题情景命题规律 卷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2019 卷以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影响 卷以美国内陆高山河床形态的演变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 2018 卷以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阶地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阶地形成的影响 2017卷以贺兰山洪积扇为背景,考查洪积扇的影响因素及对耕地的影响1.以区域分布图、剖面图为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类型、形成过程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影响等,考查频度较高,选择题、综合题均有呈现 第4页1

2、理解河流的冲淤原理。2掌握河流冲淤运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第5页第6页一、河床形态顺直河道、弯曲河道、分汊河道(游荡型河道)。二、冲淤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第7页三、河床演变河道输沙不平衡是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冲淤作用导致流程方向上河床高程的变化称纵向变形,影响河床的深浅;与水流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则称横向变形,影响河床的宽度变化及河流在平面上的摆动。溯源侵蚀使河床变长,下蚀使河床

3、变深,侧蚀河床变宽;堆积使河床变浅,河床变窄。四、河口河床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同时也引起了海岸线进退变化。第8页五、河口海底汛期,流水作用强时,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积为主;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六、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1)V 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2)峡湾:冰川侵蚀形成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第9页(3)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形成过程: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

4、上;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草场茂盛,草根固土作用较强。(4)曲峡: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后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第10页七、流水堆积地貌形成过程1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2)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4)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第11页2常见堆积地貌形成

5、过程(1)三角洲地貌:形成:a泥沙来源: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b位置:河流入海口(湖口)处;c流速降低:地形平坦或沙洲分流;d水流速度减慢;海水(湖水)顶托;e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第12页变化:a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沿海地形、沉积环境(沉积空间及海水运动或地壳沉降)。b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c三角洲延伸方向:海水(洋流)流向。第13页影响因素:来沙量的大小;大陆架水下坡度大小;海水顶托作用(潮流作用)。第14页(2)冲积扇地貌:形成:a河流上游

6、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b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河道变阔,水流速度减慢。c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第15页冲积扇的结构特点:a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逐渐减小;土壤逐渐肥沃。b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地下水资源丰富;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c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分布。第16页(3)沙洲河流中的岛屿:形成:流水的堆积作用;河口处的沙洲还有海水的顶托作用。消失:沙洲与泥沙堆积的河岸相连,沙洲消失。(4)河漫滩: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一般位于凸岸,堆积。洪水期流水携带泥沙堆

7、积,河漫滩被淹没;枯水期裸露。(5)冲积平原中下游地区(包括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主要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如华北平原。第17页3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共同点: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2)不同点:洪积冲积平原既不旱,也不涝,为农业高产田;河漫滩平原旱涝较为严重,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地区易出现土地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第18页课 堂 探 究 第19页一、冲淤过程1(2019课标全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

8、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第20页指出 46 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_【自我解答】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第21页1河段、河面宽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思考角度:地形、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地质作用、岩性及形态、土质状况、植被状况。2流水侵蚀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思考角度:径流量大小、水流速度、下垫面性质(岩性松软或流经岩层易被侵蚀)、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加固堤坝、硬化路面、植树造林)。第22页3流水侵蚀对泥沙来源、河床深浅的影响(季节性)思考角度:(1)流水侵蚀为河流提供沙源,

9、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流量大的季节(汛期),侵蚀较强,堆积变弱,河床变深;流量小的季节(枯水期),侵蚀变弱,堆积增强,河床变浅。(2)降水量大且为暴雨时:流水侵蚀显著,河流含沙量迅速增加;由于流量、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又快速沉积,导致河床增高。第23页4河流淤积地貌形成的条件思考角度:(1)泥沙来源:侵蚀、搬运作用(颗粒大小取决于流量、流速)。(2)泥沙沉积: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第24页(2019课标全国)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

10、至潼关河段,全长 132.5 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第25页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第26页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 支流汇入 沿岸地貌 两岸岩性A BCD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流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

11、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第27页答案 1.D 2.C 3.C解析 第 1 题,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 项正确。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但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对河床的侵蚀严重,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 三项错误。D 项正确。第 2 题,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相对于上游以及下游地第28页区来说,河流

12、的上游以及下游地区分别有支流汇入,河流流量中段较大,不是影响摆动范围小的因素,在中段并没有支流汇入,不符合题意。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岩石抗侵蚀能力影响,黄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较窄,从而导致该河段摆动范围较小,符合题意。C 项正确。第 3 题,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在主汛期,渭河洪峰的汇入会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增强,侵蚀作用减弱,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第29页(2019河北衡水模拟)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

13、段长约 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 10 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 4、5 题。第30页4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及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A甲乙丙 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乙甲丙 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甲丙乙 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丙甲乙 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第31页5据图可以推知近 10 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A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C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第32页答案 4.D 5.A解析 第 4 题,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读图可知,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从上游到下游排序为丙甲乙;乙河段河床

14、海拔升高,是流水沉积的结果,D 项正确。第 5 题,丙处前期水流速度快,以下切为主,河床海拔下降,后一段时间水流速度下降,以侧蚀为主,河床加宽,A 项正确;径流量、结冰期、河流含沙量对河床海拔和宽度影响有限,B、C、D 三项都错。第33页二、间歇性(2018课标全国)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 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 T0。据此完成第 2 题。第34页2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自我解答】D【解析】据材料可知

15、,砾石的平均砾径为 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 T3、T2、T1、T0,说明 T2 和 T1 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间歇性抬升。D 项正确。第35页(2016课标全国)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 35题。第36页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

16、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第37页5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第38页【自我解答】3.C 4.B 5.D【解析】第 3 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则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这是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第 4 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形成新海岸,不断堆积,从而使得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变大。第 5 题,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

17、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第39页(2015课标全国)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 6、7 题。第40页6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7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第41页答案 6.D 7.B解析 第 6 题,该区域外力以淤积作用

18、为主,近海地区海水变浅,则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越大,反之当海水侵蚀的速度超过泥沙的沉积速度,则两者的距离变小。图中两者距离在 1975 年至 1978 年间扩大,此后两者距离总体上逐渐缩小。故当地外力作用是先淤积为主,后侵蚀为主。D 项正确。第 7 题,在 19921997 年间两者距离持续缩小,说明海域沉积作用持续减弱,应是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少所致。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增大,河口第42页地区泥沙淤积强烈,A 项错误;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泥沙量减少,B 项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注入黄河的径流量会增加,黄河沿岸农

19、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C、D 两项错误。第43页(2016天津)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据此回答第 8 题。第44页8该地区 5 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答案 A解析 该地区 5 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经历了图中显示的及现在海岸线 5 个位置,在海岸线有贝壳堤,说明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所以 5 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变化反映了海平面间歇性下降。第45页三、人类活动的影响(2016 课标全国)某

20、河流位于浙江省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 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 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第 6 题。第46页6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自我解答】A【解析】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流量减少,流速减慢,河道淤积加重,再加上潮流带来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是为了拦截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第47页(201

21、6天津)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9、10 题。9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第48页10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第49页答案 9.D 10.B解析 第 9 题,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量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

22、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第 10 题,主要考查了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海水倒灌严重,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第50页11(2019河南郑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也是该市最大的芦苇(多生于低温地或浅水中)产地。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滦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 世纪 70 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第51页11(2019河南郑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也是该市最大的芦苇(多生于低温地或浅水中)产地。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滦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 世纪 70 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口三角洲。第52页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_答案 当地对河流整治后,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入湖泥沙增加;河流入湖口地势低平,加之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变缓,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形成湖口三角洲。第53页河流冲淤河床形态变化间歇性特征人类活动影响请做:课时作业(十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