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限时训练(十三)(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解析】1954年,第一部宪法已经颁布,全国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故排除A项;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是在1949年,故排除B项;政协是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而非联合执政机构,故排除C项;从“协助国家机关”可以看出,政协职能已经改
2、变,故D项正确。【答案】D2(2014长沙二模)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解析】A项在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宪法起草委员会,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说明制定宪法体现民主精神,B项正确;材料时间是1953年,一届全国人大还
3、没有召开,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干意思,故排除。【答案】B3(2014怀化二模)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
4、合”,可知指的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故A项正确;B项是我国的政党制度;C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项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答案】A4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了13位政府领导人。其中,劳动模范陈永贵和吴桂贤都是从基层被火速选拔成为副总理的,他们在工作上实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劳动,三分之一时间到各地调查研究。这说明()A中央政府被全面夺权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不能实行C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D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解析】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政府领导人是由人大任命,B项错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两位劳模从基层提拔成副总理,而又相
5、当多的时间在基层调研,体现“文革”时期中央注重走群众路线,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答案】C5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B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D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解析】题干中没有
6、体现民主政治建设,故排除A项;从题干信息可得出随着时代变化,农村干部的社会特性也随之改变,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6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签订马关条约香港回归ABC D【解析】据材料“粤海销烟”可知是虎门销烟,正确;根据材料“港岛易英徽”可知是割让香港岛,正确;材料未涉及马关条约,排除;据材料“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可知是香港回归,正确,故选C项。【答案】C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
7、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C中共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解析】材料从两方面说明“相持局面”:“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和“台湾的自治”,那么连接“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的连接点只能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8右图是一张上海版大公报的残片,请你根据报纸内容推断当时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是()A苏联出兵东北,加速日本投降进程B国共进行内战,中共寻求苏联支持C美国挑起“冷战”,实行扶蒋反
8、共政策D美国遏制中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是“中央一级机关正深入开展学习斯大林新著”。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军事斗争并不是学习,A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B项是1946年,国共内战时期,排除,“冷战”开始于1947年,也是国共内战时期,故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包围孤立封锁,中国照搬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D项正确。【答案】D9(2014乌鲁木齐二模)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
9、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解析】题干材料中“和平统一战线政策”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率先为印度接受,没有越南,排除B项;C项属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目的,D属于“另起炉灶”的作用,均和题干无关,故排除。【答案】A101969年12月18日,基辛格在年终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像共产党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为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
10、态为依据。”美国提出以上主张主要基于()A美国与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不复存在B与中国为敌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C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美国不得不正视现实D认识到与中国结盟将使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取得优势地位【解析】中美两国社会性质不同,意识形态的分歧明显,A项错误;外交思想、政策的调整,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B项正确;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时间不符,C项错误;其主张只是要与中国改善关系,根本谈不上“结盟”,D项错误。【答案】B11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1
1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B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解析】日本在经济上接受中国提出的原则,并对历史表示反思,都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故A项正确;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B、D两项时间不符合;中日两国之间至今未建立区域合作,故C项错误。【答案】A12(2014大连一模)20世纪80年代,一外国记者提问李鹏:“本届政治局中有许多都是留苏学生,这种构成会不会对中国外交的倾向性产生影响。”李鹏回
12、答:“照记者的逻辑,我们现在大量青年人在美国学习,将来的领导层是不是就要形成一个亲美派。”这一回答说明了()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C美苏两国均不是中国的盟友国D两极格局下没有中间道路选择【解析】题干材料显示无论在哪国留学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故A项正确;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不符合题干材料内涵,故B项错误;美苏两国均不是中国的盟友国,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A二、非选择题13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当
13、人们谈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时,都会记起他华盛顿。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创立了一个共和国;他主持了制宪会议,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政体制奠定了基本结构和框架。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
14、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2)有人担心美国宪政体制会成为君主制的“新版”,为避免成为君主制的“新版”华盛顿做出了哪些开创性的贡献?(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4)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美式民主和中式民主各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他主持了制宪会议,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政体制奠定了基本结构和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宪政体制是总统制共和制
15、;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华盛顿的贡献之一是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贡献之二是创立总统否决制度,恰当行使总统权力。第(3)问革命的本质即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材料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第(4)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基层民主选举;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体制:总统制共和制。特点: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16、之间相互制衡。(2)贡献:创立总统否决制,恰当行使总统权力;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为民主建设做出贡献。(3)理解: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制。(4)基础:基层民主选举。特点:美国:分权制衡;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内中国的精英阶层和社会公众对美国的整体印象,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物出处观点张之洞劝学篇正权考外洋民权之说所由来,其意不过曰国有议院,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而已,但欲民申其情,非欲民揽其权。译者变其文曰“民权”,
17、误矣。“美国人来华者,自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扶私,上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深考之谈耳”。近日摭拾西说者甚至谓人人有自主之权,益为怪妄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美国是新世界之老共和国,吾为旧世界之新共和国但美国为先进文明国,事事皆为我国之典范续表人物出处观点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材料二1993年夏季,美国根据莫须有的情报,在公海上拦截中国的“银河”号商船,并进行检查,从而引起中国
18、公众的极大愤慨。随后美国国会的议员们以中国人权状况恶化为由,阻挠中国申办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次点燃了中国人的反美情绪。这两起事件导致了中国公众心目中的美国形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直到海湾战争后,中国人还认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是一个主持正义和敢于负责任的国家。但美国现在在他们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在世界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国家。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材料三中国人在认识西方时,有一种独特的“师生情节”,即中国人真诚地将西方发达国家当作自己的先生,认真地讨教和学习,可是在历经坎坷以后终于发现,“先生总是欺负学生”。牛军后冷战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与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19、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概括出相应的时期:洋务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总结对美国的不同认识;第二小问分析导致不同认识的原因是所处时期不同,国家的利益也就不同,同时近代对美国的认识不同也受到对美国了解程度的影响。第(2)问从“有一种独特的师生情节”“先生总是欺负学生”可知材料三表述了两种不同的现象,结合材料出处即可从中美关系的史实解读材料三的两种现象。【答案】(1)认识:洋务运动时期:看到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弊端,抵制美国的共和制度。辛亥革命时期:学习并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解放战争时期:抨击美国扶蒋反共政策。90年代: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原因:国家利益的变化;国情的变化;对美国了解程度的变化等。(2)认识:美国是中国人追寻现代化进程中学习的榜样之一,但因国家利益不同,中美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论证:中国以美国为师的史实:近代学习美国的民主思想(徐继畬瀛环志略)与三权分立共和制度(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欺负”中国的史实: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辛丑条约;扶蒋反共控制中国;“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的敌视政策(或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遏制)。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之间应合作发展,走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