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程铁勤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 QQ:1040349324一、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完成12题。1.图中四地,按纬度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太阳高度所反映的昼夜长短变化,考查纬度位置与昼夜长短变化间的对应关系。【解析】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图中曲线与横坐标两交点间太阳高度大于零,该时段即为当地的昼长。四地昼长
2、由长到短的排序为:。故选B。2.对此日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均位于东半球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纬度值相同C.当地正午时,地处于黑夜 D.地的经度为120E 【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太阳高度曲线图结合地方时的换算,考查空间定位能力。【解析】当四地为正午(地方时12点)时,北京时间分别为:12点、18点、24点和6点。由此推算四地的经度为:1200E、1500W、600W、300E。在西半球,两地在东半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说明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距相同。若两地在直射所在纬线的同侧,则纬度相同,反之,不同。由上题解析可知,同一曲线两交点间的时段表示昼长,当地正午时,地处于黑
3、夜。科西嘉岛自然风光优美,布满了柠檬树、橘树和油橄榄树,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被称为“美丽岛”。读科西嘉岛位置图,完成34题。3.该岛所处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热带草原带【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区域图,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读。【解析】由图可知,科西嘉为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之一。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岛上山区积雪较厚,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游玩。冬季岛上积雪较厚的原因是( )A.受东北风影响 B.受西北风影响C.受东南风影响 D.受西南风影响【答案】D【命题
4、立意】本题通过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该地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且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北半球的盛行西风的具体风向为西南风。下图为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图。据此完成57题。5.图示景观呈现了人类对哪一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A.光照 B.地形 C.水源 D.技术【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区域景观图,考查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梯田在山区的缓坡地带,人为造就的小范围平坦区域,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故选B。6.龙脊梯田夜景开发有利于( )A.增强光照,提高水稻产量 B.构建独特景观,带动旅游业发展C.夜间耕作,提高劳动效率
5、D.农作物的病虫防治,提高稻米品质【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文字材料,结合梯田景观图,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解析】据文字材料中“广西桂林著名的旅游景点-龙脊梯田夜景图”,可知建造梯田夜景的目的是为了带动旅游业的发展。7.下图所示是对水稻长势进行监测的工作原理。监测过程中获取水稻光谱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通过遥感工作原理的展示,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解析】图中显示的工作原理,重点是通过对物体辐(反)射电磁波的收集。是对地理信息的收集过程。因此采用的是遥感技术。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
6、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8-9题。8.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通过特定地点的地貌景观图,考查特殊地貌的成因。【解析】天池位于山地的顶部,且形态为圆形,可能为火山口形成的洼地,积水成湖。溶洞为喀斯特的的一种,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壳下陷成湖后,四周地形应该较平坦。岩石崩塌形成的地貌应该为不规则的形状,不可能为中低周高的洼地。9.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 “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 “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 “浮石”源于岩浆喷发【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岩石的
7、景观图片,考查岩石的成因和特点。【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该地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来源于软流层的岩浆喷发。植物化石存在于沉积层中。该岩石中的孔隙为岩石形成过程中,岩浆中气候逸散后遗留下来的。大理岩为变质岩。“浮石”是岩浆喷发形成的,是内力作用。页岩油气是指以页岩层系(沉积岩)中所含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页岩油气的开发正成为搅动世界市场的力量。完成1011题。10.近年来,美国对页岩油气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开发成本不断降低,这主要得益于( ) A.政治因素 B.市场因素 C.技术因素 D.环境因素【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页岩油气开发的相关材料,考查影响能源开发利用主要因素。【解析】而岩油气属于
8、新能源,所谓新能源,就是在现阶段技术不完全成熟,尚未大规模普及的能源。影响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技术。11.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说明了自然资源( )A.数量的有限性B.分布的规律性C.潜力的无限性D.资源的联系性【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页岩油气开发利用的过程,考查自然资源属性的判断。【解析】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开发,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故选C。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
9、.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城市景观模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地面硬化面积增多,阻断了部分水分的蒸发。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降水量增加。13.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减少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延长径流集聚时间解决城市洪灾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 B. C. D.【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两种不同的雨水排放模式图,考查城市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由图可知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新的开发利用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
10、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硬化比例降低,土壤侵蚀增加。绿化带起到了滞流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读某城市位置图,完成1416题。14.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500m B. 400m C.350m D. 150m【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学生的地图判读能力。【解析】图中的等高距为100m,在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依据相对高度公式计算可得,相对高度在200-400m之间。15.图中布局合理的是( )A.甲地-奶牛养殖场 B.乙地-高级住宅区C.丙地低级住宅区 D.丁地-汽车4S店【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考查城市
11、规划的合理性。【解析】奶牛养殖场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强,甲处交通不便。乙处临近机场,环境质量差。丙处环境优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汽车4S店占面积大,且要求交通便利,丁位于市郊,地租水平低,并且有主要道路通过,交通便利。16.对图中重工业区布局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B.位于交通干线沿线,运输方便C.位于城郊,地价相对低廉D.邻近火车站,便于工人出行【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通过特定工业区位分布图,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解析】由图可知,当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有铁路和主要道路通过,且远主城区。工人出行主要利用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因此D项错误。读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12、吨/人)与人口数量关系图,回答17-18题17.对图中有关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排放总量远大于中国 B.经济越发达,排放总量越大C.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排放国 D.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世界典型国家人均CO2排放量图,结合国家分类,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解析】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中国。从国家分类图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排放量大于发达国家。欧洲国家中,俄罗斯的人均排放量最大。发达国家排放总量与发展中国家相差不大,但人口总数远小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18.下列行为违背低碳理念的是( )A.降低城市建设密度B.建设
13、垃圾焚烧电站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D.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答案】A【命题立意】本通过具体的人类活动过程,考查学生对低碳理念的理解与运用。【解析】建设垃圾焚烧电站,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使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垃圾进行循环利用;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读“江苏省常年各月雾霾日数变化”图,完成1920题。19.往年6月份是江苏省雾霾多发的时间,其原因可能是( )A.大气对流运动微弱 B.企业排放废气增多
14、C.夏季风势力强劲 D.地面燃烧秸秆【答案】 AD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雾霾的季节变化图,考查影响雾霾发生的条件。【解析】六月份雾霾多发,说明该时段污染物来源多且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大气对流运动微弱,有利于污染物在小区域范围内聚集。企业排放废气增多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风势力强劲,有利于降低污染浓度。地面燃烧秸秆增加了小颗粒污染物的来源。20.右图中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AB【命题立意】本题通过等压线分布图,考查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与风力大小间的关系。【解析】甲、乙两地等压线疏稀,水平梯度力小,风力小,大气层稳定,因此最有利于雾霾天气
15、的形成。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及中线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21.有关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说法正确的是( )A.两线均从长江干流直接调水B.东线调水自济宁以北可以自流C.中线调水水质更好D.中线可基本实现自流【答案】 CD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两条调水线路剖面图的比较,考查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条件的评价。【解析】由图可知,东线工程水源取自于长江干流,而西线工程是间接取水。东线工程在向北跨过黄流干流后,才可以自流。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处为人烟稀少的地区,污染少,水质好。中线工程从取水点到受水点地势逐渐降低,可基本实现自流。22.在南
16、水北调过程中,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限制沿线重化工业发展,防止水污染B.停止长江枯水期调水C.减少沿江企业用水,满足北方发展需求 D.倡导节约用水【答案】 AD【命题立意】本题过程南水北调工程所经区域示意图,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目的是通过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防止水污染,应要求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枯水期通过启用备用水源来实现持续续供水。在水资源的区域分配上,应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在南水北调过程中,水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应该节约用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入户。读上海市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
17、数量对比分布(2010年)示意图,完成2324题。23.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近郊区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心区B.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少C.近郊区经济活动活跃,外来人口迁入多D.远郊区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答案】 B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分布对比,考查影响不同类型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解析】图中没有显示出人口密度的相关信息。城市中心区地租水平高,房屋租金高。近郊区距中心较远,受中心城区影响弱,相关服务需求量大。远郊区一般布局工业区,经济活动以第二产业和服务为主。24.外来入户人口对上海区域发展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就业机会 B.增加交通和环境压力C.推动城
18、郊农业现代化 D.促进文化交流【答案】 BD 【命题立意】本题外来入户人口这一人口迁移现象,考查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外来人口迁入,由于人口数量增多,就业岗位有很,使得就业困难,相关服务压力增大。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通过人口流动增加了两地间的交流机会。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一一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2526题。25.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水土流失C.人口迁出 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AB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鄱阳湖周边区域的土地沙化现象,考查地理环境整体原理。【解析】围湖造田使局部区域水资源不
19、能满足生产需要,在强烈的风化作用下,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之后,土壤肥力下降,植被覆盖率下降,地面缺乏保护,表土流失,岩石裸露,土地沙化。人口迁出与土地沙化没有关系。气候变暖不会使得湿润地区出现沙化现象。26.土地沙化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A.湿地减少 B.降水减少C.农业减产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答案】 A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小区域范围土地性状变化,考查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土地沙化,造成土壤肥力减少,农业减产;湖泊旁边土地沙化,会影响湿地,导致湿地面积减少。土地沙化对该地区降水没有影响;土地沙化,流进湖泊的泥沙增多,会减弱湖泊蓄洪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
20、分。27.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图示时间为 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 。(2分)(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8分)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利马萨尔瓦多(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0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_ (2分)【答案】27. (12 分)(1) 7 月 (1分)此月利马温度低于20,对照气温曲线,应在7月。(1分)(2) (8 分)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利马热带沙漠气候(1分)全年炎热干燥(1分)受寒流和离岸风共同影响(2分)萨尔瓦多热带雨林气候(1分)全年高温多雨(1
21、分)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受暖流影响(2分)(3)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沿海平原狭长;受秘鲁寒流影响(2分)【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南美洲局部区域图,结合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直方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解析】(1)20等温线南段向北凸,且利马的月均温在20以下,说明为七月(南半球冬季)。(2)由气候直方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处低纬,太阳辐射强,全年高温。东南信风在大陆西岸为离岸风,源于内陆地区,性质干燥。此外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萨尔瓦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叙述从暖流、地形雨方面着手。(3)此处狭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南北跨度大(寒流),二是东西延伸空间小(受山地阻挡)。28
22、.读非洲刚果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简述刚果河流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分)(2)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的根本原因是。 (3分)(3)若对该河流域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2分)(4)今年,图示区域埃博拉疫情爆发,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埃博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疫情滋生蔓延的原因。(3分)【答案】28. (10 分)(1)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部低。(2分)(2)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流域地势落差大。(2分) 社会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资金不足)(1分
23、)(3)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两点给2分)(4)地处热带,气候较湿热,蚊蝇孳生,易疾病传播;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教育落后,防犯意识差;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密集,易交叉感染。(任答三点给3分)【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刚果河流域图,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判读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析】(1)地形特征的描述着重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整体地势起伏状况。(2)水能资源的丰富程度受制于:径流量大小及其稳定性、河流落差大小。水能开发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等。(3)雨林所地区是一种高温多雨的环境。开发后对环境的影响应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
24、的要素及其相互影响方面作答。(4)当地疫情的爆发与蔓延与下列因素相关:病毒的滋生的环境条件、医疗条件、防犯意识、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等相关。29.海水温差发电是海洋热能利用的一种新方式,它是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进行发电。读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及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造成太平洋表层水温8月与2月发布差异的根本原因是。(2分)(2)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特点是、。海洋温差发电站宜布局于(填热量带)海区。(4分)(3)目前,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选择我国海南的某公司进行试验性商业开发,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3分)(4)建设在
25、海南的海水温差发电站,其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简述防御的主要措施。(3分)【答案】29. (12 分)(1)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分)(2)淸洁无污染的;可再生的;密度小;资源总量人;投资成本高。(任答2点给3分) 热带(1分)(3)本地区海洋热能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上新型的重要经济体,资本雄厚;本地区电力需求量大;政策扶持。(任答三点给3分)(1)台风(1分)通过工程措施,加固电站,提高抗台能力;加强预报与监测等。(2分)【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温差发电这一模式,结合太平洋表层两个不同月份的温度场分布图,考查学生运用相关资料描述地理事象空间分布及分析区域地
26、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能力。【解析】(1)根据图中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可知,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8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2)发电过程未使用矿物能源,清洁无污染;海水是可再生资源,海水发电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资源总量大,但是投资成本较高。根据原理图,表层海水表层的温度为26,在结合海水温度分布图可知,在热带地区。(3)我国南海地区,纬度较低,海洋热能资源丰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资本雄厚;市场广阔,对电力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扶持。 (4)南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加强监测和预报,播报台风到来时间;通过工程措施,加固电站,提高其抗台风的能力。30
27、.绥芬河市被称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材料一绥芬河地理位置图材料二 2012年绥芬河、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比重图(1)绥芬河市又被称为“木业之都”。简述其发展的区位优势。(3分)(2)与全省相比,简述绥芬河市的第一、三产业构成特点及其形成原因。(4分)(3)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简述图中甲地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6分)【答案】30.( 13 分)(1)靠近我国最大林区,又是木材集散地,原料(木材)丰富;有较为便捷的铁路和港口运输;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有完整的木材加工设施。(任答三点给3分)(2)绥芬
28、河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1分),边境口岸,对外贸易发达;边境旅游发达;(1 分)第一产业比重小,(1分)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少,耕作业不发达。(1分)(3) 有利自然区位条件:耕地面积丰富;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任答三点给3分)不利自然区位条件:热量条件不足,易受冻害。(1分)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2分)【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图及相关文字资料,考查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区域产业活动特点及其区位条件。【解析】(1)进口木材集散地,原料(木材)丰富;铁路连接俄罗斯,交通方便;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另外,有优惠政策,并建设了木材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完善。 (
29、2)从产业结构图示分析,其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第三产业比重大。从材料分析,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所以边境贸易发达,是重要的边境口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业比重大;又因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的地方,所以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3)甲地区发展农业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有利条件:三江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地表为黑土,土壤肥沃;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不利条件:纬度高,热量不足,秋季容易受冻害。该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其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31.经过五年的施工建设,泛亚铁路东线国内段已于2014年9月全线铺通。阅读泛
30、亚铁路线路图及北部湾经济区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简述泛亚铁路建设的意义。(3分)(2)北部湾经济现已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述该经济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3 分)(3)从区域差异性的角度,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之间可以开展哪些合作?(4分)(4)要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3分)【答案】31.(13 分)(1)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发展;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加强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分)(2)地理位置邻近东南亚,毗邻港澳;交通便利,临近国际海运交通线:港口腹地广阔; 政策支持;区域
31、油气、渔业等资源丰富;(任答三点给3分)(3)东盟提供原料,提供市场(2分);北部湾经济区提供资金、技术、产品等(2分)(4)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整治;加强产业结构凋整和升级,发展新型工业。(任答三点给3分)【命题立意】本题通过跨境交通线的布局图,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解析】(1)泛亚铁路联系了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加强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我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来往。(2)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海区附近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等;临近广东,港口经济腹地广阔;国家政策支持;靠近国际运输线,海运交通便利。(3)东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资金和技术,而有丰富的原料,且市场需求量大,故可以提供原料和市场;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以为其提供资金,技术和产品。(4)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当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综合利用,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特别沿海海域,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发展新型工业等。 - 1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