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一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2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主干知识整合3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高频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高考常以某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运用。在备考中,首先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全面分析各要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次要落脚于人地协调观,分析变化产生的影响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4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2019高考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2、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5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解析:第(1)题,板块运动(挤压)导致地形隆升并形成山脉,使得里海逐渐与地中海隔离,形成湖盆。山脉的
3、隆升,导致汇水面积缩小,来水减少,湖泊面积会缩小。山脉的隆升,影响了大气环流和水汽的输送,导致其向干旱化发展,湖泊逐渐演化为内陆湖。第(2)题,结合题干材料可知,里海的形成是板块挤压运动的结果。而地中海和黑海演化为湖泊的原理与里海相同,因此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与亚欧板块持续挤压,导致直布罗陀海峡和土耳其海峡消失,地中海和黑海水域封闭,最终变成湖泊。6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
4、演化。(2)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7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8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的总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2)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
5、阳坡 缓坡 B阳坡 陡坡C阴坡 陡坡D阴坡 缓坡9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根据甲图信息,土层深度相同,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由此说明土壤水分大多来自地表径流的下渗。因此,图示说明随坡度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选C。第(2)题,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条件与水分条件息息相关。根据乙图可知,到达一定深度后,同一深度,阴坡的含水量较高;根据甲图可知,同一深度,坡度缓的地方含水量较多。选D。答案:(1)C(2)D10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纠错笔记 第(1)题,易错选 D,原因是没有
6、理解坡度与土壤含水量、地表径流之间的关系,想当然认为坡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第(2)题,易错选 A,原因是不能结合甲、乙两图读出缓坡和阴坡土壤含水量大,进而推断出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和缓坡植被生长条件较好。11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2)“一果多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推理“因”。例如,大陆副热带
7、高压控制地区西海岸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有洋流的影响。12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13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考向: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1木质素是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可定量地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
8、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下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每100 mg有机物中木质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3)题。14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5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推测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含量高的月份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2)影响河口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因素是
9、()A流速B水温C盐度D流量(3)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的原因是()A流量大,携带沉积物多B土壤肥沃,生物量较大C炎热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D降水多,碎屑的降解速度慢16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此时应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应当是夏季。选C。第(2)题,由题干知,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吸附的陆源有机物越少,即木质素含量越低。结合所学知识,河口水下三角洲从岸向海流速越来越慢,并且受海洋顶托作用,沉积物颗粒大小从岸向海应该是先大后小,导
10、致河口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选A。第(3)题,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只有植被生长旺盛才新鲜,说明此时应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被的生长。选C。答案:(1)C(2)A(3)C17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 km2,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图a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18
11、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9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材料二 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耐旱性、喜钙性。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的地方品种,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发现,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但是当地农民有时需要刈割杂草。(1)说明水海坝附近地表峰丛地貌的形成过程。(2
12、)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花江峡谷的植被表现出耐旱特点的原因。(3)分析近年来顶坛花椒成为当地主要人工林的原因。(4)推测当地农民通常在何时刈割杂草,并说明理由。20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峰丛地貌的形成可从岩石的岩性、气候、流水作用等方面分析。第(2)题,植被对环境的适应性可从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分析。第(3)题,顶坛花椒的种植应该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同时运用农业区位知识进行分析。第(4)题,夏季高温多雨,适宜杂草生长,刈割杂草可减少对花椒林生长的影响。21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
13、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答案:(1)地表分布的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岩石多裂隙发育;该地夏季炎热多雨,雨水沿裂隙侵蚀、溶蚀,长时间作用形成峰丛地貌。(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易渗漏;地形坡度大,水资源存储条件差;夏季高温,蒸发旺盛,造成本地区地表土壤缺水,易发生干旱,生长在此处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3)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宜顶坛花椒的生长;花椒种植规模大,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收益大、水土保持效果好;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家政策支持。(4)5 月至 9 月(夏季)或雨季。理由:夏季(雨季)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杂草的种类
14、和数量增多,杂草的密度和高度增加较快,刈割杂草可减少对花椒林生长的影响。22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高频考点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考命题热点。多以区域图、景观图、剖面图等图文材料为信息载体,考查考生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在备考中,应关注热点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并探究环境变迁对自然带的影响。23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019高考全国卷)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
15、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题。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24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据材料信息判断,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新疆深居内陆,降水较少,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灌丛荒漠带。D对。该公路北端海拔相对较低,降水少,不可能出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和高寒草甸带。A、B、C错。答案:D25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通常用cm来表示。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坡
16、岳桦林种群林木径级随海拔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26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长白山北坡岳桦林总体上呈现()A相同径级,高海拔株数百分率低B相同径级,低海拔株数百分率低C径级数越大,株数百分率越大D株数所占比重随着径级数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2)长白山北坡岳桦林1 800米附近2.5 cm小径级岳桦树株数百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高B光照不足C降水较多D风速较小27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区,总体上岳桦树的株数百分率随着径级数增加,
17、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径级15 cm为界,径级小于15 cm的岳桦树基本上呈现相同径级高海拔株数百分率高的规律,径级大于15 cm的岳桦树基本上呈现相同径级低海拔株数百分率高的规律。选D。第(2)题,海拔1 800米附近,地势低,气温高,先期生长的岳桦树树干粗,径级大,后期生长的小径级岳桦树,因处在高大岳桦树树冠下,光照不足,严重制约了小径级岳桦树的生长,所以光照不足是长白山北坡岳桦林2.5 cm小径级岳桦树株数百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选B。答案:(1)D(2)B28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纠错笔记 第(1)题,图中径级小于 15 cm 或
18、大于 15 cm 岳桦树的株数百分率变化规律是解题的突破口。第(2)题,可尝试推理分析,1 800 m 处温度条件好,降水条件和风速比较稳定,先期生长的大树遮掩阳光,导致林下光照不足,从而影响后期生长的岳桦树。29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山地垂直自然带判读的两个难点(1)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同一山地,阳坡的热量好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可能较多;阴坡与之相反。如下图所示:30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温带地区南北走向山地坡向的判断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地,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
19、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气温偏高。故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高。如下图所示:31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分析雪线高度及影响因素的三个关键(1)多年平均雪线的高度与气温的纬度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赤道地区的气温虽然较高,但由于降水丰富,其雪线高度往往低于终年少雨的副热带地区。(2)一般情况下,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3)分析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对雪线的影响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沙漠化、人类活动排放的煤烟粉尘,可能会导致雪线上升。32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
20、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3影响林线高度的两大因素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海拔上限,通常与最热月的平均气温10 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林线高度主要受热量和水分(降水)两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土壤、风、地形等也有一定的关系。(1)热量因素:通常低纬度山地林线高于高纬度;同一山体阳坡林线高于阴坡。(2)降水因素:降水少的地区山地林线较低;同一山体迎风坡林线高于背风坡;同纬度沿海地区山地林线高于内陆地区。33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考向一:自然带类型、地理环
21、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1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如图)的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灌木(根深)、草本(根浅)和苔藓(无根)四个层次,土壤呈酸性。该林区曾多次发生火灾。据此完成(1)(3)题。34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伊勒呼里山以北的典型自然带属于()A常绿硬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D针叶林带(2)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短期内林下植被生长条件受到的影响包括()A光照条件改善B养分短时骤减C土壤酸性增强D地表夏温降低(3)推测高强度火灾后能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的是()A乔木B灌木C草本D苔藓35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
22、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小兴安岭以北,属于寒温带,典型自然带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带。选D。第(2)题,伊勒呼里山以北林区火灾后,森林郁闭度降低,使得林下植物的光照条件得到提高。选A。第(3)题,高强度大面积的火灾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选B。答案:(1)D(2)A(3)B36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考向二:山地垂直地域分
23、异规律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3)题。37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A气候垂直分异更明显B坡面面积较小C常绿阔叶林分布广D黄土厚度较薄(2)关于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叙述错误的是()A呈单峰曲线变化B海拔2 0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C海拔1 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海拔1 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38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
24、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3)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土层厚,水分过多D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39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秦岭北坡是阴坡也是背风坡,因此气候垂直差异、自然带谱不如南坡复杂。北坡坡面面积小,物种丰富度较小,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靠近黄土高原,黄土层较厚。选B。第(2)题,物种丰富度随高度呈现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 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1 300米以上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1 300米以下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选B。第
25、(3)题,由图可知,在海拔3 5003 700米之间物种丰富度较低,但不为0,说明该高度范围内没有冰川分布。该段坡面面积较小,相对高度较大,说明坡度较陡。导致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气温低,水热条件差造成的。选D。答案:(1)B(2)B(3)D40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高频考点3 动物与地理环境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以白斑狗鱼的生长环境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考查考生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实践能力。41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26、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高考经典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 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42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
27、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第(2)题,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43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答案:(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2)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学霸支招 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答题要
28、点完整的前提,如“肉食性鱼类”“16 以下”“冷水水域”“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等语句。44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陆生动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空间大;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2)气候。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环境。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29、4)天敌。缺少,天敌少;受到天敌威胁。(5)人类活动。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45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水生动物(鱼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2)气候。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3)水文。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结冰期长,存活率低;
30、水质好。(4)食物。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5)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6)人类活动。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46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考向:动物与地理环境1菲氏叶猴是亚洲疣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物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怒江以西一带,毛色灰黑,以植物为食,与其他热带猴类种群相比,食谱庞杂(其他猴类如金丝猴一般只食用果实),甚至可以食用树皮。据此回答(1)(3)题。(1)菲氏叶猴相比其他热带猴种,通常有多达十
31、几只猴的大猴群,主要原因是菲氏叶猴()A领地意识不强B生性温和,物种内部矛盾小C生活空间大,可容纳的菲氏叶猴多D栖息地位置优越,植物茂盛47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在我国,研究和拍摄菲氏叶猴“绝非易事”,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一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A毛色灰黑,隐蔽性强B深入森林,人迹罕至C山高谷深,难以进入D猴群警戒,行踪不定(3)川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在川藏海拔 2 000 m 的山区,推测我国的川金丝猴与菲氏叶猴栖息地的树种分别是()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热带季雨林C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D针阔混交林;热带季雨林48高频考点一高频
32、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菲式叶猴与其他热带猴类种群相比,食谱庞杂,甚至可以食用树皮,其活动范围随当地栖息条件的适宜程度而变化,条件优裕的,面积就小些,适应能力强,对所占地盘并无强烈的占有欲,故通常有多达十几只猴的大猴群,A正确。第(2)题,菲氏叶猴在我国仅分布于怒江以西一带,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纵列分布,故研究和拍摄难度大,C正确。毛色灰黑,隐蔽性强、深入森林,人迹罕至和猴群警戒,行踪不定是猴群的一般规律,不是研究和拍摄难度大的原因。第(3)题,金丝猴一般只食用果实,且主要栖息地在川藏海拔 2 000 m 的山区,故应森林能够提供充足的
33、果实,应是针阔混交林。菲氏叶猴为热带猴类,故其应生活在低海拔地区,怒江以西低海拔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林。C正确。答案:(1)A(2)C(3)C49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2长江江豚是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动物,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江豚,我国在长江流域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通过定点定量投喂,进行半自然状态人工网箱养殖鱼并饲养江豚。研究人员发现江豚与鱼类一样有早晚摄食规律。下图示意长江的一段封闭河流故道(江豚研究地)。据此完成(1)(3)题。50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研究人员发
34、现在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A觅食活动 B避免阳光照射C水温适宜D躲避人类干扰(2)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因为人工池()A水浅光照足B水浅空间小C江豚生存适应性弱D受人类活动影响多(3)推测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是()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51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江豚有早晚摄食规律,人工网箱养殖鱼用来饲养江豚,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故研究人员发现在区域江豚夏季清晨活动频繁,主要是由于觅食活动,A正确。避免阳光照射和水温适宜无法确定,B、C错误。区域为网箱养殖区域,人类活
35、动较多,D错误。第(2)题,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池内饲养江豚,江豚的呼吸间隔时间比半自然状态短,说明人工池水中氧气不足,由于选择封闭河流故道饲养,这与水浅空间小有密切关系,B正确。氧气与光照、江豚生存适应性弱、人类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第(3)题,区域临近出口,水体交换频繁,且水面较宽,人类活动少,对其干扰小,故区域最可能是江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D正确。答案:(1)A(2)B(3)D52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限时练(五)53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高考命题探源5|植被与地理环境题型探源(2018高考海南
36、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54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37、。55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56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38、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 400 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 1 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57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知
39、识探源植被与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作用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地形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一般比平原地区丰富。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谱种类越多。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根据植被覆盖率分析地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58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气候根据气候判断植被类
40、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气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水文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水文特征直接影响水生生物。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土壤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如茶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如水稻土的形成59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针对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草地生物多样性对
41、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该草场主要由ABCD四类牧草组成。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60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图61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
42、源(1)指出施肥前该天然草场原有的优势物种,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析在高浓度施肥条件下,该天然草场生态环境的变化。(3)实验结果对我国此类草场的天然牧草生产有何启示。62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解析:第(1)题,“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根据图中纵轴表示的各物种的重要值,施肥前A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优势物种为A。第(2)题,“重要值”的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读图,在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
43、能挤占其他牧草的生存空间。其他牧草“重要值”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牧草生长受到抑制,数量减少。四个物种中,三个呈减小趋势,说明该草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说明高浓度施肥,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第(3)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利用天然牧草生产,要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小对牧草的需求量,防止生态系统破坏。高浓度施肥,会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要防止为提高产草量而过度施肥。提倡中低浓度施肥,合理施肥,提高产草量。要加强草场生态监测,防止出现草类多样性减少。63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二下页 末页 上页 首页 高频考点三限时练高考命题探源答案:(1)优势物种为 A。施肥前 A 的重要值最高,说明其在草场中占主要地位。(2)高浓度施肥条件下,A 类牧草的重要值急剧增大,说明其数量迅速增加,可能挤占其他牧草的生存空间;其他牧草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生长受到抑制。该草场整体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最终导致草场生态环境恶化。(3)控制畜牧业的规模,减小对牧草的需求量;防止为提高产草量而过度施肥;中低浓度施肥(或合理施肥);加强草场生态监测,防止出现草类多样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