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语文模块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经久不息的情感盛宴,每个家庭的快乐与团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社会不约而同的互动与和谐,让寒冬因春节而有活力而有温度。春节是对人生社会的美好礼赞,充满了真诚祝福,是体现人民幸福指数的直接标尺。春节更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直接追求,是中国文化助推社会进步、助力民族凝聚的引擎。长期以来,对春节的研究只在民俗学的范畴去把它当作传统文化遗产来研究和对待,而忽略了春节的文化基因价值和精神引领地位,忽略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文化节点和经济抓手。春节文化的弘扬,最核心的就是认识
2、和总结春节形成的生态学意义、春节发展的社会学意义和春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学意义。对春节文化的研究,不该仅于民俗学意义上的事象总结与评价,而是要将春节文化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来认识,要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去理解和对待春节文化。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文化强国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文化自信,就要找到我们的文化坐标,重新认识和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民族气质的文化战略,寻找文化走向国际的路径。春节,同样像“一带一路”一样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充满活力的有形动脉。春节,应该以更加鲜明的特色,更加完整的体系,更加灵活的方式,携带着中国文化语汇和精神,携带着中国人民的激情与风采来感动世界。春节还是重要的经济抓手
3、。要有效聚合春节最活跃的市场要素,形成春节产业文化体系和运行平台,使散落在各地的碎片化春节市场、低端化春节产业、地域化交易制约和时效性市场短板得到提升和解决,让春节经济既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性格的张扬与传承,又能够让中国文化具有国际化人文语汇的重要主题,最终以经济为载体,走向全人类的生活。精心打造春节文化,应该为这个节日投入更多关注,注入更多内容,释放更多关怀,制定更多政策,包括对春节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等,必须要有文化体系的核心抓手,找到文化产业的鲜明卖点,建立文化主体的交流平台。而这一切,既要有文化战略的高度,又要有文化理论的深度,更要有文化产业的维度。 (摘编自邢晨声春节:最具活力的文化自信)
4、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关乎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春节过得怎样,可以直接体现人民生活是否幸福。B. 作为民俗节日和文化载体,春节体现了文化对社会进步、民族凝聚的巨大推动作用。C.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有着其它节日不可比拟的精神引领地位和活力。D. 不应把春节当作传统文化遗产,而要将它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如何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为核心话题,将春节文化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B. 文章先指出了长期以来对春节研究的局限,先破后立,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主张。C. 文章将春节文化与“一带一路
5、”相提并论,意在体现春节文化走向国际的方法和路径。D. 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开头提出问题,中间从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只要还在意过春节和家庭团聚,中国文化就仍然根基牢固。B. 春节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坐标,重新认识、精心打造春节文化,中国文化就可以走向世界。C.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做强春节文化,最终做大春节经济,以经济为载体,走向全人类的生活。D. 春节要真正成为全世界的节日,就应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中,完成现代化的更新与重构。【答案】1. D 2. C 3. D【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
6、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项,“不应把春节当作传统文化遗产”错。文章第二段说“长期以来,对春节的研究只在民俗学的范畴去把它当作传统文化遗产来研究和对待,而忽略了”,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对春节文化的研究,不该仅于民俗学意义上的事象总结与评价,而是要将春节文化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来认识”,可见应是“不应把春节只当作传统文化遗产”,意思是“既要当作传统文化遗产,还要将春节文化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来认识”,两个方面都需要。【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意在体现春节文化走向国际的方法和路径”错误,文章第三段说“春节,同样像一带一路一样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充满活力的有形动脉。春节,应该以更加鲜明的特色,更加完整的体系,更加灵活的方式,携带着中国文化语汇和精神,携带着中国人民的激情与风采来感动世界”,由此可知,文章将春节文化与“一带一路”相提并论,意在体现弘扬春节文化对中国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
8、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中国人只要还在意过春节和家庭团聚,中国文化就仍然根基牢固”这一推断过于乐观。只靠文化基因还不够,如果各种“忽略”的现象不能得到纠正,中国文化的根基就未必牢固。B项,“中国文化就可以走向世界”表述过于绝对化,夸大了春节文化的作用,只靠春节文化还不足以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另外“重新认识、精心打造
9、春节文化”还不够,还要积极向世界推广。C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做强春节文化,最终做大春节经济,以经济为载体,走向全人类的生活”有误,从文章三、四段来看,第三段说“而是要将春节文化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来认识”,第四段说“春节还是重要的经济抓手”,由此可知应该是文化、经济并重,甚至更强调春节的文化意义。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10、)、“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
11、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冯剃头邵火焰冯剃头一生只会剃光头。剃光头并不难,要说有点技术含量的话,那就是下刀的力度和角度的把握。轻了剃得不干净,重了剃得疼痛;有的地方得垂直剃,有的地方得斜着剃,有的地方得旋转着剃。如果不能拿捏到位,轻则头皮发红,重则头皮见血。冯剃头高就高在即使闭上眼睛仅凭手感,也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冯剃头不追求快,而是追求慢。顾客们喜欢的就是这种慢,慢工出细活,那剃刀在头皮上慢慢地游走,麻麻的,酥酥的,剃着,剃着,有的顾客就响起了鼾声。冯剃头在小镇大街上租了一个门面。客源虽然不多,但比较稳定,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再加一些刚满月的婴儿。老人们图方
12、便,剃光头清爽好洗;婴儿满月那天必剃光头,这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这些人就是冯剃头的“衣食父母”,冯剃头觉得就这样度过一生也很知足。可是这世界变化真快。仿佛一夜之间,小镇上一下冒出了好几家美容美发店,光听那店名就不同凡响:最高发院、顶头尚丝、一剪钟情渐渐地来冯剃头这里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张屠户等零零星星几个顾客外,再没人来了。冯剃头发现那些老顾客都不再剃光头了,而是开始蓄发,还将白发染成了黑的。婴儿的满月光头也没人来剃了,那些年轻的父母们说他这里不卫生,怕孩子传染了疾病,都到妇幼医院去了,那里有专门给婴儿剃头的医生。到最后,张屠户等人也不来了。张屠户将头发蓄成了板寸。没光头可剃,冯剃头浑身不自在,
13、那拿惯了剃刀的手总有一丝痒痒的感觉。偶尔有那么一两个顾客上门,冯剃头像来了贵客,不惜拿出大半天的时光,花在来人的光头上。老伴看不下去了,勒令他退租了门面。冯剃头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照办了。家里就那两亩责任田,有老伴一个人就能应付。冯剃头每天也没有多少事可做,有空就摆弄他的剃头工具。有一次他买来一个冬瓜,想象那冬瓜就是人头,他神情专注地在上面慢慢地刮着,老伴看见后说,儿子也大了,我们得再帮他一把,你不能这样每天待在家里,做这些无聊的事,得出去找点正经事做呀。冯剃头一刀砍在冬瓜上说,我也知道儿子大了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可我除了会剃光头还能做什么呢?老伴说,事不会找你,你得去找它,你就不会托人
14、帮你找找?几天后,张屠户帮他找了一份还算“专业对口”的工作。张屠户和他人合伙办一个的生猪屠宰场,他们用杀猪刀总刮不干净猪头上的毛,导致猪头不好销售。冯剃头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当天宰杀的猪的猪头上的毛刮干净。冯剃头也像给人剃光头一样慢慢地刮着,可一天下来刮不了几个猪头。张屠户嫌太慢,叫他刮快一点,冯剃头开始记住要加快速度,但刮着刮着就忘记,那猪头在他的眼中成了人头,他慢慢地慢慢地一丝不苟地刮着,像打磨一件工艺品。张屠户一看不行,只好想辞掉了他。冯剃头又回到了家中没事可干了。可那手依旧时时发痒。冯剃头熬不住了,他不相信,偌大的一个小镇难道就没有一个要剃光头的人吗?这天冯剃头上街,突然看到前面走着的一
15、个中年男人,就是一个光头。冯剃头几步赶上前去说,请问,你这光头是哪里剃的?中年男人冷冰冰地剐了他一眼,没理会他,冯剃头以为他没听见,又加大声音说,能告诉我你这光头是哪里剃的吗?中年男人显然动怒了,瞪着眼说,你是太平洋的警察吗?管得也太宽了吧?老子这头不是剃的,是得病化疗掉光的热脸贴冷屁股的滋味很不好受,冯剃头愣在原地直翻眼睛。冯剃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光头”,而严峻的现实也容不得他去想了。儿子成人了,过不了两年肯定要结婚成家,无论如何得再赚点钱帮帮儿子。刚好镇上有家蜂窝煤厂在招工,冯剃头去做没人愿做的筛煤粉的工作,这工作既脏又累,那扬起的粉尘无孔不入,除了牙齿是白的,浑身上下都是黑的,但工资相对
16、要高一些。冯剃头每天起早摸黑地一干就是两年。这天冯剃头正在铲煤粉时,突然晕倒在地。儿子把他送到了医院,一检查情况严重,已到了肺癌晚期。在住院化疗期间,冯剃头的头发全部落光了,成了一个光头。他摸着自己的光头,那手又不觉痒了起来。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往日那辉煌的岁月,想起了那些他剃刀下的光头们。三个月后冯剃头病情恶化。那天也许是回光返照,冯剃头睁开了眼睛,儿子问他,爸,你想不想吃点什么?冯剃头说,什么都不想吃,就是想做一件事,儿子说,什么事?冯剃头眼里突然有了亮光,他说,我想给人剃一次光头。儿子知道没有人会让他剃光头的,儿子捶了捶脑门说,爸,来吧,给我剃。冯剃头闭上眼睛,好半天才努力地睁开说,拿我的
17、剃刀来。儿子扶他坐了起来,然后蹲在了床边。冯剃头左手按着儿子的头,右手拿起早已生了锈斑的剃刀,脸上有了多日不见的笑容。儿子等了半天,却不见父亲的刀落下。儿子站起来一看,父亲已永远闭上了眼睛,那嘴角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 (小小说月刊2016年第4期)4.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语言朴实无华,内涵丰富。其标题“冯剃头”,除了设置悬念、提示情节外,还是行文的线索。B. 小说多次运用语言、动作、肖像描写,传神地塑造冯剃刀这一老艺人形象。特别是他弥留之际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C. 小说描写了执着于剃头手艺的冯剃头的故事,语言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富有表现力。D. 小
18、说构思精巧,详细叙述了冯剃头从事剃头工作到彻底遭人冷落以致临终还想给儿子剃头的故事,读后让人难掩悲伤。5. 小说塑造了冯剃头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小说以“冯剃头为儿子剃光头”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案】4. B 5. (1)技艺精湛。拿捏到位,凭借手感,就能轻松完成剃光头的活,让有些顾客享受得酣然入梦。(2)执着认真。不惜花半天的时光来对待顾客的光头;用给人剃光头的态度来刮张屠户的猪头;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给人剃头。(3)吃苦耐劳。为了帮儿子赚钱,进入蜂窝煤厂工作,起早摸黑一干就是两年。(4)固执,不懂变通。把猪头当人头剃,一天下来刮不了几个
19、猪头。 6. 结尾写到冯剃头为儿子剃光头的情节,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前面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人物上,塑造了一个技术精湛、执着于剃头的老艺人形象;结实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技艺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冯剃头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手艺,加重了主人公的悲剧性。【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标题,B项考核手法,C项考核语言,D项考核结构,其中B项,无肖像描写。故选B。【5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的题目,要求
20、分析冯剃头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答题时注意梳理情节,然后根据情节分析性格特征,答题时先概括形象特征,再结合情节分析性格特征,此题可根据文中的“拿捏到位,凭借手感,就能轻松完成剃光头的活,让有些顾客享受得酣然入梦”“不惜花半天的时光来对待顾客的光头;用给人剃光头的态度来刮张屠户的猪头;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给人剃头”“为了帮儿子赚钱,进入蜂窝煤厂工作,起早摸黑一干就是两年”“把猪头当人头剃,一天下来刮不了几个猪头”等情节,分析其“技艺精湛”“执着认真”“吃苦耐劳”“固执,不懂变通”的性格特征。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用一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
21、、什么阶层的形象。分点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结尾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小说以“冯剃头为儿子剃光头”结尾的好处,注意从情节结构,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从情节结构看,结尾写到冯剃头为儿子剃光头的情节,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前面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从人物塑造看,塑造了一个技术精湛、执着于剃头的老艺人形象;从主旨的表达看,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技艺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冯剃头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手艺,加重了主人公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
22、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
23、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
24、十九)注:两造:诉讼的双方。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B.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C.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D.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25、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并从此官服加身,荣耀无比。B. 案牍指公事文书或官府的文书、公文。案指书桌或办公桌, 牍是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刘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即指此。C. 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D. 礼部是六部之一。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礼部掌管典礼、科举、赋税、学校等,礼部尚书是其最高长官。9. 下列对原文有
26、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淳勤勉于政务,深孚众望。他在永康任知县期间,曾夜以继日地办理案件,深得民心,诉讼案子逐渐减少。B. 张淳足智多谋,智擒大盗。他精心设计,将与大盗卢十八勾结的某官吏妻子关押,从而成功诱捕了卢十八。C. 张淳关心民生,政绩卓著。张淳努力认真规劝,解决了永地人因贫穷生了女孩大都不抚养的问题;对于无力养活子女的,他就拿出自己的俸禄,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D. 张淳忧心国事,维护地方安定。他做建宁知府期间,提出对招募的士兵应裁减老弱、保留壮勇的建议,平息了可能出现的骚乱。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
27、”,谓其敏断如包拯也。(2)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答案】7. C 8. D 9. D 10. 乡民准备一包饭就可等待官司结束,于是人们称呼他为“张一包”,说他就像包拯一样断案迅速明白。 张淳说:“这些强盗,追捕他们急了,他们就逃跑,如今听说我要离开此地,他们就回来了。我是依据道理来推测,哪里有什么神明呢。”【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淳”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令他役”“诈告吏负金”两个事件,中间断开;“之”
28、作前面的宾语和后面的主语,是兼语成分,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
29、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礼部掌管典礼、科举、赋税、学校等”的说法不正确。赋税是属于户部的职能。【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他做建宁知府期间”的说法不正确,应为“担任浙江副使时”。【10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裹:准备;即可:就可以;毕讼:官司结束;因:于是;此:这些;则:就;遁:逃跑;何神之有:宾语前置。参考译文: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
30、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斑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农民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是说他像包拯一样快速断案。有个犬盗叫卢十八的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
31、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暗中勾结,那官吏很留心案情。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上报御史,(俘获大盗)只有两个月。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
32、的无以数计。大旱之年,抢劫公然发生,张淳下令抢劫者处死。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张贴告示上定罪名为“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丰,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经回来。离开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以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后担任建宁知府,升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迢抚和巡按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
33、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官最终做到山西布政。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观 书于 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注: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4、A. 首联可以看出诗人手不释卷,酷爱读书。以“故人”喻“书卷”,喻体新巧;“多情”“相亲”又用拟人手法,体现诗人对读书的喜爱。B. 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三千”与“一点”构成鲜明对比,“直下”意在体现读书时速度之快,“全无”体现用心之专,心无旁骛。C. 颈联化用朱熹谈观书感受的两句诗,形象体现读书的获得感,但“随处满”“逐时新”又别出新意,比朱熹又更进一层。D. 尾联以“寻芳客”与“我”对比,表明闭门读书之乐胜于四处游玩,“金鞍玉勒”的物质富贵远不如拥书而读的精神富有。E. 本诗体现了诗人以书为友、勤于读书、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语言朴素直白,直抒胸臆,虽有用典,但浅近易懂。12. 本诗抒写了诗
35、人的读书之乐,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答案】11. BC 12. 从首联看,读书如故友相随,有一种亲切感。从颔联看,读书可以荡涤心胸,让自己超脱凡俗。从颈联看,读书可以让自己增长新知,收获满满。从尾联看,读书可以让自己放松身心,自得其乐。【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赏析。B项,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意在体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巨大收获。C项,春日不是谈
36、观书感受的诗。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
37、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 _”两句,通过对重逢画面的设想,寄托了相思之情。(2)琵琶行中“ _,_”两句写出了诗人谪居浔阳时居住环境地势低洼潮湿又杂竹丛生。(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曹操水军被烧毁的一句是 _。【答案】 (1). (1)何当共剪西窗烛,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
38、 (2)住近湓江地低湿, (4). 黄芦苦竹绕宅生。 (5). (3)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湓”“樯橹”的写法。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当告别的人群离开后,叫老乡、北风吹、农友歌等王昆老师演唱过的歌曲响彻大厅,学生们长歌当哭送别恩师,场面十分感人。心安理得表达的是对待无疾而终的爱情的留恋与释然,王天戈用自己独特的嗓音和感悟,完美演绎了歌者由黯然神伤到
39、涣然冰释的层层递进,令人一曲听罢意犹未尽。上海市市长杨雄近日表示:“上海的工业基础雄厚,大企业多,合资企业多,我们有我们的基础。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自己”。姚明和邹市明都是体坛明星,但他们的身高差距很大,姚明身高是2米26,而邹市明身高只有1米62,可谓短小精悍。打高尔夫是少数几种亲近蓝天白云、绿草地的运动之一,尽管随着寒冬的到来国内大部分球场尤其是北方的已然呈现出了冬季的萧瑟,然而在海南的球场正是绿草如茵暖阳高照。那一刻,我再也装不出木人石心,我的小太阳,虽然我从来没有表扬过你,但却是发自内心地认可你。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
40、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此处不合语境;黯然神伤:心神悲沮的样子。此处正确;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多用于贬义。此处重复,不正确;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此处正确;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形容草长得茂盛。此处正确;“木人石心”等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此处不合语境,错误,应改为“铁石心肠”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十三五
41、”期间,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海南的国际旅游岛优势,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着力打造海南文化的产业平台和高端旅游品牌。B. 这个自幼患有癫痫病的孩子本应得到人们的极大同情,可他却经常成为一些人欺凌、侮辱,甚至捉弄的对象,这提醒我们,愚昧仍是一部分人的精神底色。C. 中国高举和平、共赢的旗帜,积极推动中外人民友好,同世界其他各国人民一起搭建互利合作之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D. 中国亿万劳动妇女创造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群体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历史积淀最深厚的活态文化传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欺凌、侮
42、辱,甚至捉弄”改为“捉弄、欺凌,甚至侮辱”;C项,成分残缺,应在“积极推动中外人民友好”后面加上“交往”;D项,结构混乱,应在“劳动妇女创造”后面加“的”。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
43、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16.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有一天,班主任李老师来到王小明同学家家访,一开门,王小明的爸爸老王说道:“李老师,亲临贵府,有失远迎,今天因您蓬荜生辉,请进,请进!”B. 小王,大家都知道你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在文坛上是很有名气的。你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对此我表示真诚的感谢。C. 小王同学获得作文大赛一等奖,很多人在庆祝会上向他表示祝贺。小王说:“感谢大家的勉励!太多的夸奖会使我陶醉,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D. 小王在病房里没有遇见所要探望的余爷爷,就留了一张便条:余爷
44、爷,惊悉贵体有恙,家父让我登门看望,遗憾未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你早日康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贵府”用于敬称他人的府第、家宅,也可用于敬称对方的州府、州府长官等,是敬辞,不用于称自己家。不合语境。B项,“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有幸”意思是受宠幸,谦辞。用于此处不得体。D项,“馈赠”是敬语,其意是赠送,也指赠送的东西、礼品。多用于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用词对象有误,用于此处不得体。故选C。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语言简明,语句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如今萤火虫被用作牟利道具,屡见不鲜。去年一年,萤火虫展在全国20多
45、个省市举办100多场。 _,仅江西一场为期44天的萤火虫商业展,就有超13万只萤火虫死亡。这本在意料之中。萤火虫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不宜远离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且萤火虫本来就只有一周左右的寿命,短暂的生命却还要“长途跋涉”, _。所以,专家直截了当地说“放飞就是放死”。其实, _ ,正在于萤火虫的自由飞翔、漫天飞舞。而为了商业利益,就罔顾它们的自由和生命,无疑是对浪漫的践踏。因此对举办萤火虫展的商家说“不”。【答案】 (1). 一场展览就是一场浩劫 (2). 无异于是对萤火虫的残害 (3). 萤火虫被当作浪漫的象征【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
46、,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根据后文“就有超13万只萤火虫死亡”可知应该填写“一场展览就是一场浩劫”,第空根据后面的“放飞就是放死”可知应该填写“无异于是对萤火虫的残害”;第空根据后文“无疑是对浪漫的践踏”可知应该填写“萤火虫被当作浪漫的象征”。1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手机充电遇到停电时,我们一般是“放任”后等待来电。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最初恢复送电时,电压会突然增大,如果此时手机插头仍然连上电源,可能会导致手机烧坏,手机烧坏就会导致火灾发生。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现在很多同学已经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就可
47、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手机烧坏不一定就会导致火灾发生。_。_。【答案】 (1). 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2). 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不一定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因为“火灾不一定能造成人员伤亡”“有安全意识不一定能避免火灾”。19.下图是长安大学的校徽,请写出除英文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120字。【答案】构图要素:主体是篆书的“长
48、安”字样,又组成“钥匙”的图形;外围是长安的城墙和城楼;下面是“长安大学”的校名。寓意:城楼点明“长安大学”地处古都西安,篆书“长安”和“长安大学”标明学校名称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一是写出徽标构图要素,二是揭示徽标寓意。徽标往往会对汉字、英文字母、事物形象作抽象化的变形,要知道它们把什么“变形”,或者“变形体”的正常形态是什么,就要思考这个徽标是哪个组织的,什么行业的,或者用于什么活动的。如本题中,就要抓住题干中的“长安大学”“校徽”等信息来识别徽标中的“长安”字样、“钥匙”图案、城墙和城楼图案等。思考寓意的时候则还要联系长安大学的所在地古城西安来分析。20.阅读下面
49、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美团收购摩拜单车,摩拜创始人令许多创业者津津乐道。其中最具话题性的是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击中了人们心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看看“别人的成功”,再看看“你的平凡”,是不是有种被同龄人打倒在地、被抛弃了的挫败感?而韩寒在微博上写文抨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成功”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同龄人焦虑”似乎已成为我们的标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明确观点并阐
50、述理由;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没有谁可以轻言被抛弃近日,一篇名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引起不少人的讨论,甚至文章中同龄人的主角、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也公开表态,“别为了流量,扭曲了价值观和美好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正如马克思在给孩子的信中所写的:“即使是最幸福的人也有忧伤的时刻,无论对哪一个凡人,太阳都不会永远只露出微笑。”可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焦虑。年轻人为学业一筹莫展,中年人为生计焦头烂额,老年人为活力哀婉叹息。纵观人生百味,焦虑是世间百态中再寻常不过的一部分。然而,在一些爆款文章中,催生焦虑竟成了一门生意,制造恐慌就
51、可以撬动流量。从“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到“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看到未来的日子”,从“人到中年,职场半坡”到“时代抛弃你时,一声再见都不会说”,总结这类文章的共性就会发现,一个博尽眼球的标题、几个似是而非的故事、一个以偏概全的结论,就构成了一篇牵动无数人神经的爆款。只不过,煽动焦虑而不纾解情绪,渲染痛苦而不顾及感受,以传递正能量为名却行释放负能量之实,读者恐怕没有多少收获,也谈不上什么感悟。其实,面对这样的爆款,不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仅仅因为同龄人优秀就惨遭抛弃,那么每个人的一生实际上都在被所谓成功者甚至后来者不断超越;中年如约而至,但如约而至的除了日益增长的年龄,还有日渐丰富
52、的阅历;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那么在这种价值体系下,只有无处不在的焦虑和无穷无尽的欲望。夸张的言辞下,实则还是“别人家孩子”的惯用套路。但是,没有谁的人生能被片刻定义,也没有谁的生活可以被片面解读。以人生为观察对象,需要追溯全程;以生活为写作素材,就要还原全貌。破解“焦虑文”的思路不难,但难在如何纾解焦虑。焦虑被包装成一个商品、一种潮流,恰恰印证了人们对实现价值、获得成功的极度渴望。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时代,很多人都希望登顶,畏惧落后,只想收获,不问耕耘。于是,成功学大行其道,厚黑学甚嚣尘上。然而,成功不会催生焦虑,而对成功的欲望却会。身处欲望漩涡的人,就像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有人能
53、将焦虑变成动力一跃而起,有人却把焦虑当作流量忙着收割。可是,谁说成功只有一种,同龄人之间只有抛弃与被抛弃?发明共享单车造福社会是一种幸福,骑上共享单车遍览风景也是一种幸福,人生波澜起伏是一种资本,日子平平淡淡也羡煞旁人,从来没有一种度量衡可以为生活统一赋分。恰如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条河流,它的幸福来源于享受沿途的风景,感受生命的不同际遇带来的新视野,而不是强迫自己到达自己去不了的彼岸。的确,成功不是功利的代名词。在每个人的坐标系中,需要超越的从来都不是同向而行的同龄人,而是一个个标注成长的过往节点,是属于过去的自己。正如一首小诗里写的那样,“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
54、区里,一切都准时。”同样地,在每一个奋斗的日子里,没有人会被抛弃。这正是: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全。只问成与败,谁人心能安。【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同龄人焦虑”现象,共有两则材料,第一则是通过摩拜单车创始人,分析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被同龄人打倒在地、被抛弃了的挫败感”的观点;第二则材料,引用韩寒的话提出“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成功”,要求谈对“同龄人焦虑”的看法,由此立意即可赞同前者,也可赞同后者,还可辩证的分析,无论持那种观点,都要做充分的论述,如赞同前者,可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如何应对;赞同后者可以谈对“成功”的定位等。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论述,让文章具有针对性。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追围绕“同龄人焦虑”现象立意行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