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B部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793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B部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B部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B部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号 课题编写:沃玲玲审核: 朱赶楼时间: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3、学习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学习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学习难点1、学习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学 习 过 程一、前置性补偿1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2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2、;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二、自主学习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秦军汜( )南 佚( )之狐 夜缒( )而出 君之薄( )也共( )其乏困 朝

3、济( )而夕设版焉 不阙( )秦,将焉取之?秦伯说( ) 失其所与( ) 使杞子、逢( )孙、杨孙戍之三、文本研读:(一)、解释以下加点的词: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吾不能早用子: 是寡人之过也: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朝济而夕设版焉: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不阙秦,将焉取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二)、指出句式并翻译。以其无礼于晋(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 ):夫晋,何厌之有( ):(三)、研习新课1、请用简短的文字来概括四个小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军退兵2、第一节:秦晋为何围郑?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3、第二节: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

5、,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第三节:将烛之武的话分层并拟小标题。层意:坦言亡郑 亡郑有害 舍郑有益 援引历史 推测未来技巧:以退为进 先示其害 诱之以利 晋不可信 晋无所厌5、烛之武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服秦伯退兵?亡郑对秦无利,有害(表面)舍郑对秦无害,有利亡郑对秦将有大害(深入)分析利弊,层层深入6、第四节:分析晋文公为什么说“吾其还也”?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四、课堂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