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建议用时:35分钟)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一大片”A“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即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一切屈辱外交关系,属于“另起炉灶”,故A项正确。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说明
2、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外交()A“一边倒”依赖苏联B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原则C“冷战”拉近中苏关系D力求在平等谈判中寻求支持D由“中方作了让步”“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平等,故D项正确。3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这次会议”是指()A中印会谈 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C根据材料信息“亚非国家”“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可以判断是1955年新中国参加的万隆会议,该会议上周恩来总理
3、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故C项符合题意。4“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联合国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这次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A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展现了新中国的风采,与材料中所述吻合,故A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
4、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D材料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6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决定由大会组成七人特别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在未做出决议以前仍允许“中华民国”的代表占据联合国席位。这一决定得到根本改观的标志性事件为()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华民国”的代表占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5、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是在1971年第26届联大上,答案为D项。7有学者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不安全的困境中,都无法独自应对同一个庞大的敌人,于是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略安全利益需要B中美已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初见成效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A本题易错之处在于不能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材料信息“中、美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不安全的困境中,都无法独自应对同一个庞大的敌人”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的情形相符,出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需要,中美关系开始寻求正
6、常化,故A项正确;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初见成效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C项错误;中美两国改善关系主要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故D项错误。8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B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既有像俄罗斯、中国这样的大国,也有一些小国家,它的成立开创了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故B项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
7、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材料二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努力确保本国的安全。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科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外交关系的特点。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改革开放新时
8、期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与材料一的不同。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据材料一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新中国与苏联结成了同盟,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材料二信息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外交政策随之调整,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不结盟的睦邻友好关系。答案(1)特点:中国与苏联结为同盟。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政策,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不同: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不针对第三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国家工作重心
9、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0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选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是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邻近国家关系过程中,中国与印度、缅
10、甸等国首先共同倡导的,故B项正确。11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时间外交活动上午10:00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上午11:00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3:00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C从材料反映的周恩来的活动涉及的会议参加国来看,有苏、英、法和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说明这次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故答案为C
11、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A项;1971年中苏关系早已破裂,中国不会与苏联会谈争取支持,排除B项;D项只涉及缅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12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关键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倒向西方国家B中国重返联合国大会并主导安理会C中国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分歧消失D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并向正常化发展D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迎来了与西方国家
12、建交的热潮,故D项正确。13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A结合材料信息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应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A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递交了国书,开创了中苏友好的新局面,B项与题中“1984年”的时间信息不符
13、,错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与题意明显不符,排除D项。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在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时直言不讳地表示:“我知道,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形势。”王福春“冷战”时期的西方外交思想材料三50年前,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创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已经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五项原则今天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事实也证明,任何超越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尊重他国意愿的做法,难以真正实现人权、自由和民主的理
14、念,相反还可能造成局势的动荡。因此,五项原则的传承、发扬,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摘编自蔡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56年到1965年出现中外建交热潮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角度概括20世纪70年代的“新的形势”。(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能够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当前的国际局势,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所面临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解析第(1)问,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国内可从这个阶段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活动重点、国家实力增强方面来分析,国际方面可结合此阶段内的国际格
15、局变化来分析。第(2)问,重点抓住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抓住两个角度(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政治格局重点抓住美苏争霸处于第二阶段的基本态势、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格局重点抓住欧日的重新崛起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局面。第(3)问第一小问,应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所体现的平等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应从当今世界格局出现的不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扩大影响的因素去分析,主要是“一超多强”下个别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答案(1)原因:国内: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认同;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扩大了国际影响;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增进了与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友谊;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主动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以求制衡。国际:西方国家出于遏制苏联的需要开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2)政治格局: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苏联国家实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经济格局:日本崛起和西欧联合,对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构成威胁。(3)原因: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平等性、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困难和挑战:“冷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个别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或个别强国肆意践踏和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他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