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提供史料,学生通过分析和运用史料,学会“论从史出”。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探究对太平天国运动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使提高合作学习和辩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国农民反抗暴政的勇气和改造社会的创造性值得学习;但也不回避农民运动的局限性。学生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难点:辩证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
2、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三、教学方法:史料教学与合作探究四、教学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步引入和过渡1、提问:了解历史事件要从哪些方面着手?2、简介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一场运动。回忆学习历史的方法。为后边“换一个立场和方法看历史”做铺垫。第二步合作探究1、呈现“天国遗案卷宗:一、报案记录”2、交代学生任务:作为刑警侦破天国遗案,并提出具体要求。3、提供史料作为学生探究的支架。4、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天国遗案的真相。1、换一个角度认识太平天国运动。2、转换角色学习历史3、进行合作探究,追寻天国遗案的真相。1、进入角色学习,激发学生动机,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2、学生在分组探究中
3、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第三步分组阐述1、组织学生陈述探究结果2、根据学生的发言调整教学内容3、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4、要求学生填写破案总结报告。1、学生阐述对天国遗案的侦查结果:确定死亡原因(自杀、他杀、自然死亡或其他),根据材料阐述原因。2、落实本课重点知识。3、学生用书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破案总结报告。1、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争鸣,促进学生在争鸣中完善自己的观点。2、学生在成功地解决历史问题时产生良好个性心理。4、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第四步知识总结对太平天国进行背景、过程、结果的梳理概括
4、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经过。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第五步小结与升华结合“美国南北战争”、“日本倒幕运动”、“德意志统一战争”进行小结和升华: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中国农民反抗暴政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体现了农民对未来社会的创造性想。但是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又带有自身局限性的太平天国运动只能成为一场必然的悲剧。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1、引导学生用全球史观观察历史。2、情感升华,认识太平天国的贡献于局限性。第六步方法总结总结学习历史的手段和方式。思考学习历史有哪些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一些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板书:一、背景1、根本原因2、外部原因3、直接原因4、思想基础二、经过 1、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 2、发展:1853定都天京 3、全盛 1856北伐、西征 4、转折:1856天京事变 5、失败:1864天京陷落 三、革命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2后期:资政新篇 四、 失败原因 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五、评价 1积极 2 局限